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我們生活在火星,應該是那種發展方式?
為了建造避難所和製造工具,太空人可能只需要攜帶一種關鍵成分-無生命的火星土壤中的礦物質就可以完成其餘工作,周三發表的一項新研究稱。關鍵成分是幾丁質-一種纖維狀物質,是真菌細胞壁,甲殼類和昆蟲的外骨骼以及魚和兩棲動物鱗片的組成部分。
-
100年後定居火星?阿聯計劃在火星建造人類定居點
因此除了探測器,阿聯政府還計劃在周邊沙漠地區建造一座被稱為「火星科學城」的建築群。它實質上也是一個太空農業中心,內部包括一個模擬火星環境和地形的實驗室,太空人和科學家可以在裡面測試理論研究的成果。資深美國太空人沃登表示,他支持阿聯提出的新計劃,但它必然需要一些幫助才能執行下去,相信接下來會有多國研究力量參與進來,確保人類能夠成功到達火星。
-
在火星上製造可呼吸氧氣?科學家發現新方法未來用於探索火星!
我們知道,火星離地球很遠,所以能夠在火星上製造出可呼吸的空氣,可以節省從地球上一路運送氧氣的費用和精力。近日科學家發現了一種新方法,未來的火星探險者有可能自行產生氧氣。一個研究小組通過研究彗星發現了這種新的產氧反應。
-
甲殼質及殼聚糖在紡織工業中的應用
甲殼質及殼聚糖由脫鹽、脫蛋白和脫乙醯基三步生產而來,其製備方法很多,目前以化學加工法為主,生產流程一般為: 蝦、蟹殼→挑選、水洗→酸浸(4~6%鹽酸)→鹼煮(10%燒鹼)→脫色、乾燥→甲殼質→脫乙醯基→殼聚糖。
-
在火星上製造氧氣的新方法
科學家們發現了一種在火星條件下製造氧氣的新方法,這一發現可能有一天會幫助火星上的太空人,這一方法似乎比美國宇航局的「毅力號」火星車測試的效率高出25倍,該探測器將於2月登陸火星。這並不意味著美國宇航局的程序有任何問題。
-
人類的野心之殖民太空:小行星上富含礦藏和黃金
行星資源公司(Planetary Resources)和深空工業公司(Deep Space Industries)等已經投資小行星採礦,它們可能在2025年之前開始開採。然而,在小行星上建造定居點要比採礦複雜得多。
-
NASA 計劃 2020 年在火星上製造氧氣
在 NASA 眾多的計劃中,想要利用名為 MOXIE 的一項麻省理工學院 (MIT) 的設備,將微生物帶到給火星。這些微生物只有一個目的:在這顆紅色星球的表面上製造氧氣,並收集用來呼吸。在接受 Futurism 採訪時,Lightfoot 說:「為了人類未來的能力,下一個將要到火星的登陸器,火星 2020,有一個實驗,要在火星上實際嘗試製造氧氣。」
-
能否在月球和火星上安裝核反應堆?
NASA加快了10kW級「太空反應堆」的開發 在月球上,白天和黑夜分別持續14天。因此,月球探測器在白天著陸並進行探索活動,而在無法進行太陽能發電的夜晚,它傾向於切換到待機狀態。但是,正如阿爾emi彌斯計劃一樣,如果一個人長時間停留在月球上,則需要一直發電。
-
馬斯克計劃到2050年運送100萬人上火星
近日,馬斯克透露了他計劃到2050年在火星上建造一座擁有100萬人口的城市的新細節。 他希望在10年內建造1000艘星際飛船,每年100艘。並且目標是每天平均發射三艘星際飛船,讓任何人能夠前往火星。
-
用「氣凝膠」真的能改造火星嗎?科學家:實現移民火星的一種可能
受科幻小說和火星表面一種奇怪現象的啟發,科學家們發現了地球生命在這顆紅色星球上生存的方法。哈佛大學、愛丁堡大學和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噴氣推進實驗室的一組科學家發現,一種名為氣凝膠的物質可以從陽光中吸收足夠熱量,可以在火星上形成液態水和類似地球的溫度區域,這項技術可以在不遠的將來用於建造人類棲息地。
-
在火星上製造氧氣或成現實
他們表示,新技術有望助力未來載人火星探索。 火星距離地球非常遙遠,所以能在火星上製造氧氣可節省大量金錢和精力。 由加州理工學院前博士後姚雲喜(音譯)和化學工程教授康斯坦丁諾斯·基亞斯領導的研究小組發現,彗星的分子氧也可以通過CO2(含有一個碳原子和兩個氧原子)反應產生。
-
美國科學家找到火星上製造氧氣的新方法
火星上製造氧氣的新方法 美國科學家們找到了一種在火星條件下製造氧氣的新方法 "毅力"號探測器將於2月登陸火星,搭載的儀器將在一個名為MOXIE的鞋盒大小的化學裝置當中進行制氧測試,利用電能將二氧化碳分裂成氧氣和一氧化碳。這兩種物質都是有用的:氧氣用於維持生命,一氧化碳則是未來太空人從火星返回旅程中火箭燃料的構件。
-
中國發明抗輻射和可修復集成電路 可用於晶片製造
北京大學、中國科學院和上海理工大學的研究人員最近製造出了一種基於碳納米管電晶體與離子凝膠柵極的輻射硬化和可修復的集成電路,可用於製造更耐高能輻射的新型電子器件。研究人員之一,北京大學納米光電子學前沿科學中心張志勇(Zhiyong Zhang)教授表示:"我們的研究旨在實現一種輻射免疫集成電路。
-
美國將在火星用二氧化碳製造氧氣!
毅力號探測器將進行一次近7個月的火星旅行,並於2021年2月18日在火星傑澤羅隕坑(Jezero)內以壯觀的「空中起重機」方式安全著陸。用二氧化碳製造氧氣2021年2月18日,NASA的毅力號探測器在火星上的傑澤羅隕坑降落時,它將進行一項劃時代的實驗,嘗試將大氣中的二氧化碳轉化為珍貴的氧氣。
-
未來人類建造的月球,火星殖民地想像圖
1,人類將用3D技術列印房屋,自動駕駛車輛在火星和月球表面上穿梭移動。下圖是想像的一個全功能火星定居點。2,三個步驟建造火星定居點。第一階段:降落的充氣式居住模塊,以及地面上正在進行整地和挖掘工作的半自動機器人。
-
建立火星基地越來越靠譜?利用火星天然鹽水,可製造氧氣和氫燃料
月球和火星將是人類記在小本子上要率先徵服的兩個星球。美國宇航局的重返月球計劃將在2024年之前讓太空人登陸月球。與馬斯克的太空競爭,誰將送首位女性登月,貝佐斯的BE-7引擎點火然後在2030-2040年期間將人類送往火星,美國民間商業火箭公司SpaceX在馬斯克的帶領下更為激進一些,他們的計劃是在2025年左右讓第一批人類站在火星上。
-
未來的太空人可以使用甲烷在火星上製造火箭燃料
未來的太空人如何從火星返回地球?根據一項新的研究,他們可以從紅色星球上已經存在的甲烷中製造火箭燃料。 研究人員已經設計出一種新的方法來生產基於甲烷的火箭燃料,他們希望這可以使從火星返回的旅程更加可行。這種方法先前是由SpaceX的Elon Musk和工程師提出的,他們考慮了利用火星上冰中的二氧化碳和水來產生甲烷所需的碳和氫的方法。
-
火星移民在即?馬斯克:2050年前將送100萬人到火星
中新網1月20日電 綜合報導,近日,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創始人馬斯克在社交媒體上發布了「2050年前將100萬人送往火星」計劃的詳細信息。報導稱,馬斯克16日在社交媒體上發布一系列推文,透露了有關計劃於2050在火星上建造一座100萬人口城市計劃的新細節。資料圖:火星。他說,SpaceX為此計劃在未來10年內建造1000艘「星際飛船」(Starship)。馬斯克表示,目標是平均每天發射3艘「星際飛船」,讓每個人都能開始火星之旅。
-
月球和火星上的熔巖管能成為我們的新家嗎?
在地球上,它們的直徑可達40米。如果我們決定離開地球,月球熔巖管由於其大小,範圍和相對保存而成為人類定居的堅實候選者,對月球,火星和我們自己星球上的這些結構進行分析的研究人員在最近的研究中得出結論, 由《地球科學評論》出版。義大利研究人員分析了地球上坍塌且完整的熔巖管的3D圖像,試圖將它們與火星和月球上這些地質構造的所有可用衛星圖片進行比較。
-
美國研發新型核反應堆 可用於火星探索!
1月19日消息,據Engadget網站報導,從伊隆·馬斯克(Elon Musk)到美國總統唐納·川普(Donald Trump),都希望在不久的將來向火星發射載人飛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