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風雲氣象衛星事業發展50周年。「十三五」期間,風雲氣象衛星事業在黨的堅強領導下快速發展,在追求卓越中披荊斬棘。現有7顆衛星在軌運行,氣象衛星完成升級換代,確保了系列化發展、業務化運行,應用領域輻射近百個行業。作為世界氣象組織全球業務應用氣象衛星序列成員、空間與重大災害國際憲章值班衛星,風雲衛星正在為全球用戶提供不可替代的氣象觀測服務。
風雲氣象衛星事業的發展,為保障生命安全、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提供了強有力支撐,為促進全球氣象事業共同發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力量。
「天網」觀測和服務能力持續加強
五年來,我國氣象衛星的觀測和服務能力持續加強和提升。風雲四號A星、風雲三號D星、風雲二號H星先後加入風雲氣象衛星「大家族」,一張「多星在軌、統籌運行、互為備份、適時加密」的氣象衛星「天網」拉開,為全球115個國家和地區十餘萬用戶提供衛星資料和產品。
2016年,第二代靜止氣象衛星風雲四號A星成功發射,突破了靜止軌道三軸穩定姿態下的高精度實時掃描成像圖像導航核心技術,完成新技術、新體制、新方法、新系統、新應用的試驗驗證,實現我國靜止氣象衛星的更新換代。全圓盤成像時間由30分鐘縮短到15分鐘,實現中國區域每5分鐘一次的觀測覆蓋,最高解析度從1.25公裡提高到500米,實現全球首次靜止軌道大氣高光譜垂直探測、我國首次天基閃電監測,綜合探測能力達到世界領先水平。
2017年,風雲三號D星成功發射,與風雲三號C星實現上、下午星組網觀測,全球觀測頻次從每12小時一次提高到每6小時一次。作為目前國內光譜測量通道最多、功能最全、性能最先進、精度最高的極軌遙感衛星,風雲三號D星實現了高時效的全球觀測和高精度的大氣垂直觀測。
2018年,風雲二號H星成功發射,向西漂移至東經79度赤道上空,彌補了全球氣象衛星對印度洋及中亞、西亞和非洲等「一帶一路」地區觀測不足,成為肩負服務「一帶一路」建設使命的「一帶一路星」。
風雲氣象衛星在歷次重大活動氣象保障中發揮了關鍵作用。在2018年上合組織青島峰會和北京中非合作論壇、兩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201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七十周年慶祝活動等重大活動氣象保障服務中,風雲衛星數據產品為活動場地及周邊區域分鐘級、百米級的精細化預報提供了有力支撐。
氣象災害監測預警優勢凸顯
精密的衛星觀測是提高氣象預報預測準確率和氣象災害監測預警時效的關鍵。利用風雲氣象衛星可開展颱風、暴雨、強對流、大霧、沙塵、霾等災害性、高影響天氣監測,以及洪澇水體、森林草原火災、高溫和乾旱等地表環境監測。五年來,作為氣象災害監測預警的重要手段,風雲氣象衛星在2018年大興安嶺森林火災、2019年颱風「利奇馬」等災害監測評估和搶險救災工作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自風雲二號衛星投入運行以來,至2020年8月底,對西太平洋生成的566個颱風、165個登陸我國的颱風,衛星監測無一漏網。自風雲四號衛星投入運行後,我國對颱風、暴雨等災害天氣監測識別時效從15分鐘縮短至5分鐘,暴雨預警準確率提高到89%,24小時颱風路徑預報平均誤差從95公裡減小到71公裡,達到世界先進水平。
今年汛期,長江中下遊地區遭遇大範圍持續性強降水,國家衛星氣象中心聯合江西、江蘇、安徽、湖南、湖北等5省氣象部門,認真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利用最新的風雲衛星等多源衛星數據,結合風雲長序列衛星和地基氣象觀測資料,開展流域大江大河洪澇災害實時監測,分析洪水淹沒區動態變化,製作水體分布圖,為政府防汛抗洪決策提供第一手資料,成為氣象衛星遙感應用融入國家防汛抗洪工作的成功實踐。
展現大國擔當服務全球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提出要利用風雲氣象衛星和氣象遙感衛星技術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提供服務的重要指示精神,風雲氣象衛星著力提升服務「一帶一路」建設的能力,成為服務「一帶一路」建設的響亮品牌。
2019年4月,莫三比克總統紐西對中國幫助其應對熱帶氣旋災害表示感謝。這背後是中國氣象局通過建立風雲氣象衛星國際用戶防災減災應急保障機制、開通綠色數據通道、開發定製軟體和產品、援建直收站以及組織培訓等方式,為「一帶一路」相關用戶提供有針對性的定製化服務。目前,我國已為115個國家和地區提供風雲氣象衛星資料和產品,有29個國家註冊成為應急保障機制國際用戶,面向39個國家開通綠色服務通道,來自100多個國家的1200多名學員接受了風雲氣象衛星應用專題培訓。
五年來,風雲氣象衛星跨越式發展,得益於黨中央、國務院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得益于堅持自主創新、自力更生,得益于堅持大力協同、部門合作,得益于堅持人民至上、服務優先。
從使用者到貢獻者,從引進來到走出去,風雲氣象衛星不斷向世界展示新姿態,得到國際社會的一致認可。世界氣象組織秘書長佩蒂瑞·塔拉斯表示,風雲氣象衛星國際應用展現了中國對全球氣象能力建設的貢獻,彰顯了中國的全球擔當。
今天,作為知冷知熱的百姓星、自力更生的創新星、聯合協同的合作星和服務全球的中國星,大國重器風雲氣象衛星已步入世界先進行列。
未來,氣象部門將繼續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發揚「兩彈一星」精神和載人航天精神,面向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勇攀高峰,加快建設具有世界一流技術、一流性能、一流質量、一流效益的氣象衛星及應用系統,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做出新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