贛東北捕蛇者眾 蛇將盡 災頻現當制止[圖]

2021-01-08 中國江西網

製作的捕蛇籠很暢銷

商販向記者展示銀環蛇

  8月15日清晨,德興市香屯鎮的農民老方,照例到自家地裡巡視,望著被田鼠蹂躪得一片狼藉的稻田,他無可奈何地嘆了一口氣。

  進入夏季以後,野外蛇類的活動越來越頻繁,不少人打起了蛇的主意,他們在特製的鐵籠裡用小鳥為誘餌進行非法捕蛇,惹得蛇販子們趨之若鶩,一時間,各個野味店生意紅火起來,製作捕蛇籠子的生意也異常火爆,但田間地頭的田鼠卻多了起來。

  一天最多能捕20多條蛇,一周獲利數千元

  在德興市香屯鎮一個山坳裡,兩外鄉男子拎著一個鐵絲籠子。籠子裡,一條銀環蛇圈成盤狀,蛇頭高高昂起,不時地吐著信子。一旁,他們的摩託車上還有三個籠子,每個籠子裡都有捕獲的蛇。

  這些外鄉人的身影沒有引起當地村民的注意,村民們對捕蛇者早已見怪不怪了。「剛開始看到這些騎摩託車的人提著籠子在山間轉悠,還以為是捕鳥的。」一農民告訴記者,「樂平、婺源和德興的山區農村,均有一批捕蛇高手,他們看到我們這的森林植被保護得好,認為肯定隱藏了不少蛇類,就把裝有鵪鶉的捕蛇鐵絲籠子放到附近的山場。」

  「少則四五條,多則十幾條,有的捕蛇者一天能捕到20多條各種各樣的蛇」,這種捕蛇方式十分獨特,能將整個山場的蛇類抓絕。

  樂平與德興交界的多個鄉鎮森林資源豐富,有大量蛇類出沒,尤其盛產菜花蛇。可如今,漫山遍野少見菜花蛇的身影了。

  「在我們那個村,最多的時候有10多個人抓蛇賣錢,他們在墳山、路邊、雜草叢中尋覓,只要發現有蛇出洞的痕跡就想方設法捕捉。」一名來自婺源許村鎮的捕蛇者告訴記者,因為外地不斷有蛇販子前來高價收購蛇,受利益驅使,村民將抓蛇賣當成掙錢的門道。

  捕蛇者說,只要將籠子按比例放在某山場兩三天,山場基本上就找不到蛇了。有的人捕蛇,不用一個星期,就能搞到數千元的收入,大大高於幹農活的純利潤。

  汽車站成了蛇類交易市場,收購價一路看漲

  15日上午,德興市短途汽車站,出口處被蛇販子把守住。他們逢人就問:「有蛇嗎?」還不時攔著背有背籠的行人去翻看。在車站外,一名收蛇的商販正與賣蛇的男子談價,是條王錦蛇,淨重一公斤,幾經討價還價最終以50元成交。王錦蛇被列入國家保護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是捕捉田鼠的高手。蛇販子抓出蛇來放入袋內,但見袋內已有大大小小10餘條蛇。

  「一般的蛇每公斤收購價格為50元,個別蛇每公斤180元。」賣蛇的人說,蛇越來越難捕,蛇的收購價格一路看漲,最高時達每公斤400元。而大多數的蛇,是由蛇販收購好,集中運往廣東等地銷售。比較起來,廣東人更喜食蛇肉,很有市場。如今不僅廣東人喜歡吃蛇,江西人也興起了大吃「口味蛇」的熱潮,專門吃老鼠的「老鼠蛇」(俗稱家蛇)的售價達到了每公斤80元,一些劇毒的蛇價格更高。

  在德興市最大的農貿市場,一名賣蛇的男子正在向路人展示銀環蛇。很快,三條蛇被幾家開餐館的老闆買走。

  賣蛇者打開尼龍袋,一條粗壯的黃顏色蛇盤在一起。老闆說這是王錦蛇,重達5公斤,誠心要的話,480元。

  一位跑客運的司機告訴記者,這些捕蛇者天剛亮坐上頭班車,傍晚乘坐末班車,車上大部分是拿蛇皮袋的,裡面都是蛇,弄得司機和其他乘客膽戰心驚。

  特種捕蛇籠製作銷售火爆,捕蛇已成產業鏈

  隨著捕蛇人數的不斷增加,捕蛇「產業」得以延伸。「想買捕蛇籠,你到大街上隨便問個本地人,就知道哪裡有賣。」

  緊靠德興市銀城中路的一個小巷子口,一塊書有「製作出售鳥網、捕蛇籠」等字樣的廣告赫然立在街口。門口碼放了幾個鐵絲籠。老闆告訴記者,現在抓捕野蛇多採用這種鐵絲籠,這種籠子是一個安裝了「倒刺」機關的鐵絲捕蛇器具,籠子裡放上活的蟾蜍或者小鳥做誘餌,誘引野生的蛇類撲食。由於蛇沒有倒退的本領,而機關的玄妙就在於「只能進不能出」。相比過去靠徒手抓蛇,這種據說從外地「引進」的抓蛇工具對蛇的捕捉成功率、殺傷力非常大。有了這種捕蛇籠後,捕蛇者每天收到的蛇比以前手工捕蛇翻倍。

  老闆說,他做的捕蛇籠子在當地非常暢銷,前幾天一客人上門就訂了20隻。這種新的捕蛇方法目前正風行,在德興,就有五六家像他這樣專門製作銷售捕蛇籠的商家。

  大自然總是以一種讓人類意想不到的方式,來「回報」人類。在我省,由於野生蛇被濫捕濫殺,田鼠多了起來,一些地方,人們在艱難困苦地與鼠類作鬥爭。對此,我省野保部門警告:請大家嘴下留情,對自然界的過分攫取,會導致大自然嚴重透支而形成生態危機,不要讓鼠災成為人類吃出來的災害。

  本報記者徐黎明文/圖

相關焦點

  • 鷺島蛇蹤頻現 捕蛇者說環境好雨水充沛
    ■阿寶將蛇帶到野外放生。據市自然資源規劃局工作人員介紹,城區蛇蹤頻現,是因為蛇的繁殖季已到,所以活動相對活躍。近半個月來,已處理46起捕蛇求助,並於上周在集美坂頭水庫集中放生了十幾條近期捕捉的無毒蛇。 他們提醒市民,遇到蛇不要驚慌,應保持安全距離,及時報警尋求幫助,切勿擅自處理以免出現危險。
  • 《捕蛇者說》的捕蛇的蔣氏是個什麼樣的人?好吃懶做就是他的特點
    《捕蛇者說》是柳宗元的得意之作,章士釗說"人談柳文,必首及是篇"。這篇文章運用對比手法展現出在統治者的橫徵暴斂之下,中唐時期苦難深重的社會畫面, 表達了對人民疾苦的同情,曲折地反映了作者堅持改革的意願。這篇文章用著作者與"捕蛇三世"的蔣氏之間的對話,為我們展現了蔣氏祖孫三代捕蛇的不幸遭遇。
  • 澳大利亞一大波毒蛇來襲 民眾緊急應對「蛇災」
    據澳洲網報導,澳大利亞墨爾本地區近日遭受了嚴重的「蛇災」,有不少人家或者商店都被毒蛇侵襲,人畜受傷的案例也時有發生。據報導,由於今年夏天「蛇患」嚴重,霍特一家表示,如今遇見虎蛇和其他種類的毒蛇都已經司空見慣了。
  • 蛇和蝙蝠闖入民宅 山西消防員變身「捕蛇者」和「驅蝠俠」
    蛇和蝙蝠闖入民宅 山西消防員變身「捕蛇者」和「驅蝠俠」 2020-05-20 21:10:34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劉歡 責任編輯:劉歡     消防員利用自製的捕蛇袋子將燕子窩和蛇全部裝進袋子
  • 竟在馬鞍山森林公園內張網捕蛇,園方已拆除捕蛇網
    長江日報融媒體8月4日訊 在武漢市馬鞍山森林公園裡,生活著包括王錦蛇、銀環蛇、短尾蝮、赤鏈蛇在內的多種野生蛇類,這些蛇都是受國家保護的野生動物。8月2日,武漢市觀鳥協會會員呂先生在該公園遊覽時,發現竟草叢中有捕蛇網。接到呂先生的通知後,園方迅速派人把捕蛇網全部拆除。
  • 上海路邊現劇毒蛇 25條眼鏡蛇嚇壞居民(圖)
    上海路邊驚現多條劇毒蛇,最終消防支隊捕捉到25條劇毒蛇。一大媽李阿姨在外環線漕寶路下閘道的路邊發現了眼鏡蛇,消防支隊獲知這一消息,立即趕去,最終捕捉到了25條眼鏡蛇,根據閔行野生動物保護管理站工作人員判斷,疑為行善者放生。
  • 荔灣小區頻現毒蛇:眼鏡蛇下蛋孵化幼蛇
    當日下午,野保辦即邀請捕蛇專家進行搜捕。據野保辦工作人員透露,僅本月該辦公室就已抓獲各類蛇20多條,其中除寵物蛇外,以眼鏡蛇和銀環蛇居多。捕蛇專家糾正了兩個觀點:硫磺對蛇類作用不大,被蛇咬後不能用嘴吸毒。
  • 83年蛇災事件,人們以為大難臨頭,卻是人禍
    文丨小冷知識倉(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談及1983年的記憶,大多數人都會提及發生在陝西安康的那一場特大洪水,卻少有年輕人知曉洪水過後的蛇災事件。光是一條蛇就足以讓人心驚膽寒,更何況是成群聚集泛濫的場面,更是令人恐慌。
  • 廣西一小區頻有蛇出沒,捕蛇犬上陣除隱患
    近段時間,南寧市英華路半山麗園小區內頻頻有蛇出沒。9月6日,該小區物管公司請來了專業捕蛇隊。值得一提的是,捕蛇隊依仗的利器竟然是「中華田園犬」,這讓居民感到十分好奇。
  • 中國八三年蛇災怎麼回事 83年蛇災是不是真的
    蛇災自然就是泛濫成災的蛇…有人會覺得這很邪門,但是中華上下五千年發生了多少用科學解釋不了的事情,據說中國八三年蛇災就很可怕,今天一劍浣春秋就給大家詳解19?83年蛇災是怎麼回事不知你發現沒有隻要在網上搜與蛇有關的詞語的時候,在網頁裡總會蹦出一個類似19這樣的連結,但是若是你點擊開來,卻並沒有什麼中國八三年蛇災,這究竟是怎麼回事,究竟有沒有犯泛濫成災的蛇災事件?還是說一切關於八三年蛇災的型關信息已經被封鎖起來了呢?
  • 螳螂真的可以捕蛇嗎?
    那麼,如果將蟬換成蛇,螳螂還能捕殺嗎?答案是肯定但不絕對的。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這個有意思的問題。首先,我們來看看螳螂是如何捕獵的?螳螂是我們常見的一種昆蟲,除了南北極外,它們分布於世界各地,有超過2000種不同的種類,這兩千種不同的種類組成了昆蟲綱下的一個目-螳螂目。
  • 3斤重中華眼鏡蛇現身廣州珠江帝景,捕蛇專家誘捕多日
    前方眼鏡蛇出沒!5月19日上午,珠江帝景小區內放置的捕蛇籠捕獲了一條長1米多,重約3斤的中華眼鏡蛇。 據悉,上周接到居民反映小區內發現有蛇類出沒後,該小區物管中心工作人員請來捕蛇專家在小區內放置了20多個捕蛇籠誘捕小區內的蛇類。 家住珠江帝景的梁小姐說,每年都會聽說小區裡有蛇。
  • 當心:都市頻見蛇出沒! 專家教你辨蛇防蛇治蛇傷
    微信網友「能」供圖  昨日上午11時許,柳州市馬鞍山觀景臺附近兩條大蛇纏繞在一起的場景讓不少遊客吃驚。 微信網友「能」供圖  廣西新聞網-南國今報記者梁衛 黃遠來 通訊員勞源和 統籌:黃遠來  連日來,本報熱線接到多起毒蛇進屋的報料,市區內的公園、小區、旅館、民宅也頻現蛇影,僅昨日就有3起報料。
  • 南寧一小區又抓到蛇,這次是劇毒眼鏡蛇!捕蛇人:肯定不止一條
    本文轉自【南國早報】;7月13日,早報君報導了南寧民發大觀天下小區有蛇出沒的消息。【此前報導】由於這個小區比較大,抓蛇的行動至今仍在繼續。7月27日,專業捕蛇員在小區裡又抓到蛇了,這次竟是一條眼鏡蛇。 當天,記者趕到小區E4棟樓下,在蛇籠裡看到了這條長約1米的眼鏡蛇,它時不時發出「呲呲」的聲音,很嚇人。 捕蛇人員說,第一次他們在小區裡捕到5條水律蛇後,擔心蛇患沒有除盡,於是放置了40個蛇籠和80張蛇網。
  • 武漢:有人在森林公園內張網捕蛇
    捕蛇人架設的捕蛇網武漢晚報訊(記者陳奇雄 實習生陳飛揚 黎宛冰)在武漢市馬鞍山森林公園裡,生活著包括王錦蛇、銀環蛇、短尾蝮、赤鏈蛇在內的多種野生蛇類,這些蛇都是受國家保護的野生動物。8月2日,武漢市觀鳥協會會員呂先生在該公園遊覽時,竟發現在草叢中有捕蛇網。接到呂先生的通知後,園方迅速派人把捕蛇網全部拆除。42歲的呂先生告訴記者,當天上午,他前往武漢市馬鞍山森林公園遊玩。當天中午,走到一處人跡罕至的小溪邊時,瞅見茂密的草叢中有一張黑色絲網。黑色絲網高二三十釐米,長三四十米,網眼又密又小。呂先生說,這種黑色絲網叫捕蛇網。
  • 南寧多個小區蛇出沒!小區居民與蛇共生十餘年,如今捕蛇是喜是憂?
    近日,南寧市半山麗園小區進入「捕蛇期」,小區物管請來捕蛇隊,布下天羅地網,兩天來已經有9條蛇落網。無獨有偶,同樣的情況還出現在大觀天下小區——他們這幾天已經搜出了20多條蛇。小區有蛇頻繁出現,是好事還是壞事?居民們對此看法不一。
  • 求助捕蛇高手後續 十多個捕蛇高手奈何不了2米大蛇 誰能幫幫這位群眾?
    圖為劉先生拍到的大蛇。(受訪者供圖)  前幾天,閒事公報導了一位網友家花園進了一條大蛇,求助社會上的捕蛇高手幫忙除去他的心頭大患,但是,後來有十多位捕蛇高手去幫忙,卻一直沒有搞定,這讓他很苦惱,睡覺也睡不好,吃飯也沒有胃口,他再次發出求助!
  • 柳宗元《捕蛇者說》,是害了永州野生蛇類?還是宣傳了原始永州?
    還記得學校課文裡,必須背誦的《捕蛇者說》那篇課文麼說起湖南的永州 ,很多人第一次認識,都是來自於教材課文的《捕蛇者說》,這篇唐代柳宗元所寫的《捕蛇者說》,堪稱是中國知名度非常高的一篇保護野生動物的古文,這篇必背誦課文,不知道讓多少做過學生的人記憶深刻,在記住這篇課文的同時,也記住了一個地名,那就是永州。
  • 廣州一小區驚現眼鏡蛇,惠州一女孩開衣櫃被蛇咬傷……夏季毒蛇頻現...
    每年到了夏天許多地方便會有蛇出沒近日在廣州海珠區的珠江帝景小區就有人看見一條一米多長的蛇在小區裡面遊走畫面可見,一條一米多長的蛇正從拍攝者的身邊經過昨天上午(19日),網傳珠江帝景小區,有人把這條蛇抓住了。隨後,記者從小區物業了解到,他們的確抓到一條蛇。該小區物業經理馮先生告訴記者:「前幾天的視頻位置靠近我們的人工湖,在水池邊,我們裝了一些捕蛇的籠子在灌木叢和綠化帶裡,19日早上我們安排員工進行巡視的時候,就發現了有一個籠子裡裝到一條蛇。」這到底是什麼蛇呢?
  • 澳大利亞捕蛇人實拍蟒蛇生吞鸚鵡全過程(圖)
    中新網12月17日電  據外媒報導,近日,家住澳大利亞的一名職業捕蛇人,在社交網站上上傳了幾張蟒蛇生吞整隻活鸚鵡的照片,立刻在網上引起了巨大反響。  報導稱,這名職業捕蛇人名叫斯圖爾特·麥肯基,他表示,雖然在昆士蘭經常能看到大蟒蛇,但像蟒蛇活吞鸚鵡的景象還是很少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