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伊莉莎白一世時期,泰晤士南岸的倫敦郊外則聚集了大量的酒吧、旅社和妓院,也是劇場的沃土。當時,倫敦著名的三大劇場玫瑰劇場、環球劇場、天鵝劇場與希望劇場都位於泰晤士南岸。
曾經的玫瑰劇場
文:尤曉鶯(發自倫敦) 圖:尤曉鶯,Bill Dudley/The Rose Theatre
作為莎士比亞嶄露頭角的舞臺,倫敦的玫瑰劇院承載著伊莉莎白女王一世時期最深厚的戲劇靈魂。英國遺產彩票基金會的「揭開玫瑰」(The Rose Revealed Project)修復項目將耗巨資讓玫瑰劇院再放光芒,想像一下,在考古遺址般的劇場觀賞一部莎翁名劇,感受歷史的迴響。
每個周末,倫敦的泰晤士南岸都遊人如織。從倫敦橋(London Bridge)地鐵站走出來,你看到的是最生動與最沸騰的倫敦街景:各國遊客在遠近聞名的Borough Market美食市場裡大快朵頤,本地父母帶著孩子在16世紀建造的金鹿戰艦(Golden Hinde)的複製品前舉家留影,而藝術迷們則目空一切地穿過人流、一頭鑽進圓形的莎士比亞環球劇場,看一場穿越時空的莎翁戲劇——最後一個選項是今年春天倫敦人最喜歡的業餘活動之一,因為2014年的4月23日,英國人迎來了威廉·莎士比亞的450歲誕辰。
Bill Dudley繪製的玫瑰劇場
然而,在離環球劇場幾步之遙的公園路(Park Street)上,有一處重要的、卻也漸漸被人遺忘的莎翁遺址:玫瑰劇場(The Rose Theatre)。與完全重建的環球劇場不同,躲在一幢辦公樓之下的玫瑰劇場是倫敦現今唯一一處可供參觀的莎士比亞劇場遺址,它也是伊莉莎白一世時期倫敦泰晤士南岸第一個專業劇場(玫瑰劇場比1599年建成的環球劇場早開了整整12年)。環球劇場的原址就在它的對面,如今那裡站立著高檔的河岸景觀商品房。莎士比亞曾在玫瑰劇場演過戲;他的早期作品《亨利八世》(第一部)與《泰特斯·安特洛尼克斯》在這裡首次公演;玫瑰劇場老闆菲利普·赫斯洛(Philip Henslowe)的貼身日記是當代英國人了解16世紀末伊莉莎白一世戲劇黃金時期的最權威歷史素材。
莎士比亞的一生中有一段沒有任何史料記載的真空期,英國歷史學家們稱其為「丟失的七年」,也正因如此,莎士比亞是如何在1585年至1592年間從小鎮斯特拉特福來到倫敦,並在戲劇界嶄露頭角的,在歷史上一直是個謎。根據玫瑰劇場的官方資料記載,莎士比亞初到倫敦闖蕩時,曾在玫瑰劇場打過工、做過演員、寫過劇本、推出過戲劇。當時,倫敦最著名的戲劇作家並不是莎士比亞,而是克里斯多福·馬洛(Christopher Marlowe)、羅伯特·格林(Robert Greene)、託馬斯·洛奇(Thomas Lodge)和託馬斯·基德(Thomas Kyd),而他們都是玫瑰劇場的主力劇作家。很可能,莎翁就是在這裡慢慢入行倫敦戲劇界的。
伊莉莎白一世時期的倫敦城位於泰晤士北岸,而泰晤士南岸的倫敦郊外則聚集了大量的酒吧、旅社和妓院,是無酒不歡、無歡不生活的倫敦人尋找樂子的地方。這裡也是劇場的沃土。當時,倫敦著名的三大劇場玫瑰劇場、環球劇場、天鵝劇場與希望劇場都位於泰晤士南岸,其中1587年建成的玫瑰劇場歷史最久,而希望劇場落成最晚,於1613年開張。兩者的老闆同為來自薩塞克斯郡的地產商人菲利普·赫斯洛。最初的玫瑰劇場呈14角形,直徑22米。生意興隆時,整個劇場能容下上千個手拿麥芽酒、口嚼大蒜頭(據說此招可防瘟疫)的觀眾,因為對於當時的倫敦而言,戲劇是一種前所未有的、新興的娛樂方式,上至皇親國戚下至布衣百姓,人人對其趨之若鶩。
玫瑰劇場一隅
1592年,玫瑰劇場迎來了演員愛德華·艾萊恩(Edward Alleyn)。艾萊恩是英國戲劇黃金時期的一線明星,是伊莉莎白女王一世最喜愛的演員。他的加盟使玫瑰劇場的門票供不應求,赫斯洛決定對劇場進行擴張,從14角形擴大至不規則的馬蹄形。也正是從這一年起,赫斯洛開始用日記的形式記錄劇場的運營。
「通過赫斯洛遺留下的日記,我們得以了解劇場多久上演一臺戲,盈利多少。」玫瑰劇場的藝術合伙人蘇珊娜·瑪麗(Suzanne Marie)介紹道,「通過赫斯洛遺留下的日記,我們還得以了解他是如何運營玫瑰劇場的,我們了解到他們用了什麼樣的戲服與道具,我們了解到赫斯洛在1592年出了105英鎊對劇院進行重修。」該日記是現今在英國唯一流傳下來的同類著作。
1989年,倫敦博物館的考古人員在一次例行考察期間,無意中發現了玫瑰劇場的地基,這一新聞震驚全英,因為在此之前英國還沒有發現任何莎士比亞時期劇場的遺址。遺址位於泰晤士南岸的玫瑰巷與公園路之間,完整呈現了玫瑰劇場初期與擴建後的輪廓,考古學家同時也出土了當時存放門票的陶瓷錢罐、一枚觀眾丟失的金戒指、大量榛子殼(當時的劇場零食)和一根木製的觀眾看臺圍欄。重建的莎士比亞環球劇場的圍欄設計就是根據這一考古發現而設計。蘇珊娜說,她常常在向大家介紹環球劇場時,稱其為「英國的驕傲」。她解釋道:「玫瑰劇場長期以來一直給我們提供著大量豐富的歷史信息,它是我們了解伊莉莎白女王一世時期戲劇盛況的最大資料源。」
劇場用紅色燈光拉出了玫瑰劇場的輪廓,在遠處黑漆漆的水下,參觀者能看到已經沉睡了400多年的地基
然而,即使再珍貴的歷史遺蹟在現代商業面前也會顯得脆弱無力。如今玫瑰劇場的地基靜靜地躲在一幢冷冰冰的鋼筋辦公樓下,沒有招搖的門牌,也沒有像樣的指路牌。為了防止地基幹裂,整個遺址必須被浸在了一米深的水裡,空間的空氣要保持潮溼,四面砌牆並用全黑的窗簾遮光。劇場管理方在陰冷黑暗的空間裡用紅色照明燈在地上勾畫出了地基的輪廓。蘇珊娜說:「這裡其實是一個考古站點,而且是世界上監測最嚴密的考古站點。」每個星期,這裡的水質都會被取樣監測,以保證它能幫助地基維持現狀。
朱迪·丹奇出演的《仲夏夜之夢》曾在玫瑰劇場上演
同時,這裡也是一個可供公眾參觀的景點,但由於整個劇場完全由志願者運營,所以它每周只在周六開放一天。在公眾開放日裡,參觀者能通過一段15分鐘的視頻,詳細地了解玫瑰劇場的歷史,蘇珊娜與玫瑰劇院的另一位志願者瑪麗卡·甘比娜(Marica Gambina)也會在視頻之後進行互動性的小劇場演出,邀請觀眾在莎士比亞曾經站立過的舞臺挑戰個人的表演極限。同時,這裡也是一個先鋒的小劇場,一周的大多數晚上,這裡都會上演英國戲劇黃金時期劇作家的經典作品,比如三月上演的來自克里斯多福·馬洛的《巴黎大屠殺》與四月即將上演的莎士比亞的《理查三世》。
蘇珊娜(右)與瑪麗卡(左)是玫瑰劇場的志願者,她們每周六都在這裡為參觀者演出獨幕小劇場戲劇
對於未來,玫瑰劇場有著遠大的計劃。在經過三次嘗試之後,這枚鮮為人知的倫敦寶藏終於在2012年得到了英國遺產彩票基金會(Heritage Lottery Fund)的垂青,該基金會同意撥出140萬英鎊幫助劇場完成總耗資約為400萬英鎊的改造工程。該項名為「揭開玫瑰」(The Rose Revealed Project)的項目將會首次挖掘在1989年未曾開鑿的劇場東部三分之一的地基,把如今黑漆漆的地基改造成以透明玻璃封頂的觀景平臺,項目還將讓公眾參與到觸摸遺物、清洗遺物等一系列互動活動中去。為了能讓「揭開玫瑰」在今年11月準時開工,並於2016莎士比亞逝世400周年紀念時完工,玫瑰劇場的團隊正在全力以赴地籌集餘下的近300萬英鎊。對於莎士比亞誕辰450周年紀念,蘇珊娜更是熱情地歡迎所有莎翁粉絲們在四月的最後一周去玫瑰劇場小坐:「還有什麼方式能比參觀玫瑰更能表達你對莎士比亞的喜愛的方式?畢竟,近半個世紀前莎翁的才華就曾經在這裡被人們享受與熱愛。」
玫瑰劇場地址:56 Park Street, Bankside, London, SE1 9AR, United Kingdom,+44 (0)20 7593 0026,www.rosetheatre.org.u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