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說數學題往往不是單獨的某一個知識點就可以解決問題,有時候需要多個知識點交叉運用,否則無從下手。比如下面這道小學五年級的數學題,題目雖短,運用的知識點非常多。
47個互不相同的非零自然數之和為2000,問最少有多少個偶數?這些偶數的和是多少?
分析:由於是互不相同的非零自然數之和,又要讓偶數個數最少,那我們當然希望是偶數是0個最好了。2000是個偶數,不過根據和的奇偶性,47個奇數相加,奇數個奇數相加和一定是奇數。所以這47個數中肯定會有偶數。所以說會有偶數個奇數。至於有多少個,我們以奇數個數優先。
也就是說奇數個數要儘量的多。而且是不相同的,所以說我們要讓這些奇數儘可能的小。最小的奇數是1,所以說從1開始的連續奇數才是最多的。
我們根據從1開始的連續奇數的等差數列求和公式。
1+3+5+…+(2n-1)=n×n=n的平方。
哪一個偶數的平方會接近2000呢?我們大概估算一下。
40的平方等於1600明顯小於2000。而這47個數中,奇數的個數應該是偶數,所以最多是46個奇數,我們算下46的平方,46×46=2116。已經超過了2000,因此這個不符合題意。所以說這個數只能是42或 44這兩種可能。
46的平方比2000大一點,那我們看看44的平方等於多少,是不是和2000最接近,而且小於2000。經過計算:44×44=1936。符合題意。可以推斷出這些奇數個數最多有44個奇數。
由於題目告訴我們,總共有47個數,那麼所以說最少有3個偶數。
這3個偶數的和是多少呢?2000-1936=64。
解:要使互不相同的47個非零互不相同自然數的和是偶數,奇數個數儘可能多,但根據和的奇偶性判斷一定要是雙數個奇數才可以。所以只能是從1開始的連續奇數。
由於1+3+5+……(2n-1)=n×n
46×46=2116不符合題意,44×44=1936符合題意。
所以n=44,偶數個數:47-44=3(個)
三個偶數的和:2000-1936=64
答:最少有3個偶數,這些偶數的和是64。
這一題運用到的知識點還是挺多的。這裡有運用到最值思想;從1開始的連續奇數的等差數列的特殊求和公式。和的奇偶性,判斷出這些奇數個數為偶數個,還運用到估算。最終把奇數個數的確定下來是44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