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靠百度,如何快速知道一隻鳥、一朵花的名字?

2020-12-04 新京報書評周刊

如果你對身邊的大自然萌生了興趣,想知道看到的一株花、一隻鳥、一片雲叫什麼名字,想開始探索它們過著怎樣的生活,那這份適合入門者的書單或許能幫上一些忙。

這些書的選擇不看專業性和深度,而以可靠、實用為首要標準。當然,沒有哪本書能比得上常到大自然中走一走,所以使用它們的最好方式,是帶上它,去自然中仔細地、用心地觀察。

書單撰寫 | 新京報記者 李妍

鳥類

《中國鳥類野外手冊》作者:(英) 約翰·馬敬能、卡倫·菲利普斯、何芬奇譯者:盧和芬、何芬奇、解焱

版本:湖南教育出版社 2000年6月

這是對中國觀鳥文化興起和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的一本書,在觀鳥愛好者群體中基本人手一本。在2000年該書出版前,中國還沒有一本「完整的、依據當代分類學系統,並附彩色全圖的野外手冊」,由英國生態保護學家約翰·馬敬能和鳥圖繪製者卡倫·菲利普斯合作完成的《中國鳥類野外手冊》填補了這一空白。

因定價不高,這本書起到了普及和引導的作用,很多新一代「鳥人」得益於它的幫助。全書描述了在中國有記錄的1329種鳥,以先圖後文的形式進行安排,每種配有彩色繪圖和分布圖,並以文字介紹外觀、叫聲、習性和分布狀況。雖然近幾年被校勘出一些錯誤和指出一些不足,但目前仍難以替代。只是由於久未重印,想以平價購得一本已頗為不易。

《守望飛羽:中國觀鳥故事》作者:梁文瑛

版本:商務印書館 2017年10月

對於剛對觀鳥萌生興趣的初入門者來說,「無師自通」並不容易,而讀《守望飛羽:中國觀鳥故事》似乎正能起到「與師同行」的作用。這本書是一本觀鳥人訪談集,第一章設置為「觀鳥入門指南」,簡明扼要地介紹了觀鳥的必備工具、找鳥技巧和資深鳥人的個人心得。主體部分是對二十餘位致力於中國觀鳥的資深、知名觀鳥人的採訪,包括香港觀鳥會首位華人主席林超英、《中國鳥類野外手冊》作者馬敬能等。

從他們的故事裡,能讀到「鳥人」們觀鳥多年的經驗、心得、付出與收穫,以及持續的熱情,又能看到中國香港和內地地區觀鳥事業的發展脈絡。每篇結尾處還單獨註明了他們的「觀鳥工具小包」——所用的望遠鏡型號和推薦的鳥書,是以兼顧了故事和實用性。

植物

《常見野花》(第二版)作者:汪勁武版本:中國林業出版社 2009年7月

由北京大學汪勁武教授編撰的《常見野花》,從第一版起就是眾多植物愛好者的啟蒙書。書中所收錄的野花以華北地區為中心,選擇了250多種常見、觀賞性高的野生草本花和花灌木,非常適合想在北方觀花的初學者。汪勁武教授現年90歲,一輩子「專情」於植物分類,幾十年的積累和實地考察,讓這本書有同類圖鑑中罕能企及的深入淺出、信手拈來。

書中提示的識別要點和偶爾出現的典故故事都令人印象深刻。圖片全面,全彩印刷,小開本便於攜帶。該系列還有同樣由汪勁武編撰的《常見樹木》(北方),以及其他作者所著的《常見樹木》(南方)、《觀賞花卉》等,但完成水準不盡相同。

《中國常見植物野外識別手冊》(已出7卷)作者:劉冰、方騰 等版本:商務印書館、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年-2018年

「野外識別手冊」是有較成熟體例的一類工具書,特點是小巧而收錄齊全、便於精準查閱。對比《常見野花》所收錄的200餘種,最近剛剛出版的《中國常見植物野外識別手冊》(北京冊)收錄植物達1221種,基本能覆蓋常見重要物種。手冊編排以花色、花形為序,讓讀者可以迅速根據眼前所見進行查找,再對比手冊記載的大小、分布、識別要點,實現準確識別。

《中國常見植物野外識別手冊》主要由一批年輕的植物學學者編寫,完成質量頗高,唯一的遺憾是出版進程較為漫長,全系列30本出齊恐怕還要很長時間。目前已經出版的山東冊、古田山冊、苔蘚冊、衡山冊、荒漠冊、祁連山冊、北京冊,可大體涵蓋華北、華東、西北、華中地區常見野外植物。

昆蟲

《酷蟲野趣》(共5冊)作者:唐志遠 蔣澈 汪闐 陳盡 張辰亮版本:電子工業出版社 2014年10月

昆蟲的世界實在太龐大了。全世界已知昆蟲的種類超過100萬種,超過人類全部已命名物種的一半。因此想有一本「比較全面」的昆蟲圖鑑都是極困難的事情,國內目前收錄最多、規模最大的是《中國昆蟲生態大圖鑑》(收錄2200多種昆蟲生態圖片),但因每種可佔篇幅有限,只有成蟲時期圖片和最基本的介紹。

所以,像《酷蟲野趣》這樣雖收納有限,卻更活潑有趣的口袋書或許是初入門愛好者更合適的選擇。這套書的主要作者唐志遠是業內著名的生態攝影師,書中圖片多而精,且不僅介紹昆蟲知識,更結合作者的尋蟲、觀蟲、拍蟲經歷講述生動鮮活的「蟲生故事」。小叢書分《甲蟲》《半翅家族》《直翅家族》《蜻蜓》《蝴蝶》五冊,可成套或單獨購買。

雲彩

《雲彩收集者手冊》作者:加文·普雷特-平尼

譯者:王燕平 張超版本:譯林出版社 2018年3月

在博物類的愛好裡,學習認雲彩大概要算「性價比」頗高的一種。因為常見的雲彩種類頗為有限,不似生物種類那般繁多,且看雲不太需要跋山涉水、採買裝備,抬頭就可能收穫驚喜。想要開始認雲彩之旅,新近出版的這本《雲彩收集者手冊》是好選擇,全書一共總結了46種雲彩,包括積雲、高積雲、捲雲等。

亮點在於不急於傳授成因道理,而做了有趣編排。書做成「手冊」形式,讓看雲彩就像集郵票,每收集到一種都可以記上一筆,而且作者還根據「顏值」和罕見程度,為每一種雲彩都設置了分值,給看雲之旅添上了競技快感。在遊戲式的「收集」過程中,記住各樣雲彩的特徵名字似乎也變得簡單了。

生活

《時蔬小話》作者:阿蒙

版本:商務印書館 2014年5月

《時蔬小話》是原創博物類作品出版較早的一本,非常貼近生活,足以讓不知「博物學」為何義的人都感到有趣。作者阿蒙把關注點集中到了人們每日三餐都離不開的蔬菜,講述蔬菜們的起源分化和典故趣聞。比如,白菜是怎麼變成今天這個樣子,又走上了我們的餐桌的?哪些蔬菜和白菜屬於同一「家族」?甘藍家族、芥菜家族、萵苣家族又各有什麼「家史」可講?

淺顯好懂,風趣溫暖,但又讓讀者自然而然地開始以「博物」的眼光,去看生活中像蔬菜這樣因為太熟悉反倒了解不多之物,從中獲得知識和趣味。

文化

《海錯圖筆記》作者:張辰亮

版本:中信出版社 2016年12月

《博物》雜誌官方微博的幕後編輯張辰亮的作品,和「博物君」的微博一樣好玩又博學。《海錯圖筆記》是對清代康熙年間描摹海洋生物的畫作《海錯圖》進行的生物分析和考證,從聶璜所畫的形象逐一入手,先尋找蛛絲馬跡推理分析鑑定真身,再抽絲剝繭一般講解其生物特徵、種群變化乃至於海鮮吃法,在科普作品裡可謂別出心裁。

以他的這種寫法,一本書中能充分展開的海洋生物從種類上看並不多,但讀完一定會對海和尚、海夫人、鱟們的故事印象深刻。《海錯圖筆記》目前已出版了第二部,計劃中仍有後續。

本文整理自2018年4月28日《新京報·書評周刊》B05版。作者:新京報記者 李妍;編輯:李佳鈺、張得得。未經新京報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歡迎轉發至朋友圈。

4月28日《新京報·書評周刊》B01版~B12版

「主題」B01 | 在城市裡做一個「野人」

「主題」B02 | 博物帶我們了解世界,又使我們認識自身所在

「主題」B03 | 年高:北京角落的植物導遊;王錚:一個釣魚人的自然修養

「主題」B04 | 南兆旭:深圳不只是2000萬人類的家園;張海華:為寧波的野鳥寫一部傳奇

「主題」B05 | 帶上一本書,到大自然中走一走

「歷史」B06 | 聯邦軍統帥筆下的美國內戰

「思想」B07 | 我們如何與荒島發生關係

「文化」B08 | 庫爾班江 安置作為個體的夢想和實現

「專版」B09 | 你總會在別人的故事中,找到自己的生活剪影

「失望之書」B10 | 《驚異之城》: 「詹姆斯·邦德」 之父的挑剔旅行

「書情」B11 | 《戰後日本經濟史》等6本

「訪談」B12 | 麥可·夏邦 文學真正的危機,在於自我類型設限

相關焦點

  • 一朵花,一隻鳥帶你回到恐龍滅絕時代
    生代古生物化石豐富、多樣,迄今為止已發現了最早的鳥類和開花的植物,朝陽因此被譽為「第一隻鳥飛起的地方,第一朵花綻放的地方」,在國際上具有獨特性、完整性、稀有性,是世界級的古生物化石寶庫。進入園區以後可以看到一些假恐龍雕像,它有紅外線熱感反應,遊客走過的時候能感受到就發出了恐龍的叫喊聲。
  • 樹上停著一隻什麼鳥?
    這是一隻什麼鳥?綠城南寧的某停車場,傳來一陣奇異的鳥叫聲,仔細一看,原來綠蔭叢中有一隻奇怪的鳥。髮型尖尖的,耳朵好像是紅的。好特別的鳥。見狀馬上掏出我的新榮耀手機給它拍照。這鳥也不怕人,反而十分配合,擺pose給我拍。等拍了幾分鐘,它的pose也用完了,這才滿意地叫了幾聲,慢慢地飛走。好像在叮囑著我,不要忘記發網文給它看看哦。
  • 這些都是什麼鳥?有的名字我不知道……求高手賜教!
    呃,我也只知道是「大鳥」,具體是什麼鳥,我還真不知道——求高手賜教。這兩隻是黑天鵝,好像是挺稀有的品種。這兩隻是「兩口子」,因為它倆還帶著一隻小灰鵝……應該是它倆愛情的結晶。本著保護寶寶的原則,小不點的照片我就不放了……也確實是像童話故事裡說得那樣,天鵝寶寶灰灰的,不如大的好看。這是其中一隻黑天鵝的近景。我拍攝的地點,是在北京的一處藝術場館的後院景觀湖。
  • 如何給公司取一個好名字?7個公司取名方法快速取名!
    公司名字是企業的第一張名片,代表著企業的自我形象;一個好的名字,可以瞬間印刻在聽者的腦海裡,簡單好記而不失內涵,不但易於傳播,還能大大降低推廣成本,快速打開市場。比如「百度」這個名字就取得非常好!
  • 你知道嗎?原來企鵝是一隻「鳥」
    可能你會回答:它們是哺乳動物吧,就跟生活在海洋裡的鯨魚與海豚一樣,但是你又一想,它們生寶寶的時候是下蛋的,這個好像不是屬於哺乳動物的習性,其實海豚不是哺乳動物,它是一隻鳥。跟其它的鳥類一樣,企鵝們也有一身的羽毛,只不過它們的羽毛要比其它鳥類的羽毛厚實許多。
  • 這些鳥的名字早點告訴您就好了
    我收到不少辨認鳥種的留言,今天一口氣介紹下華東地區春天常見的鳥兒。這些「家常鳥」在小區的樹上,路邊的灌木叢,水塘的一角都有可能出沒,也許你見過,還煞有介事地給它們起過名字。抬頭見喜,先看看喜鵲,它和烏鴉都屬於鴉科的鳥類,意外吧!
  • 我們每個人都是一朵花,但我們的「生命之花」需要被喚醒
    我們的眼睛象蓮花的花瓣;我們的耳朵象牽牛花,聆聽著鳥的鳴叫;每當我們微笑的時候,我們的嘴角就綻放出一朵美麗的花。我們的生命之花需要空氣、水、陽光的滋潤,你知道如果一朵花缺水便會很快枯萎,沒有陽光的照耀,一朵花會生長的很慢,甚至會死亡。
  • 西吉小夥撿到一隻髮型時尚的怪鳥!它的名字比鳥更怪!
    2019年9月28日早上7時許,剛起床不久的牛先生從房間裡出來後準備到房子後面的衛生間上廁所,看見一隻尖嘴大鳥蜷縮在房子外面的角落裡一動不動,好奇的牛先生走過去,看到有人靠近,這隻大鳥警覺起來,伸長了脖子,頭上的兩束毛也立起來,一雙眼睛緊緊的盯著他。牛先生用手去捉這隻鳥,冷不防手背被啄了一口。
  • 日照一市民撿到一隻鳥 來頭還不小
    10月5日,市民陳女士撥打我們熱線稱,她在上班的時候撿到了一隻野生小鳥,小鳥外形奇特,而且沒有受傷。他們希望這隻鳥能得到有效保護。在市民陳女士的門店裡,她向記者展示了這隻鳥。該鳥體型有鴿子大小,羽毛呈灰褐色,長著長長的喙。
  • 百度知道手把手教程:最新引流實戰經驗分享
    二、  如何養號這個是不變的第一步,帳號的問題是最基礎的,同樣也是最關鍵的,帳號不行,你連引流的第一步都走不出去。首先你要有兩個百度帳號,帳號的等級越高越好。帳號等級對排名是沒什麼影響的,但是權重是有影響的,沒有養過的百度帳號,你在百度知道裡面留個百度網盤連結,很快連結直接刪掉了。
  • 千島湖發現「最神秘的鳥」 鳥名你可能還念不出來
    截至目前,在全世界被發現並報導過的不超過200例。  除了稀有,它還很萌,萌翻各路專家和林業警察。即使是發現它的路人,也不忍心對它下手,更不會殺了它下鍋。  它就是海南鳽(jiān),世界30種最瀕危的鳥類之一。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它是一隻出現在科普畫冊中的鳥。說不定很多人連鳥的名字都念不準。
  • 如何利用問答平臺精準引流客戶|百度知道|知乎|威客_網易訂閱
    現在的網上問答平臺有百度知道、知乎、悟空問答、搜狗問問、天涯問答等平臺 ,今天主要以百度知道為例來了解一下問答平臺的引流方法!  百度知道是全球最大的中文問答互動平臺,每天為數億網民答疑解惑。百度知道通過AI技術實現智能檢索和智能推薦,讓您的每個疑問都能夠快速獲得有效解答。  為什麼要做問答平臺引流,因為問答平臺是一個能夠讓你快速找到精準客戶的渠道,有需求的目標客戶會主動在問答平臺提問,還有一部分人會主動搜索已有答案。
  • 北京唯一一隻背負著追蹤器的杜鵑鳥 兩年如何飛翔50000公裡
    這幾天,一隻小小的杜鵑鳥牽動著北京觀鳥志願者的心,他們在翹首盼望著,期待飛飛的歸來。飛飛的遷徙路徑。黑色粗線是飛飛今年的返程路線,灰色粗線是它前兩年的遷徙路線。兩年飛行超過5萬公裡飛飛名叫Flappy,是一隻常見的杜鵑鳥。2016年5月,它和另外4隻杜鵑鳥的體內被裝上了跟蹤器,用來追蹤和研究杜鵑的遷徙路徑。隨後兩年,追蹤器傳回的數據和路線讓人們震驚:它們小小的身體裡竟蘊藏著巨大的能量!
  • 世界上最萌的鳥,像一隻未斷奶的小奶貓,人送外號「小肥啾」
    開始之前,先回顧一個問題:「除了貓頭鷹,你還能想起在鳥類名字中,哪些鳥帶「貓」這個字嗎?」毛茸茸的一個小糰子,特別像一隻還沒斷奶的小貓,所以就得了這個名字。這種鳥圓嘟嘟的身子,活脫脫的一個大糯米糰子,人送外號「小肥啾」,據說是世界上最萌的鳥。它們可愛的外表受到了很多人的喜愛,所以也成為一種籠養觀賞鳥。但是這種鳥籠養後卻不易久活,仔細養的話可以活四年左右,新手來養又不夠細心的話七天左右就會死去。
  • 一隻鷓鴣鳥
    廣州市華景小學四年(四)班 餘評秋今天,奶奶撿回來一隻鷓鴣鳥。早晨,奶奶去買菜的時候,在地上發現了一隻鷓鴣鳥。大概是餓壞了,它飛不起來。奶奶溫柔地、小心翼翼地把它帶回了家,關進了籠子裡。我很高興見到奶奶領回來的新朋友。
  • 此花就像一隻待飛的雀鳥,透著一股憂鬱和哀傷,亭亭玉立十分漂亮
    人生就像花一樣,那麼的短暫,那麼的燦爛,每一朵花看起來似乎都一樣,但開放的意義卻不一樣。藍雀花開放的意義是什麼呢?藍雀花開花有多麼的美,讓我來帶大家看看吧!藍雀花,別名金雀花,豆科植物。多年生草本。莖從基部分生多數枝條,細長,匍匐生長。小葉倒心形,有鋸齒。花單生或2—3朵組成腋生的傘形花序;萼管鍾狀,蝶形花冠藍紫色,旗瓣倒卵形,翼瓣鐮狀矩圓形,龍骨瓣較翼瓣短,內彎,銳尖。
  • 一隻默默無聞的伯勞鳥
    不過這些鳥都不好養。有一種鳥特別好養,我們那裡土名叫:嘎嘎,因為它叫的聲音就是嘎嘎嘎嘎。現在才知道學名叫伯勞鳥。伯勞鳥羽毛長得不怎麼好看,灰不溜秋的,但是雙眼炯炯有神,好像老鷹的眼睛一樣,而且嘴巴也像:有帶鉤子的喙。
  • 小小一隻鳥,鼻子居然這麼強大
    嗯嗯,就是剛剛脫單那個我們知道鳥有很好的視覺,它們視覺範圍比我們廣,看得比我們遠,還能看到更多的顏色甚至是紫外光;我們知道它們看似堅硬的喙是非常好的觸覺器官,它們相互理羽就像人相互愛撫一樣;我們知道它們有不對稱的耳孔
  • 普通人如何通過知乎快速崛起?
    有一位大叔我印象很深,最開始在知乎上看到我的文章,然後加微信好友的,第一個問題就是如何公眾號如何開通原創功能,經過我的一番解釋之後,他開始無止境地堅持日更,一轉眼40天過去了,他又來找我了,他說:為什麼堅持了40天粉絲和閱讀量都不過百?  這就尷尬了,普通人玩自媒體很容易固步自封,我們很局限地認為玩轉公眾號就萬事大吉了,殊不知這條路布滿荊棘。
  • 一隻鳥不吃不喝能活多久?
    我,就是故事中的這隻夜鷺,相信不用我說,你們也能看出來我現在是多麼的英俊瀟灑,身形健碩~想當初,我剛到救護中心的時候……你們也知道,能來到救護中心的鳥,一般都不是什麼「好鳥」(黑尾蠟嘴雀:我好得很!),我當時受了傷,無法飛行,只能靜靜的站著思考鳥生。2020年11月30號,一個熱心市民在一個公共廁所發現了我,並幫我聯繫了救護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