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螳螂捕蟬黃雀在後」是我們都很熟悉的一句話,我們拋開這句話背後的意思不說,單看這個行為就知道螳螂有「越級」挑戰的能力。蟬有著堅硬的外殼,而且還會飛,螳螂都能捕殺之。那麼,如果將蟬換成蛇,螳螂還能捕殺嗎?答案是肯定但不絕對的。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這個有意思的問題。
首先,我們來看看螳螂是如何捕獵的?
螳螂是我們常見的一種昆蟲,除了南北極外,它們分布於世界各地,有超過2000種不同的種類,這兩千種不同的種類組成了昆蟲綱下的一個目-螳螂目。
在我國生活這超過50種不同的螳螂,最常見的就是全身綠色的中華大刀螂。別看它看起來弱不禁風的樣子,實際上它可是兇猛的肉食性昆蟲,它的主要獵物就是其他昆蟲,由於多數的昆蟲對於我們的農作物來說是害蟲,所以,螳螂對於人類是一種益蟲。
螳螂的前肢分為兩個部分,最末端為脛節呈鐮刀狀,這就是它捕獵的利器,與脛節相連的為腿節,腿節上布滿小尖刺。在捕獵時,螳螂用脛節抓住獵物,向後收縮,將獵物夾在脛節與腿節之間,腿節上的小尖刺刺入獵物體內,使獵物無法逃脫。
之後,螳螂就會用自己的咀嚼式口器撕咬了,螳螂的口器的上顎非常的強大,一旦咬住獵物後,它再通過轉動自己的頭部,將獵物的肉撕下來,完成進食。
螳螂捕蛇?
蛇是一種兇猛的爬行動物,而且所有的蛇類均為肉食性動物。一般情況下,蛇的主要獵物最次也得是老鼠這種體型的,因此,單從獵物的大小上看,螳螂是沒有可能捕殺蛇的。
但是,凡事都有例外。在非洲,生活著一種大型的螳螂,它不僅能夠捕殺蛇,連螳螂常見的天敵鳥都能捕殺,它就是非洲綠巨螳螂。
綠巨人相信大家都不陌生,而綠巨螳螂就是螳螂中的「綠巨人」。在非洲的熱帶雨林中,綠巨螳螂是兇猛的獵食者,它擅長偷襲。由於四肢與地面的接觸面積很小,所以它的移動幾乎是悄無聲息的,再加上它通體是綠色的,在樹葉中極容易隱藏,所以,它的偷襲幾乎是萬無一失的。
綠巨螳螂的主要獵物蜂鳥、小型的屬蛇、蛙類、小型的兩棲類等為食。當然,綠巨螳螂捕蛇也僅限於與自己體型相當的蛇(平均體長9公分)。
除了綠巨螳螂外,還有一種可以捕獵蛇的螳螂,它就是斯裡蘭卡斧螳。斧螳屬是螳螂科下的一個大屬,不同的斧螳的形態以及顏色有著較大的區別,比如分布在印度東部的腹盾斧螳身體比較的細長,如下圖:
而分布在東南亞地區的所羅門斧螳的體色則大都呈淡藍色,如下圖:
但是,並不是所有的斧螳屬成員都有捕獵蛇的能力,在整個斧螳屬下,經常性捕獵蛇的只有一種,它就是斯裡蘭卡斧螳,這是一種體長平均在10公分左右的大螳螂,比上面的綠巨螳螂還要大。當然,它能捕獵的蛇,也是體型與自己相當的蛇,比如鉤盲蛇,一些中小型蛇類的幼崽等等。
總結
雖然聽起來很荒唐,但是螳螂捕蛇是真的,不過也僅限於大型的螳螂捕獵體型相當的蛇。你可能沒有想到,螳螂除了捕鳥捕蛇外,還能捕殺老鼠,比如中原巨螳就是捕鼠的一把好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