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107件展品再現古羅馬的科技輝煌
1月1日,重慶科技館,市民正在參觀古羅馬競技場地窖模型。當日,「羅馬帝國機械與科技展」在此舉行。 記者 梅垠 攝
本報訊 (記者 張亦築)羅馬帝國曾是古代歷史上最強大的國家之一,不僅全盛時期的版圖橫跨歐、亞、非三大洲,也創造了無數令人嘆為觀止的科技成果!1月1日,目前全球唯一以古羅馬「科技與文明」為主題的世界巡迴展覽——「羅馬帝國機械與科技展」中國內地首站在重慶科技館正式亮相,以107件展品再現了古羅馬的科技輝煌。據悉,展覽將持續到5月3日,市民可前往免費參觀。
據介紹,此次展覽由市科協、市科委主辦,重慶科技館、義大利佛羅倫斯良匠國際有限公司承辦,從軍事機械、工程機械、羅馬帝王、生活娛樂等四個方面展示了當時的科技成果。該世界巡迴展覽2010年首次在義大利羅馬展出時就造成了極大轟動,佳評不斷,並獲得了義大利羅馬文明博物館金獎的殊榮。
龜甲攻城槌沉重無比?
要100個士兵才能操作
羅馬人以好戰能戰出名,傑出的軍事領袖加上先進的軍事科技,讓羅馬軍隊所向披靡,建立了版圖遼闊的帝國。軍事機械區展示的龜甲攻城槌、攻城塔、龜甲陣等75件軍事用品,就是最好的證明。
記者在現場看到,龜甲攻城槌是一個帶8個輪子的木質框架,一根長長的槌子從中間穿過。
科技館相關負責人說,看似簡單的設計,威力卻是相當大,其撞擊力可搗毀城門、閘口和圍牆。由於這臺武器沉重無比,行動緩慢,像烏龜一樣,所以被稱為龜甲槌。「古羅馬時期的建築師、工程師維特魯維在他的著作《建築十書》中,稱這臺武器需要100個士兵才能操作。」
為啥羅馬的道路都是直的?
羅馬人發明的垂準儀只能畫直線
為啥我們愛說「條條大路通羅馬」?因為古羅馬帝國的道路確實很多,以羅馬為中心向四面八方伸展出去的大型軍用公路至少有29條!工程機械展區所展出的10件展品,大多都與修路、修橋有關。
「羅馬的道路基本上都鋪有4層,最底下兩層為大石頭,上面再鋪細石,最後在面層再鋪小圓石。」該負責人稱,由於細石層加入了石灰和火山灰,能讓道路很堅硬;面層鋪小圓石,其中的縫隙用沙填滿,因此具有很好的排水功能。
不過,你知道為啥羅馬的道路都是直線型,沒有彎彎曲曲的嗎?
「羅馬人發明了垂準儀,用來丈量土地、修建公路或畫方位基準點。」他說,垂準儀是把四個相同重量的鉛錘放在十字架四端點,以眼睛平視其中一對鉛錘形成一直線時,就可與木棒、大樹等目標物做出比較,確定直線方向。由於它只能畫直線,不能畫曲線,所以就造成羅馬的道路都是直的。但就是利用這樣簡單的工具,羅馬人建造了長達8000公裡的道路。
此次展覽還展示了水鍾、蠟書等很多羅馬時期的生活用品,以及10件氣勢磅礴的羅馬大帝雕像。
(來源:重慶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