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可回收無碳燃料「鐵粉」正助力荷蘭啤酒廠的生產

2020-11-13 知新了了



據報導,荷蘭一家啤酒廠正在使用鐵粉作為燃料,以展示其作為無碳能源的潛在用途。

微小的鐵顆粒在高溫下燃燒良好,在氧化時能釋放出能量,可用於工業過程或發電。2018年,埃因霍溫理工大學(Eindhove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的研究者首次展示了鐵燃燒過程的實用性。他們使用的是一個20千瓦的系統(與傳統的中央供暖鍋爐的功率水平大致相同),用於發電、熱水和蒸汽。燃燒鐵粉只會產生一種直接的副產品:氧化鐵(鐵鏽),它可以通過電將其轉化回鐵,這也許是由碳中和循環中的可再生資源產生的。

據悉,荷蘭的Swinkels家族啤酒廠(Swinkels Family Brewers)與金屬電力聯盟(Metal Power Consortium)和埃因霍溫研究人員合作,使其位於巴伐利亞州的啤酒廠成為「世界上第一家將這一工藝投入工業規模的企業」。該系統的優點包括:鐵是世界上最便宜的金屬之一,它的普及程度和價格可承受性,以及它良好的能量密度。

事實上,鐵粉也很容易運輸,不需要特別的存儲。 可以將其隨需攜帶,必要時進行燃燒,然後收集氧化鐵廢物進行更新。 這在無法輕易轉向可再生能源的行業中尤其有用。

專家告訴我們:「鐵燃料的美妙之處在於,你可以隨時隨地釋放儲存在鐵燃料中的能量。如果你把鐵磨成粉末,它就會變得高度易燃,這種燃燒會以熱的形式釋放出大量能量。這種熱量可以滿足各種行業的能源需求。」

當前,大規模採用鐵燃料的主要障礙是:回收在此過程中產生的廢鏽。 但是,回收過程也可以用來保留太陽能電池板、風電場、水力發電和其他清潔能源所產生電力的部分多餘能量,儘管研究表明這可能不是特別有效:

該系統的往返能量循環效率取決於再生過程中將能量注入到鐵中的過程。根據這篇2018年的論文,高效的氧化鐵電解可以將高達80%的輸入能量儲存在鐵燃料中,這個數字與使用現代氫氣分離得到的數字相似。


… 根據2018年的這篇論文,使用這種循環過程發電可能會接近40%左右的理論效率。生產可再生能源,然後以低效的汽輪機發電過程的形式丟棄60%的可再生能源,這看起來可能有點奇怪,但這最終可能成為一種靈活且經濟高效的方式來捕獲、分配甚至出口在不方便的時候產生的可再生能源,而這些能源不需要直接進入電網。

這項技術還有其他缺點。金屬燃料燃燒會產生氮氧化物,類似於碳氫燃料,這是由於所涉及的高溫,儘管氮氧化物的數量可能更少,而且可以通過巧妙的工程將其降到最低程度,但還是會產生。粒狀鐵粉也是一個問題。氮氧化物和微粒都可能需要使用過濾系統。

另一個主要技術障礙是在不產生大量二氧化碳的情況下回收鐵,這將需要開發上述高能電解技術。整個項目的經濟效益尚不明朗,最終也可能無法與更傳統的可再生能源相媲美。

埃因霍溫大學負責這項研究的團隊負責人表示:「目前已經有一個後續項目,目標是實現1兆瓦的系統,我們也在致力於系統的技術改進。今後,還計劃在2024年建成一個10兆瓦的系統。我們的雄心壯志是到2030年,將首批燃煤電廠轉變為可持續的鐵燃料工廠。」

目前,巴伐利亞啤酒廠安裝的循環鐵燃料系統每年可為生產1500萬瓶啤酒提供燃料。


知識改變命運!如果朋友們喜歡,敬請關注「知新了了」!

相關焦點

  • 鐵粉作為可再生、無二氧化碳燃料首次通過工業試驗
    碳燃料氧化成二氧化碳,鐵燃料氧化成氧化鐵,這只是一種生鏽的結果。生鏽的好處是它是一種固體,燃燒後可以被捕獲。這是整個行業唯一的副產品 -- 起初是鐵粉,而出來的是熱能和鐵鏽粉。鐵的能量密度約為11.3千瓦時/升,比汽油好。雖然它的比能量是相對較低的1.4kWh/kg,這意味著在一定的能量量下,鐵粉所佔的空間會比汽油少一點,但它幾乎比汽油重十倍。
  • 金屬粉末或可替代化石燃料
    你能想像未來發動機不再「喝」汽油而是「吃」鐵粉嗎?麥吉爾大學官網9日發布的新聞公報稱,該校機械工程學教授傑弗裡·伯格索爾森帶領的團隊提出的這一設想利用了金屬粉末的重要特性:燃燒時生成穩定的無毒固體氧化物產品,相對容易回收,而化石燃料則會排放二氧化碳並逃逸到大氣中。他們用一個定製燃燒器證明,懸浮在空氣中的細微金屬粒子流燃燒時火焰穩定。
  • 奧迪致力於全面實現生產基地碳中和
    此外,奧迪還制定了相應的戰略規劃,聚焦汽車生產環節實現碳中和,助力2025年前實現奧迪旗下生產基地全面達成該目標。此外,可持續製造遠不止於奧迪自身的生產基地:作為減碳計劃的一部分,奧迪攜手供應商聯合發掘供應鏈中的減排潛力,果斷決策並迅速採取行動,聚焦鋁、鋼、電池組件等高耗能材料的生產。
  • 東區鐵粉回收一斤多少錢廣州
    東區鐵粉回收一斤多少錢廣州東區鐵粉回收一斤多少錢廣州如果你有壞的、淘汰的、用不上的報廢金屬物資,無論好、壞,量大或小我們都能上門回收,而且保證給你的價格是高的。全國22個主要市場25#工字鋼平均:明日鋼價高位運行格明日鋼價高位運行/:明日鋼價高位運行,較上個交易日上調明日鋼價高位運行/:明日鋼價高位運行。
  • 再生滌綸樹脂復材啤酒瓶開拓成本高
    目前,國外回收滌綸樹脂的技術已經相對成熟。例如,澳大利亞科廷大學的研究者用回收的滌綸樹脂生產3~17dtex短纖維,最終用作非織造布;美國的研究者正在嘗試應用再生滌綸樹脂來生產6.6~9.9dtex中空纖維膜,用作高端過濾材料。
  • 羅景山:光電催化合成燃料和化學品助力碳中和
    打開APP 羅景山:光電催化合成燃料和化學品助力碳中和 DeepTech深科技 發表於 2021-01-12 10:45:51
  • 氧化電位水在啤酒廠中的應用-亨孚科技
    二、氧化電位水在啤酒廠中的應用 用氧化電位水清洗消毒啤酒生產企業的生產管道、罐及啤酒瓶,其清洗消毒效果遠優於傳統的CIP及鹼洗瓶技術。
  • 日本《綠色增長戰略》提出2050碳中和發展路線圖
    2、氨燃料產業發展目標:計劃到2030年,實現氨作為混合燃料在火力發電廠的使用率達到20%,並在東南亞市場進行市場開發,計劃吸引5000億日元投資;到2050年實現純氨燃料發電。重點任務:發展氫燃料電池動力汽車、船舶和飛機;開展燃氫輪機發電技術示範;推進氫還原煉鐵工藝技術開發;研發廢棄塑料製備氫氣技術;新型高性能低成本燃料電池技術研發;開展長距離遠洋氫氣運輸示範,參與氫氣輸運技術國際標準制定;推進可再生能源制氫技術的規模化應用;開發電解制氫用的大型電解槽;開發高溫熱解制氫技術研發和示範。
  • 2025年產品碳足跡降低30% 奧迪向碳中和生產全面邁進
    在生產基地實現碳中和,並將此目標貫穿供應鏈,確保我們的汽車到達客戶身邊時,碳足跡能夠得到降低。」在「清潔」生產方面,布魯塞爾的奧迪e-tron車型的生產基地於2018年獲得了碳中和認證。奧迪布魯塞爾工廠採取的主要措施有:轉型使用綠色電力,安裝大規模太陽能光伏系統(107,000平方米),使用經過認證的天然氣等可再生能源供暖,啟動碳積分認證項目以抵償當前不可避免的排放需求。儘管各地情況不盡相同,但在其他減排脫碳措施的加持下,上述三大核心舉措為其它生產基地提供了脫碳藍圖。
  • 南雄掀起菸葉生產備耕高潮 推動秸稈回收利用 推廣新型適用農機
    為儘早抓好菸葉生產這一強縣富民的產業,近期,南雄市安排專業技術人員,將秸稈回收利用、新型適用農機推廣的技術送到田間地頭,助力菸農做好菸葉生產備耕工作。截至目前,該市已備耕6283.5畝。記者日前在南雄市水口鎮水口村看到,不少菸農已經開始在稻田裡忙活起來,大家正運用秸稈機將稻茬回收利用和粉碎還田,促進稻田深翻曬白,只見稻田裡碎稈打捆機、碎稈還田機、五鏵犁分工作業,一派備耕的忙碌景象。南雄市菸草專賣局(分公司)副經理謝俊喜表示,秸稈打捆回收及粉碎還田,既實現了資源利用,又能改善土壤質量,還能提高土壤肥力,有效減少煙田病蟲害。
  • 創企研發氫燃料隨時可用技術 讓汽車自行生產零排放燃料
    蓋世汽車訊 據外媒報導,美國印第安納州初創公司Aluminum Gallium(AlGalCo)正利用氫燃料隨時可用(hydrogen-on-tap)技術改造皮卡和其他類似車型,該技術能夠讓車輛自己生產氫燃料,即當汽車運行時,就開始自行生產零排放燃料。
  • 新型催化劑將二氧化碳轉化為實用燃料和化學品
    圖片來源,Pixabay隨著大氣中二氧化碳含量的不斷攀升,科學家們正在尋找分解CO2分子的新方法,以製造有用的碳基燃料,化學藥品及其他產品。如今,布朗大學的一個研究人員小組找到了一種方法,通過對銅催化劑進行微調,高效利用CO2生產出複雜的碳氫化合物(稱為C2-plus產品)。
  • 天尼威:疊螺機處理啤酒廠廢水的優勢
    啤酒廠的廢水主要來源: 麥芽生產過程中的洗麥水、浸麥水、洗滌水、凝固物洗滌水;糖化過程的糖化、過濾洗滌水;發酵過程的發酵罐洗滌、過濾洗滌廢水;灌裝過程洗瓶、滅菌和破瓶啤酒廢水;冷卻車間和成品車間洗滌水。
  • Clariter回收解決方案實現淨負碳足跡
    盧森堡2020年12月2日 /美通社/ -- 國際清潔技術公司Clariter宣布,根據最新研究成果,其獨特的塑料回收解決方案已經達到淨負碳足跡,這意味著它不會增加而是會減少地球上的碳。
  • 湖南啤酒和飲料企業:「飲料瓶」裡挖效率 用好每一滴水
    「為了實現企業與社會、經濟、環境的可持續發展,我們把節水節能根植於企業的發展戰略中,成立了以生產技術牽頭的節水、節能項目班組,從效率提升、技術革新、智慧工廠建立等方面全面開展攻堅戰。」 中糧可口可樂華中飲料有限公司生產技術部總監彭華介紹,公司將節水指標與員工業績考核掛鈎,鼓勵員工以項目小組的方式進行節水改造和發明。
  • 利用5000平方公裡沙漠建設光熱系統可滿足全球航空燃料...
    CSPPLAZA光熱發電網報導:2019年,全球共消耗了3億噸由化石燃料為原料製造的航空燃料。但在全球面臨碳排放壓力的大能源背景下,如何生產出低碳甚至無碳的航空燃料已被人類列上日程。目前,一家瑞士初創企業Synhelion正在加速推進兩條太陽能航空燃料路線的商業化(太陽能重整法與100%無碳技術),該技術未來會對長途空運和海運等運輸行業產生重要影響。該技術基本原理為:利用大面積的聚光鏡場搜集太陽能熱能,然後在一個反應器中催化二氧化碳和水分子重新排列合成可製成航空燃料的碳氫化合物。
  • 深圳市羅湖區鐘錶廠在位生產設備回收金碧輝煌
    深圳市羅湖區鐘錶廠在位生產設備回收金碧輝煌高價回收各種二手工具機、衝床、車床、磨床、銑床、鍋爐、CNC機、電梯、鍋爐、剪板機、折彎機、注塑機、火花機、電腦鑼、空壓機、粉碎機、封口機、成型機、印刷機、發電機、變壓器、配電櫃、中央空調、加工中心、數控車床、電鍍設備等都上門回收,數量越多越好。
  • Neste和殼牌合作生產可再生航空燃料
    中國航空新聞網訊:據飛行國際9月23日報導,芬蘭可持續航空燃料供應商Neste正與石油巨頭荷蘭皇家殼牌集團合作,從10月開始大幅增加用於商業航空低排放燃料的供應。殼牌航空旨在降低所售燃料的碳排放量,進而出售更多的低碳燃料,例如可再生航空燃料。」Neste表示,與化石燃料相比,可再生航空燃料可減少高達80%的溫室氣體排放,從而幫助航空公司實現其低碳排放的發展目標。Neste航空業務執行副總裁託爾斯滕•蘭格表示:「可再生航空燃料為商用飛機提供了唯一可行的化石燃料的替代品,而且有著減少航空業溫室氣體排放的潛力。」
  • 中國科學家「模仿植物」成功製備清潔燃料!或可大規模生產
    他們開發出一種獨立的設備,無需任何其他添加物或電力,就可以將太陽光、二氧化碳和水轉化為碳中性燃料——一種沒有溫室氣體淨排放量或碳足跡的能源燃料或能源系統。「我們的工作主要是利用溫室氣體二氧化碳,將太陽能轉化為可儲存的化學清潔能源。」 王謙告訴 DeepTech。
  • 荷蘭少年發明海洋垃圾回收船 可減少海中塑料
    19歲的荷蘭少年博揚·斯萊特(右)正籌款開發「海洋塑料垃圾回收項目」。該項目主體是外形像箭頭的清潔回收船 (左上),兩側帶有浮柵,採用太陽能和潮汐能作為動力(左下)  晚報 黃燕芳 綜合報導  人類對地球環境的汙染正變得日益嚴重,尤其是對海洋環境的汙染,已經致使海洋中垃圾普遍增多。尤其是塑料材質的垃圾,不僅威脅到海洋生物的生存,而且對人類船舶航行安全、食品安全同樣造成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