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如何通過知乎快速崛起?

2020-12-05 ITBear科技資訊

  最近超級喜歡知乎這款問答產品了,因為之前的積累終於獲得了反饋,每天都有數個人加我微信,有談合作的、招聘的、交友的。做自媒體最大的益處就是自動幫我篩選了志同道合的一群人。

  很明顯,大多數人因為知乎與我相識,我受益於知乎,所以必須推薦你們也玩玩。

  最近我也多了很多真愛粉,並且時常有人找我探討公眾號的一些事情。有一位大叔我印象很深,最開始在知乎上看到我的文章,然後加微信好友的,第一個問題就是如何公眾號如何開通原創功能,經過我的一番解釋之後,他開始無止境地堅持日更,一轉眼40天過去了,他又來找我了,他說:為什麼堅持了40天粉絲和閱讀量都不過百?

  這就尷尬了,普通人玩自媒體很容易固步自封,我們很局限地認為玩轉公眾號就萬事大吉了,殊不知這條路布滿荊棘。

  一般存在以下問題:

  1、內容不錯,一心運營微信公眾號,閱讀量和粉絲不漲

  2、人脈資源有限,思維局限,就算寫出爆文,也無法傳播

  此刻我們需要的是發散思維,注意力適當轉向其他自媒體平臺。

  接下來主要分享兩個問答平臺:知乎和今日頭條問答

  從前面的聊天截圖,我發現,大多數粉絲是來自知乎,但也存在兩個途徑,一種是粉絲在知乎App中找到我的;另一種情況是來自搜尋引擎,例如在百度中也是可以搜到知乎中的文章。

  經常搜問題會看到知乎的連結在前幾名,知乎的答案質量也確實更高。是因為知乎質量高所以百度給了更高的權重。

  專業名字解釋就是SEO(Search Engine Optimization):漢譯為搜尋引擎優化。搜尋引擎優化是一種利用搜尋引擎的搜索規則來提高目前網站在有關搜尋引擎內的自然排名的方式。

  打開百度搜索「微信公眾號如何開通原創、留言和讚賞功能?」

  然後點開第一個來自知乎的答案。

  哇哦,華一的答案展現到你的眼前,哈哈,不信你試試?

  粉絲看到我的問答,如果覺得有道理,自然會加我為微信好友。

  哈哈,這就是為什麼我們相遇了,感謝知乎~

  當我在知乎的某個專題下回答了好多問題之後,也有驚喜出現,我每天都收到數10個問題回答的邀請(驕傲臉)。

  雖然不是知乎大V,但華一傳授一些成為知乎大V的一些必備技巧。

  1、考個博士學位去認證知乎

  知乎是一個高端社區,這個以高質量內容和用戶著稱的網際網路中文社區究竟怎麼樣呢?

  來自『數據團』的數據統計表明。

  可以看到,知友數量TOP20的高校中,全部都是「985」高校,其中浙大居首,華中科技大學和武漢大學分列二三位。從知友密度來看,北大清華、復旦交大、浙大同濟、人大南大等高校依次排列。

  果然,在知乎上混,不是個985什麼的,還真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像我這樣渣渣學校畢業的知友,真是拉低了知乎的段位啊。啊哈哈~

  如果你是博士,快去認證吧,知乎很喜歡你們這種人才的,尤其那些科普話題會得到知乎運營在算法權重方面的支持。

  2、在熱門話題下耕耘

  去知乎找熱門話題下回答,例如「電影」話題就是熱門話題,你想想誰不看電影啊?哪年的電影不是大賣?電影上映之後緊跟著就是各種熱點。玩知乎的你肯定也會看電影,那寫個影評應該不是難題。漲粉效果絕對棒,因為受眾廣。

  實在不會寫影評,就去豆瓣學習哦,別告訴別人哦,嘿嘿~

  3、緊著熱點寫知乎

  平時要對熱點要有敏感度,熱點一旦出來,儘快寫文章追熱點,要表達自己的觀點,然後文章寫長一點,基本就是等著漲粉吧。

  4、選擇自己擅長的領域,長期積累

  例如華一擅長自媒體話題,也在這個話題下積累了好多答案,所以我每天都會收到知友的問題回答邀請,說不定就成了此話題下的「優秀回答者」稱號,然後你就會收穫這個領域的很多合作和資源。相信我~

  講完知乎,還要聊一下今日頭條問答。

  頭條問答自2016年春節內測至今已經一年時間,去年7月才出現在今日頭條手機APP當中。頭條問答依託今日頭條的6億註冊用戶及智能機器算法,已經發展成了國內領先的問答社區。在知乎、百度知道上回答問題幾乎是沒有任何獎勵的,據說今日頭條會每個月花10萬元獎勵答主呢。

  除了主動邀請,和知乎、百度知道這些問答社區不同的是,今日頭條的問答,根據算法推薦,能把問題主動推送給感興趣的人群。

  新的產品肯定有一波紅利,抓進去嘗試一下吧。

  已經分享了快速崛起的方法,修行還得靠自己,加油~

特別提醒:本網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並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若本網有任何內容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聯繫我們,本站將會在24小時內處理完畢。

相關焦點

  • 知乎:依舊是普通人「崛起」的機會之一
    1今天,知乎又上頭條了。這次上頭條的報導名字叫「知乎大v再次出走」。上一次所謂的出走,是悟空問答籤約了300多個知乎大v。但是在我看來,知乎鼓勵優秀內容創作者的機制依舊存在,而且繼續運轉良好。不過作為一個在知乎上有20多萬關注者的所謂「大v」——實際上就我的了解,大多數籤約其他平臺的知乎大v——一定程度上還是會繼續在知乎這個平臺去更新自己的內容。知乎起家,離不開「認真你就贏了」的社區文化。
  • 如何在知乎快速啟動一個帶貨IP?
    今天,我就通過這篇文章,教你如何在知乎快速啟動一個帶貨ip。文章較長,以下為本文內容大綱:一、什麼是帶貨ip?為什麼要做帶貨ip?數據來源:知乎 2020年2月平臺的體量夠大,你的收益天花板才會夠高。2)夠精準目前在知乎做帶貨ip,主要的輸出方式還是圖文,通過站內用戶的主動搜索,將我們創作的內容,以解決一個個問題的方式,展現給用戶。
  • 知乎如何成長為海外華人用戶最常訪問國內網站
    【天極網IT新聞頻道】知乎,國內最專業的問答社區,普通問題找百度,專業問題上知乎似乎已經成為了大部分人的常態,但知乎是如何成長為海外華人用戶最常訪問的國內網站的呢?今天筆者就跟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看法。
  • 知乎引流深度乾貨文,5000字長文教你知乎快速漲粉
    如何最快在知乎寫出高贊回答?我認為有兩種技巧,第一是分析同行成功的原因,第二是分析同行不成功的原因。比如你現在在知乎回答一個問題,你不知道如何創作好內容,不知道什麼是好內容,你就參考現有的高贊回答。切記,不管你是否文字領域的高手,都需要做這一步。
  • 知乎「川普粉」的崛起:這群中國知識青年都怎麼了?
    這些問題和答案又通過點讚、關注等知乎人際傳播機制,擴散至整個網絡社區。而若我們將精華答案按點讚數進行排序,會發現前100個最高票回答中有78個明確表達了對川普的支持,而明確反對川普的高票答案只有兩個。
  • 知乎高贊:短短十年,為什麼國產手機的崛起那麼快?
    有人崛起,就會有人黯然退場。短短十年,國產手機行業從五花八門的低端山寨機,蛻變成可以和三星、蘋果競爭的高端產業。另一邊,曾是手機巨頭之一的索尼,早已黯然退場。知乎上有人提了一個高贊問題,為什麼國產手機的崛起那麼快,以至於短短十年,就能打敗大多數海外品牌?除了蘋果、三星,我們似乎不怕任何競爭。目前有機會超越華為的,同樣也是我們自己的國產手機廠商,這是為什麼呢?首先,中國手機市場的淘汰機制非常殘酷,可能一步走錯了就會萬劫不復。
  • 知乎6000贊的文章:蘋果是高價瘸腿機,華為即將崛起!
    對於蘋果和華為,知乎一篇6000贊的文章給出了這樣的結論:蘋果是高價瘸腿機,而華為即將崛起。這個結論暫且不去論證他的正確性,就拿如今的數據說話。華為今年二季度銷量首次超過蘋果,成為全球第二,多年前這是根本無法想像的事情!很多人覺得蘋果好厲害,華為怎麼可能趕得上?
  • 知乎上崛起「川普粉」:這群中國知識青年怎麼了?
    這些問題和答案又通過點讚、關注等知乎人際傳播機制,擴散至整個網絡社區。而若我們將精華答案按點讚數進行排序,會發現前100個最高票回答中有78個明確表達了對川普的支持,而明確反對川普的高票答案只有兩個。
  • 知乎創始人周源:一個程式設計師的崛起
    說到知乎,想必有很多人都熟悉這款軟體,很多上班族在上下班坐地鐵的閒暇時間,都會打開這款軟體打發時間,然後還能看看哪些問題能引起了自己的共鳴,很多人都知道知乎這款軟體,但是並不了解創始人周源的故事,今天小編就來為你們講講這裡面的內容。
  • 4.2億知乎新知用戶 品牌如何挖掘內容營銷紅利?
    說到內容營銷,知乎是一股蓄勢待發的力量,2020年甚至被網友們戲稱為「知乎年」。知乎作為中國網際網路最大的知識內容平臺,坐擁4.2億保持調性的新知用戶,4500萬問題量,2.1億的回答量。高質量的內容體系,可信賴的問答社區,使得知乎逐步變成了一個高價值內容消費入口,成為大家問體驗、看口碑的寶藏地帶。如何才能在知乎形成良好的傳播效應呢?
  • 知乎CTO李大海牛津演講全文:崛起的中國科技創新力量
    這些最新的科技話題,每個都在知乎上引發了熱烈討論。在知乎超過 3000 萬個問題中,科技一直是規模最大的話題和討論門類。除了科技話題,知乎上也有很多其它領域的討論,涉及的話題數量高達 27 萬。當然,這裡面也包括英國以及牛津大學的討論。事實上,知乎聚集了超過 17 萬在英國的用戶,他們的無私分享,讓中國網友更了解英國的人文和科技。
  • 普通人如何快速了解宇宙終極奧義
    霍金是一位專門研究黑洞的物理學家,他患有肌肉萎縮症,所以只能坐在輪椅上,通過眼球轉動與人們交流。就是在這種情況下,霍金仍然取得了很多巨大的學術成就:他證明了廣義相對論的奇性定理和黑洞面積定理,還提出了黑洞蒸發理論和無邊界的霍金宇宙模型。
  • 知乎、果殼、B站等崛起,網絡輿論「外圍地帶」不可不察
    知乎:新的輿論熱點「風暴源」作為一個致力於分享專業知識、經驗和見解的網絡問答社區,知乎與新聞時政保持著一定距離。相比於微博等平臺的喧囂,此前的知乎很少在社會公共熱點的討論中拋頭露面,而是以專業理性、有一定積澱的信息,對外輻射其影響力。它所生產的高質量帖文,近年來源源不斷地被「搬運」到各類網絡平臺。
  • 謀求上市的知乎,如今會如何定義自己?
    知乎十年,早已沒有最早的嚴肅。這些讓人一笑的段子,似乎多少也有些許的嘲諷味道。曾幾何時,知乎絕對是獲取專業知識的有力武器。如今,或許還有很多人通過其獲取知識,但大部分人待在這個社會化問答社區想必只是討論些新鮮事罷了。據"BT財經"獨家信源報導,知乎正在撰寫IPO報告和上市申請書,不過知乎方面予以否認。
  • 知乎聯合五條人發布十周年合作曲《問題出現我會回答大家》
    1月7日,知乎聯合五條人樂隊發布十周年合作曲《問題出現我會回答大家》,將經典曲目重新演繹,致敬知乎十周年來所有樂於分享、慷慨無私的答主們。五條人有一首歌曲名為《問題出現我再告訴大家》,描繪的是一群年輕人的生活,從普通人的視角詮釋年輕人的生活態度:儘管去闖蕩,生活的問題讓生活來解答。如果說《問題出現我再告訴大家》是對生活的隨性和無畏態度,那麼此次五條人與知乎合作的這首《問題出現我會回答大家》,則更像是對前者的呼應。「回答大家,太空會不會有新的家?機器人它會寫詩嗎?」「告訴大家,下一個風口它吹向哪?」
  • 產品分析 | 知乎如何完善知識生態,提高付費內容打開率?
    以問答社區起家的知乎,經過近十年的發展,逐漸形成了知識分享的生態體系。面對大眾化過程中高知流失、用戶下沉的現象,該如何避免「劣幣驅逐良幣」?面對用戶付費轉換率不高的現象,該如何做到「先富帶動後富」?面對價值稀釋,信息噪音,該如何做到「有問題,上知乎,能解決」?
  • 「知乎十問」 ,一部中國網際網路的進化史
    六年前,移動網際網路還處於嬰兒階段,創業者們在思考如何通過科技和群體智慧解決現實的生存問題;而如今,手機躍升為第一位上網終端,雲計算、大數據時代已經到來,共享單車、知識付費、自媒體等行業紛紛崛起,中國更是憑藉網際網路的發展成為了科技大國,科技和生活、理想和現實在這一刻實現了融合。我們都成為了洪流的一員。
  • 知乎元素之旅科普活動:一場與門捷列夫的世紀對話
    3月14日,知乎聯合中國科普博覽推出的「非常想問」科普活動第一期「元素之旅」圓滿結束。本次科普活動圓桌共收錄73個問題,在這些問題下,知乎用戶貢獻了3499個回答,圓桌瀏覽量超3100萬次。
  • 知乎十年,內容社區的鏡與燈
    編輯導讀:知乎,與世界分享你的知識、經驗和見解。作為一個知名的問答社區,知乎已經走過了十年。面對十年間不斷變化的用戶習慣和網際網路環境,知乎都做出了哪些改變?本文作者從平臺價值與唯一性出發,對知乎進行分析,一起來看看~從一個煽情視角切入的話,描繪知乎十年應該冠之以節點性的回顧和社區產品成長之路。但這顯然不符合知乎氣質。
  • 美版知乎:俄羅斯害怕中國崛起嗎?六成俄公民表示中國對俄最友好
    實際上這背後也反映了美國的害怕與心虛,美國擔心中國的崛起會影響其在國際上的主導地位,是一種不自信的表現。中國的崛起讓美方感到害怕,打壓中國的手段也越來越多,不禁就要問那另外一個大國俄羅斯,是否也會害怕中國的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