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魚片」本是古代中國特色菜,如今為何成為了日本料理的代表

2020-12-10 騰訊網

提到日本料理,大家馬上就會想到:壽司、鐵板、天婦羅,刺身、鰻魚、壽喜鍋。尤其是這刺身,已然成為日本最具民族文化特色的菜餚。

日本自稱是「徹底的食魚民族」,吃魚是民族所好,蒸煮燉炸等各種吃法中又最喜愛吃刺身,在招待外賓時也以刺身作為最高禮節。

可實際上,刺身並不是日本的本土美食,而是我國流傳數千年的一道傳統菜餚——魚生。

一、魚生的緣起

早在原始居民定居於河流和海邊後,人類便有了食魚歷史。俗話說得好:「魚禽牛羊,最鮮為魚」,而保持最原始鮮味的吃法便是刺身。

刺身,即生魚片,在我國古代又記為魚膾,膾或鱠。

我國最早的關於吃生魚片的文字記錄,可以追溯到《詩經 小雅 六月》:「吉甫燕喜,既多受祉。來歸自鎬,我行永久。飲御諸友,炰鱉膾鯉。侯誰在矣?張仲孝友」,這其中「膾鯉」即生鯉魚片。後來春秋《論語》、戰國《孟子》都有過關於「膾」的記載。

經秦漢魏晉的延續,到了唐代,魚生正式打響了名聲,甚至在不少詩詞中都有它的留影,如:李白《擬古十二首》言「吹簫舞彩鳳,酌醴鱠神魚」;杜甫《夜二首》中的「暫憶江東鱠,兼懷雪下船」;白居易《輕肥》則提及「膾切天池鱗」等等。

魚生在宋元時代熱度依然不減,然而到了明清之際,這道菜餚就開始逐漸淡出人們的視野。直到今天,魚生僅成為中國北方滿族和赫哲族的一些村落以及中國南方沿海個別地區的特色菜。

二、魚生的緣續

魚生是在唐代就傳入日本了。「日本生食魚肉的最早記載,在公元7世紀,正是中國文化對日本影響最多的唐代。日文『刺身』的寫法出現以前,用漢字『膾』指代所有生切的肉片,沿用了它在漢語中的本意。」

為什麼魚生到了日本便會迅速走紅呢?這不得不從兩個方面來說明。

(一)地理位置。

日本屬於島國,國土多山林又四面環海,並且屬於冷熱洋流交匯處,魚類資源豐富。他們有句俗語是「山之幸」「海之幸」,意思就是我們口中的「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但是他們發現入山獵動物不如下海抓魚來得迅速且多,因此魚迅速成為了日本餐桌上的主要肉食。

此外,日本所食用的魚是海水魚,其攜帶的寄生蟲大多不能正常寄生在人類體內,後來隨著冷凍技術和食品加工技術的進步,這種寄生蟲隱患風險又進一步降低,因此,日本人吃生魚片顧忌不多。而寄生蟲,也正是我國明清時期魚生淡出人們視線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

在明代,人工養殖魚的情況開始增多,所用餌料多是人畜糞便,因此寄生蟲汙染的情況頻發;清朝人口為歷代之最,人類活動範圍廣闊,使得野生魚接觸人畜糞便的機率高升,寄生蟲感染率也隨之而上。因此,高寄生蟲風險的魚生退出了中國飲食主流。

(二)歷史沿襲

公元7世紀,日本天武天皇頒布了歷史上第一道「肉食禁止令」,它規定:「自今以後,亦四月朔以後,九月三十日以前,莫食牛、馬、犬、猿(猴)、雞之肉,以外不在禁例,若有犯者罪之。」其後許多統治者都有頒布過這樣的禁令並有所補充。

「肉食禁止令」的出現是日本社會生活、文化和政治三方面共同作用的結果。

1.社會生活因素。

早期的「肉食禁止令」實際上是為了保護農業生產。就以天武天皇這道禁令為例,詔文明確規定禁食肉的時間為4-9月份,且對象只限於牛、馬、犬、猿(猴)、雞,牛馬可耕地馱運,雞犬可以報時看地,除此之外的肉類如豬、鹿一年四季都可以食用。其實,這也就是孟子所說的「不違農時,谷不可勝食也;數罟不入洿池,魚鱉不可勝食也;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

2.文化原因。

佛教大約於公元5世紀之後傳入日本 ,迅速受到了各個階層的信奉。而佛教主張眾生平等、殺生是罪,因此在後來的「肉食禁止令」中,禁食肉的範圍越來越廣,對象越來越多。比如在《續日本紀》中還出現了保護豬的記載:「和買畿內百姓私畜豬卌頭,放於山野令遂性命。」

3.政治原因。

「肉食禁止令」的出臺表面上是為了保護農業生產、宣傳佛教、維護民生,本質逃不開統治階級為了維護社會秩序、鞏固統治的根本目的。

因此,由於「肉食禁止令」的不斷強化,來自深海的魚類便承擔起了日本人民對肉的需求,最終成為主流飲食文化。

三、文化融合

生魚片源於中國,這是學者們普遍公認的事實,而生魚片東渡後在日本傳承發揚,這也是無法反駁的事實。但這並非我國對傳統文化的輕視,而是它有自己更適合發展的土壤。

魚生文化傳入日本並被傳承發揚,這就好比我們笑稱「樂器之王」的嗩吶,其實是從波斯傳入中國,最終在中國這片土地上紮根發展,成為中國傳統文化重要的一部分。這種現象的產生,並不是因為各國對傳統文化的不重視,而是文化自身發展的結果,是文化與文化間深層次互補的結果。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們如今需要做的,不僅僅要重視與發揚本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還需要培養及鞏固跨文化品格,倡導新型的文化發展觀念,建立一種海納百川、兼收並蓄的價值觀和行動準則。「從不同文化中尋找共同點,將不同的文化有機地融合在一起,共同在新形成的融合式文化下解決問題,謀求發展」。

作者:蓬山遠 校正/編輯:莉莉絲

參考資料:

【1】《日本古代「禁肉令」政策探究》 嫦小餓

【2】《中西方文化差異與文化融合分析》 劉妍

文字由歷史大學堂團隊創作,配圖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相關焦點

  • 「生魚片」本是古代中國特色菜,如今為何成為了日本料理的代表?
    一提起日本料理,每個人都會立刻想到:壽司、鐵板、天婦羅、刺身、鰻魚、壽喜鍋。特別是這個刺身,已經成為日本最具民族文化特色的一道菜。日本自詡為「全能食魚國」,吃魚肉就是國粹,蒸煮燉炸等各種吃法中又最喜歡吃刺身,在招待外國客人時也以刺身為最高禮儀。可以說,刺身並非日本本土的美食,而是我國流傳千年的一道傳統菜——魚。
  • 日本人酷愛生魚片,難道他們不擔心寄生蟲嗎?
    日本料理非常注重食物原本的味道,日本廚師在製作菜品時都儘量減少對食物的加工,因此日本人尤其愛吃生魚片或其他生海鮮。(日本壽司)日本人吃生魚片的習慣是從中國傳入的,古代中國人特別喜歡吃生魚片,稱之為「魚膾」。
  • 日本為什麼把生魚片叫做刺身?
    刺身是日本的一種傳統料理,是將魚(多數是海魚)、烏賊、蝦、章魚、海膽、蟹、貝類、牛肉和馬肉等肉類用專用刀具切成片、條、塊等形狀,蘸著山葵泥、醬油等佐料,直接生食。日語漢字將「刺身」寫作「刺身」,日語音為「灑西米」,羅馬音為」sashimi」。
  • 日本餐廳噁心殘忍一幕:生吃活剝牛蛙 被批太殘忍
    來自紐約的日本料理工作室的日籍廚師瑪米西出告訴福克斯記者,這並不是一道特色菜,並強調:「我並不想讓你們覺得這就是日本人喜歡的日本菜,它不是的,只是一道不尋常的菜而已。」  坐落在東京「記憶通道」裡的餐廳,由於提供稀奇古怪的菜而聞名,例如:甲魚、豬睪丸、蛇酒、烤蠑螈、跳動的青蛙心臟,還有視頻裡的牛蛙刺身。
  • 10大臺北最受歡迎的日本料理店,看見一家就止不住口水!
    請在臺北享用美味的日本料理。臺灣有百年歷史的家族擁有的商店和日本著名餐廳的海外分支機構。這些商店具有可媲美日本的正宗口味和一流的性價比,因此受到粉絲的青睞和追捧。Chefshowtime:無邊界的私人美食Chefshowtime擅長於各種日本料理和甜品飲料,精心選擇最佳食材,遵循日本傳統飲食文化,並對其進行本地化,以使這些食物更適合中國口味。所有菜餚都很精緻,並創造出無國界的私人家庭美食。紅燒豬肉飯和poi甜點是其特色菜。
  • 壽司和生魚片是兩回事!即便使用同樣的生魚片,但也是不同料理!
    只要說「Sushi」這個日語發音就能被聽懂,現在它已經是全世界有名的日本餐的代表了。在日本以外的國家,牛油果、奶酪、炸蝦等都成為材料,各國的飲食文化得到反映,壽司展現了其獨特的發展。現在,在海外的居酒屋或日本料理餐廳都能隨意品嘗到壽司了。
  • 威廉王子口誤 搞混日本料理和中國菜(雙語)
    英國威廉王子於本周四在公共場合露面時,犯了一個和他的祖父菲利普親王一樣的口誤,把日本料理和中國菜搞混了。   威廉王子趕緊更正說:「抱歉,是日本料理。你們吃過很多日本料理吧?」 當時他正由日本副首相麻生太郎陪同,參觀日本文化會館。
  • 全球7大「噁心」食物,日本生魚片上榜,排名第1的竟是中國的它!
    日本生魚片 日本料理以生魚片最為著名,堪稱日本料理的代表作 當日本食客吃生魚片的時候,一半被吃掉的死魚突然開始蠕動,
  • 日料菜單上的生魚片都是啥魚?這種「合成」的生魚片,有兩種顏色
    如今走在中國的大街小巷,都能看到各式各樣的日本料理店。雖然都是日料,但是它們之間也有很大區別。有的日本料理店,就只賣日式便當、日式拉麵。有的日本料理店,則會賣高檔一點的刺身和壽司。刺身是日料中的精華,也是日料中較為昂貴的部分。
  • 一起了解下,日本傳統料理的知識
    會席料理不像本膳料理那樣注重禮儀和形式,會席的吃法相對自由,以輕鬆的方式享受料理的美味是它最大的特色。會席料理的菜色有先付(前菜)、碗物(吸物)、向付(生魚片),缽餚(烤物)、強餚(煮物)、止餚(醋物或涼拌),搭配米飯、味噌湯和醬菜。有些會再加上炸物、蒸物或鍋物,使料理顯得更為豪華和豐盛。
  • 日本高級料理店連曝醜聞 將吃剩生魚片重新裝盆
    據日本共同社、《朝日新聞》5月8日報導,高級日式酒家吉兆集團旗下公司「船場吉兆」,在曝出牛肉產地造假後,所屬高級酒店又連續被曝向顧客提供剩菜的醜聞。7日,船場吉兆向福岡市保健所申報時表明,受前社長湯木正德指示,其博多分店從建店之初就不斷向顧客提供剩菜。
  • 為何日本人常吃生魚片,卻不見他們擔心有寄生蟲?看完就明白了
    唐彥謙的《索蝦》、袁枚的《隨園食單》等作品,無不顯示出中華民族幾千年的歷史上,中國人們對吃的喜愛和推崇。隨著世界關係的緊密連接,我們了解到世界上有許多個國家吃的東西和我們都不一樣,對待食物的方法和我們不一樣,各個地區的美食文化也都相去甚遠,例如日本的「吃文化」,就是好吃「生魚」了。
  • 日本最有名的刺身料理,用的都是哪些魚,很多人吃過卻不知魚名!
    魚皮可以炸吃,魚頭魚骨頭可以做湯,魚肉可以可以片成生魚片,一魚三吃,可以吃到魚的多種吃法,而且一點也不浪費。用三文魚做出來的魚湯,鮮美可口,喝起來很過癮。而三文魚的魚皮炸出來,香脆美味,蘸上一點辣椒粉,吃起來很爽口。而三文魚的生魚片,蘸上點調味料,再蘸上一點芥末,那口感簡直太美味了。在我國,一般沿海地區都喜歡吃生魚片,對於內地的人來說,吃著就很不習慣。
  • 日式燒肉會席料理,新鮮與本味,是對一餐最高的評價
    當我想為一餐極致的日式會席料理配圖時,我選了一張湯豆腐。它是十幾道美感十足的料理中最不起眼的一道,名為「溫物 八戶乾貝猴菇 湯豆腐」。在看似簡單的事物面前要懷有敬畏之心,如中國文化說的「大道至簡」,這種簡是通過「博大精深」的繁複之後所提煉出來的。
  • 日本最「殘忍」的料理,從活魚身上切片再放回魚缸,觀賞魚架遊泳
    日本最「殘忍」的料理,從活魚身上切片再放回魚缸,觀賞魚架遊泳放飛心情去旅行,旅途有你更精彩,歡迎收看本期內容,日本最「殘忍」的料理,從活魚身上切片再放回魚缸,觀賞魚架遊泳,想必大家對這件事都非常感興趣吧,下面讓我們一起來看,日本也是一個追求美食的國家,日本的很多特色料理,吸引了世界各地的遊客紛紛前往品嘗
  • 臺北最好日本料理去哪吃 臺北的日本料理餐廳哪家好
    這次給大家整理一下最好吃的臺北的日本料理餐廳,在臺北,大部分是土生土長的臺灣人,臺灣人喜歡吃日本料理,因此很多的日本料理店也很火。到底臺北最好日本料理去哪吃呢?今天為你介紹臺北日本料理店。臺北最好日本料理去哪吃?
  • 日本刺身與中國的淵源探究
    作者:李佳寧導讀:(1)刺身是日本的美食代表之一。當今的日本刺身是在「膾」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膾」在中國傳統的飲食中主要指生魚片。(2)日本最早食用生魚片的記載出現在公元7世紀,正值中日交流高潮,這是否是一個巧合?
  • 中華料理天下第一?別忘了,中華料理≠中國料理
    但實際上,在八大菜系這個概念裡,蘇菜=淮揚菜,或者說淮揚菜代表了蘇菜。無獨有偶,也有些八大菜系的介紹裡,把浙菜說成杭菜,也是同樣的道理。 PS:造成徽菜誤傳成本幫菜的原因主要有兩個,一是押韻,「淮揚」和「本幫」字數一致,韻腳也押得上,把徽菜替換成本幫菜更朗朗上口。
  • 日本料理被列入聯合國文化遺產(雙語)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英語閱讀>雙語新聞>時政熱點>正文日本料理被列入聯合國文化遺產(雙語) 2013-12-20 11:03 來源:ChinaDaily) 作者:
  • 臺北的日本料理店食客絡繹不絕,頂級海鮮刺身,網友:真想吃
    在其他國家裡面能夠看到中國當地的美食,在中國當地也能夠看到日本國家裡面的刺身,就好像是臺北這一個地方。臺北的日本料理店食客絡繹不絕,頂級海鮮刺身,網友:真想吃。日本當地的海鮮資源非常的多大多數日本吃貨朋友們對於海鮮的要求非常的高,吃到的自然都是一些生魚片啦。這段時間本來打算去到了臺北當地旅遊,於是就跟鄰居找一找當地的著名景點。突然看到了一位中國消費者表示,日本料理店食客絡繹不絕,最關鍵都是頂級海鮮刺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