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聖諾生物IPO:募投技改項目數據矛盾 招股書信披真實性存疑
2020年12月11日,成都聖諾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聖諾生物)科創板首發申請獲得通過,但隨著信息公開,該公司的研發實力和信息披露疑點就暴露出來了。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財經頻道研究聖諾生物的招股書、技改項目環境影響報告等公開資料,發現了如下信息。一是研發投入「單薄」。
-
RNAi藥物,未來靶向藥不可或缺的主力軍 ---聖諾製藥總裁兼CEO陸陽...
本屆峰會迎來了超過500位全球醫療與生命科技領域的頂尖科學家、企業CEO和投資人參與,超過100位重磅嘉賓上臺分享,共同探討創新藥全球註冊、生物科技企業治理和跨界合作、基因治療及細胞治療的新徵程等議題。會後,生物谷對聖諾製藥總裁兼CEO陸陽(Patrick Lu)博士進行了專訪,就小幹擾核酸藥物的應用及未來發展進行了深入探討。
-
連線創始人|聖諾製藥陸陽:RNAi藥物再獲7億多融資背後的行業邏輯
聖諾總部位於美國馬裡蘭州,成立的第二年在蘇州生物醫藥產業園(Biobay)建立了國內的研發中心,以後於2012年又在廣州國際生物島(Bioisland)建立中試生產基地。 據了解,目前已經在有多項臨床研究的RNAi藥物導入技術可分為三大類,除了上述脂質體納米顆粒技術和GalNAc共軛連接技術外,還有一類就是多肽納米導入系統,而聖諾製藥目前研發進展最快的小幹擾核酸藥物STP705採用的正是該技術。
-
聚焦核酸幹擾(RNAi)藥物,「聖諾製藥」完成7.3億元人民幣D輪融資
據悉,專注於應用核酸幹擾技術(RNAi)進行新藥創製的「聖諾製藥」(Sirnaomics, Inc.)完成了1.05億美元(約7.3億元人民幣)的D輪融資。本輪融資由原有股東旋石資本、新進投資機構沃森生物和陽光融匯資本共同領投,原有股東仙瞳資本和新進投資機構隆門資本、弘陶資本和中源資本共同參與投資,華興資本擔任本輪融資財務顧問。
-
聖諾製藥陸陽:核酸幹擾藥物迎來黃金時代,遞送系統為其成藥關鍵
而核酸藥物遞送系統恰恰是聖諾製藥的核心優勢所在,其具有全球獨享專利保護的多肽納米(PNP)藥物遞送系統,可以將 RNAi 觸發器(siRNA 或 miRNA)通過特定的多肽納米顆粒製劑配方,安全有效的遞送至體內不同靶細胞,抑制特定藥物靶點的基因表達,達到治療效果以開發出新型藥物。
-
中國生物活性肽「第一股」正式入駐東湖高新集團園區
10月27日,武漢九生堂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入駐東湖高新集團旗下園區武漢光谷國際生物醫藥企業加速器,籤約儀式在加速器展廳舉行。 武漢九生堂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創立於1996年,公司創立之初是由」三九集團」出資,公司主要從事生物活性肽的研究、開發、生產、銷售,是世界生物活性肽領域第一個用酶法獲得多肽,並實現工業化、產業化的企業;是酶法多肽的原創、創始企業。
-
凱賽生物衝刺科創板IPO或成國內合成生物產業化第一股
本次募集資金全部用於與公司主營業務相關的投資項目及補充流動資金,具體包括:凱賽(金鄉)生物材料有限公司4萬噸/年生物法癸二酸項目,生物基聚醯胺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凱賽(烏蘇)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年產3萬噸長鏈二元酸和2萬噸長鏈聚醯胺項目等項目。
-
知易生物:從活菌藥物研發到發展產業化平臺
據知易生物總經理王曄介紹,公司成立時,國際活菌藥物領域尚處於起步階段,剛剛有幾個活體生物藥品種進入臨床,國內則是一片空白。成立至今,知易生物基於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菌株發現和藥物開發,進行了大量創新研究,建立了從菌株到藥物的Know-How。其中,創新活菌藥物SK08的臨床試驗已於去年11月獲國家藥監局受理。在研發基礎上,團隊十分關注產業化平臺建設。
-
創新型多肽藥物獲市場青睞
引領新藥研發趨勢多肽藥物往往介於小分子化藥與大分子蛋白/抗體類藥物之間,其均衡了小分子化藥和大分子蛋白類藥物的優點,具有療效好、見效快、特異性強、副作用可預判性強、毒性低、代謝路徑可預測等特點。目前,全球範圍內有近70個多肽藥物獲批上市,涉及消化道、血液、心血管、泌尿生殖、中樞神經、呼吸及感覺器官等系統疾病治療,以及抗腫瘤與免疫調節、系統性激素、抗感染等領域,其中以全身性激素、抗腫瘤與免疫調節劑居多。隨著生物科技和遺傳工程技術的快速發展,多肽藥物成為許多公司新藥研發的重要方向之一。
-
多肽藥物市場快速壯大
多肽合成(肽鏈合成)的本質是將胺基酸單位按天然胺基酸的結構規律排列起來。為合成特定順序的多肽,只能採用定向多肽合成法,即先用適當的基團保護不需要反應的氨基或羧基,再進行連接反應。目前多肽合成方法主要是化學合成法和生物合成法,化學合成法主要有固相合成法和液相合成法,生物合成法主要有發酵法、酶解法等。
-
多肽類藥物:來自「老毒物」 卻是「黃藥師」
科學家們越來越多地把動物界中最致命的物質轉化成藥物,只用很少量,就能起到很好的治療效果,換句話說,它們是非常理想的藥物。動物毒素多肽的分子量相對其他毒素小,具有較高的特異性和分子多樣性,由基因直接編碼,作用劑量小但毒性很強,是作用於目標生物體的關鍵生理成分。
-
JCIM:G3BP蛋白或有助於抗癌多肽藥物的研究
高效特異的治癌藥物設計與合成是學術界公認的科研熱點和難點。近日,美國化學學會屬下的知名雜誌Journal of Chemical Information and Modeling以封面文章推出了高效特異性識別與抑制癌細胞的多肽分子新藥物。這是研究生院化學與化工學院博士生崔巍同學與其導師計明娟教授等人通過計算機輔助設計完成的重要研究成果。
-
填補我國化學合成類抗腫瘤多肽藥物空白
本報5月31日訊(記者趙一諾見習記者梁英爽)5月31日,哈爾濱醫科大學與珠海市藤栢醫藥有限公司產業轉化項目籤約,雙方將針對抗腫瘤多肽藥物產業化開展合作。 根據協議,珠海市藤栢醫藥有限公司將累計支付楊寶峰院士團隊1.5億元人民幣購買HYD-PEP06肽智慧財產權和臨床試驗批件。該藥是由哈爾濱醫科大學楊寶峰院士牽頭帶領團隊歷經10餘載自主研發的生物藥,在抑制血管生成活性的同時還有去整合素效應,對離子通道和微小核苷酸有抑制作用,實現「一藥多靶」設計,從而全面有效抑制多種腫瘤的復發和轉移,填補了我國化學合成類抗腫瘤多肽藥物的空白。
-
多肽類藥物發展新方向——約束肽
多肽是介於小分子與蛋白質之間的化合物,多肽也有多種結構,包括鏈狀多肽、環肽等。由於鏈狀多肽過於靈活,可以隨意扭曲和翻轉,使得它們過於鬆弛而不能很好地成藥。研發人員通過引入環狀結構,約束多肽的活動,增加多肽穩定性,使其表現出更優良藥理活性與穩定性,讓更多的多肽做成藥物成為可能。
-
重要研究成果聚焦多肽藥物分子研究領域新進展!
本文中,小編整理了多篇重要研究成果,共同聚焦科學家們在多肽藥物分子研究領域取得的新進展,分享給大家!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期刊上。這項新的研究描述了這種藥物及其遞送機制,並指出它在動物模型中也是治療心臟病的有效方法。Du說,「不幸的是,目前的抗血小板藥物可以防止導致心臟病和中風的血凝塊形成,但如果血管發生破裂,它們也會破壞血小板的止血能力。在某些情況下,嚴重的出血會危及生命。
-
華東醫藥:重慶派金科技生物有限公司是公司在大分子藥物研發領域的...
同花順金融研究中心5月20日訊,有投資者向華東醫藥提問, 重慶派金科技生物有限公司在公司研發體系中是什麼樣的定位?公司回答表示,(1)重慶派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主要從事基因工程重組蛋白多肽藥物自主研發,是公司在大分子藥物研發領域的重要合作夥伴。
-
西安高新醫院獲批國家幹細胞臨床研究機構
11月23日,西安高新醫院幹細胞臨床研究機構和項目順利完成國家衛健委、國家食藥監總局備案,已於中國醫藥生物技術協會官方網站進行公布,成為陝西省第一家經國家「兩委局」成功備案的醫院!參與此次幹細胞臨床研究機構、項目備案的有全國百餘家醫療機構,僅西安高新醫院和四川省人民醫院、武漢市傳染病醫院(新冠項目)三家醫院的機構、項目雙備案成功;另有已成功備案的九家知名醫療機構的十個項目也通過備案。至此,全國幹細胞臨床研究備案項目100個,西安高新醫院成為陝西省第一家經國家「兩委局」幹細胞臨床研究機構和項目成功備案的醫院。
-
翰宇藥業--國內化學合成多肽原料藥生產規模最大的企業
深圳翰宇藥業股份有限公司是目前國內化學合成多肽原料藥生產規模最大的企業。多肽藥物生產技術工藝複雜,從實驗室單批量1-2克級產能到數公斤級的工業化產能,對設備和員工的技術要求均非常苛刻,具有較高的技術障礙。公司擁有現代化的自動多肽合成儀和純化系統,可合成各種多肽,並能滿足快速、大量、高質的合成需要。
-
專注自身免疫病創新抗體藥物研發的偉德傑生物獲B輪融資
據偉德傑生物創始人李自強介紹,公司本輪融資資金將主要用於公司旗下三大核心管線的臨床1/2期研究。 對於投資偉德傑生物,領投方國投創業表示:目前國內自身免疫疾病領域存在大量未滿足臨床需求,市場空間廣闊,偉德傑生物以抗體發現與生產平臺技術為基礎,以自身免疫類新生物藥為核心,具有持續造血能力。
-
天津大學團隊在仿病毒製備多肽靶向藥物載體方面取得新進展
利用天然病毒的靶向特性,通過肽序列設計,採用多肽自組裝策略,仿造病毒結構與功能,製備出非致病、可穿膜、並能定向遞送基因藥物的仿病毒納米顆粒,有望作為「特洛伊木馬」實現「以毒攻毒」。 病毒是由核酸和蛋白質通過共組裝形成的納米顆粒,由於病毒表面獨特的囊膜蛋白結構,使其能夠與宿主細胞受體蛋白進行靶向結合,實現對特定細胞的侵染以及遺傳物質的遞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