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一百種植物

2020-12-05 大眾日報

□ 韓浩月

往年暑假,會帶孩子全國各地跑,今年改主意了,想整個暑假的大多數時間,在老家呆著。女兒上四年級了,以前從未在老家停留超過一周,自然對故鄉風物少有了解,徵求她的意見,她立刻同意了,因為在她看來,縣城與鄉村的生活,是完全陌生而新鮮的。

像往常一樣,初回老家的前幾天,是各種飯局聚會,等到忙完這些時,可以去樹林、田野與自然中了。住所的馬路對面,是一片數千畝的慄子林,步行過去也就五分鐘的時間,而在從前,是需要騎著摩託車過來,小城擴張得很快,當年的荒涼之地,如今也有了繁華的味道。

這片慄子林,在我的少年時代,留下了許多記憶,以前的夏天,經常到這裡,找一棵看上去最大的樹,把自己的身體「鑲嵌」到分叉的樹幹中間,睡一個很香的午覺,或者拿著一臺裝著黑白膠捲的相機,拍下一些照片……慄子林中總是陰涼的,從來不會讓人感到酷暑的威力。

雨後的慄子林,腳下的沙土踩上去軟軟的,給女兒指樹葉間結的那些果實,一開始,和樹葉同色的慄子殼,很是考驗人的視力,等到眼睛適應了林中的光線,那些渾身長著毛茸茸綠刺的慄子,便一個個現出原形來,它們的身體都是圓乎乎、胖嘟嘟的,看上去很萌。

女兒吃過炒熟的慄子,卻是第一次近距離看到刺蝟一樣、正在生長發育期的慄子,她很開心,有一點小心翼翼,不敢觸碰慄子殼外表的綠刺。我把枝頭拉低,讓她學我輕輕觸碰,手指傳來輕微的痛感,這是慄子在保護自己,「看到沒有,慄子這麼年紀輕輕,就懂得用渾身的刺來保護自己了」。

在一片片的慄子林中間,會有一小塊一小塊的土地,這是附近的人開闢出來的,種了一些容易生長的莊稼,比如高粱、綠豆、豇豆、玉米、落花生等。這些食物,出生在城裡的小孩子們多是吃過的,知道它們的味道,卻不知道它們是在什麼樣的「身體」上長出來的。摘了幾枚提前熟透的綠豆莢給女兒,她站在小路上開心地剝了起來,一粒粒翠綠的綠豆,從黑黃的豆莢中蹦了出來,像是迎接衝破黑暗帶著新生的喜悅。這十來顆綠豆被女兒帶回家放在玻璃杯裡保存了起來。

花生正是生長繁茂的時候,每一棵都是那麼蔥蘢,每一片花生葉都是綠意盎然,片片營養充足的樣子讓人喜歡,沒有一片「面黃肌瘦」。土地真是神奇,土壤真是「汁液」豐富,投進去一些種子,就能給你貢獻出一塊充滿希望的糧田。花生的肢體與葉片,吸收著陽光的能量欣欣向榮,本來乾癟幼小的花生果,在伸手不見五指的土壤裡變得潔白、飽滿,等到有一天被人們一鍁挖出或者一把拔出,那些果實也會在突如其來的光亮下抖擻起來吧。

女兒蹲在一株花生面前研究了許久,想要弄明白花生地上生長與地下生長的關係。一些糧食,是掛在枝幹上成熟的,另外一些糧食,則是埋在土壤裡成熟的,它們都是可愛的糧食,如果不了解它們的生長與收穫過程,又怎會對它們心生熱愛呢?

記得看過一篇文章,說在大城市出生並長大的孩子,最多認識二三十種植物,有的甚至還認識不了這麼多,韭菜與麥苗有什麼區別?大人都不容易分辨出來,更別說小孩子了。

在老家閒逛的那幾個早晨,女兒只認識路邊各種草中的一種——狗尾巴草。這種草的知名度實在太高了,估計所有小朋友都認識,但除了狗尾巴草,其他像稗子、小雞草、沿階草、彩葉草、刺薊、葎草等等,一律都是認不出來的。我能認出來,也是藉助手機裡的植物識別軟體,以後能認出田地裡一半以上植物的人,哪怕是農民,都不會太多了吧,再以後,恐怕絕大多數人,想要知道植物的名字,都得依靠軟體與網際網路。

經過幾天的尋訪,女兒已經喜歡上了這種田野行動,她真切地了解了一些植物,看到了它們的形狀,知道了它們的特徵,品嘗了它們的味道,其中最為令她覺得震撼的是,去嗅一株野花椒樹的味道,果實還處在青澀期的野花椒樹,已經有了它獨特的辛辣與清香氣味,把它送到鼻子下,深深地呼一口氣,花椒的味道直入肺腑與腦海。這樣的味道,是一種禮物,這種禮物,無比清楚地解釋了人與大自然之間的關係——人是依附於大自然而生的。人行走在自然中,每走一步都會得到自然的饋贈,這是多麼令人感激的事情。

這個暑假,女兒想要認識一百種植物,這也是一些植物研究工作者對孩子們的一個期望。當然,真正記住這些植物是困難的,好在方法比困難多,只要在一段時間裡頻繁接觸,反覆確認,應該也不是什麼難事。

相關焦點

  • 農村有種植物,幾乎所有人都認識它,卻不知它是一種中藥材
    文/隨風飄散農村有種植物,幾乎所有人都認識它,卻不知它是一種中藥材眾所周知,農村這裡有著非常多的野生植物,這些野生植物有的在農村非常常見,但是也有的野生植物到現在已經看不到了,
  • 搞笑:一個美國人有一塊田,為何不種植物卻賺大錢?腦筋急轉彎
    一個美國人有一塊田,為何不種植物卻賺大錢?---請您猜一腦筋急轉彎一般的田是用來種植物的,可以用來種小麥,也可以用來種菜,種豆子。嗯,美國很多農民種大豆,很多大豆出口到我國。當然,田也可以用來種果樹。那這個人的田不種植物,那拿來幹嘛呢?
  • CNW MCS 專用小柱助力豆芽中10種植物生長調節劑的檢測
    安譜實驗根據目前主流的檢測方法,開發出自己的MCS 專用小柱,利用小柱淨化,LC/MSMS 檢測的方法,對常見的10 種植物生長調節劑進行測定,操作簡便,回收率高。 一、樣品前處理 1.
  • 南師講:還有個東西比光速要快,大概要我死了以後一百年會被認識
    現在太空科學發達,我認為還有個東西,大概要我死了以後一百多年會被認識,有一個超光速、音速的東西「念速」,我給它起的名字,這個東西不得了,所以一念專心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極樂世界的路好遠,一念就可以往生,這個「念速」不得了。現在光學曉得你們坐在這,離開以後三個鐘頭以內用設備再照一下,每個人的影像還在這,這是光的關係。
  • 這些中國獨有的水果,除了圖4,別的一種都沒有見過,你認識啥?
    【這些中國獨有的水果,除了圖4 ,別的一種都沒有見過,你認識啥?】中華鈣果,屬薔薇科櫻桃屬歐李種植物,是一種矮小的灌木果樹,為我國所特有。株高僅0.5-1米,可以說是世界上最矮小的木本果樹。【這些中國獨有的水果,除了圖4 ,別的一種都沒有見過,你認識啥?】
  • 一百遍啊,一百遍!這個網文名梗的由來你清楚嗎?
    一百遍啊,一百遍!這個網文名梗的由來你清楚嗎?「一百遍啊,一百遍!」這句話起初源自周星馳《唐伯虎點秋香》,但真正使其流行起來的卻是辰東的封神之作《神墓》,此話在神墓中出自紫金神龍之口,專門用於挑釁夢可兒的,但卻因其過於搞笑和內涵,又被無數讀者視為神墓點睛之筆,最強語錄!原句:「嗷....還用問嗎,當然是那個女人,那個該死的小娘皮!
  • 在被子植物中,有26個科的數百種植物具有CAM途徑
    在被子植物中,有26個科的數百種植物具有CAM途徑。CAM植物最顯著的代謝特徵是在晚上形成Mal,在白天Mal消失。在CAM植物中最豐富的酸是Mal,從Mal轉化而來的檸檬酸和異檸檬酸含量較少。而且檸檬酸和異檸檬酸的含量不發生晝夜變化。
  • 一百光年是多少千米?需要幾年才能到達?有離開太陽系了嗎?
    比如一光年就是光走一年的距離,而一百光年顧名思義就是光走一百年的距離!這個距離是多遠,我們做個簡單計算即可!一、一百光年是多遠?首先我們要確定下,光年中的年是什麼意思,因為在天文學上年的定義有恆星年,回歸年,儒略年......
  • 金邊卵葉女貞和金森女貞的區別在哪裡 是否屬於同一種植物(圖)
    圖:園林綠化帶灌木女貞【小貼士】從上述可以看出,金邊卵葉女貞和金森女貞都是木犀科常綠灌木,但並非同一種植物,金邊卵葉女貞生長期長,金葉佔主導,溫度越低,新葉的金黃色越明豔,它只有夏季持續高溫時會出現部分葉片轉綠的現象
  • 有種植物,不要挖根摘下葉子,用處很大,被稱為「一葉蘭」!
    導讀:有種植物,不要挖根摘下葉子,用處很大,被稱為「一葉蘭」!隨著社會不斷的進步,人們的生活過得更好了,慢慢的也開始享受生活給人帶來的美好。很多朋友忙裡抽閒也要在家裡養幾盆好看的花卉盆栽,不光是放在家裡觀賞,還能淨化空氣,幫我們吸走更多不利於人體的空氣。
  • 家裡萬萬要養8種植物,廚房再多油煙也不怕,全部都被吸收了
    家裡萬萬要養8種植物,廚房再多油煙也不怕,全部都被吸收了有八種植物可以吸走煙氣?竟然還有這麼神奇的植物,今天誰也阻止不了我向大家安利的心。
  • 一年級新設科學課 新生要種植物觀察它的生長變化
    一年級科學課本封面及內頁  一年級新生要種植物  觀察它的生長變化  溫州網訊 9月開學,小學一年級將新設科學課,新課本已運抵溫州。昨天,市教育教研院專家稱,該教材「有兒童的視角,有實踐的、科學文化的視角」。
  • 組合數學一百題(一)
    唔,這裡是新的組合數學一百題,由Chuan_shan整理。還有就是組合數學一百題還沒有全部完成,只是因為這個周的答案更新可能會咕咕咕而導致只推送一篇文章的臨時行為哇TAT,唔,他們都沒準備好本周的每日一題答案嗚嗚嗚。嗯,大概簡單說一下吧。這一輪的百題一共分十次發出,每十題為一組,難度基本上逐步上升,可能有個別題目難度下落。其中第一組和第十組的題目難度較大,相對而言是比較難的。
  • 老布希的最後一百英裡
    中新社休斯頓12月6日電 題:老布希的最後一百英裡  中新社記者 曾靜寧  12月6日中午,休斯敦陰雨綿綿。通往德克薩斯州農工大學城的鐵道沿線,數以千計的男女老少看向老布希靈車駛來的方向。  美國第41任總統喬治·赫伯特·沃克·布希(老布希)靈柩的最後一段路由「聯合太平洋」火車護送。
  • 直播公會的一百種死法……
    《公會的一百種死法》本文受到《西部的一百萬種死法》電影啟發,有感而發。電影講述了19世紀末生活在美國西部舊時代的人們是如何生存和生活的。雖說電影叫作「一百萬種死法」,但影片裡其實「只」死了15人,不過每一種死法,倒是讓人印象深刻就是了。
  • 你知道秦嶺有多少種植物嗎?有些和恐龍一個時代……
    那麼問題來了, 你知道秦嶺有多少種植物嗎?   秦嶺中的植物起源於公元前6500萬年,由於地處亞熱帶和暖溫帶的交界,獨特的地理氣候條件,育出了3839種植物。
  • 全球頂尖一百材料學家榜單公布
  • 一百隻猴子效應
    很奇妙的是,當第一百隻猴子模仿其他猴子去清洗土豆時,卻發生驚人的變化——從來沒有學習過洗土豆的猴子,突然間幾乎都學會了這種新的方式。也就是說,其他不知道如何洗土豆的猴子,雖然沒有跟已經學會洗土豆的猴子接觸,可是竟然也知道這個方法。
  • 這種植物藥用價值高,味道有大米的香味,但是很少有人認識它!
    它的價值只要已被人們發現,就會變成珍貴的植物有很多種植物都是這樣,比如說碎米會、碧色菜、鐵莧菜等等,非常受人歡迎,今天主要介紹的是一種全身都長著毛的野草,它的名字叫「米口袋」它的價值很珍貴,外表很罕見。很多網友見過這種植物的第一感覺就是長得特別有顏值,很漂亮,花朵是紫紅色、到松綠色再到藍色漸變得。
  • 「初中物理一百問」「鯨歌」為什麼越來越稀少?
    關注樂學一百 第一時間為您送達中小學教育 | 家庭教育 | 學習資料 | 免費課程噪聲汙染這個詞你一定不陌生,它被稱作現代社會的「隱形殺手隨著對噪聲汙染的深入認識,人類開始建立起一系列防護措施,比如馬路中間的隔離帶、高速路邊的屏障和很多場所中禁止鳴笛或禁止喧譁的標識,這些都有效減少了噪聲汙染。然而,人類顧著自己的同時,卻忽視了同是地球生物的其它物種。這篇文章咱們就一起看下,海洋中最重要的物種——鯨受到噪聲汙染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