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測風雲變幻 服務生產生活

2020-10-13 國際在線

核心閱讀

今年是我國風雲氣象衛星事業發展50周年。50年來,我國風雲氣象衛星事業從零起步、發展迅速、成效顯著。迄今,我國已成功發射17顆風雲系列氣象衛星,目前7顆在軌運行,實現了對大氣及地球多圈層系統全球化、精細化綜合探測能力,氣象衛星綜合性能達到世界先進水平,為保障生命安全、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做出了突出貢獻。

據中國氣象局預計,10月份,西北太平洋和南海海域可能有4—5個颱風生成,其中,有1—2個登陸或顯著影響我國華南沿海地區。面對複雜的颱風形勢,天氣預報員們心中有底:風雲氣象衛星時刻監測著風雲變幻,提供著及時、豐富的觀測數據,颱風蹤跡一覽無餘。

今年是我國風雲氣象衛星事業發展50周年。50年來,氣象和航天科技工作者不斷攻堅克難、求實進取,我國風雲氣象衛星事業從零起步、發展迅速、成效顯著。迄今,我國已成功發射17顆風雲系列氣象衛星,目前7顆在軌運行,形成了極軌、靜止兩個系列的綜合觀測星座,實現了對大氣及地球多圈層系統全球化、精細化綜合探測能力,氣象衛星綜合性能達到世界先進水平,為保障生命安全、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做出了突出貢獻。

「風雲衛星是知冷知熱的百姓星,自力更生的創新星,聯合協同的合作星,服務全球的中國星。」國家衛星氣象中心主任、風雲氣象衛星工程總設計師楊軍說。

經歷了從無到有、從跟跑到並跑再到部分領域領跑的跨越

半個世紀前,周恩來總理高瞻遠矚地提出「搞我們自己的氣象衛星」,並於1970年親自批准研製氣象衛星的任務。

「這些年來,我國風雲氣象衛星事業經歷了從無到有、從跟跑到並跑再到部分領域領跑的跨越。」中國氣象局黨組書記、局長劉雅鳴表示。

1988年9月7日,我國用長徵四號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風雲一號A極軌氣象衛星,獲取了清晰的遙感圖像,從此告別了完全依賴外國氣象衛星數據的歷史。

回憶起目睹衛星升空的場景,2019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中國科學院院士曾慶存感慨萬千:「我當時熱淚盈眶,距離我們決定放自己的氣象衛星過去了近20年,終於有志者事竟成!」

1997年6月10日,我國將風雲二號A靜止氣象衛星送入太空,標誌著我國繼美國、歐盟之後,成為第三個同時擁有極軌和靜止氣象衛星的國家及地區。

2008年和2010年,我國成功發射風雲三號A、B試驗星,實現了極軌氣象衛星升級換代,技術指標與世界先進水平相當,我國氣象衛星技術邁入世界先進行列。

2016年12月11日,我國成功發射第二代靜止氣象衛星——風雲四號A星,東半球成像時間由30分鐘提高到15分鐘,對中國區域可實現每5分鐘一次的觀測覆蓋,最高解析度從1.25公裡提高到500米。

2018年6月5日,風雲二號系列收官星H星成功發射,成為肩負服務「一帶一路」建設使命的「一帶一路星」,開啟了風雲衛星國際服務的新紀元。

隨著「風雲家族」發展壯大,衛星應用效益進一步充分發揮,我國初步建成了涵蓋各級氣象部門,面向行業和國際用戶的衛星遙感綜合應用體系。發展了雲、輻射、大氣、陸表、海洋以及大氣成分等上百種遙感產品,產品質量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為各行各業提供了精細化的衛星數據產品服務。

為防災減災、生態文明建設等提供有力支撐

風雲氣象衛星是我國重要的空間基礎設施,是保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和民生福祉的「天眼」。

今年汛期,我國長江流域等地遭遇歷史罕見汛情,風雲衛星在防汛救災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7月中旬,衛星通過連續監測發現,鄱陽湖地區雖然強降水弱化、水位下降,但未來長江上遊仍有強降水過程,長江九江段水位將持續超警,對鄱陽湖水位具有頂託作用,延緩退水速度,相關圩堤會面臨較大壓力。氣象部門據此建議,保持鄱陽湖周邊圩堤巡查力度,加強圩堤除險和群眾轉移安置工作。

精密的衛星觀測是提高氣象災害監測預警時效的關鍵因素之一。這些年來,風雲衛星幫助我國不斷提升天氣預報預測準確率。目前,利用風雲衛星可開展颱風、暴雨、強對流、大霧、沙塵、霾等災害性天氣,以及洪澇水體、森林草原火災、高溫和乾旱等地表環境的監測。

「風雲三號極軌衛星組合,每天6次巡查我國各大江河流域和湖泊,為天氣預報和抗洪搶險決策提供數據支持。」楊軍介紹。

風雲氣象衛星工程副總設計師唐世浩表示,在颱風監測中,風雲衛星發揮著無可替代的作用。自風雲二號衛星投入運行以來,截至今年8月底,西太平洋生成的566個颱風、登陸我國的165個颱風,監測無一漏網。風雲四號衛星投入運行後,我國對颱風、暴雨等災害天氣的監測識別時效從15分鐘提高到5分鐘,24小時颱風路徑預報平均誤差從95公裡減小到71公裡,達到世界先進水平。

風雲衛星生態遙感服務在生態文明建設中作用突出。風雲衛星能夠對整個地球環境進行綜合探測,使人們準確地了解資源、環境的動態變化,為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提供服務。各級氣象部門利用以風雲衛星為主的多源衛星資料,開展了對城市熱島、水體洪澇、火情、植被等的特色衛星遙感應用服務,在生態氣象要素監測、生態環境災害監測、生態紅線保護、生態質量綜合評價等方面發揮了顯著作用。

我國已為115個國家和地區提供風雲衛星資料和產品

風雲衛星成為服務「一帶一路」建設的新品牌。2018年6月10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上海合作組織青島峰會上指出,中方願利用風雲二號氣象衛星為各方提供氣象服務。目前,我國已為115個國家和地區提供風雲衛星資料和產品,有29個國家註冊成為應急保障機制國際用戶,面向39個國家開通了綠色服務通道,來自100多個國家的1200多名學員接受了風雲衛星應用專題培訓。風雲衛星已在越南、菲律賓、莫三比克等國颱風災害監測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風雲衛星數據和產品,被廣泛應用於海洋、農業、林業、環保、水利、交通、航空、電力等行業,產生良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中國氣象局通過衛星廣播、網際網路等多種手段,每天為各行業提供海量數據。國內接收與利用風雲衛星資料的用戶超過2700家,覆蓋近百個行業,投入產出比超過1∶40。

劉雅鳴說,作為世界氣象組織全球業務應用氣象衛星序列成員、空間與重大災害國際憲章值班衛星,風雲衛星正在為全球用戶提供不可替代的氣象觀測服務。中國氣象局初步建成世界一流的防災減災預警服務體系,被世界氣象組織認定為世界氣象中心之一,這其中風雲氣象衛星功不可沒。

「中國風雲氣象衛星長期以來是世界氣象組織空間計劃的主要參與者和貢獻者之一,它的廣泛應用,極大地提高了非洲等地區發展中國家的氣象災害監測預報能力,已成為世界氣象組織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基礎設施。」世界氣象組織秘書長塔拉斯說。

中國工程院院士、原風雲二號衛星地面應用系統總設計師許健民表示,未來,我國會繼續發展第三代風雲衛星及應用體系,充分發揮風雲衛星作為氣象防災減災第一道防線的前哨作用,為保護生命安全、服務生產發展、促進生活富裕、建設生態文明提供有力支撐。

(原標題:風雲氣象衛星事業發展50年 精測風雲變幻 服務生產生活)

相關焦點

  • 風雲氣象衛星事業發展50年丨精測風雲變幻 服務生產生活
    風雲氣象衛星事業發展50年精測風雲變幻 服務生產生活核心閱讀今年是我國風雲氣象衛星事業發展
  • 精測風雲變幻 服務生產生活
    迄今,我國已成功發射17顆風雲系列氣象衛星,目前7顆在軌運行,實現了對大氣及地球多圈層系統全球化、精細化綜合探測能力,氣象衛星綜合性能達到世界先進水平,為保障生命安全、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做出了突出貢獻。據中國氣象局預計,10月份,西北太平洋和南海海域可能有4—5個颱風生成,其中,有1—2個登陸或顯著影響我國華南沿海地區。
  • 風雲氣象衛星事業發展50年——精測風雲變幻 服務生產生活
    迄今,我國已成功發射17顆風雲系列氣象衛星,目前7顆在軌運行,實現了對大氣及地球多圈層系統全球化、精細化綜合探測能力,氣象衛星綜合性能達到世界先進水平,為保障生命安全、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做出了突出貢獻。據中國氣象局預計,10月份,西北太平洋和南海海域可能有4—5個颱風生成,其中,有1—2個登陸或顯著影響我國華南沿海地區。
  • 精測風雲變幻 服務百姓冷暖——我國風雲氣象衛星事業50周年成就綜述
    來源:新華網新華社北京10月11日電 題:精測風雲變幻 服務百姓冷暖——我國風雲氣象衛星事業50周年成就綜述新華社記者高敬今年是我國風雲「風雲衛星是知冷知熱的百姓星,自力更生的創新星,聯合協同的合作星,服務全球的中國星。」國家衛星氣象中心主任、風雲氣象衛星工程總設計師楊軍這樣說。50年來,正是高懸天際的「天眼」,使我們的天氣預報更加精準,為防範抵禦氣象災害提供了有力支撐。防災減災:精測風雲、服務百姓10月11日凌晨,位於南海南部海域的熱帶低壓加強為今年第15號颱風「蓮花」。
  • 風雲氣象衛星事業發展50年 精測風雲變幻 服務生產生活
    迄今,我國已成功發射17顆風雲系列氣象衛星,目前7顆在軌運行,實現了對大氣及地球多圈層系統全球化、精細化綜合探測,氣象衛星綜合性能達到世界先進水平,為保障生命安全、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作出了突出貢獻。據中國氣象局預計,10月份,西北太平洋和南海海域可能有4-5個颱風生成,其中,有1-2個登陸或顯著影響我國華南沿海地區。
  • 精測風雲變幻,服務百姓冷暖——我國風雲氣象衛星事業50周年成就綜述
    「風雲衛星是知冷知熱的百姓星,自力更生的創新星,聯合協同的合作星,服務全球的中國星。」國家衛星氣象中心主任、風雲氣象衛星工程總設計師楊軍這樣說。50年來,正是高懸天際的「天眼」,使我們的天氣預報更加精準,為防範抵禦氣象災害提供了有力支撐。
  • 千克的定義變了,變化不會影響人們日常的生產生活
    原標題:千克的定義變了,變化不會影響人們日常的生產生活    國際千克原器「大K」。  國際單位制的變化不會影響人們日常的生產生活  除了千克,在本屆國際計量大會上,電流單位「安培」、溫度單位「開爾文」、物質的量單位「摩爾」等3個國際單位制的定義也將由常數定義,並於明年的世界計量日5月20日正式生效。
  • 可以變色的馬克杯 溫變粉打造多彩生活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所追求的生活方式逐漸多樣化,那麼,在生活用品的選擇上也逐漸豐富多彩起來。從而,溫變粉逐漸廣泛應用並發展起來,廣州盛色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專門生產研發溫變粉的企業,其生產的溫變粉材料物美價廉,深受廣大生活用品生產企業的一致好評,特別是變色馬克杯,有了溫變粉這種新材料的加持,深受廣大消費者的青睞。盛色科技所生產的溫變粉材料被應用於許多領域,其中應用較為廣泛的便是馬克杯的生產過程中。
  • 鑄造大國重器 精測風雲變幻
    作為世界氣象組織全球業務應用氣象衛星序列成員、空間與重大災害國際憲章值班衛星,風雲衛星正在為全球用戶提供不可替代的氣象觀測服務。風雲氣象衛星事業的發展,為保障生命安全、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提供了強有力支撐,為促進全球氣象事業共同發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力量。
  • 服務百姓冷暖!我國風雲氣象衛星事業開展50周年
    「風雲衛星是知冷知熱的百姓星,自力更生的創新星,聯合協同的合作星,服務全球的中國星。」國家衛星氣象中心主任、風雲氣象衛星工程總設計師楊軍這樣說。50年來,正是高懸天際的「天眼」,使我們的天氣預報更加精準,為防範抵禦氣象災害提供了有力支撐。
  • 數位化生活服務轉型正當時,非碼榮膺支付寶「數位化經營服務卓越獎」
    數位化生活服務轉型正當時,非碼榮膺支付寶「數位化經營服務卓越獎」 疫情之下,服務業催生出巨大的數位化需求,生產生活在線化成為各行各業的共識。
  • 千色變專業生產與你共創繽紛—感溫變色材料
    我們生活在五彩斑斕、色彩繽紛的世界,科技少不了藍色、大自然少不了綠色。我們心情也少不了愉悅的顏色。隨著科技的發展,各行各業在無盡的創新中推動著潮流的色彩,大膽創新,而我們為你們實現色彩與創新的道路。油墨塗料絲刷的成果。
  • 河北廊坊:產業數位化 生活智能化 服務信息化
    傳統產業轉向數位化、百姓生活走向智能化、政務服務實現信息化……近年來,廊坊圍繞高質量發展目標,主動對接京津冀智慧城市建設要求,不斷優化發展環境,完善信息化基礎設施,推動城市信息化、社會信息化快速發展,建設創新驅動的新型智慧城市。廊坊開展智慧城市建設探索較早,先後成為河北省智慧城市建設試點市、住建部確定的全國第一批智慧城市試點。
  • 墨跡赤必:企業在生產與發展中,為什麼需要專業氣象服務?
    自古以來,天氣就與人們的生活和生產活動休戚相關,天氣條件適宜時,各種生產活動可以順利進行,極端惡劣天氣則反之。近年來,隨著全球氣候環境的持續惡化,這種影響程度呈現與日俱增的態勢。除了受氣象條件影響較大的農業、航空業、交通業、物流業等行業之外,越來越多的行業企業開始意識到專業的氣象服務對於自身發展的重要性。
  • 氫氬混合氣體生產廠家創新服務
    氫氬混合氣體生產廠家創新服務,寧波高新區法爾特工業氣體有限公司成立於2011年,公司專業從事氣體及氣體設備的研發和生產,目前公司主營液氮、混合氣、高純氦、各種焊接氣體、實驗室用氣體、鍍膜超純氣體。氫氬混合氣體生產廠家創新服務, 本文檔共12頁,可閱讀全部內容。
  • 十一出行用墨跡天氣 生活服務指數支招外出遊玩
    而同時,十一黃金周也正值換季的敏感期,夏日漸離,秋天已至,天空雲量變少,冷空氣流動速度加快,氣候開始變得涼爽乾燥,晝夜溫差也逐漸增大......一系列的氣候變化都潛移默化影響著生活及出行。安心玩轉小長假,除了做好旅遊路線攻略,天氣是外出遊玩人群最關心的信息。
  • 人工智慧融合金融服務,金融生活走向完全自動化
    但在智能金融引領金融生產根本顛覆的同時,也不斷挑戰著社會既有的法律、倫理和秩序,且亟待回應。智能金融引領金融生產根本顛覆當下,人工智慧已經嵌入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更是與金融具有天然的耦合性。智能金融的發展將有利於國家搶抓人工智慧發展機遇,佔領技術制高點,尤其是金融業的特殊性,勢必對人工智慧技術提出新的要求和挑戰,以此來推動我國人工智慧技術的突破與升級,提高技術轉化效率。
  • 世茂服務打造深藍服務系統,成就幸福和諧社區生活
    服務是物業服務行業的核心競爭力。在消費升級大趨勢下,人們對品質生活有了更高追求,圍繞全生活品質、全生命周期提供物業服務成為增強服務...  服務是物業服務行業的核心競爭力。
  • 「嚴把質量關」,愛哲信電子器元件為人們生產生活「發光發熱」
    值得一提的是,無論大至航天通信衛星工程,還是小到IC晶片元件的製造,在我國相關企業及科研人員的努力之下,均獲得了重大突破,並為人們的生產生活提供了極大便利。而作為各類電子元件研發生品牌——愛哲信,就是其中典型代表,愛哲信充分發揮科研的死磕精神與對質量的嚴格把控,憑系列IC電子器元件持續為人們生產生活「發光發熱」。
  • 現已用於生產生活,就在你我身邊
    現已用於生產生活,就在你我身邊在一根導體外面繞上線圈,並讓線圈通入交變電流,那麼線圈就產生交變磁場。由於線圈中的導體可看成是由許多閉合迴路組成的,閉合迴路的磁通量不斷變化,於是在每個迴路中都產生感應電動勢並引起感應電流。這樣,在整個導體中,就形成一圈圈環繞導體軸線流動的感應電流,就好像水中的漩渦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