蟬鳴,鳥叫,湖面,微雨,亭臺,演出……7月18日傍晚,這一切在書院鎮的《夏日郊外·書院情境音樂會》完美融合。
這是書院鎮與上海古凡交響樂團年輕的音樂家們共同打造的一場傳統經典與時尚相融合的情境音樂會,共分三個樂章,分別是海上尋夢、瓜果聞香和書院雅韻。其中,有濃濃江南情調的絲竹名曲,有非遺傳承人表演的原創浦東說唱《美麗的書院鄉下頭》,有節奏感超強的吉他與民樂跨界合作,還有天籟般的童聲與美聲的對話等。
當天的演出在書院人家的湖畔進行,身著古裝或現代服裝的演員輪番登場,襯著旁邊的亭臺樓閣、花草樹木,美得像一幅畫。觀眾們則隔著湖面臨水而坐,置身於自然之中,聆聽音樂的同時,還能品嘗新鮮採摘的書院葡萄,在風聲、水聲、蟬鳴聲、樂聲中,享受一場獨特的音樂盛宴。
馬晴一家從陸家嘴趕來觀賞這場夏日情景音樂會,她說,這是自己第一次聆聽室外的音樂會,「在這樣優美的環境裡,有蟬鳴、鳥叫相伴,一邊聽音樂會,一邊品著香茗,還有書院的葡萄,這種感覺十分美好。」
書院因海而生,因灘而孕。200多年前,因一個「書院廠」的出現而得名,灘涂文化、農耕文化等「鄉愁文化」元素豐富。這些年來,書院鎮持續加強鄉風文明建設,致力於「讓文明浸潤鄉土、讓文化滋養鄉情」,深入挖掘傳統文化的底蘊,積極引進高雅文化資源,不斷地推出書院的文化品牌,相繼打造了葉辛文學館、上海書法家協會書院創研基地、復旦大學國學堂書院培訓基地、東南書畫院等一批具有影響力的文化平臺。
此次舉行的書院情境音樂會,更是將音樂與書院實景有機融合,進一步提升和擦亮書院文化品牌,豐富書院文化內涵。
在古凡交響樂團團長錢立看來,不同時節不同地方有不同的美,音樂會也會有不一樣的吸引力。此次戶外音樂會,既可以保持安全距離,又可以帶來多重體驗,書院美景、美食更是為音樂會錦上添花。
「書院鎮雖然離市區較遠,但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環境優美,還有特色農業,所以音樂會結合書院這些特色,量身定製了多種類型的節目。」錢立說,「這次演出還有一個特點就是在黃昏舉行。夏日的黃昏是一天中最美的時光,觀眾們能在這麼一個充滿自然氣息的地方,欣賞音樂,感受夏天的美好,可謂真正達到了天人合一。」
當天,情境音樂會還在線上通過直播方式同步進行,讓無法到場的觀眾同步享受聽覺盛宴。書院鎮黨委副書記、鎮長程渡江變身「主播」,介紹了書院鎮的農果優品、文化遺存、旅遊資源等,讓現場嘉賓和線上100多萬的觀眾了解美麗的書院,同時也為當地特產帶貨。
書院鎮是遠郊農業大鎮,有濃厚的田園氣息、滿目的綠色、清新的空氣和怡人的環境。近年來,書院鎮圍繞鄉村振興戰略,發展特色農業和休閒農業,已經擁有西瓜、葡萄、馬蘭頭等優質品牌,逐步形成了「一村一品「特色農業布局和兩港大道農業觀光休閒旅遊帶,田園生產、田園生活、田園生態和田園文化實現有機結合。地鐵16號線增設書院站點後,便捷的交通更加吸引了越來越多的都市人群來到書院休閒度假,讓書院的農業和旅遊業更加興旺。
文字:陳爍
攝影/視頻:朱潔
編輯:顧佳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