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豬瘟在中國肆虐一年多以來,為了保障豬肉供應,不論是中央部委,還是地方政府,都密集出臺支持養豬的超常規舉措。
生豬短缺,豬價高企,如今外界都把眼光聚焦於生豬產能的恢復。業內認為,不論是短期提振養豬業信心,還是長期影響行業格局,這些超常規的舉措在至少3-6年間,都會對國內養豬業帶來相當大的影響。對於能夠提供優良種質資源的企業來說,這段時期恰恰是一個難得的機遇,優良的種豬或種豬精液,將會在很大程度上重塑整個養豬行業,大幅度提升國內生豬產業的競爭力。
9月10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了《關於穩定生豬生產促進轉型升級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該《意見》提到,「提升核心種源自給率,提高良種供應能力」;「加大現代種業提升工程投入,推動核心育種場建設與生豬產能相適應」;「實施生豬良種補貼,推廣人工授精技術,積極支持養豬場(戶)購買優良種豬精液」。
日前,廣西揚翔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揚翔股份)副總裁兼廣西貴港秀博基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揚翔股份子公司,簡稱:秀博基因)董事長高遠飛表示,非洲豬瘟對全國的養豬業造成了非常大的損失,在高豬價的刺激下,很多豬場開始嘗試補欄,預計經過半年時間,到明年三月份,商品豬精的市場將會進入需求旺盛的時期。
他說,對於客戶而言,豬精的持續穩定供應直接關係到母豬的及時配種問題,在非洲豬瘟發生之前,全國存欄200頭以上的公豬站就不到50家,經過非瘟,倖存公豬站更少了。
秀博基因在我國南北方均建有大型樓房公豬站,且年產能已突破1000萬袋,多站之間建立起聯動機制,保證豬精持續供應。每年1000萬袋商品豬精的生產能力,表面上看是非常大的體量,但實際上也只能夠服務200萬頭母豬,與中國幾千萬頭生產母豬的需求相比,依然是杯水車薪,目前豬精仍然供不應求。
養豬大國大部分的種豬都是從國外引進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豬肉生產國和消費國,擁有全球最大的豬肉市場。然而,在上遊養殖環節,中國卻面臨著種業被國外控制的尷尬。
9月16日,在「非瘟常態下智能樓房體系高品質種豬培育專題研討會」上,全國畜牧總站畜禽遺傳資源處處長劉長春表示,很長一段時間內,我國大部分的種豬主要是從歐美發達國家引進。作為一個養豬大國,我國至今還沒培育出具有強大國際競爭力的品種。
目前,國際上流行丹系、美系等國外品種,但就是沒有聽說過「中系」,而中國又是世界上最早開始養豬的地區之一。
高遠飛認為,這是一個歷史問題。國外的養豬業已經發展了很多年,而中國的現代化養豬業,是從改革開放後開始的,滿打滿算也才發展了40年。這麼短的時間,要想有「質的變化」還是有一定困難。所以如果我們總是抱怨行業從國外引種,其實不夠客觀。實際上從國外引進一些優質種源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並且這也是行業快速發展必經的一個階段。
另一方面,我們也要看到國內的養豬業在育種領域正在飛速發展,進步也是比較明顯的。高遠飛提到,國內大型養殖集團,比如溫氏、牧原,都在加緊育種投入,並且技術也是比較先進。此外,高校和科研機構,在育種方面的投入也都很大。所以,中國的養豬業,按照目前技術投入的態勢來看,還是非常看好的,育種也會很快實現突破。揚翔研發出了配套系,比如龍寶豬1號,就得到了農業農村部的發證認可。
高遠飛提到,秀博基因也在不斷推進「高端育種」工作,技術依託單位是中山大學、華中農大等高等院校,專家團隊都是育種領域的國內外頂級專家。養豬企業的育種水平,從國內橫向對比來看,秀博基因是走在比較前面的,特別是在基因組育種方面。秀博基因專門開發配套基因組育種的軟體,在全球可以擠進前三。
2015年,揚翔股份子公司廣西貴港秀博基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秀博基因」)成立,全面負責亞計山豬人工授精中心的生產工作,開啟「網際網路+基因」的社會化供精模式。2018年,秀博基因被遴選為「2018全國生豬遺傳改良計劃種公豬站」,在育種工作上被賦予了更多的使命和更高的期許。
高遠飛稱,在基因方面,秀博本身就有一個明確定位,就是要做好豬基因研究。1頭公豬,年產2000袋豬精,覆蓋400頭母豬,對應的肉豬可達10000頭,產肉1000噸。這樣大的放大關係,任何基因上的小進步都會變成大效益。所以,在基因方面的投入,秀博是不遺餘力,也確實走在了行業前面。另外,秀博對外提供高檔豬精,在公豬育種方面,也是非常下功夫的,基本上跟世界基因水平同步。
「豬要吃料也要配種」都是鐵定的
秀博公豬站目前採用「鐵桶」樓房養殖模式,配備高規格的空氣過濾系統、恆溫系統,保證生產環境安全的同時,充分考慮公豬福利,更有利於優質精液的生產。
之所以要讓公豬住樓房,高遠飛解釋稱,這源於揚翔最開始養豬,就秉持著「健康、安全、美味、低成本」的使命。
那麼,養豬怎麼樣才能做到低成本呢?他說,需要從五個方面入手,一是基因,二是營養,三是環境控制,四是生產管理,五是生物安全,這五個因素之間互相影響。如果配合得好,就可以得到極致的低成本。
建樓房豬場是經過反覆對比確立的方案。因為只有這種模式,做到的生物安全防控水平,才是最高級別的。樓房豬場裡面安裝了中央空調,可以達到最高水準的環境控制能力,不論是溫度,還是氨氣、硫化氫、二氧化碳的濃度,都是可以調整的。樓房養豬模式的成效很明顯,不管是在生物安全水平還是生產管理效率都遠超傳統豬場,種豬的培育對於環境條件有更高的要求,對于堅定做「高端育種」的秀博來說,這種模式顯然最合適不過。
高遠飛舉例稱,傳統的公豬站,一頭公豬飼養在一個定位欄裡面,它的生活空間也就1點幾個平方米,但現在秀博的樓房公豬站裡面,能夠給一頭公豬7點5平方米。這就相當於「以前是『蝸居』,現在有小套房住」。公豬的生活環境改善了,它的狀態自然就不一樣了,產精率、精子活力這些指標,都會有明顯上升。
當前,面對生豬產能的巨大缺口,如何復養成為行業內最為關心的話題。「保供給」絕非一家之事。通過復產恢復生豬產能勢在必行,但要想恢復到原來的水平,必須重振行業旗鼓,需要更多養豬人對復產充滿信心並行動起來,絕不是靠某幾個企業或者某一些豬場就能夠解決的。
不管倖存下來的豬場,還是未來想要復養的,「豬要吃料也要配種」都是鐵定的。要恢復產能,首先要恢復母豬的存欄。其次是配種,在公豬站不易「重生」的條件之下,安全可靠的社會化商品豬精的需求將會持續增加。
但今日之商品豬精市場,已經不復往日。國內的商品豬精產業基礎相對薄弱,非洲豬瘟一來,讓許多公豬站被迫清場,不少地方倖存下來的豬場,如今陷入了「豬精難求」的境地。豬精的活力,事關母豬受孕率。因此,以往養殖戶都會選擇就近購買當地公豬站提供的豬精,但現在養豬人不僅要考慮「去哪兒買得到」的問題,更要考慮安全的問題、配送的效率問題,以及售後服務等問題。
在未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這都是行業內無法走出的困境。
高遠飛稱,現在不少人把三元商品母豬也當做種豬使用,這在業內是從未有過的現象,由此可見母豬奇缺。隨著整個行業的復養大勢逐漸形成,商品豬精市場,預計明年三月份以後,將會進入一個非常旺盛的時期。雖然秀博每年1000萬袋商品豬精生產能力,表面上看是非常大的體量,但實際上這個量也只能夠服務200萬頭母豬,與中國幾千萬頭生產母豬的需求相比,依然是杯水車薪。
揚翔有兩大板塊的業務,一塊是自養豬,自己養,另一塊是服務養豬業,給社會上的豬場提供產品及技術服務。可以這麼說,服務養豬的根基就是自養豬,在非洲豬瘟疫情的考驗中,揚翔自養豬的表現還是不錯的,通過結構化的科學防非方法為公司保留了10萬多頭母豬和5000多頭公豬。但是如何把這樣的防非能力輸出給更多的養殖戶?目前揚翔服務養豬事業部正在通過「鐵桶模式」(即「鐵桶豬場」+服務養豬中心+封閉式潔淨物流」)來幫助廣大養豬人實現安全復產。該模式已經得到了農業農村部、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府部門的高度認可。
高遠飛表示,很多養豬人以前本來是比較有信心的,但非洲豬瘟是威脅全球養豬業健康發展的「頭號惡魔」,確實讓很多人有「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的感覺,害怕,不敢養。
「鐵桶模式」推出以後,科學的技術服務和嚴謹的復養操作體系讓一部分養戶慢慢恢復了養殖的信心,但是豬苗從哪裡來?豬精又從哪裡來?揚翔保住的10萬多頭母豬,後續預計可以為社會提供一百萬頭健康種豬,同時秀博基因一年能夠為社會提供1000萬袋的高檔豬精,在種、精兩大「剛需」上給予養戶能力範圍內的支持,也算是揚翔、秀博為行業產能恢復所做的一點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