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暴雨的傾瀉,古代蒙古貴族少女現世,國寶級文物重現人間

2020-12-05 小軒說歷史

對於生活在世間的我們來說,巧合和意外是一種無法用言語解釋清楚的存在,可偏偏,正是由於它們的存在,讓某些本該深藏時光深處的寶物突然間展露在世人眼中。譬如說,接下來要講述的這個故事,就和一場意外有很大關係。故事發生在上個世紀的某個秋季裡,內蒙古區域內的一個古舊小鎮忽然降臨一場雨量非常充沛的暴雨,令山中本就蓬鬆的泥土持續鬆動,並不斷朝山下滾落衝撞,由此形成一場規模不大的山洪。

而居住在山下的居民們,則在奮力躲避暴雨和山洪的過程裡,突然發現泥土中出現一些奇怪的事物,它們無不閃著金光,在漆黑的夜色裡是那般顯眼。有膽大的居民停下倉皇的腳步,迅速跑過去撿起來幾件物品查看,發現它們竟然是一些非常精緻的器物,一看便知,估計是從哪座古墓裡衝擊出來的文物。就這樣,暴雨衝垮古墓,導致文物流散的消息慢慢在當地傳揚開來。

那些心存野望的居民陸續冒著大雨趕往文物發現地,又不顧山洪危險,在山中泥土裡肆意尋找各種漂亮古舊的文物。而當地的有關部門同樣獲知此消息,為了防止危險和事態進一步擴大,工作人員迅速趕至此地,把古墓圍困起來,並要求當地居民歸還古墓裡的文物。等到暴雨停歇,擔心古墓受到嚴重破壞的考古學者們陸續冒著危險上山,尋找到古墓所在地,並立刻開啟拯救古墓的工作。

幸而這座古墓的規模並不大,且從它出土的墓志銘裡能了解到,它的主人是一位生活在蒙古時代的少女,亡故時只有十來歲,且是金國派遣到蒙古和親的貴族女子。或許正是由於此緣故,她的陪葬品雖然不算豐富,但每一件皆華麗精緻無比,尤其是當中未被雨水衝出來的金馬鞍,更是讓在場的工作人員都不禁震驚。要知道,作為蒙古人生活裡最不可缺少的物品,馬鞍的外表通常以實用簡單為主。

但這位少女的馬鞍卻是黃金打造,上面雕刻有各種複雜又精緻的圖案,讓人很輕易便猜測出,它必定是少女生前最珍愛的物件之一。或許正是由於這位姑娘不忍心自己的寶物自此埋葬在塵土裡,所以才會趁著暴雨,讓它出現在世人眼中罷。其後,因這件黃金馬鞍的文化價值非常高,故而在場專家們將它謹慎收藏帶回博物館裡,同時令蒙古姑娘的故事得以流傳世間。

相關焦點

  • 46000年前古生物重現人間,永久凍土加速融化,科學家又喜又悲
    有科學家認為,格陵蘭島的冰川將會在21世紀徹底融化,格陵蘭島或許會迎來發展的契機,但對於全人類來說,這或許意味著一場災難的開始。北極永久凍土層一點一點垮塌,卻給我們帶來了一些意外的驚喜,那些被凍土層封印千萬年的遠古生物,終於開始重現人間。以俄羅斯為例,俄羅斯擁有北極地區最廣袤的永久凍土層,在融化凍土層裡發現的古生物遺骸也最多。
  • 46000年前古生物重現人間,永久凍土加速融化,科學家又喜又悲
    有科學家認為,格陵蘭島的冰川將會在21世紀徹底融化,格陵蘭島或許會迎來發展的契機,但對於全人類來說,這或許意味著一場災難的開始。北極永久凍土層一點一點垮塌,卻給我們帶來了一些意外的驚喜,那些被凍土層封印千萬年的遠古生物,終於開始重現人間。
  • 一場暴雨衝出古墓群,引發村民瘋狂盜寶,5000件國寶文物流失海外
    一場暴雨衝出古墓群,引發村民瘋狂盜寶,5000件國寶文物流失海外所謂「國寶」,是指一國之寶。對於研究過去歷史文化充實我國文化底蘊有著重要的價值。若這些先民遺產流失國外,那麼對於華夏子孫來說是不公平的,因為古人留給後人的共同財產。
  • 瑪雅人的黃金飛機,疑似史前外星人,考古學家:穿越文物
    如果從世界四大文明古國的歷史推算,人類已經走過了2萬年的文明史,各國古墓中留下了數不盡的國寶和文物。但是隨著近代科學技術的發展,被考古學家發現的穿越文物越來越多。這不禁使考古愛好者們懷疑,難道史前文明真的存在嗎?又或者是現代人穿越到古代,引起了超前文明,製造出這些奇葩文物呢?
  • 春秋四羊方壺青銅器等四「國寶級文物」被撤拍
    北京皇朝·誠銘拍賣公司今起將在北京亞洲大酒店舉行預展,但四件「國寶級文物」已經被北京市文物局下令不許上拍。  上月在北京一露面就引起廣泛關注的戰國九鑲帶鉤、春秋四羊方壺青銅器以及兩件東漢皇室御用漆器等四件文物,號稱「國寶級文物」,估價也都非常驚人。
  • 雙魚銅洗國寶級的「洗臉盆」
    雙魚銅洗。看了展籤上的文字介紹才知道,這件東漢建初四年朱提造作雙魚銅洗,是古代盥洗用的青銅器,還是個國家一級文物。漢代貴族流行用銅洗  古人對洗手的細節非常講究,先秦時期,貴族洗手稱為「沃盥」。古人洗手極具儀式感,至少需要兩人服侍,一人緩緩澆水,一人手持銅洗接水,主人在中間洗手。  銅洗最早出現於戰國晚期,漢代最為流行。
  • 考古貴州︱胡昌國:水下的瑰寶,重現人間
    貴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員 胡昌國水是生命之源,是人類無法缺少的生活要素,大量的古代人類遺址都發現於大江大河邊。這批文物有著滇文化和貴州赫章可樂出土文物的特點,同時也具有一定的地域特點。對於貴州考古學界來說,這次的發現首先揭開了清水江流域古文化面紗的一角,給我們展現出黔東南地區古代文化中相當重要的一頁。  之後不久,在發現青銅兵器和工具的地點河床下,又出土了一批西漢時期的鐵斧和刀,還有戰國時期的青銅劍等文物,在亮江上遊的隱江地點也發現了青銅劍。
  • 天柱山神秘洞穴是古代貴族墓葬嗎?
    為了將縈繞在天柱山數代人心中的謎團揭開,潛山縣文物部門對神秘洞穴進行了初探。  6月6日,潛山縣博物館一行10人前往神秘洞穴所在地——天柱山鎮風景村江畈村民組實地勘察,考古人員攜帶手電及捲尺進入洞內20餘米。
  • 這3件夏朝文物,一件與三星堆文明有關,一件至今無法定名
    夏朝始終是一個爭議的朝代,雖然教科書已經明確介紹夏朝,國內博物館的文物也貼上了夏朝標籤,但仍有一些專家和民間考古愛好者,以夏朝沒有出土文物為理由,堅決否認夏朝曾經存在。我們暫且拋開考古話題,介紹3件博物館收藏的夏朝文物。這些國寶級文物造型詭異,紋飾神秘,具有藝術特徵和穿越感。
  • 故宮裡的「小清新」文物,用天然水晶柱打磨,網友:少女心萌化了
    因為工藝和採集的緣故,在古代的工藝品中似乎很少看到水晶製品,但為數不多的幾件,依舊能讓人感受到水晶從古至今的迷人風情。 水晶天雞尊 這尊天雞尊原是清代宮廷的珍品,它高14.2釐米,顯得玲瓏而精巧。"
  • 京都博物館曬寶含眾多中國文物,《火影忍者》也熱衷「蛤蟆仙人」
    京都國立博物館歷來有「曬寶」的傳統,2017年,京都國立博物館為了紀念建館120周年,舉辦了轟動日本的「國寶」特展,分四期展出了兩百多件國寶級文物,堪稱是當年世界第一的特展。本次特展時間較短,但是在文物質量上可以和「國寶」特展相提並論,很多著名的寶物久不現世,這次都拿了出來。筆者特別關注源於中國的文物。
  • 堪稱國寶級文物的遼三彩,只可惜沒有一件在國內博物館
    許多人會以為這是唐三彩,其實這是遼三彩,堪稱國寶級的文物,只可惜沒有一件在國內博物館。 羅漢們的面容沉靜而安詳,真實而肅穆,雙手結禪定印,袈裟紋理自然,是中國古代少有的現實主義作品。
  • 課本上的「黃河象」,其實活到了商代,這件國寶級文物就是證據
    在我們所學的課本中記載著古代時期一種劍尺象獸類的動物,名叫「黃河象」。根據史書中的記載,黃河象長得十分的高大,比現如今野生大象還要高出數倍,據說體長能達到8米,嘴上的象牙有幾米長,就仿佛兩把長劍一般,因為兩個長象牙,黃河象也被人稱為「劍齒象。」
  • 重磅:68件流失英國文物追索回國,流失的國寶級文物清單一覽
    #68件流失英國文物追索回國#】國家文物局今天通報,經過持續25年的跨國追索,68件流失英國文物已成功歸國。1995年2月,英國偵破一起國際文物犯罪案件過程中發現疑似中國文物。經多方努力,10月19日,68件文物回到祖國!這些文物包括瓷器、陶器、石器、銅器等,時間跨度從春秋戰國到清代。
  • 國寶級文物首次展出!這個展別錯過
    12月2日,「山高水長—唐宋八大家主題文物展」在遼寧省博物館開幕,通過一件件珍貴文物,觀眾可領略「唐宋八大家」在文學、書法、繪畫方面爐火純青的造詣,感受他們登峰造極的藝術境界,品味他們跌宕起伏的人生經歷,崇仰他們偉岸高潔的人格力量,沐浴他們光耀後世的精神光輝。
  • 這四大外國的國寶級文物,被珍藏在中國,你可能一件都沒聽說過!
    悠悠華夏五千載,無數老祖宗的智慧結晶代代流傳,但因為一些眾所周知的原因,大量文物在近代流失到國外,成為中國人心中永遠的痛。平時見多了關於國外博物館裡中國文物的介紹,今天不談這個,來說說中國收藏了哪些外國的國寶級文物。
  • 雄霸天下的蒙古帝國,三次西徵,直接或間接的導致了西方殖民擴張
    蒙古三大徵:蒙古帝國是由當時生活在中國北方的蒙古人建立的一個地跨歐亞兩洲的大帝國, 它建立的過程也就伴隨著我們所說的三次蒙古西徵。直到蒙古西徵,而重現光明。當時戰爭殺 人,盈野盈城,似為人類慘禍,而不知實如空天霹靂, 將幾百年之酣睡懶病,自夢中驚醒。」對於蒙古西徵,帶來的有可見的屠戮、交通、交流,還有隱形的技術、思想、文化的轉變。之所以說蒙古西徵與西方的殖民擴張有很大的關係,重點就在這隱形的轉變上。
  • 六集紀錄片《中國的寶藏》:8家博物館20件頂級文物的奇妙之旅
    從《我在故宮修文物》到《如果國寶會說話》,我們發現打開文物寶藏的方式如此不同。《中國的寶藏》中文版將於1月10日起在CCTV-9每晚八點播出,為觀眾呈現一個既傳統又現代的中國。每集都從館藏文物珍品切入,探索中華文明的特徵,把古代歷史的一個知識點如何對應中國傳統文化、與當代中國人生活方式的聯繫及對中國人精神世界的影響,進行貫通古今的描述,從側面反映當代中國人的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