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有人把雷射雷達的原理和行業講透了!

2021-02-15 智車科技

CCD 或 CMOS 圖像傳感器使用的是 PN 型二極體,更容易做到低成本和高像素,但是增益較低,動態範圍窄。製作CCD/CMOS的半導體材料主要是Si,用於可見光波段的探測。

APD 是雪崩二極體, 其原理類似於光電倍增管,在加上一個較高的反向偏置電壓後 (在矽材料中一般為 100 到 200 V),利用雪崩擊穿效應, 可在 APD 內部獲得電流增益。APD的量子效率可達 90%以上,有很好的微弱信號探測能力,具有量子響應度高、響應速度快、線性響應特性好等特點。製作APD的半導體材料有Si、Ge、InGaAs、HgCdTe,可以工作在可見光波段和近紅外波段。

APD 的工作模式分為線性模式和蓋革模式兩種。當 APD 的偏置電壓低於其雪崩電壓時, 對入射光電子起到線性放大作用, 這種工作狀態稱為「線性模式」。在線性模式下,反向電壓越高,增益就越大。APD 對輸入的光電子進行等增益放大後形成連續電流,獲得帶有時間信息的雷射連續回波信號。當偏置電壓高於其雪崩電壓時,APD 增益迅速增加,此時單個光子吸收即可使探測器輸出電流達到飽和,這種工作狀態稱為「蓋革模式」。 在蓋革模式下,雷射發射的同時產生一個計時開始信號(start),當光子回波到達時產生一個CMOS 兼容的電壓脈衝(stop),該脈衝使讀出電路時間測量單元停止計數,使光脈衝到達的時間數位化,同時降低偏置實現雪崩淬滅,數據經傳輸處理獲取目標三維距離信息。

美國 APD 陣列的能力全球領先,主要研究機構包括美國 MIT 林肯實驗室、波音 Spectrolab 公司、Princeton Lightwave 公司等。我國 APD 線性陣列探測器已經可以量產,但面陣 APD 探測器研究尚處於起步階段,國內公開發布面陣 APD 探測系統像素數量較低,由於受到相關器件和半導體光電探測器生產工藝的限制,以及國外對高靈敏度探測器的技術封鎖,國內的大部分還處於理論和實驗驗證的階段,大部分關鍵技術和國外相比有較大的差距。國內主要研究機構包括中電 44 所、電子科技大學、上海技術物理所、上海光機所、清華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等,其中中電 44 所可以量產APD 陣列。

為了規避 APD 陣列的技術難度和國外禁運限制,同時降低成本,國內機構  也開展了Si 基的CCD/CMOS探測器陣列的研究,主要有哈工大、浙大、中科院半導體所,其中工程化方向走的比較快的是中科院半導體所和浙大。

(3)光學掃描器

掃描式雷射雷達會用到光學掃描器,MEMS雷射雷達以MEMS振鏡為掃描器,相控陣雷射雷達以相控陣器件為掃描器。相控陣雷達的掃描器最難實現,其最大的問題在於如何改變各個單元的相位,通過電光效應、電吸收效應、自由散流效應、液晶等等,目前還沒有既成本低又效果好的解決方案。

(4)光學天線

光學天線是用來發射和接收光波的器件,通常發射端用勻光透鏡,接收端用聚焦透鏡,但也有別出心裁者把鏡頭組換成晶片上的納米天線,進一步降低成本,例如以色列初創公司 Oryx發射端採用長波太赫茲紅外雷射脈衝,接收端使用納米天線陣列接收返回信號。  

相關焦點

  • 從構造和原理到應用,毫米波雷達為何還未被雷射雷達取代?
    一、引子首先要明確,這裡要講的雷達是發射電磁波的正經雷達,而不是發射機械波的倒車雷達。z7tednc二戰軍迷和歷史研究者大概對雷達技術的淵源了如指掌:第一臺實用雷達就是用於探測試圖半夜從空中越過英吉利海峽的德農——坐著飄在天上的金屬殼的德農。
  • 廉價化雷射雷達的希望:MEMS雷射雷達 vs 固態雷射雷達 | 雷射雷達...
    很多人選擇鑽研深度學習和圖像識別來取消雷射雷達,也有人選擇雷射雷達的廉價化。目前雷射雷達價格高的原因包括了需求量少,組裝和調試成本高。Velodyne公司此前的機械旋轉式產品在車用雷射雷達領域佔據統治地位,後續推出混合固態的產品,成本有所降低,正在逐步研發純固態雷射雷達。Velodyne LiDAR獲得百度與福特1.5億美元的投資,計劃到2020年左右成本降至500美金。
  • 雷射雷達工作原理及應用
    實際應用案例 圖1 雷射雷達安裝實景圖(來自真實客戶分享) 工作原理 將雷射雷達安裝在車道正上方 圖3 雷射雷達探測車輛通過1次,可觸發攝像頭拍照 測距原理 該款雷射雷達在實際應用中,基於TOF(Time-of-Flight
  • 雷射周界預警雷達測距傳感器原理及應用領域
    事實上,預警功能同樣重要,能起到提前警示、勸告,給工作人員更多反應時間的作用,這類產品叫周界預警雷達。周界預警雷達,少不了的就是距離分區探測,它是根據什麼原理來工作的呢?跟我一起來看看。雷射雷達作為一種主動遙感探測技術和工具已有近50 年的歷史,目前廣泛用於地球科學和氣象學、物理學和天文學、生物學與生態保持、軍事等領域。其中,傳統意義上的雷射雷達主要用於陸地植被監測、雷射大氣傳輸、精細氣象探測、全球氣候預測、海洋環境監測等。
  • 雷射測速與雷達測速的原理與比較
    雷達測速與雷射測速的比較   目前,國際上所採用的流行的「流動電子警察」或「可搬移電子警察」主要由:雷射測速儀、雷達測速儀與攝像機或照相機的組合而成。  一、雷射測速儀  雷射測速儀是採用雷射測距的原理。
  • 汽車自動駕駛之雷射雷達行業深度報告
    與雷達工作原理類似,雷射雷達通過測量雷射信號的時間差和相位差來確定距離,但 其最大優勢在於能夠利用多譜勒成像技術,創建出目標清晰的 3D 圖像。機械 式雷射雷達以一定的速度旋轉,在水平方向採用機械 360°旋轉掃描,在垂直方向採用定 向分布式掃描以搜集動態信息;混合固態雷射雷達 MEMS(微機電系統)微鏡把所有的機 械部件集成到單個晶片上,利用半導體工藝生產,不需要機械式旋轉電機,而是以電的方 式來控制光束;固態雷射雷達分為 OPA 固態雷射雷達和 Flash 固態雷射雷達,其中 OPA 技術原理與相控陣雷達類似,它由元件陣列組成,通過控制每個元件發射光的相位和振幅
  • 感知未來世界,雷射雷達市場掃描 沙利文發布《全球雷射雷達行業...
    近日,全球著名增長諮詢公司弗若斯特沙利文(Frost & Sullivan, 以下簡稱「沙利文」)發布《全球雷射雷達行業獨立市場研究報告》。該報告詳盡分析了雷射雷達所屬行業及分類,主要應用領域市場規模及未來發展趨勢。
  • 雷射雷達有輻射嗎_雷射雷達有什麼用
    雷射(laser),其實是英文「受激輻射的光放大」的簡稱,被稱為「最快的刀」、「最準的尺」、「最亮的光」和「奇異的雷射」。雷射的用途極其廣泛,有用於舞臺裝飾的雷射燈,課堂演示用的雷射投影儀和指示用的雷射筆,袪除眼袋和矯正近視的雷射手術刀,生活或工作中使用頻繁的雷射唱片、雷射列印和雷射照排,還有新型雷射投影電視等等。   可以發現,雷射在日常生活中早已無處不在。
  • 自動駕駛科普之雷射雷達的工作原理
    近年來,一個叫雷射雷達的傢伙進入了測繪各個領域,很多人對它感覺很陌生,其實不然,他可是老傢伙了,我們所熟知的地球與月亮的距離,就是通過雷射測距技術實現的。雷射測距的原理很簡單,就是通過測量雷射從發射到月面反射光到達地球的時間,乘以光速再除以二,就是地月距離了。
  • 雷射雷達LIDAR的工作原理及特點應用分析
    可以說在嚴苛的自動駕駛系統中雷射雷達成為一種不可替代的傳感器。今天讓我們詳細聊聊雷射雷達LIDAR是怎麼回事。 什麼是雷射雷達LIDAR 雷射雷達LiDAR的全稱為Light Detection and Ranging雷射探測和測距,又稱光學雷達。
  • 再次引領行業風潮?一文了解iPad Pro雷射雷達掃描儀
    從工作原理上來講,雷射雷達和雷達基本類似,它以雷射作為信號源,由雷射器發射出的脈衝雷射,遇到不可穿透的障礙物會發生反射,部分反射回到雷射雷達的接收器上,由此可得到從雷射雷達到目標點的距離,脈衝雷射不斷地掃描可以得到目標物上全部目標點的數據,用此數據進行成像處理後可得到精確的三維立體圖像。如果大家理解起來還有困難的話,可以回想一下上學時課本上蝙蝠通過超聲波來定位的情景,這樣就很直觀了。
  • 三角法和TOF雷射雷達大解析
    就目前市面上的主流雷射雷達產品而言,用於環境探測和地圖構建的雷達,按技術路線大體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TOF(Time of Flight,時間飛行法)雷達,另一類是三角測距法雷達。這兩個名詞相信很多人並不陌生,但是要說這兩種方案從原理、性能到成本、應用上到底孰優孰劣,以及背後的原因是什麼,也許每個人都還或多或少有所疑惑。今天小編就拋磚引玉,就這些問題做一次解析。
  • 一文讀懂三角法和TOF雷射雷達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810/393167.htm  就目前市面上的主流雷射雷達產品而言,用於環境探測和地圖構建的雷達,按技術路線大體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TOF(Time of Flight,時間飛行法)雷達,另一類是三角測距法雷達。
  • 雷射雷達原理、關鍵技術及應用的深度解析
    雷射雷達和微波雷達並無本質區別,在原理框圖上也十分類似,見下圖 雷射雷達是工作在光頻波段的雷達。與微波雷達的原理相似,它利用光頻波段的電磁波先向目標發射探測信號,然後將其接收到的同波信號與發射信號相比較,從而獲得目標的位置(距離、方位和高度)、運動狀態(速度、姿態)等信息,實現對目標的探測、跟蹤和識別。
  • FMCW雷射雷達完勝ToF雷射雷達,是真是假?細節分析來了!
    從理論上講,它可以提供極高的信號增益,合理地激發人們對既有技術的興趣,但是要使這種雷射雷達適用於自動駕駛汽車,仍然必須解決一些過去就已有定論的「病根」。如果無法解決,那麼聲稱「全新」FMCW雷射雷達能收集到遠距離、小尺寸物體的數據信息並經濟有效地解決汽車行業面臨的挑戰,這種說法將被證實是不正確的。
  • 光電行業老兵創辦Cepton,一年推出2款雷射雷達,最遠檢測300米
    這家成立於 2016 年的雷射雷達公司,由 4 位來自史丹福大學背景,並有豐富經驗的半導體行業老兵創立。目前團隊規模在 30 人左右,但還在快速成長。據可靠消息,Cepton 的雷射雷達已經正式出貨。這家成立於 2016 年的雷射雷達公司,由 4 位來自史丹福大學背景,並有豐富經驗的半導體行業老兵創立。目前團隊規模 30 人左右,但還在快速成長。據雷鋒網了解,Cepton 目前主要供貨給美國矽谷、亞洲(日本、新加坡)和德國客戶。今年 5 月,在英偉達 GPU 技術大會上,Cepton 還推出了遠程廣角雷射雷達。
  • 雷射雷達的中場戰事丨深度
    理論上看,在視覺識別及人工智慧計算能力相對較弱的情況下,使用雷射雷達來測量固定賽段的距離,並完成精準的3D反饋,基本可以算作常規思路。雷射雷達的工作原理並不難理解。傳感器發射出一束雷射,光束在碰到物體後經過漫反射,返回至接收器端,雷達模塊根據發送和接收信號的時間間隔乘以光速,再除以2,就能計算出發射器與物體的距離。
  • 無人駕駛之雷射雷達(一):那些你不知道的技術原理和應用領域!
    雷射雷達是一種採用非接觸雷射測距技術的掃描式傳感器,其工作原理與一般的雷達系統類似,通過發射雷射光束來探測目標,並通過搜集反射回來的光束來形成點雲和獲取數據,這些數據經光電處理後可生成為精確的三維立體圖像。
  • 一文看懂雷射雷達
    來源:摘自中信證券與雷達工作原理類似,雷射雷達通過測量雷射信號的時間差和相位差來確定距離,但其最大優勢在於能夠利用多譜勒成像技術,創建出目標清晰的 3D 圖像。機械式雷射雷達以一定的速度旋轉,在水平方向採用機械 360°旋轉掃描,在垂直方向採用定向分布式掃描以搜集動態信息;混合固態雷射雷達 MEMS(微機電系統)微鏡把所有的機械部件集成到單個晶片上,利用半導體工藝生產,不需要機械式旋轉電機,而是以電的方式來控制光束;固態雷射雷達分為 OPA 固態雷射雷達和 Flash 固態雷射雷達,其中 OPA技術原理與相控陣雷達類似,它由元件陣列組成,通過控制每個元件發射光的相位和振幅來控制光束
  • 三角法和TOF 雷射雷達大解析
    就目前市面上的主流雷射雷達產品而言,用於環境探測和地圖構建的雷達,按技術路線大體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TOF(Time of Flight,時間飛行法)雷達,另一類是三角測距法雷達。這兩個名詞相信很多人並不陌生,但是要說這兩種方案從原理、性能到成本、應用上到底孰優孰劣,以及背後的原因是什麼,也許每個人都還或多或少有所疑惑。今天小編就拋磚引玉,就這些問題做一次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