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詞
1.動詞的含義
動詞,是表示動作行為、心理活動、存在、變化、消失等的詞。
如:
走 笑 飛 吃 研究 學習 抵抗 思考── 動作行為
愛 恨 喜歡 希望 擔心 願意 感覺 ── 心理活動
發生 發展 出現 變化 生長 消失 —— 存現消失
起來 下去 過去 來 去 上 下 過來── 動作趨向
能夠 應該 可以 能 會 肯 敢 應當── 能願動詞
2.動詞的語法特徵
(1)動詞多數受副詞的修飾,但除了心理動詞和能願動詞之外,不受程度副詞「很、太、十分、非常」等的修飾。
如:受「不/沒」修飾 受一般副詞修飾 受程度副詞修飾
來 不來 大概來 *很/非常來
去 不去 大概去 *很/非常去
吃 不吃 大概吃 *很/非常吃
喜歡 不喜歡 大概喜歡 很/非常喜歡
擔心 不擔心 大概擔心 很/非常擔心
應該 不應該 大概應該 很/非常應該
願意 不願意 大概願意 很/非常願意
(2)動詞經常作謂語或者謂語中心,帶賓語。
①他來了。
②我已經寫了三封信。
(3)多數動詞可以重疊。
a.形式:
a1.單音節:A──AA,如:
說──說說 看──看看 想──想想
a2.雙音節:AB──ABAB,如:
研究──研究研究 考慮──考慮考慮
b.意義:動詞重疊後表示「量小、時短、嘗試」的語法意義。這個特徵可以通過將重疊前後的動詞作一個對比看出來。
(4)動詞後附「著/了/過」表示動態。
如:
裝著書 寫著字 修著路 看著報──持續態
裝過書 寫過字 修過路 看過報──經歷態
裝了書 寫了字 修了路 看了報──經歷態
漢語的動詞,在各種詞類中是一個複雜的類,內部情況也並不完全一致。其中,尤其是能願動詞和趨向動詞是比較特殊的類,許多語法功能上的特性可能與一般動詞不盡相同,學習和使用時要特別注意。
更多詩詞資料,盡在:詩詞軒
薦讀
詩詞格律與寫作(24集珍藏版)名家教你寫詩詞
詩詞寫作指導文章30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