銀離子抗菌是什麼原理?

2021-02-13 滌生顏生物工程技術有限公司

       銀離子之所以能殺菌而不傷害菌和正常細胞,是因為大部分的病原菌是單細胞微生物,是倚靠蛋白酶來維持新陳代謝,進而繁殖影響正常細胞,在這些蛋白酶之中還有一種氧代謝酶。

       當銀遇到這種氧代謝酶時,氧代謝酶的活性會搶走銀的一個電子,使銀原子變成帶正電的銀離子,銀離子就會吸引蛋白酶中帶有負電荷的硫醇基 (-SH) 的特異性結合,有效地刺穿細胞壁與細胞膜外表,進一步使細菌細胞因蛋白質變性,而無法呼吸、代謝和繁殖,直至細菌死亡,達到滅菌並且不傷害正常細胞的效果。

根據文獻報導,銀離子抗菌劑/銀系抗菌紡織品的抗菌原理主要有以下五種:

1、與細胞壁作用:細菌細胞膜帶有負電荷,銀離子Ag+能依靠庫倫引力牢固吸附細胞膜,與細胞壁發生肽聚糖反應,造成細菌固有成分被破壞或生產功能障礙。Ag+進一步穿透細胞壁,導致細胞壁的破裂,細胞質外流,最終使細菌死亡。

2、電場吸附作用:Ag+積聚在細胞膜表面,影響細菌的膜通透性,同時能破壞微生物電子傳輸系統、物質傳送系統。

3、與DNA作用:Ag+能阻斷ATP的生產,破壞DNA的複製;Ag+能產生活性氧自由基ROS,與DNA相結合,置換DNA分子雙螺旋結構中的氫,從而導致細菌DNA分子結構變形,抑制DNA、RNA、蛋白質的合成,使細菌失活。

4、與酶或蛋白質作用:Ag+穿透細胞壁進入胞內,與細菌等體內的一些基團結合,如巰基(-SH),使蛋白質凝固,破壞細胞合成酶的活性,蛋白酶喪失活性,細胞喪失分裂增殖能力而死亡。

5、催化作用:Agn+能起到催化活性中心的作用,能激活周圍的氧,產生羥基自由基(· OH )及活性氧離子(O 2-),具有很強的氧化還原作用,破壞微生物細胞的增殖能力,抑制或殺滅細菌。相對於低價態的銀,高價態銀的還原勢極高,更易使其周圍空間產生活性氧,而具有高效抗菌作用,抗菌活性按下列順序遞減:Ag 3+>Ag 2+ >Ag+。

相關焦點

  • 銀離子抗菌原理
  • 銀離子的消毒原理及在洗滌產品裡應用的優點
    銀原子失去一個或者一個以上電子,將會形成一個或者一個以上帶正電荷的陽離子,如Ag+、Ag2+等,我們稱之為銀離子,其通常以水溶液形式存在。由於銀離子具有氧化作用,所以常被用於日常生活的消毒殺菌類產品。銀是一種廣譜性高效抗菌材料,近代科學家已經將銀離子及其複方製劑應用於殺滅大腸桿菌、白色念球菌等細菌汙染的消毒。納米銀在消毒與抑菌方面的應用越來越受到重視,而銀離子產品以其獨特的優勢,也具有非常廣闊的應用前景。
  • 高溫洗、銀離子、臭氧,幾種常見的洗衣機除菌方式能力怎麼樣?
    不同產品在除菌、抑菌方面的技術選擇其實也有差異,比較常見的有高溫清洗、銀離子以及臭氧,這些技術各自有何特點,技術的長板與短板又分別如何呢? 高溫清洗:原理簡單,對溫度和時間有要求
  • 銀離子技術可以抗菌嘛?
    2015年6月5日 訊 /生物谷BIOON/ --利用銀離子銀沸石技術進行抗菌效力的檢測目前已經在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校園的門把手上進行了測試,而且經過四年的抽樣檢測,相比對照的門把手而言,經銀離子沸石技術處理的門把手上所檢到的細菌菌群發生了明顯的變化
  • 家居產品為何能抗菌?_行業新聞_資訊_中華整木網
    抗菌家居產品給人的感覺似乎很神秘,單靠直觀想像,真的無法理解為什麼這類產品就能夠實現抗菌,而其它普通產品就不能?它們抗菌的原理是什麼,是不是真的如表述的那樣有效呢?帶著這些問題與疑問,筆者查閱資料,整理出目前主流的、經過實驗證明有效的三類抗菌技術,分別闡述三類技術的不同與各自特點,試圖揭開抗菌家居產品的神秘面紗。
  • 銀離子抗菌液能殺滅新冠病毒? 聽聽專家怎麼說
    其中,有一類產品名為「銀離子抗菌液」,商家聲稱將其噴在口罩上可殺滅新型冠狀病毒(以下簡稱新冠病毒),這是真的嗎?首先,我們來看下銀離子抗菌液是怎麼殺滅病毒的。接觸殺菌是銀離子主要的消毒方式。接觸殺菌是指銀離子與細胞接觸發生反應,造成細菌固有成分被破壞或產生功能障礙,導致其無法生長繁殖,進而死亡。
  • 比酒精厲害的銀離子有多安全?
    什麼是銀離子? 銀離子是由失去一個或多個電子的銀原子形成的帶正電的陽離子。 它們具有吸附作用,換句話說,是的。 它通常以水溶液形式存在。 銀離子具有氧化作用,在日常生活中經常用於滅菌和消毒。
  • 銀離子抗菌液能殺滅新冠病毒? 缺乏科學依據
    其中,有一類產品名為「銀離子抗菌液」,商家聲稱將其噴在口罩上可殺滅新型冠狀病毒(以下簡稱新冠病毒),這是真的嗎?  首先,我們來看下銀離子抗菌液是怎麼殺滅病毒的。  接觸殺菌是銀離子主要的消毒方式。接觸殺菌是指銀離子與細胞接觸發生反應,造成細菌固有成分被破壞或產生功能障礙,導致其無法生長繁殖,進而死亡。
  • 銀離子抗菌液能殺滅新冠病毒?缺乏科學依據
    其中,有一類產品名為「銀離子抗菌液」,商家聲稱將其噴在口罩上可殺滅新型冠狀病毒(以下簡稱新冠病毒),這是真的嗎?首先,我們來看下銀離子抗菌液是怎麼殺滅病毒的。接觸殺菌是銀離子主要的消毒方式。接觸殺菌是指銀離子與細胞接觸發生反應,造成細菌固有成分被破壞或產生功能障礙,導致其無法生長繁殖,進而死亡。
  • 中國高端杯壺品牌希諾正式推出納米銀離子抗菌玻璃杯
    日前上市的納米銀離子抗菌杯包括單層納米銀離子抗菌玻璃杯和雙層納米銀離子抗菌玻璃杯兩種,是希諾為消費者帶來的既有「顏值」又能帶來健康飲水生活的創新產品。 希諾納米銀離子水杯掀起飲水健康新革命 僅表面上看,希諾納米銀離子抗菌杯與普通玻璃杯無異,實際「暗藏玄機」。在製造過程中,希諾將納米銀離子嵌入玻璃中,並採用抗菌技術,有效吸附容器表面的細菌,抑制細菌增長,即使在高溫環境中,材料中的抗菌因子也不會流失。
  • 【生活用品】TAILI 太力 AY440 抗菌真空壓縮袋組合裝
    這款AY440抗菌壓縮袋利用銀離子抗菌的原理,在衣物放入之後,袋子內層附著帶正電荷的銀離子,抑制細菌蛋白質合成功能,經抽空後體積僅為原來的1/3,氣密性好。可反覆使用,可防蟲,防蛀,防黴,防潮,不需再使用樟腦丸、防潮劑等。」組合中包括:100*70cm(2個)、60*70cm(2個)、45*70cm(3個)、40*60cm(2個)、雙管抽氣手泵一個。
  • 富士膠片推出Hydro Ag⁺銀離子手機抗菌保護膜
    強大的殺菌銀離子Ag⁺銀離子,化學符號Ag+,是一種無機抗菌物質,靠庫侖引力牢固吸附於細胞膜上並擊穿細胞壁進入細胞內使細胞蛋白質凝固,細胞就會因喪失分裂增殖能力而死亡。此外,銀離子Ag+也能破壞微生物電子傳輸系統、呼吸系統、物質傳輸系統,當菌體失去活性後,銀離子Ag+又從菌體中游離出來,重複殺菌,因此其抗菌效果持久。
  • 納米鹽長效防黴抗菌技術——引領固態長效抗菌產品的新技術
    甚至我們可以做一些防黴抗菌的原材料,比如抗菌的塑料包材、紙品,防黴的木材等等,這樣我們的生活環境方式將會完全不同,各種致病菌引起的疾病都會大幅減少。記:您能和我們介紹一下它是怎麼樣的工作原理嗎?彭:好的。簡單來講,就是通過技術,在物體表面形成一個「納米級「的「抗菌磁膜層」。
  • 科普|認識銀離子的安全性
    根據WHO最新發布的《世界衛生組織飲用水質量指導標準》第四版,銀離子濃度低於0.1ppm的飲水不會對人體造成不良影響(ppm是溶液溶質質量分數的一種表示方法,1升水溶液中有1毫克的溶質,g/m或mg/L)。銀離子抗菌劑是一種無毒、無味、無刺激,無汙染的「綠色殺菌製品」,是一種理想的無機抗菌劑。正是由於銀的殺菌能力特強,又對人畜無任何傷害。目前,世界上超過半數的航空公司已使用銀制的濾水器。
  • 納米銀的抗菌性能!
    這使得納米材料在熱學、光學、磁學、電學、力學以及化學方面的性質和大顆粒固體材料有明顯的不同,被譽為「21世紀最有前途的材料」納米銀這種技術已經出現很久了,由於殺菌抗菌效果出色,納米銀現在廣泛用於各種醫療、包裝、電子等等行業。
  • 未來醫學的明珠——抗菌納米材料
    如目前市場上出現的納米抗菌洗衣機、抗菌保暖內衣、抗菌鞋襪等產品極大地提高了人們的生活質量。01殺菌原因這類納米材料為什麼會有神奇的殺菌功效呢?主要的原因有如下兩點:1.金屬離子溶出抗菌原理首先,市場上主要應用的納米抗菌劑是以銀離子,銅離子,鋅離子為主的金屬離子。這類離子氧化能力較強,能破壞細菌細胞的代謝過程,抑制細菌繁殖。另外,這些金屬離子可以迅速與細菌體內蛋白酶的巰基相結合,使蛋白酶失活,最終致使細菌死亡。
  • 銀離子消毒劑怎麼樣?
    經血傳播病原體,分枝桿菌、芽牙包 2000mg/L—5000mg/L,浸泡30分鐘以上 銀離子消毒劑的主要成分以銀離子構成,目前市面上的銀離子消毒劑分為納米銀或者活性銀離子。而其中活性銀離子構成的消毒劑效果更優一些。
  • 天然抗菌物質「銀」,比抗生素好用多了,攝入過多會變成藍血人!
    銀殺菌的奧秘就在於其產生的銀離子上。 被銀離子佔領的區域很快就成為了沒有細菌的淨土。 另一種學說則認為是銀離子激活產生了活性氧,致使細菌被氧化分解。
  • 一文讀懂抗菌紡織品:竹纖維、麻纖維、甲殼素與殼聚糖纖維、海藻...
    南山智尚研發的高檔男裝面料 山東如意毛紡服裝集團面對疫情積極研究新產品,推出了抗菌防護系列產品,包括抗菌抑菌面料、以及抗病毒西裝等,其中銀離子和石墨烯抗菌防病毒系列產品已實現客戶打樣和批量生產
  • 煙臺海岸帶所在抗菌分離膜研究方面取得進展
    研究人員利用銀納米顆粒高效廣譜的抗菌性能,結合貽貝仿生多巴胺表面修飾方法,以膜表面形成的聚多巴胺層為中間層和結合位點,實現銀納米顆粒在聚醯胺複合膜(TFC膜)表面的原位生長,直接賦予膜本身抗生物汙染能力,提高TFC膜在實際應用中的抗生物汙染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