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開發出低成本紅外傳感器 可用於雷射雷達

2020-12-05 OFweek維科網

以色列著名研究型學府本-古裡安大學(Ben-Gurion University of the Negev)的研究人員稱他們開發出了一款低成本紅外傳感器,能夠打造全球最薄的夜視眼鏡,並革新智慧型手機和自動駕駛汽車的紅外夜視應用。

據麥姆斯諮詢報導,本-古裡安大學納米科學技術Ilse Katz研究所的Gabby Sarusi教授開發了一款形似郵票的器件,一側能夠讀取1500nm波長的紅外光,並將紅外光在另一側轉為人眼能夠看到的可見光成像。這款器件基於一片僅0.6um厚的薄膜,這層薄膜包括納米材料層、納米柱和超薄金屬箔片,這層神奇的薄膜能夠將紅外光轉為可見光成像。

「該薄膜可以裝配在普通眼鏡或望遠鏡前方,使它們變身成為紅外設備。也可以將薄膜製作在常規可見光傳感器上,使它們變成紅外傳感器,『看到』人眼無法看到的紅外光,」Sarusi介紹說。

Sarusi介紹其開發的能夠將紅外光轉為可見光成像的納米薄膜技術

據Sarusi介紹,這項技術或能為戰場上的士兵,用輕質、低功耗的眼鏡替代笨重的夜視儀。這項技術主要基於納米技術和物理技術,其中包含的唯一電子元件便是一顆微型電池。

但這項技術擁有很多廣泛而有前景的應用,例如自動駕駛汽車。應用這項技術的器件可以將紅外光轉為可見光,在夜晚、雨、雪、霧等視線不好的條件下,為自動駕駛汽車提升視覺能力。

此外,強烈的日光為目前的常規視覺類傳感器製造了很多麻煩,而紅外傳感器不會受到強光影響。

Sarusi稱:「一款紅外傳感器常常需要3000美元左右,而自動駕駛汽車使用的常規視覺傳感器大約僅需1~2美元,因此,加上我們開發的納米薄膜技術,總體成本也僅在7~8美元左右,這將大幅降低自動駕駛汽車的應用成本。」

「這項技術將帶來真正可以大規模應用的低成本紅外傳感器,對於自動駕駛汽車這類非常注重成本的應用,絕對是革命性的,」Sarusi在上周的一次演講中說,「各類傳感器是自動駕駛汽車的基礎,它們需要變得更加經濟。這項薄膜技術可以用於攝像頭傳感器,幫助自動駕駛汽車『看』得更遠、更清晰,也可以應用於車輛環境感知的LiDAR(雷射雷達)傳感器。」

據Sarusi介紹,這項技術的另一項有前景的應用將是智慧型手機,能帶來更多新穎的紅外視覺應用。

目前,本-古裡安大學已經開始這項技術的授權許可,並成立創業公司進一步開發產品實現商業化。據Sarusi估計,這項技術真正商業化可能還需要兩三年的時間。

相關焦點

  • Photonic Vision推新雷射雷達傳感器 可同時抓獲雷達和視頻數據
    (圖片來源:Photonic Vision公司)蓋世汽車訊 據外媒報導,英國初創公司Photonic Vision研發出一種顛覆性方法,可實現採用飛行時間傳感技術的雷射雷達。
  • 廉價化雷射雷達的希望:MEMS雷射雷達 vs 固態雷射雷達 | 雷射雷達...
    2017年,博世推出了兼顧雷射掃描和投影的BML050方案,包括兩個MEMS微鏡,可用於交互式投影儀。有新聞報導博世將在2020年前銷售雷射雷達,暫時無法判斷是基於MEMS還是其他技術。奧迪的矩陣式雷射車燈,使用微鏡(DMD)來控制雷射方向,順便做雷射雷達也不錯,不需要再給Ibeo的雷射雷達騰地方了。
  • 全球10大無人機雷射雷達傳感器及用途分析
    在很短的時間內,全球最佳飛行器雷射雷達傳感器製造商已經為小型無人機設計了各式各樣雷射雷達傳感器產品。這些UAV雷射雷達傳感器的輸出功率非常出色,而隨著越來越多的製造商進入這一領域,這些傳感器也不斷得到改進。在未來的幾年裡,我們將看到大部分雷射雷達傳感器用於無人機(UAVs)領域。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介紹10款用於小型無人機的最佳雷射雷達傳感器。
  • 大立科技:紅外技術可與雷射雷達等其他傳感器一道為自動駕駛汽車...
    同花順金融研究中心7月17日訊,有投資者向大立科技提問, 貴司的產品能否用於無人自動化駕駛?有沒有相關的研發、合作、訂單?公司回答表示,紅外技術在自動駕駛領域具有獨特優勢,紅外成像傳感器可在特殊的天氣條件下,如黑夜、大霧、霧霾、沙塵,對面強光照射等情況下依然具有感知識別能力。公司的大面陣非晶矽紅外成像探測器可提供更高速、更細膩紅外圖像,滿足高動態、大視場的應用需求,特別適合高速運動平臺使用。可與雷射雷達等其他傳感器一道為自動駕駛汽車提供更安全高效的解決方案。感謝您的關注,謝謝!
  • 還未面世的「相干光雷達系統」用什麼來替代雷射雷達?
    現有的深度傳感器解決方案大多依賴雷射雷達(LiDAR)傳感器,LiDAR傳感器旋轉發射出短脈衝雷射,再利用光電傳感器接收反射回來的雷射,汽車每秒可以捕獲到上百萬信息點,由此逐像素的創建汽車周圍環境的3D地圖。
  • 雷射雷達傳感器的不足之處,遠紅外線技術(FIR)是完全駕駛車輛的...
    打開APP 雷射雷達傳感器的不足之處,遠紅外線技術(FIR)是完全駕駛車輛的感知方案 李倩 發表於 2018-05-15 11:23:34
  • 研究人員開發新的雷達系統 或可取代雷射雷達
    據外媒報導,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的電氣工程師開發了一種方法提高現有雷達傳感器的成像能力,可以使其準確預測場景中物體的形狀和大小。新系統在夜間和大霧天氣測試時表現良好。
  • 德國Ibeo和SICK合作 開發了一款3D固態雷射雷達傳感器
    打開APP 德國Ibeo和SICK合作 開發了一款3D固態雷射雷達傳感器 OFweek雷射網 發表於 2021-01-15 16:09:24
  • 初創公司融資約1.8億元 研發雷射發射器與傳感器分離的雷射雷達系統
    Sense Photonics是專為自動駕駛汽車、工業設備和其他應用開發下一代雷射雷達和3D傳感器解決方案的公司。該輪融資由Acadia Woods和Congruent Ventures共同領投,由Prelude Ventures、三星風投(Samsung Ventures)、殼牌風投(Shell Ventures)、和米資本(Hemi Ventures)和IPD Capital等投資者參投。
  • SLD Laser推出首款用於汽車領域的雙發射白/紅外雷射光源
    白/紅外雙發射源不僅對於汽車照明、高級駕駛員輔助系統(ADAS)、自動駕駛汽車雷射雷達 3D感應,甚至航空電子、無人機、鐵路和船舶等出行領域至關重要,對於普通或專業的可攜式照明產品、夜視照明器以及測距儀同樣重要。其中,測距儀可用於娛樂和戶外活動,搜索與救援以及安全應用。
  • 潮科技 | 新型中紅外APD打破雷射雷達光電探測器性能極限
    美國維吉尼亞大學和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的電氣與計算機工程師研發出性能創歷史記錄的雪崩光電二極體(APD),有望為下一代夜視成像和雷射雷達(LiDAR)光電探測器帶來變革性技術。對雷射雷達來講,該團隊提供的低噪聲、2μm波長的APD可在滿足人眼安全的前提下接收高功率雷射。
  • 艾邁斯半導體金安敏:先進傳感器解決方案賦能固態雷射雷達
    第二屆「光」+智能駕駛技術高峰論壇於2019年9月6日舉辦,本次論壇邀請了政府部門、諮詢機構、整車企業、雷射雷達製造商、紅外夜視、攝像頭等傳感器重點企業及知名科研院所等到會研討,共話光與汽車電子行業市場前景。
  • Ouster推首款全固態雷射雷達傳感器 只需600美元可用於ADAS系統
    蓋世汽車訊 據外媒報導,高解析度雷射雷達傳感器公司Ouster宣布推出一款真正的高性能固態雷射雷達傳感器——ES2,而且該款雷射雷達傳感器基於其數字雷射雷達架構打造,通過應用一塊VCSEL雷射器晶片和一塊SPAD探測器晶片,ES2在解析度、探測距離和可靠性上都實現了大幅提升
  • Velodyne推出定價100美元的雷射雷達傳感器 尺寸比撲克牌還小
    蓋世汽車訊 據外媒報導,Velodyne Lidar推出了其外型最小的傳感器Velabit™,使3D雷射雷達感知應用更廣泛,價格更便宜。Velabit利用Velodyne的創新雷射雷達技術和製造夥伴關係,成本得到優化,並且可進行大批量生產。
  • 第二代雷射雷達的競爭,從寶馬和Innoviz開始
    LiDAR用於自動駕駛的汽車外部環境感知,最早將在2021年出現在量產車型上。寶馬預計將在2021年秋季上市車型上採用以色列LiDAR製造商Innoviz Technologies生產的第二代雷射雷達產品。該產品於2019年夏季開始交付樣品,目前計劃於2020年正式量產。
  • 終於有人把雷射雷達的原理和行業講透了!
    CCD 或 CMOS 圖像傳感器使用的是 PN 型二極體,更容易做到低成本和高像素,但是增益較低,動態範圍窄。製作CCD/CMOS的半導體材料主要是Si,用於可見光波段的探測。APD 是雪崩二極體, 其原理類似於光電倍增管,在加上一個較高的反向偏置電壓後 (在矽材料中一般為 100 到 200 V),利用雪崩擊穿效應, 可在 APD 內部獲得電流增益。
  • 短波紅外雷射在光電偵察與反偵察中的應用
    半導體雷射器採用簡單的電激勵方式,發射雷射模式既可以是連續的,也可以是脈衝的。脈衝模式工作時,雷射重複頻率可高可低。因此,半導體雷射器電光轉換效率高、模式靈活、成本低、體積小、質量輕、壽命長,在工業、科研和軍事上的應用前景廣闊。短波紅外半導體雷射器典型的雷射工作物質是磷化體材料。如孔徑尺寸95μm的磷化銦半導體雷射器,輸出雷射波長1.55 μm和1.625 μm,功率已經達到了1.5 W[2]。
  • 晶片上實現雷射雷達!MIT 在讀博士拿獎學金創立公司,產品 3 年內或...
    ,「雷射雷達」被用於航天、測繪、自動駕駛等領域,但體積、成本、工作環境等因素仍對其有所制約。其實早在 2016 年 8 月,MIT(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就聯合 DARPA(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局)給出了一個解決方案:將雷射雷達傳感器封裝到單晶片上, 尺寸僅 0.5 毫米×6 毫米(下圖是雷射雷達和一枚十美分硬幣的對比圖)。
  • 傳感器熱點:Allegro收購Voxtel以推進雷射雷達研發
    ,並基於該平臺開發了一種高靈敏度納米生物傳感器,該傳感器僅需一滴體液即可診斷阿爾茨海默氏病。  該傳感器能夠以飛克級的水平檢測出腦脊液和血液中疾病的主要病原體,並且有望用於有關各種疾病的病原體的表面電荷分析。
  • 坐著可測身高,iPhone12裡不能忽視的黑科技,雷射雷達
    在很多報導裡,可以獲知,這個雷射雷達模組比2020年最新 iPad Pro 上存在的傳感器更先進,這意味著該技術將為用戶帶來更多的可供把玩的應用。例如,即使你坐著,那麼這臺雷射雷達相機也可以測量你的身高。 當對準正確時,Measure應用會在手機取景器中檢測到一個人,並會自動測量其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