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註冊制的推行對IPO企業的信息披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就需要擬上市企業全面、真實地披露其相關信息,而不僅僅局限在證券監管層面。2020年12月11日,成都聖諾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聖諾生物)科創板首發申請獲得通過,但隨著信息公開,該公司的研發實力和信息披露疑點就暴露出來了。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財經頻道研究聖諾生物的招股書、技改項目環境影響報告等公開資料,發現了如下信息。
一是研發投入「單薄」。2017年至2019年,聖諾生物研發投入合計不足6000萬元,累計研發投入金額比「≥5%」的科創屬性標準僅多出0.26%。截至2020年6月30日,該公司從事研究與開發工作的專業技術人員共有95人,大專及以下學歷人員高達62人,佔比65.26%。
二是披露數據明顯矛盾。該公司2019年6月編制的《聖諾生物製劑產業化技術改造項目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四川省生態環境廳印)(以下簡稱《環境影響報告表》)中各產品產能與聖諾生物招股書中各產品新增產能對照後發現,醋酸奧曲肽注射液相差35萬支/年,卡貝縮宮素注射液相差10萬支/年,利拉魯肽注射液相差10萬支/年。
此外,《環境影響報告表》中項目產品方案一覽表顯示,聖諾生物卡貝縮宮素注射液(1ml:100ug)現有產能為15萬支/年。而公司招股書中,2019年卡貝縮宮素注射液(1ml:100ug)產量高達49.84萬支/年,如果按照招股書中2019年平均月產量計算,則公司卡貝縮宮素注射液(1ml:100μg)2019年上半年產量約為24.92萬支,亦與《環境影響報告表》中該產品現有產能相差巨大。
科創屬性勉強符合一條標準 65.26%研發人員為大專及以下學歷
根據《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企業發行上市申報及推薦暫行規定》第四條規定,發行人申報企業科創屬性包括:最近3年累計研發投入佔最近3年累計營業收入比例5%以上,或者最近3年研發投入金額累計在6000萬元以上。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財經頻道注意到,2017年至2019年,聖諾生物研發投入金額分別為1447.09萬元、1568.43萬元、1159.81萬元,佔營業收入比例分比為7.44%、5.64%、3.55%。其中,2019年該公司研發投入大幅下滑,且佔收入比重亦大幅下降。
2017年至2019年,聖諾生物研發投入合計金額共計為4175.33萬元,同期該公司營業收入合計為7.99億元,最近三年累計研發投入佔最近三年累計營業收入比例約為5.26%。
從上述數據可以看出,聖諾生物近三年研發投入合計不足6000萬元,且累計研發投入金額佔同期營業收入比例僅比「≥5%」的科創屬性標準高出0.26%。
值得注意的是,2018年,該公司研發費用中直接費用金額高達535.88萬元,比2017年的183.14萬元、2019年的277.64萬元高出不少。
據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財經頻道觀察,截至2020年6月30日,聖諾生物從事研究與開發工作的專業技術人員共有95人。其中,本科學歷31人,碩士研究生及以上學歷僅1人,大專及以下人員高達62人,佔比65.26%。碩士研究生及以上學歷的研發人員就是該公司董事長文永均。僅從學歷角度看,該公司對研發人員的認定門檻是否過低呢?
聖諾生物表示,公司核心技術人員共計5人,均在多肽研發方面具有豐富的理論與實踐經驗。其中公司首席科學家、董事長文永均是國內最早研究多肽藥物領域的專家之一,曾主持開發了國內第一個獲批的多肽藥物胸腺五肽、國內首個銷售超20億元的多肽藥物胸腺法新。
數據顯示,2020年上半年,聖諾生物研發投入中,直接人工費用為170.70萬元,按照95人計算,則2020年上半年研發方面的人均人工費用為2994.74元。這個直接人工費用是否就是研發人工工資呢?
而成都市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2019年成都市城鎮全部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為77892元,平均月工資為6491元。
募投項目產能數據明顯矛盾 信息披露真實性存疑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財經頻道研究聖諾生物的招股書(上會稿)發現,該公司此次IPO募集資金中,1.04億元擬用於「製劑產業化技術改造項目」(即募投項目二),備案情況為川投資備[2019-510129-27-03-347670]JXQB-0096號,環評批覆為「大環建諾[2019]9號」。
招股書顯示,聖諾生物「製劑產業化技術改造項目」投資總額為1.68億元,項目擬新建10080㎡的4層製劑車間一棟,新車間完全按照國家新版GMP標準進行設計、施工和裝修。項目建設期2年,擬使用募集資金1.04億元。其中:建築及裝修工程費用投資6033萬元,設備購置及安裝投資7497萬元,流動資金2500萬元,基本預備費811.80萬元。項目建設完成後,將新增多肽製劑產能315萬支/年,項目達產年新增營業收入24575萬元/年。
根據招股書披露,「製劑產業化技術改造項目」新增多肽製劑產品達產年產能中,利拉魯肽注射液、依替巴肽注射液、醋酸奧曲肽注射液分別為60萬支、5萬支、185萬支,醋酸阿託西班注射液、卡貝縮宮素注射液分別為5萬支、60萬支。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財經頻道研究了另一份重要資料,《環境影響報告表》,發現該文件中該公司「製劑產業化技術改造項目」的審批文號,與招股書中備案情況一致,指向的是同一項目。
《環境影響報告表》顯示,製劑產業化技術改造項目位於四川大邑經濟開發區工業大道一段258號,建於公司現有廠區預留空地。
《環境影響報告表》顯示,聖諾生物製劑產業化技術改造項目的產能為:利拉魯肽注射液50萬支/年,依替巴肽注射液50萬支/年,醋酸奧曲肽注射液150萬支/年,醋酸阿託西班注射液15萬支/年,卡貝縮宮素注射液50萬支/年。
《環境影響報告表》中的上述產能中,醋酸奧曲肽注射液150萬支,比招股書中的新增醋酸奧曲肽注射液185萬支少了35萬支,卡貝縮宮素注射液相差10萬支,利拉魯肽注射液相差10萬支。
此外,《環境影響報告表》顯示,製劑產業化技術改造項目主要設備清單中,有4套空壓機、4套空調風機,但在該公司招股書中,該項目新增設備選型清單裡沒有空壓機、空調風機的身影,而是增加了其他車間設備,總價為150萬元。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財經頻道注意到,《環境影響報告表》編制日期為2019年6月,其中項目產品方案一覽表顯示,聖諾生物卡貝縮宮素注射液(1ml:100ug)現有產能為15萬支。
而聖諾生物招股書則顯示,該公司卡貝縮宮素注射液(1ml:100μg)2018年至2019年產量分別為40.99萬支、49.84萬支,遠超《環境影響報告表》編制日期時的該產品15萬支的現有產能。如果按照招股書中2019年平均月產量計算,則公司卡貝縮宮素注射液(1ml:100μg)2019年上半年產量約為24.92萬支,亦與《環境影響報告表》中該產品現有產能相差巨大。
那麼,聖諾生物招股書中製劑產業化技術改造項目裡新增各產品產能與《環境影響報告表》該項目各產品相差巨大的原因是什麼?聖諾生物《招股書》對上述數據披露是否準確?聖諾生物卡貝縮宮素注射液(1ml:100ug)2019年產量數據是否真實?
針對上述疑問,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財經頻道向聖諾生物求證,截至發稿尚未收到回復。如果聖諾生物上述信息指的是同一項目,那麼向證券監管、環境監管不同部門的申報中提供不同的數據,是什麼性質?又要承擔什麼樣的後果呢?
(責任編輯 張麗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