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興生物IPO:傍名生物科技或名不副實,官方數據打架

2020-11-30 手機鳳凰網

文/《壹財信》

作者/白羽

2018年12月6日,新三板掛牌企業揚州日興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日興生物")發布公告稱,公司已於2018年11月6日報送了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上市輔導備案材料。2019年5月24日,證監會網站預先披露了日興生物招股書,擬在上交所上市,公開發行股票不超過 41,520,953股。

作為高新技術企業,日興生物曾獲得江蘇省科學技術二等獎,並且研發中心也被認定為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但《壹財信》在研究過程中卻發現,日興生物的主營業務此消彼長,已歸為化學原料和化學製品製造業,繼續傍名生物科技或名不副實,另外還存在多個官方文件數據"打架"的問題。

傍名生物科技或名不副實

據招股書信息,日興生物主要從事蒽醌類產品、氨糖類產品及其他精細化工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其中蒽醌類產品主要指的是染料中間體和分散染料,而氨糖類產品氨基葡萄糖等則主要是用於骨關節保健品及醫藥生產。

招股書中也明確了日興生物目前所處行業為"C26 化學原料和化學製品製造業",不知其目前的實際主要經營情況是否真的符合"生物科技"之名。

2018年初,有官方媒體曾重點報導了日興生物的氨糖類產品,作為全球著名的氨糖製造基地,其氨糖產量佔全球市場份額40%,其中90%出口歐美和日本,還成了美國健安喜、旭福、自然之寶等膳食營養補充劑三大品牌的氨糖原料供應商。在報導中,日興生物的實控人張超也提及企業正從功能食品產業向藥品生產企業轉型,且氨糖系列產品申報國藥"準字號"工作已取得實質性進展,還表示2018年公司將向著10億元的銷售目標進軍。

但是,從招股書披露的信息看來,擁有眾多技術的氨糖類產品營業收入卻日落西山,銷量和佔比連年下滑,已不是日興生物營業收入的主要來源,企業也並未向藥品生產方向轉型。

報告期內,氨糖類產品銷售收入分別為12202.15萬元、10668.59萬元、8340.96萬元,佔主營業務收入比例分別為36.69%、25.11%、16.97%,銷量和佔比均呈逐年下降的趨勢。

而2018年全年的營業收入僅4.92億元,不知實控人是否會想起自己曾經要實現10億元銷售目標的豪言壯語,也不知是哪來的底氣。

(截圖來自招股書)

《壹財信》發現,現在構成日興生物主營業務收入"大頭"的實際是連年增漲的蒽醌類產品(染料中間體、分散染料),2018年營業收入已超過了80%。而早在2016年,染料中間體產品佔主營業務收入比例就已經過半,可是2018年初實控人還在採訪中對外宣傳要轉型為藥品生產企業,顯然是言行不一。

日興生物主營業務中染料中間體和分散染料已超過了80%,與2018年初實控人對外宣稱要轉型為藥品生產企業已風馬牛不相及,繼續傍名"生物科技"或名不副實。

官方數據打架或需要解釋

自2015年12月11日新三板掛牌以來,日興生物發布了多個公告,然而,《壹財信》將其新三板公告文件同招股書梳理後卻發現,在關聯交易方面出現了數據"打架"的情況。

日興生物分別於2017年1月9日、2018年4月23日發布了《關於2017年日常性關聯交易預計的公告》(下稱"2017年公告")和《關於預計 2018 年日常性關聯交易的公告》(下稱"2018年公告")兩份文件,均與招股書披露的數據不一致。

(截圖來自日興生物2017年關聯交易公告)

(截圖來自日興生物2018年關聯交易公告)

(截圖來自招股書)

據2017年公告,日興生物與關聯方台州市振港染料化工有限公司(下稱"振港染料")、鹽城市甌華化學工業有限公司(下稱"甌華化學"),2016年實際發生關聯交易共8601.05萬元。而招股書中,同期日興生物與兩公司發生關聯交易金額共為7663.11萬元2017年公告則比招股書披露的兩公司關聯交易金額高出937.94萬元。

據2018年公告,日興生物同樣是與振港染料、甌華化學發生關聯交易,2017年實際發生金額為998.37萬元。而招股書中,日興生物同期與兩公司發生關聯交易金額為9665.48萬元2018年公告則比招股書披露的兩公司關聯交易金額則少了8667.11萬元。

2017年公告和2018年公告中,日興生物對信息披露均作出了公開承諾:本公司及董事會全體成員保證公告內容的真實、準確和完整,沒有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者重大遺漏,並對其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完整性承擔個別及連帶法律責任。

而招股書中也作出了公開承諾:發行人及全體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承諾招股說明書及其摘要不存在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重大遺漏,並對其真實性、準確性、完整性承擔個別和連帶的法律責任。

日興生物此前新三板掛牌時出具年報和此次IPO的審計機構均為天職國際會計師事務所,經辦註冊會計師為黨小安、徐新毅、王楠。

而為何出現如此差錯,或需要日興生物作出解釋。

相關焦點

  • 2020全球最大生物醫藥IPO!榮昌生物共募資5.9億美元
    這是2020年迄今為止全球生物技術IPO募資最高紀錄。 紀錄創造者是榮昌生物製藥(煙臺)股份有限公司。11月9日在港交所掛牌上市後,榮昌生物-B(09995.HK)驚豔全球資本市場。據11月終數據,股價上漲34.36%,每手盈利8950港元,成為港股創新藥領域的耀眼明星。
  • 金斯瑞生物科技欲分拆傳奇生物,赴美 IPO上市
    3月10日,金斯瑞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金斯瑞生物科技」)公告稱,企業希望分拆旗下主營細胞治療業務的子公司傳奇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傳奇生物」)赴美上市。另一方面,在生物科學服務及產品以及生物製劑開發服務所產生的研發費用也大幅提高。某生物藥企工作人員表示:「創新藥的研發需要早期大量的資金和時間的投入,才能換來後期藥品上市後的投資回報。從美國生物科技行業過去三十年的發展歷程來看,生物科技公司的發展都遵循著一條前期高投入後期高產出的路徑,這是由生物科技這一產業的特性決定的。
  • 賽倫生物兩版招股書孰為真?多項數據打架、現重大會計差錯更正
    細看賽倫生物此次披露的IPO招股書,風雲資本界發現,有多項數據和去年遞交的招股書數據不一致。兩版招股書多項數據打架首先是採購費用方面,2020年招股書顯示,賽倫生物2017年分別向朱興明、黃平、上海柏爍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支付了140.85萬元、89.55萬元、66.06萬元的採購費用;而2019年招股書顯示,賽倫生物2017年分別向朱興明、黃平、上海柏爍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支付了210萬元、88.39萬元、61.36萬元的採購費用。
  • ipo影子股是什麼意思? 影子股投資有什麼技巧
    ipo影子股是什麼意思?很多投資者不明白「影子股」是什麼來的?影子股其實是某上市公司的行業,跟另一間準備上市的公司行業相似,那麼這個上市公司便稱為「影子股」。ipo影子股是什麼意思一般,由於影子股的股價上升跟該公司並沒有直接關係,所以炒風完結後股價或會回落,這個是投資者需要注意的。
  • 金斯瑞生物科技(01548.HK):傳奇生物審閱最新CARTITUDE-1數據的...
    格隆匯11月24日丨金斯瑞生物科技(01548.HK)公布,公司非全資附屬公司傳奇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已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提交6-K表格,內容有關於美國東部時間2020年12月7日下午七時正舉行的關鍵意見領袖(KOL)虛擬活動,強調來自西達基奧侖賽(cilta-cel)(一種在研BCMA靶向CAR-T細胞療法,正在研究用於治療復發或難治性多發性骨髓瘤患者)1b/2期CARTITUDE
  • IPO熱潮催生新贏家,生物科技公司境外上市還需邁過這些坎
    來源:動脈網「成立4年即上市」、「成立6年3次上市」、「首個3地上市中概股」......大概沒有人設想過,國內生物科技公司在資本市場的高光時刻會來得如此快。自2018年4月港交所新規落地以來,已經有22家境內生物科技公司以帶「-B」(港交所對未盈利生物科技公司的標識)的證券名稱登陸港股。這些公司普遍成立於2012年前後,從成立到IPO,跨度不超過10年。
  • 北京冬奧會籤約「官方生物可降解餐具供應商」
    新京報快訊(記者 吳為)11月9日記者從北京冬奧組委獲悉,安徽豐原生物化學股份有限公司與北京冬奧組委籤約,成為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帕運會官方生物可降解餐具供應商,將為北京冬奧會提供生物可降解餐具和相關支持服務。
  • 海賊王:官方十大世界最強,海陸空三界最猛地生物
    根據官方已經確認的信息,我列出海賊王的十強者,自凱多以下不分先後。1 現官方認定,正式頒發許可證書的單挑界最強王者——百獸凱多,海陸空最強生物,三界單挑王,皮不死。怎麼皮,怎麼浪,怎麼跳,就不死。喂喂喂,隔壁波風水門都出來了兩回了,又給尾獸又幫打架,一心給兒子弄了個無月,優作都和柯南會面好多回了,幫了多少忙,怎麼就你還不過來給兒子開掛?現戰績:吹飛斯摩格。
  • 聖諾生物IPO:募投技改項目數據矛盾 招股書信披真實性存疑
    2020年12月11日,成都聖諾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聖諾生物)科創板首發申請獲得通過,但隨著信息公開,該公司的研發實力和信息披露疑點就暴露出來了。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財經頻道研究聖諾生物的招股書、技改項目環境影響報告等公開資料,發現了如下信息。一是研發投入「單薄」。
  • 西力科技、深科達、中望軟體、奧泰生物通過科創板IPO審核
    10月22日,資本邦獲悉,上交所科創板上市委2020年第90次、第91次審議會議結果顯示:杭州西力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西力科技)、深圳市深科達智能裝備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深科達)、廣州中望龍騰軟體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望軟體)、杭州奧泰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奧泰生物)通過審核。
  • 藥聞速遞|生物科技IPO受追捧成逆市「奇葩」;利拉魯肽注射液諾和力...
    2、生物科技IPO受追捧成逆市「奇葩」港交所的生物科技生態系統已經初具規模,為此,恒生指數公司在去年年底推出了恒生香港上市生物科技指數,目前共有43隻成分股。該指數今年迄今為止的漲幅接近13%,大幅跑贏恒生指數同期約15%的跌幅。雖然疫情陰霾尚未完全散去,但港交所的生物科技上市熱潮卻此起彼伏。
  • 全球生物科技發展態勢及對我國的啟示
    全球生物科技發展呈現以下五點趨勢:生物多樣性保護形勢嚴峻;生物資源挖掘利用更加深入;新興技術與工具的快速發展推動生物科學與技術向縱深發展;人類修飾生命創造生命的能力不斷提升促進工程生物學應用的不斷擴展;全球科技交叉融合日益凸顯。
  • 凱賽生物衝刺科創板IPO或成國內合成生物產業化第一股
    或成國內合成生物產業化第一股招股書顯示,凱賽生物是一家以合成生物學等學科為基礎,利用生物製造技術,從事新型生物基材料的研發、生產及銷售的高新技術企業。凱賽生物創始人為劉修才,也是公司實際控制人。1995年,劉修才回國後負責「維生素C」的科技攻關項目,奠定了中國維生素C世界第一大國的地位。1997年,劉修才創辦凱賽生物產業有限公司。合成生物學作為一門新型學科,目前還沒有列在證監會行業分類中,凱賽生物選擇了與之最為接近的化學纖維製造下設子類別中的生物基材料製造。這也是該細分行業首家科創板申請上市公司。
  • 宋海波:要高度重視體外診斷生物樣本及數據安全
    人類遺傳資源,包括含有基因、基因組等遺傳物質的細胞、血液、組織、器官等,也包括以此產生的信息數據、製備物等資料都屬於敏感的遺傳資源。生物醫藥行業中不少業務都可能涉及海關出入境相關業務,像單抗培養基、病毒毒株、檢測試劑、生物製藥、抗體及相關設備等都需要走正規的海關通關手續。因生物醫藥、生命科學領域,涉及到需要獲取中國人相關的樣本和數據的企業,都屬於高風險企業。
  • 特稿|2020「藥明雙雄」挑大梁,2021生物科技方興未艾
    隨著15家未盈利生物科技企業成功上市,再結合AASTOCKS的生物科技板塊數據,港股生物科技板塊成份股增至41家。以股價表現計,港股生物科技板塊(由41家生物科技股組成)2020年全年股價漲跌幅為31.9%,遠高於同期恒生指數漲跌幅的-3.40%。截至2020年12月31日收盤,港股生物科技板塊市值高達17,955億港元,較2019年同期有不少的提升。
  • 金斯瑞生物科技(01548):傳奇生物科技任命王燁為董事長
    智通財經APP訊,金斯瑞生物科技(01548)發布公告,公司非全資附屬公司傳奇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傳奇生物科技,其股份以美國存託股份形式於美國納斯達克全球市場上市)已就任命王燁(Sally)為傳奇生物科技董事長,任命黃穎為傳奇生物科技執行長(均於2020年11月6日生效)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提交6-K表格。黃穎將繼續擔任傳奇生物科技的財務長,直至確定其繼任者。
  • 我國生物科技行業未來發展趨勢怎麼樣?
    《「十三五」生物產業發展規劃》將生物產業的重點領域分為七類:生物醫藥產業、生物醫學工程、生物農業、生物製造產業、生物能源產業、生物環保產業以及生物服務產業。iiMedia Research(艾媒諮詢)數據顯示,中國生物產業發展迅速,到2020年有望超8萬億元,生物產業增加值佔GDP的比重將超過4%。
  • 科創板定位合理性存疑 興嘉生物科創板IPO夢碎
    興嘉生物IPO被否背後,科創板定位合理性存疑。11月26日晚間,據上交所官網顯示,不同意興嘉生物首發發行上市,這意味著興嘉生物科創板上市夢碎。財務數據顯示,興嘉生物2017年-2019年以及2020年1-6月實現的營業收入分別約3.08億元、3.12億元、3.06億元、1.59億元,對應實現的歸屬淨利潤分別約2603.97萬元、4493.45萬元、4994.89萬元和3014.24萬元。上交所官網顯示,今年5月29日興嘉生物科創板IPO申請獲受理,並於6月23日進入問詢階段,期間興嘉生物完成了兩輪問詢回復。
  • 啟函生物科技誠邀加盟
    杭州啟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位於杭州蕭山科技園區,致力於使用世界最先進的基因編輯技術來獲取可用於人體移植的安全有效的異種細胞、組織和器官
  • 深蘭科技與桐樹生物達成戰略合作 攜手開啟醫療智能化新篇章
    2020年1月9日,平臺型世界級Al Maker深蘭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深蘭科技」)與常州桐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桐樹生物」)等籤署了《股權轉讓協議》,擬取得桐樹生物等持有的上海方程醫學檢驗所有限公司的100%股權,並待完成工商變更登記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