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條王錦蛇被放歸大自然

2020-12-06 中安在線網站

 2012年10月23日 11:19  稿源:中安在線  

分享到:

  皖東晨刊訊 為謀取不當利益,近日,全椒縣一名男子攜帶工具夜晚捕蛇,不料被人當成小偷舉報。派出所民警聞訊趕到,查明真相後,將30多條王錦蛇解救。

  當天晚上22時50分許,全椒縣十字鎮楊莊農場內,有人發現一名男子鬼鬼祟祟,因懷疑他在偷東西,便悄悄撥打110報警。轄區十字派出所民警迅速趕到,當即將一名可疑青年男子控制。此人手持鐵鉤、鐵籠,籠中裝有幾隻麻雀,腳下還放著一個鼓鼓囊囊的蛇皮袋。民警打開一看,嚇了一跳,原來裡面全是活蛇。

  該男子承認,這些蛇都是他從楊莊農場裡捕捉的。捕蛇工具是用鐵絲網製成的鐵籠,籠子分前後兩室,兩室中間隔開。後室放一隻活麻雀作誘餌,前室就是關蛇的。蛇受到食物誘惑,便從前室入口進入,無法逃脫。男子稱,當天收穫頗豐,剛準備收手離開,就被民警發現了。

  據悉,該男子捕獲的這種蛇,名叫油菜花蛇,學名叫王錦蛇,已被列入國家保護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無論販賣還是捕殺,都是違法行為。當晚,民警將男子非法捕獲的37條油菜花蛇全部放生,同時對其進行嚴肅批評教育,並將捕蛇工具予以銷毀。此外,派出所還安排人員仔細巡查,防範獵捕野生動物行為再次發生。(楊波 包增光)

相關焦點

  • 這個養蛇的貧困戶 放生了1356條王錦蛇
    株洲日報記者 鄒怡敏 株洲日報訊 「我響應國家政策,自願將這些蛇放歸山林。」4月27日,淥口區龍船鎮黃竹村,在區林業局、公證處、鎮、村工作人員的監督與幫助下,村民林偉仁將自己養殖的1356條蛇放生於朱亭鎮鳳凰山國有林場。
  • 安徽120條人工繁育揚子鱷放歸野外,衛星追蹤器全程追蹤
    6月3日上午,120條經過層層選拔的人工繁育的成年揚子鱷被放歸大自然。
  • 100多隻大青蛙放歸大自然
    4月30日,廉江市安鋪鎮退休老幹部毛雷把自己飼養大的100多隻青蛙放歸大自然(如圖,記者 李忠 攝),用心用情保護生態環境。毛雷已70多歲,多年來熱心當地公益事業,積極參與安鋪鎮九洲江邊的桃花島侯鳥保護區建設。
  • 遭遇王錦蛇
    遭遇王錦蛇 2017-07-27 01:26
  • 揚大學生飼養螢火蟲 七夕前放歸大自然
    原標題:揚大學生飼養螢火蟲 七夕前放歸大自然   美麗的螢火蟲這個暑假,揚州大學園藝與植物保護學院的學生,親手飼養了一批螢火蟲,並在七夕前夕放歸大自然。   通訊員 李雪娟 掌麗媛 揚子晚報記者 陳詠   據悉,這批螢火蟲被飼養在揚大園植學院的養蟲室,由研究生毛念負責。   毛念告訴記者,「螢火蟲的一生分為卵、幼蟲、蛹和成蟲四個階段,是屬於全變態的昆蟲。
  • 動物野趣 | 王錦蛇
    隨後朋友打趣問起,上海有的蛇種類中厲害的是哪一個,我告訴他,就是頭上有王字的蛇——王錦蛇。王錦蛇,拉丁學名:Elaphe carinata,俗名有很多很多。 由於身體黑底斑駁了很多黃紋,又體色多變,十分美麗,色似菜花,故名為:菜花蛇、黃喉蛇、黃頜蛇、黃蟒蛇、油菜花、松花蛇、稜錦蛇、稜鱗錦蛇、菜蛇;而頭背棕黃色,鱗緣和鱗溝黑色,形成「王」字形黑斑,所以又得名:王錦蛇、王蟒蛇、王字頭;此蛇有臭腺,遇到的危險時候身體散發異味,又名為:臭王蛇、臭黃蟒、臭青公。
  • 農村俗語:一地王錦蛇、十裡無毒蛇,王錦蛇有什麼厲害之處呢
    ,這種蛇也是體格較大的蛇,之所以叫做王錦蛇,也是有來歷的。成年的王錦蛇,額部有鮮美的黃黑斑點形成一個看似是王字的結構,這種蛇有獨特的臭腺,能夠發出一股相當難聞的惡臭氣息,也被叫做臭王蛇,由於色彩斑斕,也被叫做錦蛇,黃蟒蛇,雖然王錦蛇體格確實很大,但遠不是蟒蛇的身材對手,但也算是蛇類之中很大的蛇,王錦蛇性情兇猛,但其實是一種無毒的蛇,王錦蛇沒有毒,由於顏色斑駁豔麗,也被一些人作為寵物飼養{蘿蔔青菜各有所愛}啊。
  • 湖北一客車內發現蠕動的編織袋 裡面竟裝了23條蛇
    原標題:客車內裝23條蛇,司機被罰6900元警方將蛇放歸山林三峽晚報(記者杜勇 通訊員範延榮 實習生杜逢)1條、2條……23條!為牟暴利,司機竟用客車偷運王錦蛇等省級保護動物共計23條蛇類(如圖)。增援民警黎寧等聞訊趕來,經清點,袋內共有烏梢蛇、王錦蛇、黑眉錦蛇共23條。民警介紹,這些蛇均屬省級保護動物。司機杜某交待稱,為牟取暴利,在某地找陌生人收得17條蛇後,當天趕到興山找村民黃某又收購了6條,準備送到某養蛇場出售賺取差價。目前,杜某因非法運輸非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除蛇全部沒收,還被處6900元罰款。
  • 帶著157條野生王錦蛇深山「跑路」,景寧這男人幹了什麼「好事」?
    經清點,共有157條野生王錦蛇。經查,偷運的陳某並未取得狩獵、進出口等合法證明和檢疫證明,據陳某交代,他本來是想將蛇從景寧運到紹興去銷售的。  人贓俱獲後,森林公安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等相關規定,對違法行為人陳某作出沒收157條野蛇,並處以罰款8650元的行政處罰。
  • 王錦蛇
    王錦蛇:蛇體粗大,最大長度可達2米以上。頭部背面的鱗片中央黃色而鑲有黑色邊緣,並形成類似「王」字字樣的黑紋,故外王錦蛇。背鱗表面的強稜明顯。背部黑色,前段具有黃色斜紋,後段斜紋消失而被黃色斑點所替代,賽似油菜花瓣。
  • 今夏杭州「蛇出沒」448條,百分之八十是無毒王錦蛇
    不久前,西湖景區消防救援大隊靈隱消防救援站在居民家中找到了藏匿在天花板夾層中的王錦蛇,也就是菜花蛇,又稱臭蛇。當消防員做好個人防護措施,使用捕蛇器牢牢夾住蛇頭部位時,突然聞到一股奇臭無比的味道。原來,這是菜花蛇被抓住感知到危險後,通過散發臭味來保護自己。
  • 關注|永州養蛇人堅持20年放蛇於「永州之野」每年放600—800條
    7月2日,永州的一位養蛇人周大武帶領他的養殖團隊,在當地野生動植物保護部門的指導下,將800多條養殖了2年的蛇放歸山林,種類有眼鏡蛇、五步蛇、烏梢蛇、王錦蛇等有毒和無毒蛇。 周大武是永州之野異蛇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1996年開始創立養蛇公司,成為永州最早的蛇類養殖戶。
  • 餵養兩天後,他將痊癒的鳥兒放歸大自然……
    在確定小鳥痊癒後,周代康將其放歸大自然。9月10日,東海縣公安局牛山派出所網格員周代康在轄區開展入戶走訪時,聽到周圍傳來一聲鳥叫,循聲望去,發現一隻小鳥警惕地盯著四周,並且身體在瑟瑟發抖,見此情形,周代康立即上前查看。「我上前的時候這隻鳥也沒有飛走,後來我發現原來它的腿部受傷了,我在城區從來沒有見過這種鳥,詢問附近鄰居也沒有消息。」
  • 巴彥淖爾市36條菜青蛇和35隻刺蝟重歸大自然
    新報巴彥淖爾訊(記者 白忠義) 10月30日,在巴彥淖爾市五原縣天吉泰鎮新永四組村北的排乾大堤上,五原縣森林公安分局民警一邊向圍觀群眾講解野生動物保護知識,一邊將36條菜青蛇和35隻刺蝟放歸大自然。
  • 丹鳳森警放生一條2米餘長王錦蛇
    4月26日,丹鳳縣森林公安局民警將一條2米餘長的王錦蛇放生,該蛇是丹鳳縣某小區居民發現後捕捉並上交的。後經現場鑑定,確認此蛇為王錦蛇,體徵完好無損,丹鳳縣森林公安局民警隨即將其放生某山林,讓其回歸大自然。森林公安提醒:如遇此類情況,要及時撥打報警電話,請專業人士現場處理,以確保自身安全,禁止傷害、買賣野生動物。
  • 脊椎動物·王錦蛇:儘管無毒,我卻是很多毒蛇的剋星
    王錦蛇頭部背面為棕黃色,鱗緣和鱗溝為黑色,最終排列成「王」字形黑斑,這正是王錦蛇這一名字的由來。 提起王錦蛇,或許大家會覺得陌生,不過若說菜花蛇,知道的人一定不少。菜花蛇是不少老百姓對它的稱呼,因為王錦蛇身體背面主要為黑褐色,其間規律混雜有黃色花斑,而腹部則與身體背面相反,呈黃色,腹鱗後緣有黑斑,猶如菜花狀。
  • 一條2米多長王錦蛇被民警放生!(附圖)
    4月26日,丹鳳縣森林公安局民警將一條2米餘長的王錦蛇放生,該蛇是丹鳳縣某小區居民發現後捕捉並上交的。後經現場鑑定,確認此蛇為王錦蛇,體徵完好無損,縣森林公安局民警隨即將其放生某山林,讓其回歸大自然。森林公安提醒:如遇此類情況,要及時撥打報警電話,請專業人士現場處理,以確保自身安全,禁止傷害、買賣野生動物。科普:王錦蛇是一種遊蛇科蛇類,體大兇猛,遇到同類會相互殘殺。
  • 800多條王錦蛇遭捕獵!除了譴責,我們還能做什麼?
    這是杭州市臨安區人民法院當日開庭審理的一起非法狩獵刑事案件:從2017年4月以來,羅某先後捕獵800餘條王錦蛇(系國家「三有」保護動物),共賣出獲利10萬餘元。   由於其體背鱗緣為黑色,中央呈黃色,似油菜花樣,體前段具有30餘條黃色的橫斜斑紋,到體後段逐漸消失,所以國內很多地方又叫它菜花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