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詳細的RFM模型實操案例!讓用戶行為分析事半功倍

2020-11-29 騰訊網

如何讓數據分析來幫助業務掙錢,這是每個數據分析師都會考慮的問題,近幾年經常提到的精細化運營、數據驅動增長、增長黑客這樣的字眼,這背後的核心就是用戶行為分析。

而其中最經典的當屬RFM模型吧,簡單好操作而且還十分實用,下面就介紹一些怎麼構建RFM模型。

一、什麼是RFM模型?

R是指用戶的最近一次消費時間,用最通俗的話說就是,用戶最後一次下單時間距今天有多長時間了,這個指標與用戶流失和復購直接相關。

F是指用戶下單頻率,通俗一點兒就是,用戶在固定的時間段內消費了幾次。這個指標反映了用戶的消費活躍度。

M是指用戶消費金額,其實就是用戶在固定的周期內在平臺上花了多少錢,直接反映了用戶對公司貢獻的價值。

而RFM模型就是通過一個客戶的近期購買行為、購買的總體頻率以及花了多少錢三項指標,來描述該客戶的價值狀況。

二、RFM模型有什麼作用?

RFM模型可以對客戶的終生價值做一個合理的預估,基於一個理想的客戶特徵來衡量現實中客戶價值的高低,通過此類分析,定位最有可能成為品牌忠誠客戶的群體,讓我們把主要精力放在最有價值的用戶身上。

三、怎麼構建RFM模型?

下面我們就直接開始進行實操教程,以某家零售商的銷售數據為數據源,針對其用戶行為簡單分析一下,總結來說有下面幾個步驟:

1、人群劃分

進行客戶行為分析的第一步是按照企業實際業務需求對您的客戶群進行分類,人群細分參考的屬性主要分為三大類:

基礎屬性:如性別、年齡、地域

興趣屬性:如媒體偏好、交易行為

自定義屬性:基於行業的特徵定義的屬性,比如乳業需要知道這個人有沒有孩子

2、明確指標

也就是通過excel或者BI工具計算出每個客戶的RFM指標,這裡我用的是FineBI,通過客戶名稱、消費時間、消費金額來處理出上次交易間隔R、交易頻率F、交易金額M三個原始欄位,如下圖所示。

但是要注意的是這三個指標不是死板不變的,要針對自己的行業特點靈活變通,比如在金融行業,最近一次購買時間可能並不適用,此時可以考慮採用金融產品持有時間來代替R,這樣更能體現用戶與金融企業建立聯繫時間的長短。

而我們這次要使用的數據指標有四個,分別為「訂單額」、「訂單量」、「下單時間」和「客戶方」,其他指標如「訂單類型」、「地區」等我們暫時先不用。

3、數據連接

finebi中設置了很多的數據連接方式,可以通過oracle等資料庫進行連接、sql連接等等,這裡我直接導入的Excel表,能方便地處理非及時性數據。

如果我們有多個數據源的數據,需要分別選擇不同的指標整合到一起分析怎麼辦?

這裡我發現finebi有個非常人性化的優點,就是可以通過自助數據集的方式對數據指標進行整合,如下圖所示直接選擇新建自助數據集—選擇數據表—添加欄位即可,需要什麼指標就去哪張表裡去找,很方便。

點擊播放 GIF 0.2M

4、數據清洗

在進行數據分析之前,我們首先要做的就是對數據進行初步加工,因為數據源中很多髒數據,會影響我們的分析結果,需要先將其篩選出去,比如一些空值、異常值、特殊文本顯示等等。

finebi的數據加工中包含了很多處理功能,比如過濾、分組匯總、排序、合併、聚合等等,這些功能我們後面都會用到,這裡我們先增加兩個過濾條件,將訂單金額小於等於零、且訂單時間為空的數據篩選出去。

點擊播放 GIF 0.3M

我們通過上面的數據表可以看出,同一個客戶如果下單兩次,就會產生兩個數據,而RFM模型中要求的數據是「最近一次下單時間」、「最近一段時間內的下單次數」以及「最近一段時間內的購買金額」,因此我們要想辦法計算用戶行為次數。

具體方法是新增一列,命名為「次數」,數值設為常數1,主要目的是為了後面方便計算個數,同一個客戶出現了多少次數值1,就說明下單了幾次;

點擊播放 GIF 0.3M

然後我們選擇「分組匯總」,以「客戶名」為主要匯總項,「次數」項選擇加和匯總,代表某個客戶出現了幾次;同時將「訂單時間」設置為「最晚時間」,也就是距離今天最近的一次消費時間,這樣基本的數據清洗就完成了。

點擊播放 GIF 0.3M

但是因為還要計算客戶最近一次購買有多遠,而數據表中僅僅是下單時間,所以需要用函數計算一下下單時間與今天的天數,但finebi不用那麼麻煩,可以直接計算時間差:

點擊播放 GIF 0.3M

5、切分指標

因為我們要把用戶按照三個維度指標進行劃分,也就相當於將用戶放到下面這個正方體中:

因此我們要對指標進行切分,設定閾值,也就是為指標設定正負值,確保三個指標將用戶分為八個象限。通常比較常用的方法就是等頻和等寬進行切分,比如將用戶購買花費進行平均值計算。

但是平均值只適合於均類數據,對於一些不規則數據,平均值會造成很大的誤差:

比如一家公司有三家客戶,訂單額分別為1萬、5千和1百,顯然重要客戶應該是前兩個。而三個客戶的訂單平均值為5033,如果按照平均值劃分數據,那麼只有第一個客戶符合重要客戶的標準,這顯然是不對的。

這時候我們就要用到聚合的功能,簡單說,聚合功能就是一堆數據按照內在特徵的不同進行劃分,不同類的數據之間的差別一般是很大的,這樣就能找到大數據量中的「中心點」,而非平均點。

在FineBI中我們可以直接使用聚合功能,聚合指標選擇「訂單金額「、」時間「、」次數「,聚合數選擇」3「,聚合方式選擇」歐氏距離「,這樣就可以得到最終的聚合結果了,最終可以計算出每個客戶的聚合R值、聚合F值和聚合M值,這就是我們要用到的參考值。

點擊播放 GIF 0.5M

有了參考值,下一步就是將時間、頻次與訂單額與參考值進行比較,這裡我們會用到finebi中的邏輯函數IF,新建一列為R,具體函數為:

IF(時間

其含義為如果時間列中的數據大於聚合之後的時間中心點,如果小於聚合R值,則為1,反之則為0;

點擊播放 GIF 0.6M

同理對其他兩個指標也進行劃分,這樣指標細分工作基本上就完成了。

點擊播放 GIF 0.5M

點擊播放 GIF 0.6M

6、用戶分類

我們將三個指標分別進行劃分後,按照下圖的方式進行組合,就可以得到八個象限,代表8類客戶:

在finebi中我們先新增一列為RFM值,為了方便分組,我們的計算公式為R*100+F*10+M,也就能得出0、1、10、11、100、101、110、111八個不同的值,分別代表八種客戶類型。

點擊播放 GIF 0.5M

這樣我們的用戶細分也就完成了。

7、可視化分析

利用FineBI對客戶進行細分,可以將其製作成可視化數據分析模板,以便我們按照需求進行客戶分析。

例如圖中的面積圖,可以顯示出該公司各類客戶的佔比,顯而易見一般挽留客戶與一般發展客戶佔據多數,說明該公司的用戶結構不是很合理,需要儘快採取措施進行優化;

而右側的環形圖則代表著各種類型客戶的購買數量,可以看出復購率越高、願意花大價錢的客戶買的數量越多;

左側的儀錶盤代表著某種類型客戶的數量,而下方的詳細圖則詳細展示了某家客戶的類型和對應的R、F、M值。

總結

其實RFM在用戶行為分析中的應用十分廣泛,因為時間原因這裡就只是做一個簡單的教程,FineBI中也有更多的相關數據可供大家練習!

相關焦點

  • 數據分析方法:RFM模型
    編輯導語:RFM是很傳統的數據分析模型,幾乎所有文章都會提到它,然而市面上流傳的各種亂用、錯用也非常多;本文作者對RMF做出了詳細的分析,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上一篇講了【用戶畫像高大上,但90%的人都做失敗了】以後,很多同學表示想看RFM,今天它來了。
  • 實操案例拆解:如何使用模型/理論進行數據分析和戰略定位
    編輯導讀:案例拆解是運營er們常常會用到的方法,當活動缺少新想法時,就會試著去關注一下相關的案例,進行拆解,進而復用到自己的工作中。運營人如何做案例拆解?需要用到哪些理論模型呢?本文作者從具體案例出發,對相關模型進行了講解,一起來看看~
  • 用戶留存的最強增長手段:行為模型
    什麼是行為模型?其實就是重複一種行為多次後產生的一種習慣,也可以說是用戶針對產品的使用習慣。行為模型能有效幫助用戶留存,是運營人必須知道的運營手段。一、用戶習慣什麼是使用習慣?二、用戶習慣養成的方法論:上癮模型(Hooked)尼爾·埃亞爾在《上癮》中,提出了新穎而實用的「上癮模型」(Hook Model),即通過四個方面來養成用戶的使用習慣。下面小編將就四個方面進行分析並結合案例來說明實際工作中應該如何運用這個模型。
  • 數極客新版發布,已擁有15種用戶行為數據分析模型
    自數極客創立以來,先後首創研發了: 5 大熱力圖分析、表單填寫行為分析、用戶行為錄屏、無埋點採集與前後端代碼埋點混合採集等數十項用戶行為分析模型與技術,相關產品功能被行業內眾多友商跟隨,在數極客成立三周年之際,近期又對產品進行了系列更新,為所有客戶提供了【 15 種用戶行為分析模型】與【性能提升 20 倍】等重大升級。
  • 產品經理如何做用戶行為分析
    1、用戶行為分析不是形式化,不是為了分析而分析,哪怕是核心用戶提出的需求,也要通過數據來驗證,任何人都無法代表真正的用戶。2、產品經理要有自我革新,自我否定的意識。用戶的需求是變的,不能太過於依賴過往的經驗,過往的經驗不可靠,只有數據最可靠。
  • 6種轉化率分析模型,提高產品轉化率、用戶體驗
    取勢為要,明道其次,優術第三,以下我們從這三個層面詳細解讀具體的方法:2.1 提升轉化率方法論之:取勢「勢」往往無形,卻確定了方向;「取勢」重在順勢而為,順勢則事半功倍。也就是說,雷軍所說的成為風口上的豬;以下方法論中的魚塘理論、機會井理論、PMF 幫助我們「取勢」。
  • 深入解讀和應用RFM分析方法(模型)
    與其將整個客戶群作為一個整體進行分析,不如將其劃分為同類群體,了解每個群體的特徵,並使他們參與相關的活動,而不是僅根據客戶年齡或地理位置進行客戶細分。而RFM分析是分析客戶行為的最流行、最簡單、最有效的客戶細分方法之一。1、什麼是RFM?
  • RFM模型的搭建細節以及適用場景有哪些?
    編輯導讀:RFM分析,一種將用戶分層、進而針對不同用戶群體進行精細化運營的方法。在應用RFM分析模型中,實際操作中會存在很多問題。本文作者圍繞RFM模型的搭建細節以及適用場景展開分析,希望對你有幫助。「RFM分析,是用戶精細化運營中比較常見的分析方法了。」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下數據分析中比較常用的一個分析框架:RFM分析。
  • AARRR模型+八角行為分析法——玩轉遊戲化用戶增長策略(上)
    AARRR的用戶增長模型直接明了,但除了通過長期數據監控做運營分析,有沒有周期更短的高效的可以直接操作的增長方案?AARRR模型提供了一套模塊化的產品增長方案,但每一層漏鬥都會漏掉不滿足目標條件的用戶,如何在獲取用戶層直接找到高質量的目標用戶?
  • 手遊產品最常用的5種玩家行為數據分析模型全解析
    數據分析的基礎模型涵蓋方差分析、因子分析、回歸分析、主成分分析、聚類分析、邏輯回歸、用戶細分等等,遊戲運營的數據分析通常依據AARRR海盜法則相對精簡,業內專注對留存、付費及活躍的幾個常用數據的分析。 這裡我們將介紹在遊戲數據分析領域常用的5種數據分析模型。
  • 為什麼要做用戶行為分析?
    一、什麼是用戶行為? 用戶行為由最簡單的五個元素構成:時間、地點、人物、交互、交互的內容。 (一)什麼是用戶行為? 對用戶行為進行分析,要將其定義為各種事件。比如用戶搜索是一個事件,在什麼時間、什麼平臺上、哪一個ID、做了搜索、搜索的內容是什麼。
  • 掌握這幾個重點,輕鬆搞定用戶行為分析思路!
    (願景及目標) 如何做用戶行為分析? 用戶行為分析,說白了就是從各個維度去看用戶對於產品在某些指標上的反饋。用戶行為分析對企業來說主要有以下幾點應用: 根據不同用戶行為及表現,提出精準營銷建議,實現營銷利益最大化 研究學習優質用戶的行為模式及共同特徵,引導更多用戶發展為優質用戶 有利於發現產品機會點,並利用A/B測試等測試的參考來改進或迭代產品 四、用戶行為分析的路徑
  • 如何利用金字塔模型做好用戶分層運營(附案例)
    而且,到了一定用戶體量,不得不重視對存量用戶的運營,這個時候,搭建一套成熟的用戶運營體系勢在必行。在所有的網際網路產品中,每個用戶都會扮演不同的角色,發生不同的行為。所以,我們在搭建用戶運營體系時,主要是基於用戶的角色和行為的不同,做用戶分層。這也是我們日常所說的精細化運營的前提,只有做好用戶分層,才能針對不同層級的用戶制定相應的運營策略,才能做到精細化。
  • 基於用戶行為的增長邏輯:觸動人心的運營策略03
    互金運營是離錢最近的一項工作,清晰的用戶行為定義便顯得尤為重要了。用戶行為用戶行為由最簡單的五個元素構成,時間(when)、地點(where)、人物(who)、交互(how)、交互的內容(what)。對用戶行為進行分析,要將其定義為各種事件。
  • 找對適合自己的 SCI 發文方法,才能事半功倍!
    找對適合自己的科研方法,才能事半功倍! 如果你是臨床醫生 也有時間/條件收集病例資料 推薦通過臨床回顧性研究發表自己的第一篇 SCI。
  • 騰訊QQ大數據:用戶增長分析——用戶分群分析
    在產品的增長分析當中,想關注符合某些條件的一部分用戶,不僅想知道這些人的整體行為(訪問次數,訪問時長等),還希望知道其中差異較大的細分群體。用戶分群方法,能幫助我們對差異較大的群體分別進行深入分析,從而探究指標數字背後的原因,探索實現用戶增長的途徑。
  • 你為何而轉:微博用戶轉發行為預測模型的構建與影響因素探究
    摘要:微博用戶的轉發行為已成為信息擴散的關鍵機制。本研究旨在構建模型對轉發行為進行預測,並分析其影響因素。首先根據「5W模型」,提取微博作者、微博文本、微博接受者和相互關係四個一級維度特徵,並細分為39個二級維度特徵,利用支持向量機構建預測模型,再通過新浪微博數據,對模型進行評估。
  • 工具篇:3C模型、Kano模型、冰山模型、行為分析模型
    它們不太容易通過外界的影響而得到改變,但卻對人員的行為與表現起著關鍵性的作用。 MBA智庫 「冰山模型」,是人才管理領域中最基礎的一個模型,全面地描述了一個人所有的內在價值要素,幾乎所有大公司都會用它來進行人才招聘和培養。
  • 結合實際案例,一篇看懂用戶體驗五個層次
    市場調研方法:問卷調查、用戶訪談、焦點小組現場調查:一整套完整、有效且全面的方法,用於了解在日常生活情境中的用戶行為任務分析:每一個用戶與產品的交互行為都發生在執行某一任務的環境中用戶測試:請用戶來幫忙測試你的產品,最終目標是尋找令產品更容易使用的途徑,具體可參照《Don’t make me think》
  • 一個真實案例教你運用數據分析
    、交叉分析、結構分析、平均分析等,根據這個案例選一個最適合的數據分析方法,才能事半功倍。就是你的用戶在當前經歷了哪些業務行為或者關鍵功能,你認為與本次實驗有關的都要納入進來,若你是開疆拓土的人,你要把所有的變量都想到,然後去搭建數倉,才能經得起後續的多維度組合分析的折騰。本次分析實驗不多說,只說最重要的2個業務狀態機,一個是是否訂閱,一個是有無瀏覽行為,可能有些同學已經猜出我下面要做什麼了,沒錯,表格呈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