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在,我們相聚——2020藝術北京 ·發現

2020-12-08 藝術中國

「藝術北京·發現」展覽將於2020年12月18日-2021年1月3日,在望京利星行文化藝術中心對公眾開放。(12月16日、17日為特邀參觀日,不對外開放)。這是藝術北京在今年這個特殊年份策劃的「特別展覽」,「藝術北京·發現」展覽包括策展人柳淳風策劃的「元 PLUS」畫廊邀請展,「藝術家發現展」,專題展以及安排相關的藏家鑑賞活動等,希望在這個藝術的冬天,朋友們可以藉此機會相聚在一起,相互溫暖。

生活中的某些時刻,總是深處其中而不自知,多年之後才會感受這些時刻的重要意義。2020年就是這樣的時刻,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疫情的突然出現和流行,讓很多歷史性的事件接踵而至,使大變局加速演進,改變了甚至加速了某些趨勢的到來,比如世界的虛擬化,全球化遭遇逆流,經濟文化陷入內循環等等,藝術行業當然也在其中。而2020年,本應是藝術北京的十五周年,對這個博覽會來講具有裡程碑的意義,然而在這些不可抗力的原因下戛然而止,但藝術北京依然希望在年底通過一個展覽讓大家一起聚一聚,在這個時刻,信心比黃金更重要。

世界越來越平,信息的不平衡越來越被拉平,人們獲取藝術的渠道也已經不再全部依賴美術館、拍賣行、畫廊等等傳統的專業機構,人們觀看展覽的方式都在發生變化,藝術收藏與藝術消費之間的關係也在變化。但藝術家和藝術創作作為藝術市場的整個基礎沒有發生變化,這也是藝術行業的「元」問題。

「元 PLUS」畫廊邀請展藝術北京博覽會邀請策展人柳淳風策劃「元 plus」展覽,邀請十家在自身生存與發展的基礎之上,還在探索當代藝術學術研究與實驗的畫廊,每家畫廊推薦一位藝術家,通過這個展覽考察在逐漸變化的新全球化語境中,藝術本體與文化邏輯的關聯。重視與推動以「元」為基礎的多向性藝術探索。希望借這次活動,邀請大家來聚一聚,管窺今年藝術家以及畫廊的藝術面貌。

畫廊提名展參展畫廊名單:

張德建 蜂巢當代藝術中心 

劉鋒植 藝 ·凱旋畫廊

王源遠 玉蘭堂 

陳琦 亞洲藝術中心

邱婧彤  偏鋒畫廊 

閆平 王克舉 方圓美術館

閆佔城  作者畫廊 

茅小浪 太和藝術空間

史新驥 aye畫廊 

月乃蛙 當代東京畫廊

王源遠 《雷音圖》布面油畫 150×250cm 2019 圖片致謝藝術家和玉蘭堂

劉鋒植 《凝固的月色》布面油畫 160x100cm x3 2003 圖片致謝藝術家和藝•凱旋畫廊

陳琦 《自然》水印木刻版畫 140x260cm 2020 版數:20 圖片致謝藝術家和亞洲藝術中心

藝術家發現展「藝術北京·發現展」同時也會策劃十位知名藝術家的個展,尋找那些在一級市場上不常出現的的藝術家及其藝術作品,展出這十位藝術家在2020年的最新作品,為市場帶來一些有價值和意義的補充,為廣大的藝術品收藏家及藝術機構提供更優質的藝術家和作品,為更多的藝術家提供最具實力的媒體推廣和作品展示為目的,獲得更多的關注。此次展覽也在為博覽會的發展探討一種新的可能性,在保證藝術家個展風格獨立性的同時,也能確保在展覽整體的框架之內。

參展藝術家名單:艾安、方力鈞、季大純、唐暉、王玉平、王偉、王邁、葉洲、張偉、吳永平

方力鈞 《2018》,163x122cm,木刻版畫,2018年 圖片致謝藝術家

王玉平《夢陽、浮世繪》布面丙烯、油畫棒 206x240 cm 2019 圖片致謝藝術家

葉洲《TIME 20200822》 140x140 cm布面丙烯 2020 圖片致謝藝術家

專題展——「圖像的認知與轉變」實驗展——科技@藝術

藝術北京持續對藝術教育領域的關注和發現,在繼承審美教育的同時也該關注世界的變化,與時俱進。藝術北京與中央美術學院油畫系第五工作室,共同推出「圖像的認知與轉變」實驗展。科學的進步從不是藝術發展的絆腳石,利用好當下的工具,掌握當下的語言,結合傳統藝術的精髓,完成高水平的創作是現代藝術教育的宗旨和目標,筆墨當隨時代。 

專題展由中央美術學院國際學院院長劉剛老師作為學術顧問,油畫系第五工作室閆燁作為指導教師,提名10位年輕藝術家,線上線下的展覽方式呈現更為多元的展覽面貌。專題展得到NVIDIA和RAZER的大力支持,藉助NVIDIA GPU與獨有的Studio驅動強強聯合,助力藝術創作和藝術教育的發展。

圖片致謝中央美術學院造型學院油畫系第五工作室

貴賓活動藏家邀請方面「藝術北京」結合北京這座城市獨有的文化與藝術環境,專門定製嶄新的藏家邀請和貴賓導覽計劃,與私人美術館、收藏俱樂部、高端品牌客戶中心等機構合作,希望能有更多的熱愛藝術的新藏家入場,希望在年底為整個北京的藝術行業點燃一星希望之火。

藝術北京與康德美術館、古風堂合作,為貴賓特別呈現古典藝術洽談室,使藝術品不僅僅是孤立於光線下,而被置於生活場景中,從而被喚起新的生命感,生活與藝術的對話,自然而然緩緩展開。

Jules Dupre,《landscape》,21.5*33cm,木板油畫,1852年 圖片致謝康德美術館

《義大利硬彩石鑲嵌大理石面咖啡臺》尺寸:107*107*48cm 圖片致謝古風堂

我們願和大家一起走過這段不容易的時光,重樹藝術行業的信心,共同探索未來之路,我們都在,我們相聚。

公眾開放:2020年12月18日 – 2021年1月3日

開放時間:10:00-17:00

展覽地點:利星行文化藝術中心 

利星行中心A座北一層(朝陽區廣順南大街8號)

早鳥票:88元 

早鳥票時間:2020年12月2日——2020年12月12日

相關焦點

  • 我們的2020—iBeijing,You and Me
    回眸2020,北京友協、京促會講述中國和北京故事,積極服務在京國際友人,攜手促進民心相通,在「我與北京」(iBeijing,You and Me)系列活動中深耕細作、厚植友好情誼,尋找愛上北京的理由。第二十屆「三山五園杯」2020國際友人環昆明湖長走2020年,昆明湖長走活動採取線上和線下相結合的形式舉辦,線下活動邀請在京各國代表從頤和園十七孔橋出發,沿著繡漪橋、耕織圖、石舫、佛香閣、諧趣園、文昌閣等頤和園著名打卡地環昆明湖一周,感受中國文化遺產的獨特魅力。市對外友協名譽會長張福森,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市新聞辦主任徐和建出席啟動儀式並為國際友人擊鼓發令。
  • 蠍子樂隊:巡演讓我們永葆青春 北京是搖滾之都
    去年在長江國際音樂節的中國首秀是一段非常好的回憶,不敢相信我們的音樂在遙遠的中國那麼受歡迎,在演出時候我見到了很多的樂迷,特別是很多年輕的搖滾樂迷對蠍子樂隊的音樂都非常熟悉和喜歡,那種全場大合唱的狀態真的是太美妙了。這次重返中國,並且可以在首都北京開唱,顯然對我們自己來說也是一段非常特別的經歷。
  • 2020北京國際光影藝術季時間是什麼時候?
    ➤2020北京國際光影藝術季時間是什麼時候?  答:首屆北京國際光影藝術季(玉淵潭站)「萬物共生」戶外光影藝術沉浸式體驗展將於8月20日正式舉辦,預計活動將持續到12月。  ➤北京國際光影藝術季活動時間:2020年8月20日-2020年12月25日  ●19:30-22:00(8月)  ●天黑 天黑 天黑-21:30(9月-12月)  注意:活動只在夜間開展
  • 2020年,我們有了這些重大發現!
    《自然》:2020年十大科學發現《自然》盤點了今年發表的科學新聞和研究觀點,從中選出了十項最為重大的科學發現。當中涉及14篇研究論文,其中12篇發表於《自然》雜誌,另兩篇發表於《科學》雜誌。2020年11月4日,《自然》雜誌同時發表的三篇論文證實了磁星是快速射電暴在銀河系內的來源之一,這是首個在銀河系中發現的快速射電暴。三項研究中,北京師範大學林琳博士等人的研究是通過位於貴州省平塘縣的「中國天眼」觀測到的。
  • 我們要在生活與藝術中發現美,切實增強審美情趣
    生活離不開藝術,藝術來源於生活。生活中產生藝術,生活富有藝術;藝術高於生活,藝術為生活帶來豐富多彩的內容。所以,我們既要熱愛生活,又要愛好藝術;我們要在生活中發現藝術,在藝術中享受生活,且在生活與藝術中增強審美情趣。今天,我就借平臺談談我們如何在生活與藝術中發現美,切實增強審美情趣。但願讀者朋友們喜歡。
  • 明天,讓我們相聚在衢馬,奔跑在畫卷裡!
    2020衢州馬拉松鳴槍開跑在即,咱們的賽道風光如何?一起走進那些與賽道近在咫尺的衢城風光吧~跑過白雲大道,跨過石樑溪,我們與衢時代創新大廈擦肩而過,一路向南直奔衢江大橋。
  • 雲南藝術學院迎來60歲生日 桃李相聚用藝術致敬母校
    雲南網記者 趙黎浩 攝製冬日微冷,而雲藝人心裡卻熱情似火,12月12日,雲南藝術學院迎來了60歲的生日,整個校園裡洋溢著喜慶的氣氛。慶典大會上,雲藝學子學以致用,用一個個精彩紛呈的表演展示新時代雲南藝術學院的新風貌。據了解,雲南藝術學院1959年建校,「一駕馬車的家當辦學」成為雲南藝術學院的源頭。
  • 徐吉英‖金秋十月相聚鄧州
    這位女子喲,匆忙了一生,腳步匆匆,寒來暑往的上班日子,終於在2020年的歲首,按下了暫停鍵。於是,我有了屬於自己的時間,得以整理過往塵煙,俯拾自己曾經喜歡的事物。是日,在家整理相冊,又見到了我們同學四十年相聚鄧州的照片,瞬間百感交集,感慨萬千。耳畔,仿佛重新響起了聯誼會組織者,那一聲聲深情的呼喚:「親愛的老同學,想你們了!
  • 500多人相聚「雲端」!精彩節目線上演!
    500多人相聚「雲端」!精彩節目線上演! 2020-05-13 02:1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聚焦2020中國(青島)藝術博覽會 藝術讓城市更時尚
    藝術「對話」城市,藝博會青島掀時尚之浪  線上展覽+線下活動 2020中國(青島)藝術博覽會啟幕用藝術的眼光重新發現青島作曲家海頓說:藝術的真正意義在於使人幸福,使人得到鼓舞和力量。11月28日上午,以「藝術讓城市更時尚」為主題的2020中國(青島)藝術博覽會在青島國際會議中心拉開帷幕。在本屆藝博會上,人們能夠更加直觀地發現與體驗藝術與城市、與產業、與生活、與我們每個人怎樣息息相關。
  • 2020,我們這樣走過|告別2020,這張照片Ta珍藏了一年
    齊魯網·閃電新聞12月31日訊不平凡的2020年即將過去,即將迎來新的一年。在這一年裡,生活在智能時代的你想必手機裡一定有一張你捨得不刪除的照片,記錄了屬於你的故事。一次合影、一頁筆記、一碗雞湯、一次相聚,亦或是日復一日的一種習慣。告別2020,這張照片Ta們珍藏了一年……我是一名麻醉護士,平時工作很忙,最誇張的時候,我連續一個周沒有見到太陽。
  • 讀了《夢遊人》,才發現我們都在夢遊
    2020年9月,這部赫爾曼·布洛赫的《夢遊人》中文版終於由廣東人民出版社出版。硬核讀書會邀請譯者流暢來到硬核講座,和我們一起聊一聊這部偉大的作品。為什麼布洛赫如此重要?這本《夢遊人》在文學史上有怎樣的影響?翻譯它的過程裡,又發生了什麼故事?
  • 我們還不老!61 名抗戰老兵相聚南京,憶崢嶸歲月訴戰友之情
    我們還不老!61 名抗戰老兵相聚南京,憶崢嶸歲月訴戰友之情 2018-10-16 09:52:00 來源:     現代快報訊 10 月 14 日,來自江浙滬地區的 61 名抗戰老兵相聚南京,一起歡度重陽佳節。
  • 2020首屆北京腦科學國際學術大會落幕
    (以下簡稱「北京腦中心」)主辦的2020首屆北京腦科學國際學術大會在線上舉辦。三位諾獎得主領銜80餘位專家學者相聚「雲端」,吸引了累計超過100萬人次線上參與。 開幕式上,北京腦中心聯合主任、首都醫科大學校長饒毅表示,神經科學研究正在進入一個令人興奮的新時刻,我們希望和全球的同仁共同努力,為世界腦科學與類腦相關的科學家搭建自由交流的平臺。
  • 翟曉川怒噴技術臺:北京怎麼了?憑什麼都欺負我們!
    相信昨晚看過北京首鋼與深圳男籃比賽的同學都對翟曉川印象深刻,他最後怒噴技術臺的畫面引起巨大輿論,有支持的,也有反對的,支持的認為比賽接近尾聲應該把勝負交給球員,反對的是劉曉宇的動作的確違體了,裁判判罰沒問題。
  • 五一不用出北京,我們為你盤好了打卡地
    我們在本期空間實驗室搜羅了北京好(有)玩(活)的(動)的一些空間,推薦給沒有安排遠行的朋友,到這些地方過一個不一樣的五一。這座咖啡館由著名建築設計師莊子玉設計,他認為:「四合院是北京整個城市空間的隱喻。透過我們所搭建的金屬幕簾的間隙,人們得以從不同角度和層次觀察庭院建築,進而與自己所生活的城市進行對話,體味北京的過去和未來。」感CAF?在現場設置互動體驗也很奇妙,如「京色」空間設置為全鏡面房間,五種北京的元素,拼接出北京的「顏色」。
  • 熱鬧的上海藝術交易月過後,對我們的生活有哪些影響?
    那麼熱鬧的上海藝術交易月過後,對我們的生活又有哪些影響?一 新藏家入場,新圈層建立因為藝術圈自身的小眾性,以往藏家的面孔較為固定,但今年出現了很明顯的變化,新面孔開始大量湧現,這讓畫廊主們又驚又喜。一方面說明,此次活動的影響力做的還不錯,另一方面,也說明了財富的流動發生了人群轉移。
  • 2020北京潮汐力音樂節,屆時我們開春見吧!
    所以要來到2020北京潮汐力音樂節看一場嘛?屆時我們開春見吧!來源:黃河票務由於太陽及月球的引力,這顆星球上的所有水域都受到兩顆天體的牽引,進而出現地球上每日最常見的自然現象:潮汐。獨立音樂也好似一汪海洋,無論是在指尖波動或是在耳機中流淌的音浪,還是在觀眾池中跳水的衝浪手們,都在這一流域中歡騰泳舞,臺上臺下的人們皆受到音樂為驅動的潮汐力所吸引。
  • YDMD:我們解決問題,同時也製造新的問題
    Theo Fennel 最佳銀器設計獎、與設計師Alexander Benekritis合作作品獲得International Talent Support入圍,並多次參加國內外展覽包括倫敦設計周、倫敦手工藝周、倫敦首飾周、慕尼黑首飾周、格拉西博覽會、北京設計周、北京CIGE 博覽會、北京城市藝術博覽會、三重階——中國當代手工藝學術提名展等。
  • 北京猿人是我們的祖先嗎
    我必須要強調一點,北京猿人是生活在周口店乃至華北地區的季節性遷徙移動的人群,我們在演化階段上叫他們直立人。他們並不總是在洞穴裡生活著,只有少部分人在洞穴裡生存過,留下化石供我們今天發掘和研究。 那麼,北京猿人到底跟我們有沒有關係?他們是我們的祖先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