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學校課文裡,必須背誦的《捕蛇者說》那篇課文麼說起湖南的永州 ,很多人第一次認識,都是來自於教材課文的《捕蛇者說》,這篇唐代柳宗元所寫的《捕蛇者說》,堪稱是中國知名度非常高的一篇保護野生動物的古文,這篇必背誦課文,不知道讓多少做過學生的人記憶深刻,在記住這篇課文的同時,也記住了一個地名,那就是永州。
《捕蛇者說》中描述:「永州之野產異蛇,黑質而白章,觸草木盡死,以齧人,無御之者。…… 其始太醫以王命聚之,歲賦其二。募有能捕之者,當其租入。永之人爭奔走焉。」這篇課文雖然是反對苛政,建議廢除殘酷的地方酷政,讓當地民眾回歸安居樂業,不要去捕捉劇毒的異蛇,等於是提倡保護這裡的野生動物異蛇種類。
但事與願違,柳宗元的這篇流傳千古的奇文,也間接提高了永州自然環境原始的知名度,也大大宣傳了當地異蛇這種野生動物的藥用價值,這讓永州歷朝歷代,對於異蛇(永州尖吻蝮,也有稱百步蛇、銀環蛇、五步蛇、七步蛇、蘄蛇、山谷虌、百花蛇、中華蝮)的捕捉不曾中斷,反而對於保護當地野生動物蛇類資源,起到的巨大反作用,求異蛇入藥入酒的需求千年不斷,對於當地的蛇類資源帶來崩潰性破壞,很多不是異蛇的其他蛇類(只要是黑白花紋的蛇),也因為生存在永州而遭了殃,被持續捕殺,異蛇酒一度成為當地最有名的特產。
直到今日,永州的純野生異蛇資源已經瀕臨崩潰,雖然苛政早已不在,但高額的商業利益驅使,讓千年之中當地蛇類產業一直不斷,多年以前野生蛇類已經被禁止商業捕捉,目前出現的永州異蛇都是進行集中蛇類養殖的。自2020年以後,蛇類的養殖和貿易被徹底終結,法律上已經不再允許,也許以後永州的蛇類產業可能真的永遠看不到了,永州的蛇類終於得到了千年以來從未出現過的安寧局面。
唐代柳宗元筆下的原始永州,今天的面貌樣子唐代的柳宗元,在永貞革新宣告失敗後,被貶為永州司馬(從五品的閒職官名),在永州任期內著有《永州八記》等著名古文,描繪了中原人無限遐想那自然原始的永州 。
永州古稱零陵,隋朝始稱永州,是一個延續至今的古老地名,這裡是湘江的上遊,瀟水與湘江在城區相匯合,是整個湖南平均水質最好的一處地方,用於永州長期南部居住有大量少數民族,這裡是古代漢族和山居少數民族的邊界地區,交通相對閉塞,所以開發較少,自然環境相當原始。
永州目前的城市現代化的發展速度很快,冷水灘區和零陵區已經成為了繁華城市,柳宗元時代描繪的景色已經完全變化,從空中俯瞰城市,永州市區頗有上海陸家嘴的地貌感覺。
主城區是一座非常經典的河流四面圍繞的半島形狀,湘江從冷水灘城市中穿行而過,附近沿江景色非常靚麗,這裡的河水碧綠無比,水的顏色常年如此,就算是雨季也是淡綠色的,水土流失很低。
永州市是湖最南部的區域,這裡和廣西與廣東接壤,原先要到達這裡交通非常不便,近年來因為永州機場和北京、天津、上海、 重慶等城市直接通航後,到達永州變得非常的便捷,甚至比去長沙還要方便,3個小時北京既可直達永州零陵機場,機票折扣非常大,甚至比火車慢車價格還要便宜,折讓永州成為一個很值得考慮一去的國內旅行目的地。
在永州南部的江華和江永兩縣,這裡都是傳統的瑤族聚居區,由於當地交通閉塞,這些少數民族地區時至今日依然可以找到一個原始的永州原始綠野世界,保留有很多古村落和古寨堡,留有很多歷史悠久人文飲食傳統,國內這樣的地方,目前已經變得越來越少。
永州的傳統美食,以及少數民族完好保留民俗傳統江永這裡有很多瑤族美食,其中最有代表性,到了不可不嘗的,就是當地的油茶了。在的街市裡,依然可以吃到正宗的油茶,雖然這裡的油茶店鋪很小,不過慕名而來的食客不斷。
當地的油茶做法,是先將冷水於鍋中燒開,把幹茶葉放入水中泡開,撈出茶葉,將水倒掉。乾鍋燒熱將準備好的茶葉放入,用油茶杵敲打,放入生薑、蒜米、豬油,繼續敲打。加入開水,冷水煮出來的茶會失去口感,不能蓋蓋子,待它翻滾,放入鹽輕輕攪動,讓茶色均勻。將碗擺放好,每個碗放入蔥花、炒米、炒花生米等,然後將翻滾的油茶用大勺子連茶帶葉撈起,用竹製的茶鬥過濾,倒入碗中。
按照當地人的說法,飯桌上這油茶才是主菜,其他都是配菜,其他菜都是來配油茶來吃的。吃上這裡油茶的感覺,口感有點像是客家的擂茶類似。當地瑤族的美食眾多,幾頓飯根本不吃不全,口味種類很多,甜的鹹的都有,品種和形狀豐富,食材也是極為自然。
在永州的江華縣境內,還保留了許多傳統的瑤族習俗,當地已經將這些民俗融入了旅遊發展之中。這裡的瑤族地區,也興起過西式白色婚紗的婚禮,不過近年來,又有不少年輕瑤族情侶開始恢復老式的瑤族婚禮了,所以當地的瑤族傳統婚禮興旺,這次就在江華境內,遇到了一對準新人,在這裡進行瑤族婚禮儀式,儀式內容較多,看點不少。
這場婚禮是當地平地瑤風俗形式的,不同地區的瑤族婚禮都有差異,接親儀式的開場是新娘母親的哭嫁(有些地方是新娘哭,有些親友哭)。在過去,少女出嫁前根本不知道對象是誰,直到結婚當晚才能見到,完全像在賭自己將來的命運,故有了哭嫁的習俗。
迎娶的隊伍一路載歌載舞,抬著轎子前行,瑤族特色的長鼓舞是喜慶隊伍的主體。新郎迎娶新娘之後,會有分紅包、開轎門、挑紅蓋頭、叩拜等內容。瑤族的婚慶上,水酒和美食必不可少,這裡的水酒採用大盆裝,用葫蘆瓢盛酒,一般都需要以3為單位敬酒,不喝三杯、三碗過不了關。
瑤族水酒甜甜的度數不高,只是不要太貪杯了,因為後勁還是很足的。瑤族的飲食文化深厚,來這裡不可不多嘗試一些,瑤家的「十八釀」,豆腐釀、辣椒釀、竹筍釀、香菇釀等等,不同的釀代表不同的祝福,視覺和味覺的同步享受,各種各樣名目的粑粑,也會讓你回味讚嘆不已。
場地的家常菜「聖水」豆腐丸,屬於「瑤家十八釀」 之一。其製作方法是將精肉剁碎,以香蔥、香油、精鹽、味精等拌合,先做成餡,然後放入挖有空洞的鮮豆腐中間,再貼鍋黃燜至熟即成。據說這道菜是考準女婿和考準媳婦的必修科目。男方上面提親,需要筷子夾豆腐起來,碎了就娶不到了,如果丈母娘看中準女婿,就把豆腐煮老,如果看不上,就給很嫩的豆腐。而女孩子燒的好這道菜,說明手藝和心思巧,這是瑤家婚嫁入門測試的一道名菜。
在永州,不僅能感受到山裡純淨的空氣和水,還能和瑤族村民一起喝起好喝的瑤家的米酒,跳起瑤家的舞蹈,感受瑤族的熱情和歡樂,這裡旅遊開發的比較晚,物價低廉,人美景多,道路情況不錯。很多當地少數民族居民,日常依然是穿帶民族服飾,很有地區特色和感覺,是一處較為小眾,但卻非常合適自駕旅行的國內旅行目的地,這裡建議遊玩的時間,至少需要預留有3天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