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電影的《小丑》,永遠入夜的哥譚市,小丑正在成為反抗的代表

2020-12-05 子靜影視圈

《小丑》這部電影剛上映,就有很多人在推薦這部電影。讀了一些專業人士的觀後感後,在一個深夜,小天決定要好好進入《小丑》的世界,感受他的瘋狂、荒誕、悲情。慚愧的是,小天的人生經歷淺薄,或許是身處的社會環境和人生經歷,讓小天離小丑的世界有段不短的距離。但小天仍然相信,亞瑟會成為小丑,是有其合理性的。

說到合理性的前提就是,亞瑟患有精神疾病。其次,為了增加其合理性,導演一個又一個地打破亞瑟的希望,激起他的反抗意識。亞瑟得了一種一緊張害怕就會狂笑不止的病,這給他的悲劇人生增加了一點荒誕滑稽。他最大的夢想是成為一名脫口秀喜劇演員,渴望能給別人帶來歡笑,世俗卻報以嘲笑;悉心照顧年老多病的母親,卻得知自己是被領養且從小被虐待的真相;社會動蕩不安,底層人士受盡無視、冷落、打壓。一個善良的弱者,他僅有的理智被一點一點蠶食,最終成為反派的leader。

小丑是亞瑟徹底絕望後聚成的,他代表了破壞、無畏、癲狂,他要殺死那些虛偽、狹隘、自以為是的偽君子。這世上已經沒有什麼能讓自己牽掛的,死亦不可怕。在釋放爆發所有內心被壓抑的痛苦後,坐在車裡的小丑,看著道路兩旁都是戴著小丑面具的反抗者,他站起來,用手在自己的臉上做出微笑的表情。他永遠不能成為一個脫口秀喜劇演員,因為他的人生簡直就是喜劇。那個反抗者狂歡的夜晚,無數個戴著面具的小丑,為了毀滅而毀滅。由個人到群體,是反抗的縮影。

小丑是一個極其想要得到別人認可的人,可是沒有人願意注意到他,他把想到的笑話寫在日記本上,也把患病的痛苦寫在上面。可是,為病人提供諮詢的社工,在看到他寫下的絕望的文字時,沒有給予關心;在脫口秀舞臺上,用自己的笑話想要逗笑觀眾,卻因狂笑病犯了,自己一人獨自在臺上笑,臺下一片死寂。沒有人想要去了解亞瑟的內心世界,沒有人能理解他內心的掙扎。是人心的冷漠和自私,讓亞瑟變成了小丑,

影片為了表現那種視覺可見的壓抑,大量出現昏暗閉塞的巷子和侷促的長廊,而哥譚是永遠入夜的紐約的這個設定,更加讓我們看不到光明。弱者沒有最悲,只有更悲。

通過《小丑》這部電影,小天想聊聊我們所處的這個世界。這個世界有很多和小丑一樣有夢想的人,他們努力實現夢想,卻不被理解,甚至遭誤解。那些嘲笑別人的夢想的人,是不是應該反思?人人都可以為了夢想努力,夢想不是什麼可笑的事情。小丑式的悲劇應該給我們一個警醒,它最好是留在電影裡的藝術,而不是我們現實裡的生活。

親愛的讀者朋友們,有什麼想要探討的,歡迎評論留言哦!

文章內容不代表UC平臺觀點

相關焦點

  • 神壇之上翩翩起舞,我小丑才是哥譚之王!
    那麼在過去的一年中,漫改電影則是電影界最大的議論話題,影片《小丑》拿下了多個世界級獎項,導演從一個反派的角色出發,構建了一場病態級別運動,虛偽的政治生態,官逼民反的對立形態,也讓影片小丑,打破了《蝙蝠俠》三部曲這一漫改天花板的瓶頸。
  • 《小丑》把假小丑變成真小丑也就一個的哥譚市的事
    電影導演:託德·菲利普斯電影簡介:,講述了一位生活陷入困境的脫口秀喜劇演員漸漸走向精神的崩潰,在哥譚市開始了瘋狂的犯罪生涯,最終成為了蝙蝠俠的宿敵「小丑」的故事上映時間:當亞瑟這個飽受折磨的小丑脫胎換骨成為哥譚市一位極端犯罪分子時,沒有一個人是無辜的。電影的開始其實一切似乎都還行,雖然亞瑟患有精神病,在難過想哭的時候他會用笑來代替,但母親告訴他,他的使命就是給這一個世界帶來笑聲,並且給他取名「happy」。
  • 黑人死亡事件激活了當代社會的哥譚模式——小丑
    2019年,有一部R級電影成為了漫改電影的奇蹟,它就是《小丑》。它是影史上首部斬獲三大電影節最高獎的漫改電影,蟬聯北美票房周冠軍,全球首部破10億的 R級影片……關於這部電影,有太多個解讀版本。電影是從亞瑟的視角出發,所以看上去很可信,但是憑自己的主觀意識殺人,在我們所生活的現實中這是錯誤的,畢竟誰都不希望現實中出現一個小丑這樣肆意踐踏別人生命的存在。
  • 用瘋狂演繹瘋狂——DC高分電影《Joker》(小丑)
    DC似乎也猜到了我們的心思,於是,9月初一部劍走偏鋒的《小丑》驚豔亮相,橫掃威尼斯電影節的同時,全球狂攬10億美元票房,豆瓣12萬人獲評9.1高分,直接封神。如果你和我一樣膩煩了英雄救世的戲碼,不妨一起來欣賞一下這部另類的超級英雄電影——DC《小丑》這不是超級英雄電影對於《小丑》而言,你真的很難把它算作一部超級英雄電影,因為除了哥譚和幼年布魯斯·韋恩以外,你找不到任何與DC宇宙相關的信息。
  • 《貝恩之城》小丑和謎語人將成為哥譚義警?企鵝人陷入危難之中!
    曾經不可一世的刺客聯盟主宰雷肖古都沒有嘗試過控制哥譚這座城市,雖然他每年在這裡賺取巨大的財富,但是所有人都知道沒有人能夠真正的掌控哥譚,這座城市中永遠隱藏著一些無法被挖掘的秘密,而現在貝恩已經做到了。而就在蝙蝠俠和自己的父親在沙漠中前行的時候,貝恩已經開始了對哥譚市的侵襲, 他們的第一個目標就是哥譚警局,當這座城市失去蝙蝠俠之後,戈登局長几乎成為了最後的反抗者,其實正常情況下,貓頭鷹法庭他會出面阻止貝恩,但是他們在之前狂笑蝙蝠的事件中損失過於嚴重,所以貓頭鷹法庭可能不會出現在這個大事件之中。
  • 電影《小丑》的三次反轉,小丑就是布魯斯·韋恩的哥哥!
    在被小丑電影的消息鋪天蓋地的刷屏之後,很多人肯定會對這部電影充滿了期待。 「小丑真的好看嗎?」其中最令我痴迷的就是小丑身上到底遭遇了什麼,而他到底是不是託馬斯·韋恩的兒子呢? 亞瑟·弗萊克是一個患有精神疾病的「邊緣人」,他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而且一旦激動的時候就會不由自主地狂笑,但是這種笑聲並不代表他的情緒,只是他又犯病了。
  • 當一個老實人被逼成「暴力狂」:《小丑》如何成為了小丑?
    如果說過去一年的電影中,有一部必看的片子,可能非《小丑》莫屬。雖然它壓根沒有機會在中國的影院上映。他曾經喜愛的莫瑞,成為這絕望人性裡壓死駱駝的最後一顆稻草。完全瘋了的亞瑟,就此成為了一個徹底與社會為敵的破壞者犯罪者。那些罷工的人,窮人,對社會不滿的人,反抗體制的人,都擁他為偶像,帶上小丑的面具,在街上聲援,在他從演播室被警察抓走時,直接撞上押解他的車,把警察撞昏,把他救出來,抱起來。
  • 《小丑》對現實的映射
    《小丑》從一開場便描述了一個骯髒混亂的哥譚,處於社會底層的環衛工人首先發起罷工,成千上萬的垃圾堆積在城市的各個角落,讓街道從裡到外都髒透了。然而這種髒也只會引起普通民眾的反感,鏡頭掃過音樂廳裡的上流社會舉辦的慈善晚會,那裡永遠乾淨敞亮。
  • 《小丑》:這個小丑可能並不是很多人想的那個 Joker
    小丑這個角色早已成為反派的代表。多年來的創作者們的共同塑造讓這個犯罪之王越來越有魅力,不同的動畫、劇集、電影、遊戲裡各位表演者也已經用自己的方式演繹了這個癲狂的反派。不過大多數作品裡小丑都是作為蝙蝠俠的對立面存在,有時候還只是一個襯託,並沒有太多自己獨自擔綱主角的機會。
  • DC新片《小丑》情婦亮相 蝙蝠俠之父將競選哥譚市長 _遊俠網 Ali...
    《宿醉》導演託德·菲利普斯執導、《喜劇之王》導演馬丁斯科塞斯監製的DC第一瘋子《小丑》真人版起源電影近日正式開機,奧斯卡最佳提名演員傑昆·菲尼克斯將塑造小丑前身「喜劇演員」以及變身之後的瘋子形象,並且為了演好這個角色,自行減重加上蓬頭垢面無異「扮醜」。
  • 覓影:2019被吹爆的《小丑》到底講了什麼?
    要說起2019下半年電影裡最大的「黑馬」,這部DC的《小丑》當之無愧。豆瓣評分一直穩定在9.0分以上,據說電影上映後,某些地區犯罪率明顯升高,政府不得不在影院附近加派警察。可見《小丑》這部電影對人物塑造的成功。
  • 《小丑》R級電影豐碑:一個有故事的超級大反派的自白
    對於R級電影,喜歡的人可以為之瘋狂,不喜歡的人則是談之色變,甚至極度反感。很多R級電影依然經得住時間考驗,其中的經典代表之作如《沉默的羔羊》,《電鋸驚魂》系列,《死神來了》系列,《生化危機》,《我是傳奇》,《驚變三十三天》,以及韓國經典《釜山行》等等,都是值得反覆品味的。
  • 《小丑joker》上帝給他一副愛笑的臉,為何小丑卻並不快樂?
    無論是從人物刻畫還是從劇情的構造來說,《小丑joker》確實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好作品。在今年的威尼斯電影節亮相後,這部電影迅速火遍全球,豆瓣評分高達9.0分,同時也受到了不少影迷的關注,截止目前,這部電影的票房已經突破10億美元,成為今年票房首破10億美元,而並非迪士尼推出的電影,由此打破了迪士尼壟斷高票房電影的神話。
  • 從《飛越瘋人院》到《小丑》,是對社會現實的批判還是反饋?
    在此之後,好萊塢電影又進入一輪新的循環。喜劇、傳奇、悲劇輪番佔據奧斯卡的最佳影片。可《小丑》的出現讓人看到了《飛越瘋人院》所創造的敘事手法和基調的繼承和發揚。在《小丑》中哥譚市被打造成一個升級版的「瘋人院」,社會反諷性仿佛再次襲來。所謂瘋人、變態這樣的話題其實在西方有著源遠流長的歷史。
  • 《小丑》共鳴的背後:JOKER只有一個,其他皆是小丑
    很驚異,《小丑》這樣的電影能流傳到如此程度。看完電影,自己都不自覺狂躁了一陣,好一會兒才平靜下來。這還是第一次被電影主導自己的負面情緒,再看全網評分與全球票房,不得不說《小丑》引發的共鳴,是現象級的。當他站在警車上跳起那支詭異而代表性的舞蹈,周圍的人是把他當做英雄看待。
  • 《小丑2019》當之無愧的高票房電影,壓抑到極致的瘋癲!
    我只希望我的死比我的人生更值得--《小丑2019》。電影《小丑2019》最近一段時間走進了大眾的視野,電影從上映到現在,獲得一致好評。它在豆瓣的評分為9.5分,全球票房突破10億美元!然而,這部非常受歡迎的電影在我們國家並沒有上映,在國外上映時也拉起警戒線。
  • 《小丑》並沒有對等的反派,它是一個獨角戲電影
    首先,這部電影在講一個人和這世界的關係,只不過把這個人定為小丑更加放大了這種關係裡的矛盾。在我看來,整個故事是符合邏輯的,我也覺得男主只是一個正常的人。我對世界充滿善意,但我總是受傷,所以我覺得我應該換一種方式來保護自己,這方式就是作惡。
  • 在殘酷的社會裡,Joker是怎麼變成《小丑》的?
    因此,小丑受到了很多人的敬仰,那些瞧不起他的人現在都開始怕他了。因為這樣他發現,原來善和惡帶來的是正相反的結果。對於現在的弗萊克,成為喜劇演員被認可和引領暴動獲得認可並沒有太大的差別。被壓抑受壓迫的人的怒火一旦被點燃,就真的無法控制了。小丑就這樣成為黑暗中哥譚市的「英雄」。殘酷社會並不意味著每個人都是壞人。電影為了說明小丑的身世,讓心理分析師弗洛伊特來解開答案。
  • 為什麼這麼多年來蝙蝠俠從未傷害小丑的生命
    蝙蝠俠從來沒有真正傷害過小丑的生命,雖然如果蝙蝠俠這樣做的話將解決至少一半的哥譚市的犯罪問題,今天拋開酒神因子不談一起深扒一下為什麼這麼多年來蝙蝠俠從未傷害小丑的生命為什麼蝙蝠俠不處理小丑這個問題其實哪怕拋開小丑的酒神因子也很好回答
  • 《黑暗騎士》「小丑」與「蝙蝠俠」的終極對決
    這部電影的開頭是一群戴著小丑面具的男人闖入銀行,那裡暴民藏了大部分錢。它以五個小丑開始,每個小丑都得到了一部分。他們認為,該團夥的第六名成員(綽號為「小丑」)雖然做了計劃,但坐在搶劫案中,卻不應該受到傷害。隨著搶劫的進行,小丑開始互相殘殺以謀取更大的賠償,直到一輛校車撞倒了銀行的牆壁,殺死了另一個小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