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研發新型核反應堆 可用於火星探索!

2021-02-15 科學解碼

1月19日消息,據Engadget網站報導,從伊隆·馬斯克(Elon Musk)到美國總統唐納·川普(Donald Trump),都希望在不久的將來向火星發射載人飛船,但在實現這一目標之前,還有很多問題需要解決。其中一個主要問題就是能源問題。

長期停留在火星或者其他任何地方,都需要大量的能源支撐,包括返回地球的旅程。然而,隨船攜帶所有必要的燃料是行不通的,因為我們需要的能源始終是太多了。因此,我們必須掌握一種製造燃料的新方法。美國宇航局(NASA)、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以及美國能源部的研究人員今天宣布,他們已經成功地測試了一套這樣的系統。

Kilopower是個小型核反應堆,可以產生可靠的電力供應。研究人員在美國太空網上撰文稱,Kilopower有1千瓦到10千瓦不同版本,而只需4到5個10千瓦版本就可滿足火星聚居地的能源需求。

美國宇航局下屬太空技術任務理事會副主管史蒂夫·尤爾奇克(Steve Jurczyk)表示:「Kilopower的緊湊尺寸和堅固性使我們能夠在單個登陸器上運送多套設備,以提供數十千瓦的電力支持。」

到目前為止,對Kilopower系統的測試進行得十分順利。到3月份,該團隊計劃進行全功率測試。

相關焦點

  • 美國新型火星核反應堆可在2022年前升空 能連續供電15年
    而名為Kilopower的新型核反應堆項目,使用U235作為燃料,在地面試驗時能將30%的裂變熱量轉變為電能。儘管該新型反應堆尚未經受太空的考驗,但美國能源部Kilopower的項目主管派屈克·麥克盧爾表示,如有需要他們可以在3年內做好準備,並且3年是一個非常可行的概念,儘管這不代表NASA的意思。
  • 美國研究新型核反應堆!計劃未來探索火星投入使用!
    據外媒最新消息,來自美國能源部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DOE)項目組成員稱正在進行新項目Kilopower,該項目計劃研究一種新型的核反應堆為月球和火星上的人員前哨提供動力,並在幾年之後就可以進行首次太空試驗!
  • 中國研發新型熔鹽核反應堆 低成本還更安全
    在此類反應堆領域,目前世界上有幾個研究規劃,若干技術初創團隊正從事研發工作。其中,中國於2011年在著名學者江綿恆的領導下,啟動了釷基熔鹽核反應堆項目。 報導稱,目前,世界上還沒有已在運營的反應堆,儘管對其研究從未停止過。除中國外,美國、加拿大和俄羅斯也在從事該領域的前景項目研究。
  • NASA公布用於2024年載人登月計劃的太空衣,未來或將用於火星探索
    昨天,美國NASA公布了他們為了月球任務和火星探索新研發的太空衣。NASA局長吉姆·布裡登斯汀主持了這場最新的新聞發布會,並揭開了新太空衣的神秘面紗。此次公開的太空衣總共有兩套,一套是紅色、白色、藍色相間,負責探索艙外時穿著的太空衣,主要用途用於月球漫步;另外一套太空衣則是橙色的,是給獵戶座太空人提供生存系統的套裝,用於發射和重返獵戶座飛船時穿著的,可以在緊急情況下提供太空人6天的生命支持。
  • 去火星只需3個月!美國研製新型核動力系統,能產生超強爆發力
    根據外媒報導,近期美國華盛頓一家公司推出了一項核動力引擎計劃,據說這種核動力引擎裝置可以將探測器從地球到火星的時間縮短為3個月左右。這家名為「超級安全核技術」的公司已經將方案提交給美國宇航局,這項技術未來會得到廣泛應用嗎?
  • NASA迷你核反應堆測試成功:去火星發電
    在去年12月美國總統川普籤署了「1號太空政策指令」,宣布美國將重返月球,並最終前往火星。籤署指令簡單,實行起來困難,即使馬斯克能按計劃在2022年實現太空飛行器登陸火星,登陸後如何保證能源供應又是一大問題。幸好,NASA已經成功測試Kilopower迷你核反應,將為日後火星任務提供能源保證。
  • 在月球建造核反應堆是否安全
    隨著未來太空探索任務需求日益提高,以及太陽能、化學能在深空探索任務和星表探索任務中的局限性,必須依靠以核反應堆為基礎的核能源。   本報記者 劉 霞   據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CNBC)網站11月15日報導,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和美國能源部計劃在月球和火星建造核電站,以支持其長期探索計劃。
  • 美國要造核動力飛船 最快只需3個月抵達火星
    據新華社電美國航天局局長吉姆·布裡登斯廷日前表示,美國將研發下一代核熱推進技術,利用核裂變反應產生的熱能推進太空飛行器進行深空探索。布裡登斯廷在20日舉辦的美國國家航天委員會第六次會議上說,核熱推進是改變規則的創新,美航天局正在努力實現這種技術。核熱推進太空飛行器利用核反應堆來加熱液態氫,將其變成電離的氫等離子體,並通過噴嘴來產生推力。
  • 中國完成核動力載人快速火星飛船方案研究 採用大功率核電推進
    NERVA 核能火箭發動機美國宇航局曾經研究過新型核動力飛船,通過小當量的核爆產生核脈衝推力,但由於禁止核試條約出臺就中止了研究。1955年,NASA設立「羅孚」(Rover)項目,意圖研製用於太空飛行的核熱火箭,該項目又被稱為「火箭飛行器用核引擎」項目(NERVA)。1968年底,空間核動力推進辦公室(SNPO)證實基於KIWI反應堆(NRX/XE)的「NERVA」項目可滿足載人火星任務需求。
  • 俄研發出三層「鋼—釩—鋼」合金材料 可用於核反應堆控制棒外殼
    點   機械前沿」關注置頂引領機械前沿、機械視頻,汽車、加工技術、3D列印、自動化、機器人、生產工藝、軸承、模具、工具機、鈑金等行業前沿在這裡等你                         控制棒(Control rod)是核反應堆中用於控制核裂變速率的設備
  • 頭條 | 港媒:中國研發新型軍用核反應堆
    研究人員希望,如果他們能夠解決一系列技術難題,這種反應堆最終會得到廣泛應用,其中包括用於核動力軍艦和無人機。港媒稱,從理論上講,這種技術能夠比現有的鈾反應堆產生更多的熱和能量,同時產生的放射性核廢料只相當於鈾反應堆的千分之一。對於中國來說,它也具備將釷作為主燃料的優勢。中國這種金屬的儲量在全世界位居前列。
  • 美國NASA:擬在月球和火星上建造核電站
    美國宇航局 (NASA)和美國能源部將徵求行業建議,以便在月球和火星上建造核電站以支持其長期太空探索計劃。該提案旨在建立核裂變動力系統,目標在 2026 年之前讓飛行系統、月球著陸器以及核反應堆就位。這次演示預計將持續一年時間,最終可能支持在月球、火星、甚至在更遙遠的太空進行更長時間的任務。卡洛米諾說:「一旦這項技術通過演示得到認證,未來的系統就可以擴大規模,或者多個裝置可以共同用於月球和火星的長期任務。四個機組,每個機組提供 10 千瓦電力,足以滿足月球或火星前哨基地的需求。
  • 能否在月球和火星上安裝核反應堆?
    因此,月球探測器在白天著陸並進行探索活動,而在無法進行太陽能發電的夜晚,它傾向於切換到待機狀態。但是,正如阿爾emi彌斯計劃一樣,如果一個人長時間停留在月球上,則需要一直發電。根據航空航天媒體「太空新聞」 2日的報導,美國宇航局將在下個月初向參加「裂變表面動力」項目第一階段的月球和火星探測公司提供正式建議。我要問。該項目旨在開發一個小型的10kW反應堆,該反應堆將於2027年安裝在月球上。
  • 美國擬在月球和火星上建造核電站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和能源部將向業界徵求在月球和火星上建造核電站的建議,以支持其長期探索計劃,目標是到2026年先期建成飛行系統、著陸器和反應堆。美國宇航局空間技術任務理事會表示,計劃在本世紀20年代末在開發一個10千瓦級的用於驗證的月球表面反應堆系統。該設施將在地球完成製造和組裝,然後進行安全性測試,並確保其安全運行。隨後,它將與月球著陸器集成,並由運載火箭運送到繞月軌道,利用著陸器降至月面,一旦到達,將準備運行,不需要額外的組裝或建造。
  • 美企提出新型核引擎設想 可令赴火星時間減半
    美媒稱,一家總部設在華盛頓的公司提出了一項核動力引擎概念,它可能把未來航天任務中前往火星的時間縮短至短短3個月。據美國《新聞周刊》網站10月26日報導,超級安全核技術公司稱,它已向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提交了自己的設計概念,這是用於太空飛行的熱核推進(NTP)系統研究的一部分。報導稱,NTP系統由被稱為核裂變的過程提供動力。
  • 美國欲在火星和月球上建核電站,為人類在太空居住做準備
    據《每日郵報》7月24日報導,美國能源部於當日正式提出需求,欲在火星和月球上建造核電站可以為以後人類在太空中長期居住做準備,已經開始向各方徵集實施方案。據悉,愛達荷州國家實驗室在研發核反應堆技術方面一直處於領先地位,曾研發過無需水冷卻的核反應堆和一些微型核反應堆,目前地球上大多數的核反應堆是水冷核反應堆。
  • 太空核動力技術「復活」 為太陽系探索「助跑」
    據英國《自然》雜誌網站2月6日報導,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馬紹爾太空飛行中心的核研究主管麥可·霍茨希望太空人能夠乘坐核反應堆到達火星。他認為,少量的鈾-235(其能量密度是液體燃料的100萬倍)可以通過裂變產生熱為火箭提供動力。儘管霍茨對太空核動力和核推力技術的應用前景滿懷信念,但是,撥付給此項研究領域的經費一直不穩定。
  • 在月球建核反應堆是否安全?大力開發核能源加快駛向宇宙更深處
    隨著未來太空探索任務需求日益提高,以及太陽能、化學能在深空探索任務和星表探索任務中的局限性,必須依靠以核反應堆為基礎的核能源。據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CNBC)網站11月15日報導,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和美國能源部計劃在月球和火星建造核電站,以支持其長期探索計劃。
  • 美國計劃為月球和火星建設核電站
    美國希望建造能在月球和火星上運行的核電站,並於周五發出了要求私營部門提出如何做事的想法的請求。該實驗室在美國先進反應堆上一直處於領先地位,其中一些反應堆是微型反應堆,而其他反應堆無需水即可冷卻。水冷核反應堆是地球上絕大多數的反應堆。能源部在周五發布的通知中寫道:「小型核反應堆可以提供聯邦政府感興趣的太空探索任務所需的動力能力。」
  • 不只新型核反應堆!俄羅斯借破冰船之名,把建造核航母的路鋪平了
    【環球網軍事報導】俄羅斯將於2023年啟動研發排水量達70000噸的新型核動力航母,可能在2025年動工建造。雖然俄羅斯在蘇聯時代就擁有建造軍民用大型核動力艦艇的豐富經驗,但最大排水量只達到3.3萬噸級。唯一建造7.9萬噸級「烏裡揚諾夫斯克」號核航母的努力,隨著蘇聯解體而失敗。如今,俄羅斯終於要「重啟」核航母工程,而滿足驅動7萬噸級以上大型航母要求的新核反應堆首當其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