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克隆技術是怎麼樣一種技術?有什麼用處?溫氏種豬石俊松博士這樣說

2021-01-18 養豬信息網


在養豬生產上,獲得飼料轉化率高、肉質好、產肉量高、生產周期短、繁殖力強且具有抗病性的種豬,始終是養豬生產者的目的。克隆技術結合成熟的胚胎生物技術,可以對具備上述優點的個體進行複製和擴群,為大量複製優秀種豬提供了可能,也為豬品種改良、資源保護等提供了新的途徑。

通過克隆技術獲得高品質種公豬,可以打破養豬發達國家對頂級種豬市場的壟斷,突破種豬引進的貿易壁壘,降低種豬選育成本和生豬養殖成本,提高商品豬生產性能和肉質品質,從而改善養豬生產鏈條,全面提高養豬效益。

說到這裡,大家應該都很好奇,豬克隆技術具體是怎麼樣的一種技術?它在國內外的發展和應用情況是怎麼樣的?接下來將由廣東溫氏種豬科技有限公司高級畜牧師石俊松博士為大家分享《豬克隆技術及克隆種豬應用推廣》。

「克隆」是大家既熟悉又陌生的詞彙,熟悉是因為很多人在影視作品中都聽過,陌生則可能對這個詞的含義不完全了解。其實大家可能都從事過克隆技術,比如種紅薯和甘蔗,或者種觀賞花卉的枝插或者葉插,即所謂無性繁殖就是克隆。這在植物上已經應用得比較全面,但因為動物的定向分化比較嚴重,所以比較難進行無性繁殖。

在動物繁殖學中對克隆的定義是:不經過精子和卵子的受精過程而直接產生的和供體遺傳物質完全相同的新個體。在哺乳動物中應用過的克隆技術有胚胎分割和細胞核移植技術(胚胎細胞核移植、體細胞核移植),目前研究和應用最廣泛的是體細胞核移植技術。

克隆豬生產流程

克隆技術的應用主要有四個方面:

1、 優秀個體克隆

常規育種,幾年才能培育一頭特級種豬,而採用克隆技術,一年可以產出上百頭特級種豬,這在養豬群體中應用最廣泛。

2、 種質資源保存

中國是個地方豬資源非常豐富的國家,各個地方的土豬都具有鮮明的特點,但在瘦肉型豬佔據主導地位的現代,許多地方豬開發利用有限,尤其是現在非瘟的形勢下,可能許多地方品種都岌岌可危。而通過克隆技術就可以將種質資源有效的保護起來。每頭豬都採一小塊耳皮,就可以得到幾十萬的細胞,兩三百頭的群體,一個液氮罐就能全部保存下來,但有需要的時候,就可以利用這些細胞把地方豬給克隆出來,這就大大降低了地方豬的資源保存的成本。2019年農業農村部種業司就發通知要採集地方豬的遺傳材料,包括體細胞、精液、組織樣等,且專門在南京組織了一次培訓,說明政府已認可了克隆這樣種質資源保護的方式,且應用到種質資源保存中。

3、 器官移植供體

據衛生部門統計,中國每年需要器官移植的人數大約在30萬,而每年找到配對器官進行移植的大約只有一萬多例,缺口非常大。因此科學家們在尋找其他來代替人的器官移植。而豬則是一個非常好的供體選擇,因為不僅豬的生理生化特徵和人很接近,器官的大小也非常合適,但不是說隨便找一頭豬的器官移植就可以。目前基本上需要克服兩個問題,一個是免疫排斥的問題,另一個是豬內源性逆轉錄病毒的問題。這兩個問題都可以通過基因編輯的技術對豬的細胞進行編輯,然後通過克隆技術將這種基因編輯豬克隆出來,這樣的豬才可能作為人的器官供體。現在這兩個問題都在進行研究並取得了一定進展,相近不久的將來,通過基因編輯和克隆技術獲得的豬器官,然後有效的解決器官移植的問題。

4、 轉基因/基因編輯動物生產

豬作為疾病動物模型是一個很好的選擇,因為其病理反應和人體十分接近,可以用於人醫上的疾病驗證、藥物驗證。還可以用於藥物生產,將克隆出的動物作為生物反應器,產生稀缺的藥物,目前最成功的產品有凝血因子、人神經生長因子等,這樣一來可以大大降低藥物成本,惠及廣大病患。

還有提高飼料利用率的轉基因豬,央視報導的抗藍耳病豬等轉基因豬的生產研究都取得了很好的結果,對於養豬業的環保問題、抗病型問題都能通過基因編輯的方式得到有效的緩解。

國外克隆技術的發展

在國外,克隆技術最早是英國在1997年的克隆羊,此後各國克隆技術不斷發展,克隆出各種各樣的動物,包括家畜和野生動物等。雖然有很多成果,但提高克隆效率方面還沒有實質性進展,克隆效率還停留在很低的水平,導致克隆動物的成本依然較高。

國內克隆技術的發展

中國其實在克隆方面的起步很早,1963年就獲得了克隆魚,比多利羊都早了33年,此後文化大革命等因素影響,整個科研工作都處於停滯狀態。多利羊出生之後,中國也相繼克隆出來羊、牛、豬,但發展較為緩慢。直到2006年國務院制定了國家中長期科技發展規劃綱要,把生物技術列入重大前沿技術重點發展,也是有望彎道超車歐美的一項技術。自此生物技術在我國有了一個快速發展。2017年中國克隆了世界首例體細胞克隆猴,是靈長類動物克隆的一個突破,獲得國際科技界的認可,是中國克隆技術的一個標誌性事件。

克隆技術的發展趨勢是從科研院所走向專門化公司。以美國為例,動物繁殖技術(如體外受精、胚胎分割和動物克隆)等產業化運作最為成功,而且呈現業務分工、技術專一為主要特點;而國內仍然以科學研究為主。


國內克隆技術在科研上取得了不錯的成就,但在應用推廣上還存在一些問題。國外能夠應用的比較成熟,是因為其種業發展比較好。而國內的種業還有所欠缺,故很多克隆技術都難以在種業上推廣應用。為此,以溫氏克隆種豬應用為例,具體分析克隆種豬的應用推廣。剛開始建立時,克隆豬的成功率和成活率低,隨著堅持不懈地研究,最終才取得今天的成就。在克隆種豬取得成功之後,還需要克隆效率的提高。在這方面溫氏發揮校企合作機制,依靠產學研融合聯合華農技術團隊進行提升克隆效率的研究。在克隆流程優化、胚胎重編程機制、細胞/胚胎體外培養技術等進行了研發和技術提升。最終克隆胚胎囊胚率20%以上,代孕分娩率50%以上,窩均6頭仔豬以上,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以核心群特級公豬作為供體,生產了杜洛克、長白、大白公豬,並應用於純繁或雜繁生產終端父本、第一父本等,然後配套生產肉豬。經過對比試驗,發現和同期普通豬相比,克隆杜洛克後代一級公豬比例較高,窩均選留多0.34頭,窩均選留一級公豬多0.28頭。克隆豬F1代配種生產的肉豬,上市的一級品率、上市均重顯著提高,而肉料比、上市飼養天齡、生長天齡顯著降低,肉豬頭均毛利增加17元。克隆豬不僅性能非常優良,體型也很優良,符合市場需求。俗話說,公豬好好一坡,母豬好好一窩,一頭好公豬對群體的影響是很顯著,影響面也是很廣泛發,從上表就可以看出一頭公豬對肉豬的影響範圍,也可以看到其實需要的克隆豬數量並不多,每年只需生產22頭克隆公豬就可以提高6000萬肉豬的質量。這就體現了克隆豬的價值,即使每頭克隆豬所產的肉豬可以提高1元的效益,那這22頭克隆公豬就能增加6000萬元的效益。很多企業也認識到克隆種豬在生產上的價值,有些是和高校合作做出來只是宣傳一下,並沒有應用。有些是自己組建了隊伍也進行了嘗試,但是最終因為克隆技術難度較大而最終放棄。。一項技術如果只是在某個企業中應用是遠遠不夠的,還需在整個行業中應用才能將技術發展地更完善,所以溫氏計劃成立克隆專業化公司服務社會。該公司主要服務內容有:優良種豬克隆繁育服務:提供克隆種豬和克隆種豬精液;基因編輯克隆豬生產:基因編輯細胞的克隆豬生產或者基因編輯模型豬的定製服務;動物個體基因保存:個體組織、DNA、體細胞、精液、胚胎全套冷凍保存服務。

在石俊松博士的分享結束後,有許多網友提出了自己關於種豬克隆這方面的疑惑,石博士在養豬技術雲培訓線上回復了網友的問題,下面是互動問答匯集:

Q1:請您介紹一下代精公豬,另外克隆母豬是否可行。

答:我不是很明白所指的代精公豬指的那一類型的,其實克隆豬也是代精公豬的一種。還有一種是象代孕母豬一樣,使用優秀公豬的精原幹細胞移植到較差公豬的睪丸內,使較差公豬產生優秀公豬的精液,這也是代精公豬的一種。克隆母豬是完全可以了,而且早期我們也克隆過母豬,克隆母豬的發情、妊娠、分娩都是正常的,和普通豬一樣。只是克隆母豬的價值沒有那麼大,使用期限有限,影響範圍小,在克隆成本達到一個比較低的程度下,可以大規模地生產克隆母豬。

Q2:石老師,通過克隆技術生產出來的種豬,它的繁殖性能這些會不會受到影響呢?

答:克隆種豬的繁殖性能完全沒有影響,甚至克隆公豬的精液量還比較大,因為我們克隆的本身就是優秀的公豬,供體自身的繁殖性能也是很優良的。評估繁殖性能,一是克隆豬的精液質量,二是配種後與配母豬的產仔情況,我們檢測了1785份克隆豬的精液,和同期公豬站的普通豬對比,精液量顯著高於普通豬,克隆豬配種了一千多窩,和同期分娩的普通豬相比,分娩率相同,而總仔、活仔健仔等指標顯著高於普通豬,因此從精液和與配母豬分娩情況來看,克隆豬的繁殖性能是完全沒有問題的。

Q3:石老師,克隆種豬應用有沒有問題?存在哪些問題?

答:應用是沒有問題,克隆技術在溫氏已推廣應用。存在的問題主要還是克隆效率沒有實質性的突破,算是一個世界難題吧,導致現在克隆豬的成本還較高。

Q4:石老師,請問做克隆種豬的成本有多高?中小型的種豬企業有沒有可能涉足呢?

答:現在每頭克隆豬的成本是一萬多,我覺得中小型種豬企業用克隆豬沒有問題,如果從頭建立這項技術的話,還是比較難的,投入比較大。簡單來講,建個克隆實驗室,包括設備購買和實驗室的建造成本,都需要幾百萬元,成本還是太大,中小企業還是挺難涉足的。

Q5:石老師,現在克隆種豬有沒有具體的成功案例呢?

答:溫氏已經在應用了,而且我在剛才的培訓中也講到了,在應用過程中的評估效果,克隆豬的後代配套生產的肉豬,每頭豬多收益17元,這個效益還是很明顯的。另外國家種業司在地方豬保護中,也把克隆作為種質資源保存的一種有效的手段。


相關焦點

  • 豬克隆技術大應用!但存在著這樣的問題……
    儘管已經成功克隆出了多種動物,但克隆胚胎的發育出生效率很低,且出生的克隆動物常存在生理缺陷、早衰等問題,所以克隆效率低是限制SCNT應用的關鍵問題之一。本文通過簡要介紹豬克隆技術在養豬業和生物醫藥領域的應用,並討論了克隆技術應用存在的問題和提高克隆效率的方法,以期為豬克隆技術的發展與應用提供參考。優秀種豬具有良好的生產性能,因此,優秀種豬的擴繁可提高豬場的經濟效益。
  • 湖北將建國內首個高端種豬選育示範基地,用克隆保護種質資源
    種豬素有「豬晶片」之稱,種豬選育處在生豬養殖金字塔體系的頂端。1月4日獲悉,湖北省農科院與湖北勁豹雄豬基因科技有限公司將聯合共建國內首個高端種豬選育示範基地,利用克隆技術,搶救性保護一批珍貴、瀕危的地方豬種種質資源;同時,開展種豬改良育種研究,快速培育、擴繁優良種豬新品種,打破發達國家對頂級種豬市場的壟斷,破解我國生豬產業「卡脖子」難題。我國是全球最大的豬肉生產國和消費國,擁有全球最大的豬肉市場。
  • 國內首個「高端種豬克隆示範基地」落戶勁豹雄豬
    MtN中國飼料行業信息網-立足飼料,服務畜牧  湖北勁豹雄豬基因科技有限公司成為首個與科研院所進行克隆技術研發與應用轉化合作的農牧企業,走在全國乃至全世界克隆技術應用推廣的前列!並在講話中說:「高端種豬克隆示範基地」落戶荊門,必將對荊門生豬種業的發展,對荊門生豬產業的發展,對荊門生豬高端新業態的發展帶來新的機遇。必將大力推進荊門種豬業、荊門畜牧業的騰飛,特別是必將使荊門高端種豬產業發展插上科技的翅膀,助力荊門農業高科技的發展,為荊門戰勝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實現經濟社會發展雙豐收奠定堅實的基礎。
  • 溫氏集團與眾不同的發展路
    講得就是不論什麼職業,其中都不乏極為出色的人將這個行業做大做強,成為行業翹楚。而在人們普遍追求穩定與舒適的文書工作的當下,談起養豬這個工作,大多數人都是一種嗤之以鼻的態度:這樣骯髒辛苦和毫無技術含量的工作,收入更是少得可憐,一定都是一些沒有接受過高等文化教育的人才會做的工作。
  • 豬肉價格又上漲,中國「豬晶片」也遭卡脖子,克隆豬即將出現
    但作為全球最大的豬肉生產國個消費國,我們卻要面對一個殘酷的事實,那就是利用克隆技術,搶救性保護一批瀕危的地方種豬質量資源,為的就是種豬育種的研究培養,和優良育種的繁育問題。為什麼要克隆本土種豬?種豬素有「豬晶片」之稱,種豬選育處在生豬養殖金字塔體系的頂端。而頂級種豬在中國幾乎到了滅亡的地步,而豬肉又是人類最為喜歡的肉類,不像熊貓一樣可以圈地繁殖保護。
  • 6月25號溫氏/正邦/雙胞胎等養豬集團報價及全國豬價行情總結
    遼寧一般豬出欄價參考32.6-32.8元/公斤,吉林散戶良雜豬出欄32.8-33.0元/公斤,黑龍江哈爾濱散戶良雜豬32.0元/公斤,遼吉規模場外三元參考33.0-33.2元/公斤。華北市場整體穩定。河北地區基本穩定,散戶良種豬主流出欄價33.6-34.0元/公斤,規模場外三元標豬35.0元/公斤,大豬34.4-34.6元/公斤。山西、陝西豬價基本穩定,大型規模場報價34.0元/公斤左右。華中市場整體下滑。
  • 種豬品種的選擇與繁育技術(一)(《現代高效規模養豬 實戰技術問答...
    什麼是好品種?作為養豬來說,好的品種要有好的商品回報,即好的利潤。那麼我們從商品豬飼養過程中知道,利潤主要和豬的增重或生長速度、抗病能力、飼料回報、以及肉質風味等有這重要的關係。生長周期短、瘦肉率高、飼料攝入相對較少的、增重速度相對快的都可以定義成好品種的標準。
  • 克隆技術安全性遭遇挑戰 3隻克隆豬離奇暴斃
    東方網8月28日消息:美國東部時間8月27日(北京時間8月27日)消息,臺灣的科學研究小組近日進行了一次克隆實驗,用一種與克隆「多利」羊不同的技術將成年豬的一個完整細胞植入一個受精卵中,而這個受精卵中原有的遺傳物質已經被抽空。克隆成功後,四個克隆的小豬出生,但又都在半年內死去。人們不得不對克隆技術的成熟性提出質疑。這四頭克隆豬中,有一頭在出生後幾天後就死去了。
  • 我省首批克隆豬寶寶誕生 地方豬資源保護有了新技術
    浙江在線12月2日訊 (記者 許雅文 傅穎傑 通訊員 劉莉君 馬敏彪) 中間白、兩頭烏黑,11頭金華豬寶寶活潑好動。11月19日至22日,位於東陽的金華豬保種場內,2頭代孕母豬順利產下11頭冷凍體細胞克隆純種金華豬。11頭小公豬初生體重平均1.13公斤,健康狀況良好。經過10餘天的生長,這批小公豬平均體重已近2公斤。
  • 強大配套體系造就寬闊「護城河」 「溫氏模式」難以複製
    「給動物一個五星級的家」的南牧公司  提起養豬場,相信大多數人頭腦中都會浮現這樣的畫面:糞便滿地,臭味刺鼻,一頭豬在哼哼哼地打轉,養殖戶要忍受著汙濁的氣味打掃豬舍衛生和餵食餵料,骯髒且汙穢不堪是豬舍的代名詞。  溫氏股份合作的養殖場會把你的上述想像完全顛覆。
  • 上海誕生首例克隆豬 為異體器官移植打好基礎
    記者昨天從市農委有關部門獲悉,上海科技興農重點攻關項目《豬體細胞克隆技術的建立及其優化》日前結出了碩果,本市首例克隆豬已於7月16日在南匯誕生。通過3個月的觀察,移植的10頭代孕母豬只有一頭懷孕到期並產下了克隆豬,其他代孕母豬則分別於不同時期流產。可以說,到目前為止,這隻克隆豬共擁有三位"母親",它的供體細胞來自巴馬香豬的胎兒體細胞,代孕母親是一頭身體健康的上海白豬,乳母則是一頭母性好、奶水足的上海白豬。
  • 教授網上賣種豬背後:種豬進口創下新高 本土豬種瀕臨滅絕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作為國家生豬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的教授,陳瑤生帶領其團隊近日在中國內貿批發平臺1688上開通了一家名為「雲豚」的種豬企業店,銷售豬精、種豬、本土黑豬肉等產品。在剛剛過去的2020年,中國種豬進口總量超過2萬頭,創下歷史新高。
  • 114天守護換來11隻克隆豬寶寶
    而它們的誕生也標誌著體細胞冷凍保存技術和體細胞克隆技術結合對地方豬品種遺傳資源保護、家畜遺傳資源保護具有重大意義。「作為地方豬品種來說,金華『兩頭烏』在全國地方豬品種中一直排在第一位,因為其豬肉的品質在行業內一直是公認最好的。」作為金華豬保種場的負責人,徐海忠承擔起了選址任務。「養豬場防疫措施嚴格,外人不能隨意出入,所以聽說要在養豬場內開展克隆豬技術試驗,很多生豬養殖戶都搖頭拒絕。經過幾輪篩選,最後選擇了虎鹿鎮新東方農莊。」徐海忠說,對於養殖戶來說,一方面試驗有風險,另一方面也會帶來經濟損失。
  • 克隆技術又突破新高度
    臺灣地區科學委員會今30日公布,由臺灣3所學術機構共同花了3年時間,成功改良新式的胚複製技術「手工卵子分切複製技術」,已複製出兩胎花斑迷你豬,其中1隻已成功繁衍後代,顯示技術已達成熟階段,豬只現由竹南動科所飼養。
  • 種業尷尬:世界最大豬肉生產國和消費國,大部分種豬從國外引進
    他說,對於客戶而言,豬精的持續穩定供應直接關係到母豬的及時配種問題,在非洲豬瘟發生之前,全國存欄200頭以上的公豬站就不到50家,經過非瘟,倖存公豬站更少了。秀博基因在我國南北方均建有大型樓房公豬站,且年產能已突破1000萬袋,多站之間建立起聯動機制,保證豬精持續供應。
  • 科技動態|用克隆技術造福人類——魏紅江教授的故事和夢想
    在這樣的情況下,魏紅江靠著滿腔的熱情和不懈的努力,借錢、借設備、找項目,慢慢開始並維持了實驗室的運轉,在此基礎上,開展了科研工作。2008年,實驗室已經初步建立了豬的體細胞克隆技術體系,當需要代孕母豬生產克隆豬的時候,遇到國內豬價上漲,連幾頭代孕母豬也買不起,對繼續做下去幾乎失去了信心。正是這個時候,外交部在全國選派人員到日本工作,魏紅江經學校推薦並經過日本駐華大使館面試,正式赴日本工作。
  • 克隆技術遭人反對,這項匪夷所思的克隆實驗,現在怎麼樣了?
    隨著科技的發展,人類在基因科技上面曾有著非常大的進展,那個時候,很多的生物學家都非常熱衷於基因學,那我們知道,曾經有一個轟動世界的克隆實驗,並且最後還成功了的,那就是克隆羊多利,這也是人類成功的第一例克隆實驗。
  • 為何全世界都不在熱衷於研究克隆技術了?這與克隆技術的難點有關
    大家都知道前些年很多國家都在研發「克隆技術」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我突然發現已經有好幾年沒有看到過有關克隆技術的信息了,而世界各國似乎也不在像以前那樣熱衷於研發相關技術了,這是為什麼呢?原因很簡單,因為這項技術根本就是個「坑」哪怕讓目前對此項技術研究最深的國家去克隆一根一模一樣的手指頭或者頭髮絲都是不可能成功的,要想真正的掌握克隆技術是需要完全掌握物質生成技術與生物細胞基因信息編輯技術以及生物磁力場掌控等技術後才可以的,這有兩樣都是在黑洞級之上的技術(我對完全掌握黑洞物質生產製造的技術水平稱為黑洞級技術)所以以目前地球的科技實力根本就不可能觸摸到真正的克隆技術,這也是目前克隆技術的缺陷所在
  • 三大強勁驅動力,「種豬大王」天兆豬業(01248)年內營收或再翻一倍?
    其中,種豬方面主要是給集團養豬企業及規模化養殖場等客戶提供種豬資源、豬只養殖專有技術等相關服務,並從中賺取收益。商品豬方面則是指被用作豬肉產品交易及生產之用的豬只,客戶包括豬只經銷商、屠宰場及食品公司。
  • 科學家利用基因與手工克隆技術研製成功迷你「豬堅強」
    科學家利用基因與手工克隆技術研製成功迷你「豬堅強」 2015-09-23 23:13:19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中新網深圳9月23日電(鄭小紅 林葉彤)運用基因技術與手工克隆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