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豬種瀕臨滅絕!中國超8成豬肉是外國貨,進口費每年高達數億

2021-01-15 上海熱線國際

據21世紀經濟12日報導,在剛剛過去的2020年,中國種豬進口總量已經超過2萬頭,創下歷史新高。目前,中國食用的豬肉超80%都是來自國外引種,同時中國也正陷入一個「國外引種-退化-再引種-再退化」的局面。

我國「養豬」科學家陳瑤生團隊正在攻堅「卡脖子」難題,提高國產商品豬肉的產量和質量。陳瑤生表示,世界上百分之五十的豬都養殖在中國,但中國對於豬肉的消耗極大。而中國種豬長期都依賴於進口,要儘快攻克這個難題。

僅13年,本土豬暴跌至近九成

從1994年到2007年,我國本土豬種市場佔有率從90%暴跌到只有2%。中國老百姓的餐桌上幾乎已經見不到本土豬,都是國外豬種取而代之。

中國人養了全世界一半的豬,卻也吃掉了全世界一半的豬。數據顯示,我國豬肉產量佔全世界產量的比例,2016到2018年穩定在48%左右,2019年受各種原因影響陡降至40%。2019年,全球豬肉消耗量達1.009億噸,中國消耗4486.6萬噸。

本土豬為何不如外國豬?

這些來自國外的豬種不僅生長速度較快,而且飼養成本偏低。一頭豬平均6個月就能長成大豬,價格較土豬便宜很多。而傳統的中華土豬生長周期較長,且繁殖速度較低,食量很大,平均一年才能出欄。同時,國產土豬的瘦肉佔比較低,僅佔三成左右,而外國豬的瘦肉佔比卻高達75%。

綜合這些原因,國外的洋白豬逐漸佔據生豬養殖業的主流,同時也慢慢佔據了老百姓餐桌。

進口豬也有劣勢

我國上世紀80年代開始從國外引進「杜長大」(美國杜洛克豬、丹麥長白豬、英國大約克豬),每年數千至一萬頭,2002年達到2萬頭,此後呈下降趨勢。然而2019年受各種影響,引進國外種豬又突破2萬頭。

進口的洋豬也有其劣勢:繁殖幾代後,容易退化。然而這個劣勢對於外國豬企來說,這反倒算是一個優勢種豬退化就要有新的豬來替補。這樣一來,又有了新的貿易往來。一頭原種豬,售價高達2萬元,中國每年從外國進口的種豬和豬的精液,費用高達數億元。

生豬育種技術要掌握在中國人自己手裡

中國人口基數大,對於豬肉的需求量也十分大,攻克這個「卡脖子」的難題至關重要。陳瑤生認為,生豬育種的核心技術必須掌握在中國人自己手裡。陳瑤生帶領團隊,建立了國內生豬種源數據中心和生豬育種基因庫,專門培養了幾十位「養豬專業」的博士、碩士。

陳瑤生認為,要解決的根本問題就是生豬育種效率的提升,讓引進種豬進入「引種-適應-改良-提高」的良性循環,「做到少引種甚至不引種」。如今,這一科研團隊的實驗室產品——種豬和種豬精液。相信實現「國產豬肉自由」指日可待。

文/蔡司

相關焦點

  • 教授網上賣種豬背後:種豬進口創下新高 本土豬種瀕臨滅絕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作為國家生豬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的教授,陳瑤生帶領其團隊近日在中國內貿批發平臺1688上開通了一家名為「雲豚」的種豬企業店,銷售豬精、種豬、本土黑豬肉等產品。在剛剛過去的2020年,中國種豬進口總量超過2萬頭,創下歷史新高。
  • 種豬被壟斷,本土豬瀕臨滅絕,99%都是國外進口,本土豬怎麼了?
    在我們日常餐桌上,最主要的肉類食物恐怕就是豬肉了,豬肉是我們消耗最多的豬肉,可以說是中國養了世界上一半的豬,也吃了世界上一半的豬。俗話說沒吃過豬肉還能沒見過豬跑。但現代人見到的豬和以前人見到的豬可完全不一樣。從中國人9千年前在中原地區第一次捕獲到第一頭野豬開始人類開始了對豬漫長的馴化之路。
  • 為什麼現在的豬肉越來越難吃了,因為純種中華土豬,已經瀕臨滅絕
    為什麼現在的豬肉越來越難吃了,不管怎麼做好像都不是小時候的那個味道,從而不禁讓人迷惑起來,到底是我們年紀大了,口味變了,還是說現在市面上豬肉種類都變了。現在豬肉難吃的原因,追根究底竟是因為中華本土豬幾乎都滅絕了。
  • 洋豬入侵:英、美、丹三國壟斷,中華豬瀕臨滅絕,網際網路能救豬?
    網際網路大佬們在社區菜籃子中拼殺的同時,不知道有沒有大佬會關注,中華豬已經到了生死存亡的時刻。這麼說,絕不是危言聳聽,因為毫不誇張。上世紀80年代,本土豬還是中國人餐桌上的主角,佔據了90%的市場。然而,30年過去,當一場非洲豬瘟肆虐整個中國時,終於有人感嘆:土豬消失,急需保護。100多個本土豬種,31個瀕臨滅絕。
  • 洋豬入侵:從九千年養豬大國,到中華豬瀕臨滅絕,僅用三十年時間
    引言中國土地廣闊,物種豐富。但是不知道有沒有人能夠發現,即使資源如此豐富的中國,也會有物種極其稀缺的時候,並且這種情況已經開始出現,只是沒有有心人能夠重視。中華本土豬目前已經開始逐漸走向消失。上世紀八十年代,本土豬一直都是中國人餐桌上的主角,本土豬基本上是市場中的佼佼者。然而隨著時間的流逝,三十年後,隨著一場非洲豬瘟的侵襲,中華本土豬基本上消失了,它們甚至比熊貓還要稀少。我們國家本來有一百多個本土豬品種,但到後期已經只剩下二十多種,我們很難再吃到純正的豬肉了。中華土豬確實到了消亡的狀態,存在9000多年的土豬,瀕臨滅絕僅僅用了不到三十年的時間。
  • 中國養豬史近萬年,但每年要通過「洋豬」傳宗接代,這是為什麼?
    除了少數民族民族不能吃豬肉之外,大部分的國人都是喜歡吃豬肉的,而且吃的這些葷腥兒都是來自豬的身上,中國是一個非常大的消費市場,而且中國的養豬歷史已經有了很長一段時間。所以說中國在養殖方面擁有非常大的經驗,但這只不過是大家想像的而已,中國確實是一個賣豬大國,但並不是養豬大國。因為目前我國的豬肉市場上面有98%,基本上都是進口豬肉,本土豬佔據了很少的比例。
  • 8800頭豬花費2.6億「天價」!原因讓人無奈,都吃「外國白豬」?
    多年時間中大批外國豬進入到我國市場流入居民的餐桌,現在我國本土豬已經非常少見了,沒人願意養還一度到了瀕臨滅絕的地步。 數據顯示,這麼多年以來我國本土黑豬市場份額不斷下跌,曾經90%以上都是本土黑豬,而到了如今90%以上都外國豬。就如上面所說的,流向我國大部分家庭餐桌的豬肉都是外國豬品種,或許很多人吃了多年豬肉不知道這一點吧。
  • 6種看似常見卻瀕臨滅絕的動物,幾乎都分布在中國
    禾花雀,禾花雀是民間的一個俗稱,其真正名稱為黃胸鵐,這種鳥類常常集成數百至數千隻的大群活動,曾在中國普遍分布,但看似常見的禾花雀現今卻已經成為了極危甚至瀕臨滅絕的動物。中華田園犬,中華田園犬這種產自中國本土的犬科動物,俗稱「土狗」,看起來更是一種非常常見的動物,但其實由於人們近年來就外來洋犬的青睞以及本土純種犬的不重視,而今純正血統的中華田園犬已淪為稀有物,甚至瀕臨滅絕。藍鰭金槍魚,金槍魚作為一種商業價值高的食用魚,在市場上隨處可見,看似常見的金槍魚其實也正在面臨各種危機,其中藍鰭金槍魚便是極其瀕危的一種,已經到了瀕臨滅絕的地步。
  • 洋豬入侵30年,中華土豬瀕臨滅絕
    養豬大戶中國,養殖近6.9億頭豬,中華土豬卻已瀕臨滅絕? 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養豬大國,中國人與豬的淵源最早可追溯到9000多年以前的新石器時代。
  • 趣聞| 中國的豬是從哪裡來?
    >從本幫紅燒肉到雲南宣威火腿從隆江豬腳飯到東北鍋包肉無不體現著中國人對豬肉的興趣一個驚人的數據是2010年至2019年中國人每年約吃掉五千五百萬噸的豬肉佔全世界豬肉消費量的52%也因之,如今豬價的漲落牽動著無數家庭的心
  • 中國瀕臨滅絕的5種動物,圖3數量曾高達上億,現已成極度瀕危
    因其常年生存在洞穴之中並且還會散發出濃烈的臭味而得名,如今務川臭蛙正瀕臨滅絕。廈門虎,亦稱作華南虎,我國特有的大型貓科動物,也是我國十大瀕危動物之一。自從上世紀七十年代以來,華南虎因為人類商業性的大肆捕殺,在野外已經銷聲匿跡長達數十年。目前只有不到一百隻華南虎生存在我國的保護園區之內。
  • 豬肉價格又上漲,中國「豬晶片」也遭卡脖子,克隆豬即將出現
    但作為全球最大的豬肉生產國個消費國,我們卻要面對一個殘酷的事實,那就是利用克隆技術,搶救性保護一批瀕危的地方種豬質量資源,為的就是種豬育種的研究培養,和優良育種的繁育問題。為什麼要克隆本土種豬?種豬素有「豬晶片」之稱,種豬選育處在生豬養殖金字塔體系的頂端。而頂級種豬在中國幾乎到了滅亡的地步,而豬肉又是人類最為喜歡的肉類,不像熊貓一樣可以圈地繁殖保護。
  • 四川土豬未滅絕 每種都有保種場 雜交繁育已是「豬六代」
    淵源  四川土豬未滅絕幾兄弟都是「黑毛豬」  每年,四川省畜牧總站畜牧科長曾傳坤都要到全國各地開會,內容大致是如何對種豬保種培育,這裡有一成套的體系和標註。  「在一個保種場內,國家的標準是至少100頭以上核心母豬群,6個以上不同的公豬血源關係。
  • 人類開啟第六次物種大滅絕 每年50種動物瀕臨滅絕
    現象  每年50種動物瀕臨滅絕  6月19日,《科學進展》發表了一篇論文,題目非常直接:《現代人類導致的物種加速流失:進入第六次物種大滅絕》。  報告採用了最為保守的估計,評估人類活動是否導致了物種大規模滅絕。根據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的數據,自從1500年以來,已經有617種物種滅絕,其中大多數是在過去的114年間消失的。按照自然的物種滅絕的速度,自1900年以來,應該只有9種脊椎動物滅絕。
  • 瀕臨滅絕的狗狗:這6種狗狗,都快見不到了!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現在我國很多動物都快瀕臨滅絕了,而狗狗中也有6種犬種,都快見不到了,它們都屬於瀕臨滅絕的狗狗,中國犬也上榜!Top1:奇諾克犬奇諾克犬是一隻很出色的雪橇犬,不過這種犬種已經快瀕臨滅絕了,這種狗狗最多的時候都不超300隻,在1966年降至125隻。不過後來經「奇諾克狗主協會」的努力,這種狗狗才沒有那麼快滅絕!
  • 中國土豬竟成瀕危動物,有的種類數量比大熊貓還少,到底是為何?
    根據國家的調查數據顯示,中國88種土豬,目前有85%數量下滑嚴重,其中有4個種類已經滅絕了,還有30多種面臨滅絕,比如說莆田黑豬目前就只剩下23頭了,合川黑豬也只剩下9頭。臨高豬更少,目前只有4頭了。這些豬種如果不好好保護,估計很快就要滅絕了。那麼中國人養這麼多豬,為何中國土豬還會滅絕呢?這背後其實跟豬經濟有重大關係。
  • 難怪豬在漫長進化中沒被滅絕,看看豬的祖先經歷了啥?
    好了,今天的主題是豬。地球上產生生命已經不知是多少年前,數萬萬年吧。而這些生存於大自然的生命,大多是兇狠的,畢竟長年累月生存在那樣一個弱肉強食的環境,不兇狠就要被吃掉呢。還是說說豬吧。豬是我們最為熟悉了解最深刻的一種動物,即便是生於城市長於城市的00或05後小朋友也常年目睹豬的蹤跡——豬肉嘛!
  • 聚焦海洋:10種瀕臨滅絕的海洋生物
    同樣,包括海洋哺乳動物,海龜和鮭科魚在內的許多海洋物種也處於滅絕的邊緣,因為氣候變化和過度捕撈成為其存在的主要威脅。根據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數百種海洋物種世界各地都屬於瀕危和極度瀕危物種。自然保護聯盟定期確定物種的狀況,考慮到它們滅絕的可能性,從最不關心滅絕。其中一些主要瀕臨滅絕和可識別的海洋物種在這裡被命名。
  • 超500萬中小散戶正加速退出!每年吃掉全球一半豬肉的中國,將如何布局?
    中國畜牧獸醫學會養豬學分會秘書長、中國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教授王楚端指出,過去10年裡,每年平均有500萬中小散戶退出,而非洲豬瘟使他們退出的進程進一步加快,產業的集中度明顯提升。中國是第一養豬大國,豬肉消費佔了全世界一半左右。隨著中小散戶的退出,中國的養豬業將如何布局?
  • 英國動物學會:野生中國大鯢瀕臨滅絕,但中國人每年吃掉上百萬條
    如果珍稀的野生動物不斷滅絕,那麼大自然的生態平衡勢必受到影響,最終的惡果也會回到我們人類身上。他說:野生中國大鯢瀕臨滅絕。一些中國本土的大鯢,正在消失的邊緣。而與之形成強烈對比的,是中國人每年吃掉上百萬條大鯢,大鯢也叫娃娃魚,是中國一種國寶級的珍稀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