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7月3日訊(通訊員 歐宇馨 安月 小莽)「永州之野產異蛇」是唐代散文家柳宗元在《捕蛇者說》對永州描述。7月2日,永州的一位養蛇人周大武帶領他的養殖團隊,在當地野生動植物保護部門的指導下,將800多條養殖了2年的蛇放歸山林,種類有眼鏡蛇、五步蛇、烏梢蛇、王錦蛇等有毒和無毒蛇。
周大武是永州之野異蛇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1996年開始創立養蛇公司,成為永州最早的蛇類養殖戶。20多年來,他不忍看到一些人對蛇的濫捕濫殺,給生態環境帶來了破壞,決定每年配合野生動植物保護部門,將自己養殖場的一部分蛇類放歸自然,每年放歸600至800 條。
周大武表示,自己的養蛇場每年能孵化出2500至3000條乳蛇,通過兩年的養殖,待蛇長大後,他拿出三分之一來作深加工,三分之一作為食材出售,另外三分之一則用來放生。雖然在經濟上損失較大,但能有利於生態環境的保護,他認為很值得,也就一直堅持了下來。
為了提高養殖蛇放生的存活率,他將放生地選擇在永州雙牌縣附近一處遠離居住區的半山腰上,既可避免蛇類對周邊居民造成影響,也能防止被人捉走。他說,每次放蛇,看到大小不一的蛇爭先恐後地遊進山林,旋風般消失在林子裡,他都感到十分欣慰。
[責編:嚴萬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