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電子半導體廠商謀變轉型

2020-11-25 太平洋汽車

  汽車電子半導體業作為產業鏈的最上遊,它的一舉一動顯然牽動著整個產業的「神經」,從它的細微而必然發生的演變中也必然折射出我國汽車電子業的走向。他們與下遊的合作模式有何變化,新的市場需求機會在哪裡,未來該如何適應中國本土化需求?擺在他們面前的新課題將整體審視出我國汽車電子業新的發展態勢。


     合作模式:開始尋求多方聯動


     在國外,半導體廠商與主機廠(汽車整車生產商)的關係比較密切,可以形成主機廠、系統供應商與汽車電子半導體廠商的多方合作。但在這方面,中國的汽車廠商由於外方控制技術的原因,合作比較少,在中國的半導體廠商還主要基於對系統供應商的合作。


     目前半導體廠商在中國汽車電子市場開展業務總體還處於開拓期,進展不順,汽車業的「嘉年華」並沒帶給半導體廠商相應的「綿繡園」。飛思卡爾汽車電子市場經理康曉敦提到,這主要還是本地的汽車電子系統廠商太弱,沒有可以上大規模的真正的汽車電子系統生產商。他強調,汽車電子半導體廠商很有必要協助本地系統生產商,提高技術開發能力,增強與主機廠的合作。這一市場是需要培育的,而且對於需要較長開發周期的汽車電子來說,更是如此。如果現在不加強對市場的開發與培育,今後將更加困難。


    英飛凌汽車電子經理劉為文對此也深有感觸,他說,中國汽車電子產業存在著結構不成熟、自主創新力差、人才缺乏、國家缺少統籌管理、投資力度不太等諸多問題,這也需要半導體廠商加強對方案性的研發,更多理解本地客戶的需求,推出適合本地市場的方案,加強技術支持力度,加強渠道建設來增強滲透力。


     隨著中國汽車廠商本地化、自主品牌的增強,半導體廠商與主機廠的接觸開始增多。康曉敦指出,一些有實力的其他行業的廠商已開始進入汽車電子領域,這就要求半導體廠商必須能夠提供更細緻的技術支持、服務及更好的價格,除了必要的解決方案外,能夠引入第三方(如IDH)的合作,將更有利於對這些廠商的推動。


     「隨著對自主創新的強調、市場競爭的激烈,整車廠、系統供應商、半導體廠商三方聯合開發模式證明是有效的方式,這也意味著三方溝通需要加強。」劉為文說,「目前有一些整車廠建立了自己的技術平臺,各種不同車型應用一些相同的器件、協議、模塊,實現相應的功能,從而為整個系統帶來優化,主動性更強。因而在供應鏈環節上,半導體廠商應建立良好的溝通及管理模式,增強共同開發作戰的能力。」


     轉型:做元件還是方案供應商?

 
   而隨著中國汽車電子業的發展,為了滿足技術力量相對薄弱的本地汽車電子廠商的要求,解決方案的推出已成為大部分汽車電子半導體廠商的一種營銷方式,這也表明汽車電子半導體的競爭越來越激烈。康曉敦指出,對於解決方案,要求是更加平臺化、產品化,並能夠提供較複雜的解決方案。未來幾年,飛思卡爾半導體將繼續致力於汽車半導體高新產品的開發,並進一步完善32位微控制器系列,為動力總成和底盤應用建立以MPC5500為工業標準的平臺,為汽車通訊與娛樂建立並完善mobileGT平臺,捕捉線控方面的應用、推出更多的單晶片(SoC)解決方案等等來適應這一潮流。飛思卡爾的下一個目標就是力爭成為領先的汽車電子系統方案供應商。


     半導體廠商的做法顯然不盡相同。劉為文提出,目前已出現一些專業的Design House,半導體廠商面向市場的方式會改變,市場模式會趨於多樣化。在整車廠、系統供應商、Design House、半導體廠商的產業鏈條中,半導體廠商會更傾向於與一些專業的Design House合作來提供參考方案,而不傾向於單獨提供解決方案。


     對汽車電子技術頗有研究的龐川則指出,由於各個IC公司越來越重視汽車電子市場,為了贏得競爭,多提供一些技術服務是必然的。不過,IC公司提供的只是參考設計,不會對其能否用於生產提供保證,因而與專業的Design House還是有差別的,不大可能會成為解決方案提供商。他認為,半導體廠商要使自己的技術服務能有助於產品推廣,不要致力於完整的系統方案,這不是IC公司該做的事,而應多想一下某些功能部件的解決方案,比如CAN總線接口、電機驅動等。


     如同手機一樣,手機Design House是隨著手機市場上下遊體系的完備而逐漸成長並成為手機產業鏈中的重要一環,汽車電子業的Design House不只是市場發展的必然,也表明國內汽車電子業開始真正趨向理性發展。在這場演變的潮流中,不管半導體廠商未來是以加強與Design House的合作或者以提供解決方案為主,他們都將會擁有自己的舞臺。


     發展:把脈市場準確出擊


    安全、節能、環保以及智能化和信息化是未來汽車的發展趨勢已成為共識。「從動力總成和發動機管理,到環境控制、娛樂、防抱死制動、線控轉向、傳感器和高級計算在當今汽車中的日益普及,使汽車駕駛變得更安全、更有效和更有趣。」康曉敦如是說。當前的高端汽車配備了70多個電子微控制器,而胎壓監控器、防碰撞等新應用市場則以每年6%-8%的速度增長。


     與去年相比,今年汽車電子業新的發展動力顯然與國家政策如節能、自主創新相適應。劉為文提到,對汽車的創新開始回歸到汽車本身,如動力總成系統、安全系統、車身控制、總線等。在這些領域,經過本土兩三年的培養以及執行力度的趨嚴,ABS市場明年會有顯著增長;車身控制會與整車實現同量增長,而新一代總線技術的應用也將帶來更多的市場機會;同時,小排量發動機將成為一個增長熱點,會有更多的新設計機會出現,而這一機會在研發階段就可體現。因而,這也將帶動傳感器、單片機、智能功率器件等的增長。


     康曉敦還表示,隨著國外的汽車電子廠商基本完成在中國的布局,同時加大在本地的研發力度,一些較新的半導體器件的應用也開始在國內展開,如高檔網絡控制等。同時隨著國內車載娛樂系統的大力發展,基於高性能的GPS、音響等半導體應用有了較大發展。


     在這種新的趨勢面前,飛思卡爾、英飛凌、ST、瑞薩、飛利浦等半導體廠商也都卯足了勁,在元器件的低功耗、智能化方面加大研發與推廣力度,以在新的市場需求領域拓展更大的上升空間。

相關焦點

  • 半導體技術是如何變革汽車設計產業的?
    安森美半導體進入汽車半導體領域已有20多年的歷史了——確切地說是半個多世紀!在這段時間裡,汽車發生了不可估量的變化,而且,在大多數領域,變化的步伐正在加快,因此需要更多創新的技術方案以支持汽車行業的轉型。
  • 採訪5家半導體廠商,看疫情對行業的影響
    M8DEETC-電子工程專輯這一點在我們參加今年的慕尼黑上海電子展時,感受尤為明顯。很多廠商似乎在疫情期間的業績不跌反升,從我們採訪的部分業內人士的觀點來看,因為疫情促成了一些全新生活習慣的變化。華大半導體有限公司發展規劃部市場推廣經理龍麗萍向我們介紹說。M8DEETC-電子工程專輯目前華大半導體聚焦的主要是三大領域:工業控制、汽車電子、安全晶片。具體到產品,包括了高性能模擬晶片、安全晶片、電源晶片、功率器件、驅動晶片、MCU、FPGA等。
  • 碳化矽(SiC)功率半導體對電動汽車的重要意義
    受益於政策支持及銷售補助,預計全球及中國新能源電動車銷量的複合年增長率將達到32%,這將帶動相關半導體,電子產業鏈的快速發展,汽車作為拉動半導體產業發展的三駕馬車之一絕非虛言。作為全球汽車產業轉型升級的標誌,新能源汽車顛覆傳統燃油車,將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疊加融合已成大勢。 汽車電動化的獨特特徵①電動機可分散配置控制。
  • 半導體是汽車電子模塊組成材料 為什麼用半導體製作電子元器件?
    現如今,電子電路的基本組成元件就是半導體了。為什么半導體相對於導體和絕緣體更被大家選擇成為製作元器件的根本材料,主要是由其獨特的性能決定的。半導體是構成汽車電子元器件的基礎,在了解汽車電子模塊功能實現的前提就是要了解其基本組成元器件的性能,後續會一一介紹,此為上篇。半導體的特性:1,熱敏性,溫度上升,ρ減小;2,光敏性,光照強度增加,ρ減小;3,ρ受摻雜的材料影響。
  • 瑞薩電子就要轉型
    雖然瑞薩電子在汽車電子領域一直領先,但過去的一年也遇到了營收下滑,從財報來看,2018年,瑞薩電子的半導體營收7574 億日元(折合約67.6億美元),同比下滑2.9%。這一準則對於以「穩」見長的日本半導體公司並不容易,由於體制的僵化,在新一輪半導體競爭中,日本半導體公司似乎在節節敗退,2018年5月東芝將半導體業務出售給了美國貝恩資本牽頭的財團。瑞薩電子也在探索中嘗試轉型。
  • 汽車,半導體行業下一個「富礦」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2004/412319.htm半導體對於汽車工業發展至關重要諮詢機構撰文指出,一個世紀以來,內燃機一直是汽車工業價值和創新的源泉。然而今天人們正在進入一個新的汽車時代,汽車將因半導體和電子產品所提供的功能而有所不同。
  • 推進第三代半導體與新能源汽車產業融合發展
    近日,2020第三代半導體支撐新能源汽車創新發展高峰論壇於廣州南沙召開,200多位國內外相關專家學者、政府領導及相關企業高層出席參與,共同探討跨產業協同創新機制,促進第三代半導體材料在新能源汽車上的示範應用。
  • 當英飛凌遇上比亞迪,國產汽車半導體面臨的挑戰與機遇
    英飛凌下設四個事業部:汽車電子(ATV)、工業功率控制(IPC)、電源與傳感系統(PSS)、安全互聯繫統(CSS)。其中汽車電子是其最大的業務板塊,2019年營收佔比高達44%。收購賽普拉斯後,英飛凌成為全球最大的汽車半導體供應商。將比亞迪半導體與英飛凌做個對比,肯定很有意思,從中我們可以看出國產汽車半導體廠商所面臨的挑戰,以及未來的發展機遇。
  • 世界著名半導體晶片廠商排名及介紹
    Analog Device,營收額25.99億美元25. nVidia,營收額24.75億美元飛思卡爾介紹:飛思卡爾半導體是全球領先的半導體公司,為汽車、消費、工業、網絡和無線市場設計並製造嵌入式半導體產品。這家私營企業總部位於德州奧斯汀,在全球30多個國家和地區擁有設計、研發、製造和銷售機構。
  • 看國產汽車半導體如何突圍
    根據Semicast Research數據,全球主要汽車半導體企業包括恩智浦、英飛凌、瑞薩電子、意法半導體等,2016年市場份額分別為14%、10.7%、9.6%、7.6%。2016年全球半導體約300億美元,前十大佔據全球汽車半導體市場的63.4%。2019財年,英飛凌在汽車領域的銷售收入佔公司44%的營收,2018年財年為43%,2019財年在汽車領域的銷售收入增長7%,公司整體為6%。
  • 從五家A股公司財報 看國內功率半導體廠商的機遇與挑戰
    不過,2018年「中興事件」加速了國內各行業對於半導體器件的國產化替代進程,為國內功率器件廠商提供了難得的市場機遇。受益於中國國產替代的政策推動和缺貨漲價的狀況,2018年A股功率半導體廠商財報表現普遍較為亮眼,其中包括蘇州固鎝、揚傑科技、華微電子、捷捷微電、臺基股份等功率半導體廠商營收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長。
  • 功率半導體行業專題報告:新能源汽車重塑功率半導體價值
    新能源車中對於電力控制的需求大幅增加,功率器件中特別是 IGBT 是 工業控制及自動化領域的核心元器件,其通過信號指令來調節電路中的 電壓、電流等以實現精準調控的目的,保障電子產品、電力設備正常運 行,同時降低電壓損耗,使設備節能高效。汽車半導體作為汽車電動化 關鍵載體之一,需求價值成倍增長,據估算純電動車單車的半導體總價 值量相比傳統汽車提升 70%以上。
  • 電子行業2020年中期策略:消費電子、半導體、面板、MLCC
    (二)半導體設備:下遊需求高速放量,國產設備成長山雨欲來1. 現狀:政策資金推動本土化半導體設備需求快速放量作為大部分的電子產品中的核心單元主要材料,半導體在消費電子、通信系統、醫療儀器等領域有廣泛應用。完整的半導體產業鏈包括半導體設計公司、半導體製造公司、半導體封測公司和半導體設備與材料公司,其中,半導體設備的主要應用階段為半導體的製造與封測工藝流程。
  • 全球十大半導體廠商,三星力壓英特爾登頂,美國企業佔了一半!
    在華為發布鯤鵬晶片之後,讓我們盤點一下全球十大半導體廠商!從榜單上可以看到,歐美國家仍然佔據了絕對實力!亞洲方面只有韓國跟日本上榜!1.三星電子是三星集團旗下最大的子公司,是韓國民族企業的一個象徵!2.
  • ...賀利氏電子王建龍:電動汽車「提速」 碳化矽功率器件迎發展元年
    賀利氏電子在中國市場的業務主要分為兩個板塊——集成電路的封裝和電力電子業務,前者是為半導體行業的封裝供應材料,後者主要為電動汽車市場提供材料。王建龍說,終端市場應用的變化和規模發展,一定會逐步傳導到產業鏈各個環節,對於像賀利氏電子這樣的上遊廠商非常樂見由此帶來的市場機會。
  • 中國半導體廠商採購四大痛點 2019年半導體設備排名美日呈現壟斷局面
    打開APP 中國半導體廠商採購四大痛點 2019年半導體設備排名美日呈現壟斷局面 章鷹 發表於 2020-04-01 10:48:53
  • 功率半導體漲價潮又來?四家廠商已經啟動漲價
    近日國內外多家MOSFET廠商發布漲價通知,業內預計MOSFET缺貨情況將延續到明年,價格將逐季調漲。據媒體報導,受上遊晶圓供應緊缺情況的持續影響,近日,國內外多家MOSFET(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場效電晶體)廠商發布漲價通知。目前已累計四家廠商已經啟動漲價,漲幅達到20%。
  • 汽車MEMS傳感器的應用與主要廠商盤點
    MEMS的全稱是微型電子機械系統(Micro Electromechanical System),是利用半導體製造工藝和材料,將傳感器、執行器、機械機構、信號處理和控制電路等集成於一體的微型器件或系統,其內部結構一般在微米甚至納米量級。與傳統的機械傳感器相比,MEMS傳感器具有體積小、集成化、智能化、低成本等優點,可以滿足物聯網時代對於傳感器的要求。
  • 電子行業119頁深度報告:IC設計、半導體製造、消費電子
    功率器件與用電息息相 關,幾乎用於所有電力電子製造業,包括計算機、網絡通信、消費電子、汽車電子、 工業電子等領域。行業未來看點在於新能源汽車/充電樁、智能裝備製造、物聯網、 可再生能源發電等新興應用領域所帶來的巨量需求缺口。國內功率半導體市場規模達千億元,全球前十企業壟斷 60%的市場。
  • 2021年中國半導體顯微鏡行業市場現狀及發展前景分析本土廠商奮力...
    近年來,伴隨著我國半導體產業的發展,顯微鏡在半導體的應用不斷提高,市場規模持續增長。雖然我國半導體顯微鏡市場發展與國外仍有一定差距,但近年我國本土廠商奮力追趕海外廠商。未來中國半導體顯微鏡市場規模有望進一步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