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1日,河北科技大學發布了對韓春雨團隊撤稿論文的調查和處理結果,這一事件告一段落。
無論將要迎來的是「鮮花」還是「大炮」,韓春雨事件再次掀起了對學術不端問題的討論。
實際上,國際學術界針對學術不端的戰爭從未停歇。從韓國科學家黃禹錫幹細胞研究造假,到日本理化研究所(RIKEN)研究員小保方晴子篡改圖像,再到瑞典卡洛琳斯卡研究所外科醫生被控過失殺人……近年來,學術醜聞層出不窮。
一查到底黃禹錫曾被譽為韓國「克隆之父」。後有人圖像和數據都是偽造的,調查後宣布屬實,黃禹錫神話就此破滅。 新華社 圖
韓國首爾大學教授黃禹錫曾被譽為韓國「克隆之父」。兩篇發表於《科學》的論文、在世界上率先用卵子成功培育出人類胚胎幹細胞等成績,讓籍籍無名的黃禹錫在短短十幾個月裡一度成為韓國民族英雄。
但2004年,有人曝出該團隊存在倫理問題,且論文數據造假。對此,首爾大學專門進行了歷時近兩年的調查。在2006年1月10日的最終報告裡,調查小組稱兩篇論文中的所有圖像和數據都是偽造的。黃禹錫神話就此破滅。
小保方晴子小保方晴子的經歷十分相似。2014年1月,她宣稱使體細胞接觸弱酸就可變為具有多能性的幹細胞,並在《自然》雜誌連續發表兩篇論文。
但數周后,論文被指控存在圖像操縱和捏造問題。2月中旬,RIKEN和《自然》分別就小保方晴子所受學術不端指控開展調查行動。
3月,RIKEN發布了中期調查報告,稱小保方晴子受質疑的圖片「確有不自然之處」,但「並無涉及篡改範疇內的不端行為」「不能斷定是否故意為之」,並宣布將繼續調查。12月,RIKEN召開記者會,宣布相關實驗無法再現。
而瑞典斯德哥爾摩卡洛琳斯卡研究所(KI)前訪問教授、外科醫生Paolo Macchiarini曾為十幾位患者移植組織工程氣管,頗有名氣。
但2013年質疑聲出現後,KI開始著手調查。在針對指控的最初書面回應中,Macchiarini否認存在不端行為。KI倫理委員會的一項獨立調查也認為,指控或出於不同意見,或太過模糊,因而無法驗證。
之後,KI委託外部機構進行審查。直到2016年,KI才宣布Macchiarini的行為存在學術不端。
另一項調查則耗時更長。在對美國杜克大學癌症研究人員Anil Potti的工作首次提出質疑的8年後,官方才認定其存在學術不端行為。
但無論時間長短,相關機構對這些學術醜聞指控的態度基本都是一查到底,而且涉事者面臨的懲罰也極為嚴厲。
後果很嚴重對造假者而言,名譽掃地和問題論文被撤銷可能只是開始。
首爾大學宣布解除黃禹錫的教授職務後,韓國政府也取消了他的「最高科學家」稱號。首爾中央地方法院之後作出一審判決,以侵吞研究經費和非法買賣卵子罪,判處黃禹錫有期徒刑兩年,緩期3年執行。
隨著小保方晴子主動辭職,其導師、被認為有望獲得諾貝爾獎的幹細胞界頂尖專家笹井芳樹自殺。RIKEN也為造假事件召開記者會致歉。同時,事件牽連出小保方晴子博士論文存在問題,早稻田大學最終決定取消她的博士學位。
Macchiarini被解僱後,被初步指控犯有過失殺人罪並造成嚴重人身傷害,檢察官對此展開調查。負責調查工作的KI副所長宣布辭職,甚至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委員會專家組兩名受到牽扯的成員也被要求辭職。
一度在學術界享有良好聲譽的美國麻薩諸塞州貝斯泰特醫學中心麻醉學專家斯科特·魯本,因偽造論文數據等學術不端行為,其曾經發表的21篇學術論文被相關期刊全部撤銷,其本人在至少10年內被禁止從事教研活動。
並不是結束但懲罰並不是最終結局。
經歷了人生起伏的黃禹錫正在重新開始自己的研究工作。對於動物克隆而言,他的研究小組仍是全世界最優秀的隊伍之一。
黃禹錫研究小組還在試著延伸自己的克隆技術,以拯救瀕危和滅絕物種。他還參與了該國動物園中灰狼和土狼的克隆工作。
離職後的小保方晴子出版了手記《那一天》,記載了其從立志成為科研人員到2014年1月發表幹細胞論文、之後被發現存在違規直至撤回論文的經歷。
因學術不端而被日本東京大學解僱的細胞生物學家Yoshinori Watanabe則參加了一項強化再培訓計劃。
英國倫敦弗朗西斯·克裡克研究所主任、諾貝爾獎得主Paul Nurse認為,研究界需要更多地考慮如何幫助犯錯誤者,有些人應該獲得自我救贖的機會。
此外,在美國研究誠信辦公室的支持下,密蘇裡州華盛頓大學倫理學家James DuBois在2013年至2017年間培訓了61名研究人員,這些參與者曾存在粗心犯錯、監督不力,或未遵守一系列政策等問題。
也許,就像歌德所說的「人只要奮鬥就會犯錯誤」,但能否及時覺察糾正錯誤,並有勇氣重拾科研信心才是重中之重。
(原標題:學術不端的「罪」與「罰」——國際學術界應對造假事件一覽)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