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訓:「一人不進廟,二人不看井,三人不抬木」,什麼意思?

2020-12-03 呆萌呆萌的小綠蘿

在我國有很多古訓和俗語。它們雖然都是簡簡單單的一句話,但是背後卻有一個個深刻的故事。而且這樣的故事簡單明了,讓我們很好理解。古訓裡邊的深意更是能指引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少走很多彎路,甚至還可以成為我們的座右銘。這些古訓和俗語,是隨著中國幾千年的發展,逐漸篩選下來的,具有一定的含金量和使用性。作為現在的我們,更應該好好了解這些古訓,吸取它們中的精華。

在中國有句古訓,叫「一人不進廟,二人不看井,三人不抬木」這句話到底有什麼深刻的含義呢?這雖然是一句簡單的話,但是裡邊卻還有三個教訓。這三個教訓都引人深醒。

一人不進廟,在我國古代,宗教一直是輔佐政治的良好洗腦武器。有很多朝代,都非常崇敬宗教,所以寺廟是當時社會比較神聖的地方。在這些寺廟裡,供奉著神像,甚至還有香客們添的一些香油,當然還有一些達官貴人所送來的珍貴物品。這些物品平時放在由寺廟中的僧人看守,但是僧人們每天都有吃飯和早晚課的時間,他們也會有離開廟宇的時候。當他們離開這裡的時候,如果有不法分子進入寺廟,拿了這個東西,在不法分子離開後,如果再有一個人進去寺廟,雖然他是清白的,但是自己卻沒辦法證明自己的清白。如果一旦被抓,很容易受到政府的嚴懲,甚至百姓的唾棄。帶中國古代沒有攝像頭,所以無法考證,因此這樣的人會造成百口莫辯的狀態。所以避免受這種無謂的冤屈,所以留下這句古話。

二人不看井,是指兩個人不能一起去看古井,在中國古代,人們飲水問題主要依靠古井,因為當時鑽井技術原因,所以中國的古井開口都比較大,當有兩個人靠近的時候,如果一個人心中生了歹意,把另一個人推搡進井裡,是經常發生的事情。但是,也有引起誤會的時候。在中國古代人們使用古井的頻率是非常高的,在經過長時間的打磨,以及井水的侵蝕,井臺上的石頭往往非常光滑,這時如果兩個人一起去看井,一個人一不小心掉到了水裡,另一個人就很容易造成嫌疑,雖然他是被冤枉的,但是無法進行自我辯解。其實在現實生活中,人們對於有可能發生危險的事情也一定避免兩個人一起去做,這樣如果一個人一旦發生意外,另一個人難辭其咎。

三人不抬木。指的是三個人不要一起去抬木頭,以及特別重的動物。因為這樣可能會有一個人去偷懶,而這個人還不容易被其他兩個人發現。而在整個抬樹的過程當中。每個人都覺得自己出的力很大,心中想著對方出的力很少,這樣就會形成怨言,久而久之三個人會鬧矛盾,耽誤事情的發展。這句話用在做生意方面也是可行的,在三個人一起做生意的時候,往往由於一個人的分工而造成兩個人負擔比較重,三個人也因為分擔責任的不同,而覺得對方付出比較少,自己得到的又比較少,造成很大的矛盾,還有消極怠工的事情。所以不管在做任何事情的時候,都應該考慮周到,一旦有人從這件事情當中獲得的報酬和付出的不成正比,那個事情就會向反方面而走。

相關焦點

  • 一人不進廟,二人不看井,三人不抱樹,獨坐莫憑欄,是什麼意思?
    一人不進廟一人不進廟人們對廟和道觀洞穴之類的東西比較敏感,這些通常都是鬼神所居住的和常光顧的地方,一個人進去尤其的沒有和尚的破廟,就會心生膽怯,害怕有什麼東西附在自己身上,所以說「一人不進廟」。兩人不看井兩人不看井古人常說二人不看井,如果一個人不小心失足跌入井中,會被誤解為是另外一個推下去的。但這是古代,在現代社會不會有這樣的事情發生,別是是將人推下去,就是水井都很少見,除非是在一些鄉下野村還有水井。再者說,現在科技探頭這麼發達,不會存在這樣的事情。
  • 「一人不進寺,二人不看井,三人不抱樹」,啥意思,道盡人性醜惡
    這種俗語俗話儘管許多 淺顯易懂,但一些使我們絞盡腦汁難以了解透亮,古代人講「一人不進寺,二人不看井,三人不抱樹」,看起來樸實簡易,實際上蘊含深刻含義,道盡人的本性醜陋,遺憾十人九不知道。「一人不進寺」,古時候社會管理很差,而寺院一般都在偏僻的大山深處當中,不但人跡罕至,還經常出現猛獸及匪盜出現。
  • 俗語「兩人不對火,三人不點菸」是什麼意思?點菸文化有何講究?
    引言在平時我們好友相聚的時候,經常會聽到朋友說:兩人不對火,三人不點菸,那這句話究竟什麼意思?三個人為什麼不能點菸呢?為了大家彼此加深友誼,不應該是相互點菸才對嗎?實際上,除了這些普遍存在的酒桌文化,還有很多細小的規矩,正所謂不患寡,而患不均。細節決定成敗,飯桌上的一個小細節,就可能影響一單生意的成敗。那麼這「兩人不對火,三人不點菸」說的正是其中的「點菸」文化。
  • 一人一勺不許多喝是什麼意思 一人一勺不許多喝有何內涵梗
    一人一勺不許多喝是什麼梗?一人一勺不許多喝是一個很有意思的梗,該句還衍生出了許多相關梗復,比如一人一勺不許用瓢制、二營長把抽水泵給我抬上來百、把桶放下等。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一人一勺不許多喝是什麼梗教程,一起去看看吧!
  • 網絡流行語科普時間到 一人一勺不許多喝什麼意思什麼梗?
    網絡流行語科普時間到 一人一勺不許多喝什麼意思什麼梗?時間:2019-10-21 16:26   來源:小雞詞典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網絡流行語科普時間到 一人一勺不許多喝什麼意思什麼梗? 在影視作品或動畫中出現萌妹洗澡的劇情片段時,常見的彈幕內容。
  • 古訓「慈不掌兵,義不掌財」是什麼意思?
    「慈不掌兵,義不掌財」,這兩句話是來自於《增廣賢文》。原本的意思是心腸軟的人不適合領導軍隊,因為沒有威嚴,軍隊不能做到令行禁止,而後一句說的是一個人太講義氣了,不容易守住財富。這個義,一般是指講義氣,豪氣沖天的那種,比如,魯智深,李逵,宋江這樣的,天天就講義了,義靠什麼,仗義疏財,靠錢,宋江號稱孝義宋三郎,其實就是孝義送三郎。你不送東西,不送錢,還有什麼義氣!太過仗義的人,重朋友而輕財務,讓這樣的人掌管財權,結果可想而知。商場如戰場,經商的時候如果太過講義氣,那是很難掙到錢的。這句話並非是奉行無奸不商,這樣的商人也走不遠。
  • 抽不抽?井是什麼意思?
    三、井是什麼意思井的意思是當一個卡池抽滿300次的時候,就可以用pt兌換這期卡池的角色, 一井即4.5w鑽石。如果你抽卡非常非常非,那麼最多需要用一井抽到這期卡池的角色,所以我們會把井當作抽卡的單位。所以我們經常會聽到一種說法是,在某卡池前要準備一井的鑽石==
  • 俗語「兩人不對火,三人不點菸」,說的是啥意思?
    小孩們只能坐在最不顯眼的位置,若是人多,那麼他們便連位置都沒有,只能站著吃飯。 在農村中,還流傳著許多關於餐桌禮儀的俗語,例如「菜不擺三,筷不成五,席不成六」、「吃飯託腮,一定有災」以及「兩人不對火,三人不點菸」。前兩句俗語的意思,在之前的文章中已有介紹,這裡就不一一贅述,今天就只對最後一句俗語進行解釋與說明。
  • 40年代假老道「神仙下凡」事件:為顯神通,竟7天7夜不吃不喝
    他在廟院臺階走廊上盤腿汀坐,7天7夜水米沒進。前去瞧熱鬧的人山人海,絡繹不絕。更有燒香參拜的善男信女視他為「神仙下凡」,一步一個頭,跪在院內外求道仙治病除災。看病者只要往他跟前一跪,不用來者開口,他就知道你家病人是誰,得的什麼病,說得來者頻頻點頭稱是。有一來者說:「道長仙長。既然您知道我老母3日昏迷不醒,就請道長大發慈悲,救我老母一命吧!」
  • 農村俗話「廟前貧,廟後富,廟左廟右出鰥孤」,說的是什麼意思?
    原創文章,禁止轉載農村地區以前有很多寺廟,這些寺廟往往建立在比較偏遠的地方,例如山裡或者是荒郊野外,農村的老人們經常會說「廟前貧、廟後孤,大廟左右出寡婦」「寧住廟前不住廟後,寧住廟左不住廟右」 「廟前貧,廟後富,廟左廟右出鰥孤」 這些話。
  • 俗語「兩人不對火,三人不點菸」,啥意思?抽菸的講究你知道多少
    大家好,這裡是珊珊開心,我是小編珊珊說農,每天給大家分享不一樣的農村俗語,如果大家覺得喜歡農村俗語和廣大農村人的智慧結晶,請點擊右上角關注我,後續小編會每天為大家帶來更多的農村的俗語和三農知識哦!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的農村俗語就是俗語「兩人不對火,三人不點菸」,啥意思?
  • 洗耳河畔的許由廟與巢父井
    瀕河有巢父井,許由廟,是故河曰洗耳。流風遺俗,遞相襲習,謳吟悼祠,顧曰罔徵雲。」 二、正德《汝州志·古蹟》卷二記載曰:「巢父井,在西關街南,其旁有許由廟,相傳井有八角,上有柏樹三株,凌宵花纏繞其上。故諺云:『汝州城西八角井,一柏一樹凌霄花。』井久湮塞被民居所侵,弘治癸亥,夏雨漲水,洗耳河邊衝出一石刻,宋紹聖四年赤城羅適題《巢父井亭》詩。『泊然巢一枝,常靜不待息。
  • 農村俗語「魚不蒜,牛不韭,肉不姜」,到底是什麼意思?廚師答疑
    推薦語:古人的智慧真是令人佩服,上千年的古訓下來依然受用!要堅持學習,學無止境下文轉載自作者:最食記從古至今,前人的實踐留下了很多的美食方面的技巧,這無疑是前人積累的寶貴經驗和財富,為指導後來者提供了借鑑。
  • 俗語:人窮不交三友,落難不求三人,啥意思?看清身邊的假朋友
    文/畢之俗語:人窮不交三友,落難不求三人,啥意思?看清身邊的假朋友一個人要想取得一些成就,除了和自身修養有關,還和周圍環境有關。這句話就是:"人窮不交三友,落難不求三人。"先說說這三友吧,第一種就是同病相憐的人,可能很多人都會覺得和自己處境差不多的人可以了解自己,也能傾聽自己訴說心事。但是你要明白一件事,一個人如果長期都是這種處境的話,那麼他一定是自身有問題的,所以這類可以和自己同病相憐的人還是少交一點為好。因為人生不是用來哀嘆的,而是用來拼搏的。
  • 為什麼林黛玉不受人待見?看到宮花那一刻,說話暴露真實人品
    按說,林黛玉也不算是不懂事的,察言觀色的能力隨著年齡的增長,反而是顯得越來越倒退了。當初黛玉幼年進賈府時,見人就行禮,處處盡顯閨中女子知書達理的樣子,可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大家熟悉之後,禮節上黛玉跟寶釵相差甚遠。很多人說王夫人是拆散林黛玉寶玉愛情的主力軍之一。可是作為母親角度來說,黛玉其實並不是當家主母的合適人選。
  • 外國老闆跟你說「heads up」,不一定是「讓你把頭抬起來」啊!
    很多小夥伴看到heads up,第一反應就是「把頭抬起來」, 確實有這麼一層意思。比如說聽歌的時候,大家會經常看到歌手和歌迷互動,說heads up——把頭抬起來;再比如說教官對一群學員說heads up——讓學員們把頭抬起來。
  • 俗語:廟小妖風大,水淺王八多,是什麼意思?蘊含深刻哲理
    俗語「廟小妖風大,水淺王八多」,我們常常會聽到別人脫口而出這句話,通常是在什麼情況下呢?在比較憤怒的情況下。例如有人對某個公司領導說,你們這個公司真是廟小妖風大,池淺王八多,其實就是在埋怨這家公司內部管理混亂,人員情況複雜,正氣得不到弘揚,歪風邪氣滿天飛的狀況。那具體怎麼來理解這句話的意思呢?中國是盛行佛教的國家,各種大大小小的寺廟遍地都是,但是寺廟一般都規模不大,且建在比較偏遠的山上或者郊區。
  • 老農說2021年「花收一分,二人六餅,草子十分」,是什麼意思
    眼看著新一年馬上就要到來,在農村中關於新一年的消息也越來越多,農村老人說2021年是「花收一分,二人六餅,草子十分」,這是什麼意思呢?農村老人所說的「花收一分,二人六餅,草子十分」來自於灶馬頭。在過去農村家家戶戶的爐灶旁都貼有一張灶馬頭,過去的農民便是根據灶馬頭來推測未來的年景。
  • 「悠悠分水」百歲坊村中的福佑廟
    童年時代,我曾看過《諸睦村志》,書中確實有這樣的記載,並且還附有木刻版的廟圖式樣。為此,我特地去象山上砍柴,親眼目睹那座廟基的遺址,瓦礫堆上長滿了荊棘和灌木,菟絲藤纏繞在柴草上。俗話說:城裡城隍廟,村外土地廟,據此話來講,造廟是有所規定地點的,其實也不是絕對的,從百歲坊這座福佑廟來看,廟中塑有土地公公與土地婆婆的像,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下面就談談這個不尋常的來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