衝頭直接影響到模具產品的質量好壞,那衝頭有如何重要呢?下面就來給大家分享一下。
衝頭結構理論模具中有多種衝頭形式,非圓形截面的衝頭結構要根據料帶的工藝和模具產品的狀態來定,而對於截面為圓形的衝頭,國家是有相應標準的。
1.圓形衝頭的結構
已知常見的圓衝結構有下面幾種
我們可以把圓衝理解成A衝和T衝。衝頭分為一階、二階和三階,這是他們的區別,A衝用在較小的衝孔位置,T衝用在較大的衝孔位置。還有一種情況,就是在衝壓材料厚度和孔徑與小孔凸模的結構相似時,採用保護罩結構,這是為了提高其縱向抗彎曲能力,如圖
下圖是衝裁有空間或模具零件很大的情況下,為了保證其方便安裝和自身強度,所用的結構樣式。
2、非圓形的衝頭形狀
我們需要用工藝對非圓形衝頭進行成型,但我們可以將其理解為圓形和方形這兩類。當工件為圓形時,我們可將衝頭的固定部分製成圓柱形,同理,也可將衝頭的固定部分製成方形。通常使用打騎縫銷釘對付凸械的轉勸,下圖這種方式可以減小大家製造衝頭的複雜程度,但是用圓柱形固定的非圓柱衝頭應該要留意衝頭的走位。
3、固定衝頭的方式
一般我們用夾板來固定衝頭,用間隙配合來應對衝頭與夾板之間。可以通過料厚個模具精度來對間隙進行適當的調度,一般為單側0.01mm。
在較大直徑的情況下,衝頭可以做成裝配臺階的形式。多頭衝模等一些中小型凸模通常用鉚頭形式來固定,尤其是在彼此間距比較小的情況下,對多頭衝模用臺階式結構的話會相互幹預,這時候用鉚頭結構就會更加緊密。
對於衝裁大型工件的固定,我們可以將上模座與衝頭固定,把衝頭做成鑲件快拆不失為一種好的辦法。一些衝頭容易磨損的和一些小衝頭,可以用可更換的衝頭固定形式來解決。
實現更好的減少修模時間,更快的更換,不需要拆卸上模整體,這就是這種結構形式的優點。還有一種現在不怎麼用的灌膠固定的方法,就不再詳細描述了,具體如下圖所示:
4、怎麼確定衝頭長度
衝頭長度一般由模具的結構決定,理論上由上模模板的厚度決定。一般來說,結構和使用要求滿足前的時間越短越好。衝頭長度可按以下公式計算:
L = h1 + h2 + h3 +(10〜20)(毫米)
h1為導尺厚度(毫米)
h2為卸料板厚度(毫米)
h3為凸模固定板厚度(毫米)
衝頭大多由要衝模的結構來決定,概念上是通過上模板的厚度來決定,在結構和使用要求都合理的情況下一般是越短越好,上面公式可以用來計算凸模長度。
上面的10~20毫米的公式包括衝頭進入的深度、衝頭的修模量以及閉合狀態下衝模中卸料板與衝頭夾板之間的距離。應根據衝模結構和要求對衝頭長度進行修改。在衝頭斷面很小和被衝料的厚度和硬度很大的環境下,才有必要進行校驗,不然,其實在通常情況下是不要計算衝頭的強硬度的
根據上文的分析來看,可見衝頭的重要了,所以各位設計師對此要多加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