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丑》上映一周年,這部電影究竟講了什麼?

2021-01-18 騰訊網

《小丑》上映一周年,記得當時關於這部影片分化兩級的評論可謂嗨翻了天,一年多的時間過去,這部電影的很多內容依然值得人們反覆回味與討論。

由於哲學家齊澤克形容《小丑》講述的是「對社會政治秩序與虛無主義僵局的絕望」的那篇文章,很多人都認為這部電影歸根結底,就是一篇反社會無政府主義的戰鬥檄文。

右翼和左翼都拿「小丑和其面具」說事,稱其為社會暴亂的根源和圖騰,從而變成了一場「狂歡」。

另外一種爭議是在影迷中進行的,覺得「小丑」這一角色失去了原著中代表著「混亂無序的邪惡」這一象徵意義,而去尋根究底「小丑何其成為小丑的?」

很多影迷認為這一心理變化的過程,暗示關鍵點在於小丑的血緣來歷和伴隨之家族「遺傳」性的精神疾病,從而將角色身上的神秘性和不確定性剝奪乾淨,這是對原著的一種無知褻瀆。

這些說法都有其合理之處,但關鍵有一點,「符號」和「站隊」並不是本片創作團隊立足的本意,他們其實最想刻畫的是向一切說NO的個人存在主義危機。

也就是說,在往其貼標籤之前,他們最想說的是其實是個人的精神危機和混亂狀態,然後才是時代變革帶給個人的的衝擊和再塑。

如果本末倒置了這一點,那麼這片就會粗暴地貼上「空洞無力」和各色各抒己見的政治標籤。

在《小丑》開場的戲中,華金·菲利克斯飾演的小丑只是個無足輕重的「無名之輩」,他甚至有名有姓——亞瑟·弗萊克。

他和罹患精神疾病的母親相依為命,冷眼旁觀著哥譚市的社會運動暗流湧動,在這一刻時,他既沒有想到將來會是這場運動的助燃劑和圖騰,也沒有喪失一個普通人的理想與追求。

在這個時刻,雖然他窮困潦倒,而且需要心理醫生輔導,排遣自己內心的絕望與孤獨,但總體來說,他並不是日後的「小丑」,他只是一個可憐的中年人。

轉折點在於地鐵站上發生的那起槍殺事件,注意這個事件的安排。

在這場戲之後,小丑才會真正關注「自己到底是誰」,「是什麼樣的人」,而在這場槍殺案之前,小丑並沒有關心自己的由來和社會屬性。

他只是卑微地想上檔喜劇脫口秀夜間節目,以取悅他人為己任,甚至幻想和漂亮的女鄰居談個戀愛,也就是說對人生還抱有期望。

被施暴後的意外反抗,然後槍殺三人讓亞瑟突然間看清楚了自己所處的黑暗深淵。

他是一個無人關懷的人,所寄予的夢想也被其偶像——脫口秀節目主持人莫瑞(羅伯特·德尼羅飾)隨意踐踏,連戀愛都只能在顱中幻想,一切都是假象,但殺戮讓他體會到了另外一種人生,一種可能性。

否定今日的一切,成了小丑頓悟後的人生指南,而「否定」,也變成了本片的關鍵詞。

這是一部為了「否定」而拍的否定電影。

它不僅否定了超英電影的劇作套路和類型屬性,還否定了好萊塢娛樂至上的準則,是一部反好萊塢體制的電影。

進而,它還否定了主流社會秉持的道德觀和意識形態,它還否定了理解和站隊,否定了夢想與追求,它否定的是一切貼上的社會標籤和意義屬性。

它強調的是「否定」,它並不關心人權,自由,民主和其爭鋒相對的所有政治概念和秩序,所以它並不想提出什麼政治綱領,更沒有政治訴求,它連善惡都不想區分(電影中兩次殺人在現實世界都是極端邪惡的。)

甚至連虛無本身也否定,亞瑟的階梯之舞恰恰也是向虛無挑戰,亞瑟找到了自己存在的意義,那就是變身成為「小丑」。

《小丑》從頭到尾圍繞的是一個人的精神苦難和存在主義的難題。

恰好在於,它在DC和華納能夠提供資源的框架之內,把DC宇宙漫改電影的概念抽離,它依然成立,這就是導演託德·菲利普斯和編劇斯科特·西爾弗的聰明之處,用「小丑」這一身份洞悉了庸碌大眾面對世事變遷和自身困境之內心的疑惑。

這一漂亮招數,它跳過了福柯的「文明與瘋癲」的二元指代,又直面了古斯塔夫·勒龐《烏合之眾》和漢娜·阿倫特《平庸之惡》。

所以,把它視為無政府主義或者單純的暴力運動的宣言,未免太過簡單。

這也是它區別《計程車司機》和《喜劇之王》的地方。

它剝離了馬丁·西科塞斯強行塞加其上的社會屬性,它更接近保羅·施拉德(《計程車司機》編劇)想要闡述的「存在主義式的孤獨和人生困境」,所以說,與其說它是在致敬《計程車司機》和《喜劇之王》,不如說它更抽離在社會運動和歷史變遷之外。

所以它必須存在和依附在一個抽象的世界裡,沒有比哥譚市這一場合更合適了——從抽象出發,它抽象討論了人的後現代主義困境。

另一個劇情關鍵點「與蝙蝠俠的血緣關係」,解讀豐富的人總視為《黑暗騎士》一個硬幣兩面的寓意,從而為光明和黑暗的鬥爭鋪下墊腳,但個人並不同意這種淺顯的解讀。

託馬斯·韋恩是否是亞瑟之父為何要模糊處理,我覺得託德·菲利普斯和編劇斯科特·西爾弗的真實用意恰恰是摒棄蝙蝠俠和小丑在血緣上的聯想,但又能讓漫畫原著粉絲有找到彩蛋的樂趣。

其實《小丑》裡更強調的是斬斷社會屬性的紐帶,因為人類社會裡最強的紐帶恰恰是血緣,從血緣上否定父母,乃至殺害「父母」(間接殺害託馬斯·韋恩),否定血緣帶來的羈絆就是亞瑟轉變成「小丑」的終極象徵。

所以,所有持有派系鬥爭觀念,為之辯護或者反對的人都可休矣。《小丑》這部電影最可貴的地方就在於它的質疑和反抗性,從而各色派系都能找到與之千絲萬縷的內在聯繫。

它不僅對弗朗西斯·福山所稱的「民主的終結」發出質疑,也對宗教信仰和媒體及資本的操縱提出了質疑。

你既可以在其中找到極端原教旨主義崛起的原因,也能找到唱衰「自由主義市場經濟」的聲音。

你既能找到巴格達迪能成為ISIS的頭目的原因,也能找到川普成為美國總統的深層動因。

它就像一枚照妖鏡,高明折射了現實中社會普遍性的各種痼疾,但它並不打算揭示社會動蕩成因,也不提供社會困境的解決方法。

因為所有的主義,無非是人的選擇,是人選擇了主義和道路,而不是主義和道路選擇了人,最終的落腳處還是在於個人的憤怒和懷疑。

這在《小丑》的結尾就可以發現,小丑並不在乎街頭暴動和遊行示威,他完成了自己的訴求,擯棄了自己的一切,從血緣、親情和愛情,乃至理想,他獨自一人躺在街頭的熊熊大火之中。

哪怕其他的人視他為挑戰秩序的英雄,但他的孤獨還是無從排遣,他也不在乎,從嘴角牽動的是一抹標誌性的小丑的微笑。

「我笑是因為我沒有什麼可以失去的,我只是無名之輩。」在亞瑟摒棄了其社會屬性時,他反倒成了富有象徵意義的圖騰,僅僅代表著反抗和混亂之神。

小丑的笑是《黑暗騎士》裡邪惡與恐懼的化身,但《小丑》的笑其實是一種對自身乃至對社會對客體徹底的否定,從討他人歡喜的「笑」轉變成「我笑故我在」。

如果僅論其內涵,《小丑》的「笑」無疑比《黑暗騎士》豐富得多。

而「笑」也是小丑和導演託德·菲利普斯共同的武器,屎屁尿喜劇起家的託德·菲利普斯,曾用層出不窮的笑料讓自己變成了R級喜劇之王,但他這次的華麗轉身,讓「笑」附加了層悲愴的深意,讓人深深體會到小丑語錄中那句——

「我曾以為我的生活是一齣悲劇,但我現在意識到,它是一齣喜劇」的反意同樣成立,最偉大的喜劇都是笑中帶淚的。

華金·菲利克斯的表演深得上世紀七十年代那些最偉大演員的精髓,羅伯特·德尼羅、阿爾·帕西諾、達斯汀·霍夫曼,他無疑從這些電影裡得到了很多表演的靈感——《教父》、《衝突》、《熱天午後》、《列尼傳》、《喜劇之王》、《計程車司機》。

但讓他區別於那些方法派演員唯一一點就是,對「笑」的闡釋。

從最開始的略帶哭腔的笑聲到歇斯底裡的笑,再到無不嘲諷意味的笑,最終歸結到嘴角牽起的恐怖的笑,因為具有豐富層次的笑的表演,從而使得華金·菲利克斯同樣和方法派拉開了距離,就像本片和社會寫實派拉開了距離。

因為「笑」,使其表演附加了一層抽象的味道,從而讓本片真正成為了「被侮辱和被損害的人」的自畫像,等待世界新一輪變革的到來。

也因為這層表演上的新意,奧斯卡影帝,實至名歸。

相關焦點

  • 小丑回魂2什麼時候在中國上映 國內上映時間與劇情介紹
    小丑回魂2什麼時候在中國上映 國內上映時間與劇情介紹  《小丑回魂2》是延續《小丑回魂》第一部,目前該影評已經在北美定檔了,播出時間是2019年9月6日。那麼小丑回魂2什麼時候在國內上映?下面來看一下。
  • 覓影:2019被吹爆的《小丑》到底講了什麼?
    要說起2019下半年電影裡最大的「黑馬」,這部DC的《小丑》當之無愧。豆瓣評分一直穩定在9.0分以上,據說電影上映後,某些地區犯罪率明顯升高,政府不得不在影院附近加派警察。可見《小丑》這部電影對人物塑造的成功。
  • 美國一家電影院拒絕上映DC《小丑》,原來這裡曾出現殺人的小丑!
    近日來,DC《小丑》這部電影想必很多人都非常熟悉,因為它以過硬的實力稱霸了威尼斯電影節,並且還斬獲了金獅獎,由此可知這部電影的魅力到底有多麼大了。小夏自己看預告片的時候,都覺得這部電影肯定非常好看,只不過不在國內上映還是讓人非常遺憾的。
  • 票房狂轟13億奪冠,但這部經典恐怖片系列,註定無法在國內上映
    《小丑回魂2》來了。上周登陸全球院線後,這部恐怖片票房狂轟13億奪冠,再一次證明了恐怖電影的超級殺傷力!2年前,翻拍的《小丑回魂》在不被看好的情況下,狂轟50億(7億多美元)票房,創下近年恐怖題材的神跡。如此火爆,續集必然不會缺席,大家都懂的。
  • 電影推薦《小丑回魂》
    今天給大家推薦的當然不是這類型的恐怖片了,看都不敢看更別說介紹了……我要說的這部是一個因恐懼而生的恐懼之物出來嚇人的片子,它就是根據美國恐怖之王史蒂芬·金1986年的同名小說改編的作品——《小丑回魂》(IT)早在1990年就被改編拍攝的故事,時隔27年,在2017年又一次被翻拍上映。
  • 小丑小丑女愛情電影《哈利·奎因與小丑》導演被曝
    1905電影網訊 去年上映的電影《X特遣隊》雖然口碑不高、頻頻被批選角太差,但片中的小丑、小丑女卻讓人記憶深刻,圈粉無數。之前一直有消息說DC正在籌備小丑相關獨立電影,萊昂納多·迪卡普裡奧呼聲最高。現在,小丑與小丑女的相關影片也被提上日程,名為:《哈利·奎因與小丑》,男女主角還是由瑪格特·羅比和傑瑞德·萊託主演。日前,在一次採訪中,瑪格特·羅比談到《哈利·奎因與小丑》將由《瘋狂愚蠢的愛》導演格倫·費卡拉、約翰·裡誇執導、編劇,「我也聽說了。
  • 《小丑》是一部什麼樣的電影?
    超級英雄電影一直深受全球影迷的喜愛,所以好萊塢拍攝的商業大片,最賺錢的就是超級英雄電影,票房是一部分,還有一部分來自於周邊,有時候電影不賺錢,周邊就可以讓電影公司賺得盆滿缽滿,這也是為什麼超級英雄都被拍成商業電影,而不是藝術電影。
  • 史上最強反派,DC小丑獨立電影回歸!「向世界展露燦爛笑顏」
    而在另外一部電影《自殺小隊》中,傑瑞德·萊託所扮演的小丑在嘻哈的外表之下同樣有一顆瘋魔的心。不過,雖然這部電影中的小丑在造型上有所創新,足夠迷人,卻在表演上則流於形式。導演想在他身上還原當初希斯·萊傑的水平,呈現出小丑的個性精髓,卻學形不學神,打造了一個只會耍酷裝瘋的青年版小丑。
  • 《小丑》與電影道德恐慌的悠久歷史
    談到歷史上對電影上映引發騷亂的預測,1929年路易斯·布努埃爾的先鋒電影《一條安達魯狗》所遭遇的情況更為典型,在電影首映式上,觀眾並沒有發生騷亂,這讓導演本人都非常失望。事實上,這部電影至今仍令人震驚(如果你神經脆弱,當剃刀接近女人的眼睛時,把目光移開)。當他與薩爾瓦多·達利合拍的電影《謀殺的呼喚》獲得熱烈掌聲時,他被激怒了。
  • 首日擊敗了《小丑回魂2》,這部R級新片登頂北美票房榜首!
    今年9月,北美院線最火的一部電影是恐怖電影《小丑回魂2》,上映了10天,北美票房超1.5億美元,全球票房超3.2億美元。9月13日,一部超級驚豔的R級新片上映,當日票房收入竟然擊敗了《小丑回魂2》,登頂北美日票房榜首。
  • 中國電影距離《小丑》還有多遠?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電影情報處」(ID:dianyingqingbaochu),作者 呂世明,36氪經授權發布。伴隨著網絡資源的曝光,本屆威尼斯金獅獎最佳影片《小丑》終於和更多內地影迷尷尬的見面了,看過影片的你我他,相信都心中有數,這部佳作勢必和中國內地大銀幕無緣。「小丑很棒,鳳凰也應該贏得影帝,但他距離中國電影實在太遠了。」
  • 《小丑回魂》2017會在中國上映嗎?
    答|百度派 @什麼事呢《小丑回魂》根據史蒂芬·金1986年的同名小說改編,是由美國新線電影公司出品的恐怖片,由安德斯·穆斯切蒂執導,比爾·斯卡斯加德、傑頓·李博赫、菲恩·伍法德、歐文·提格等聯合主演。該片講述了在德裡小鎮上,孩子們接連不斷的失蹤,經過多年後,他們再次遭遇小丑的虐待。該片於2017年9月8日在美國上映。該片被定級為限制級,導演是拍攝過《母侵》的西班牙恐怖片導演安德斯·穆斯切蒂,飾演小丑的是出演過《分歧者3》的比爾·斯卡斯加德。該片的舞美有濃重的1980年代的復古風格。
  • 電影《小丑》的三次反轉,小丑就是布魯斯·韋恩的哥哥!
    在被小丑電影的消息鋪天蓋地的刷屏之後,很多人肯定會對這部電影充滿了期待。 「小丑真的好看嗎?」 「憑什麼這部電影獲得的威尼斯電影節的金獅獎?」 「我感覺也不好看(很一般)啊!」
  • 給喜歡看恐怖片的朋友推薦一部恐怖電影《小丑回魂》
    首先約翰蓋西是早年美國的連環殺手,在1972年到1978年之間,他曾經連續對至少是33名14到22歲的男性進行了一些不小的侵害,而他的作案手法就是利用小丑的身份,引誘目標進行犯罪,後來史蒂芬以他為原型,創作了小說《潘尼懷斯》,而在2017年的時候根據小說改編的電影《小丑回魂》上映了,在上映前的頭一個人,來自世界各地的小丑演員,自發組成了聯盟來反對這個片子的上映。
  • 高分電影的《小丑》,永遠入夜的哥譚市,小丑正在成為反抗的代表
    《小丑》這部電影剛上映,就有很多人在推薦這部電影。讀了一些專業人士的觀後感後,在一個深夜,小天決定要好好進入《小丑》的世界,感受他的瘋狂、荒誕、悲情。慚愧的是,小天的人生經歷淺薄,或許是身處的社會環境和人生經歷,讓小天離小丑的世界有段不短的距離。
  • 《小丑》到底想要表達什麼?這部電影必須是年度最佳
    寫在前面還是想再重複一遍一個月前看完小丑之後,我在微博發的:我始終覺得,用劃時代,神作,年度最佳這種俗詞去形容《小丑》都覺得不足夠。這部片是應該被放進電影史裡供奉起來的。今晚我們就只是單純從「舞蹈」和「樓梯」這兩個意象,從意象,符號,象徵意義角度去簡單地聊一聊:《小丑》到底想給我們看些什麼?
  • 3部電影關於小丑的電影,你看過幾部?
    小丑經常是在馬戲團耍雜技的,給人們帶來歡笑。網絡上流傳著這麼一句話「只有小丑哭了,觀眾才會笑。」在影視作品中,有許多「小丑」給人們帶來了精彩的演出。讓人們明白,小丑不一定是帶來歡樂的,也可能是帶來痛苦的。小丑回魂作為驚悚作品的大家,史蒂芬·金當然也寫過關於小丑的作品。而他的作品,很適合改編成電影。簡介: 1989年,位於緬因州的德裡市,正被恐怖的陰影所籠罩。
  • 電影《小丑》登上神壇,你還記得神似電影《烏鴉》嗎?
    去年最具影響力的漫改電影,就是傑昆·菲尼克斯主演的《小丑》。DC超英電影以《小丑》首次獲得威尼斯電影節金獅獎,這是世界電影所能獲得的最高榮譽之一。在此之前希斯萊傑將小丑這個角色已經推向神壇,或者今年的小丑的成就有一部分是來自於希斯萊傑的影響。
  • 小丑的瘋狂復仇,犯罪與電影是否有關?電影創作的主觀性與客觀性
    尤其嫌疑人詹姆斯全身的打扮,很難不讓人聯想到前作《黑暗騎士》當中的反派角色「小丑」,並且其本身所擁有的博士學位,就更加引起爭議。 以至於在這場槍擊案過去7年後,在電影《小丑》上映之前,還引發了巨大爭議。
  • 獨家專訪:為何《小丑回魂2》講的才是真正的恐懼?
    相信各位已通過多種渠道觀看了該片,現在讓我們回顧下影片上映前時光大對主創的視頻專訪,了解下片場到底發生了什麼。「我想喜歡第一集的觀眾會喜歡第二集,」導演安德斯·穆斯什蒂說,「因為第二集保留了許多大家喜歡第一集的元素與風格,不過更恐怖。但第一集的情感、共同價值、以及幽默感有延續。」《小丑回魂》當年就是籌劃要分兩部電影拍,至少故事內容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