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四羊方壺青銅器等四「國寶級文物」被撤拍

2020-11-23 中國新聞網

  北京皇朝·誠銘拍賣公司今起將在北京亞洲大酒店舉行預展,但四件「國寶級文物」已經被北京市文物局下令不許上拍。

  上月在北京一露面就引起廣泛關注的戰國九鑲帶鉤、春秋四羊方壺青銅器以及兩件東漢皇室御用漆器等四件文物,號稱「國寶級文物」,估價也都非常驚人。據拍賣公司公開的信息,這四件文物都來自海外收藏家,並有相當傳奇的收藏故事,不過,北京市文物局已經向拍賣公司方面通告這四件文物不能上拍。

  北京市文物局文物市場管理處方面沒有公布詳細的原因。不過有拍賣界人士透露,類似的事情之前多次發生過,「撤拍可能是對其來源有不同看法。國家文物局對古文物、出土文物的拍賣一直比較慎重,也可以理解。」

  皇朝·誠銘方面的其他500多件拍品從今天起將在北京亞洲大酒店展出三天,11月18日在同一地點拍賣。(記者周文翰)


相關焦點

  • 國家博物館不僅有司母戊鼎、四羊方尊,這20件文物也都是鎮國之寶
    現有藏品數量140餘萬件(套),涵蓋古代文物、近現代文物、圖書古籍善本、藝術品等多種門類,其中一級文物就有近6000件(套),擁有司母戊鼎、四羊方尊、人面魚紋陶盆、大盂鼎等超級「鎮國之寶」四羊方尊,被史學界稱為「臻於極致的青銅典範」,位列十大傳世國寶之一。
  • 珍寶背後的故事:青銅美器四羊方尊
    年代:商 方位:國家博物館古代中國展廳(地下一層)   國博君   羊年在即,盤點中國最知名的「羊文物」,無論怎麼選,現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的四羊方尊都會名列前茅。每一面的龍紋中間,都有一個雙角龍頭從方尊器身上探出來……   細心的觀者可能會發現方尊的四角和四面中心線處,都是扉稜。這一小設計,卻有著大作用呢。   陶範鑄造法到商代中期已日臻完善。在製作造型複雜的青銅器時,古人往往採用接鑄法作為基本工藝,即將器身與附件分別鑄造,然後再接鑄為整器。四羊方尊就是用接鑄法鑄成的。商代工匠先將羊角與龍頭分別鑄好,然後進行接鑄。
  • 青銅器出現在哪個朝代 青銅器是哪個朝代的
    在我國古時候,有許多有趣的發明,也有很多的文物,這些文物聚集了古代人的智慧,也留給了現代人考察的線索。古時候留下來的器物有很多,青銅器就是其中一種,那麼青銅器出現在哪個朝代呢?青銅器文化是夏商周時期的文化核心,歷經夏、商、西周、春秋、戰國和秦漢等朝代,其中商晚期至西周早期,是青銅器發展的鼎盛時期,在戰國中期之後,青銅工藝才開始漸漸消退。
  • 中國古代青銅器,你知道哪些?
    青銅器博物館 位於寶雞 春秋晚期至戰國,由於鐵器的推廣使用,銅製工具越來越少。 五祀衛鼎 西周中期器物(國寶級文物)
  • 青銅器成秋拍重頭戲 專家:高古收藏潛力無限
    ,其中父丙爵、母辛尊、「作冊睘」卣等更是被國內專家認定為「國寶級重器」。在9月17日開拍的這場「朱利思·艾伯哈特瑰麗青銅禮器」專場上,10件青銅器的年代涵蓋了商、周、春秋和戰國,全是近年來從未亮相的精品,預計成交額將超過500萬美元。不僅如此,在青銅器最重要的流傳有序部分,這批拍品中有6件的上一代藏家來自11世紀拜佔庭帝國望族後裔阿基洛珀斯。據介紹,在1948年,經上海有名的金才記古玩店引薦,阿基洛珀斯才從清末民國初年名家手中購得了這6件青銅器。
  • 最初青銅器羊紋飾或並無"吉祥"概念 與等級相關
    是大公羊、山羊,還是綿羊,英美媒體在慶賀羊年的新聞中,不知道該如何選擇用詞。有英國報刊將幾種羊並列在標題中,讓讀者自己選擇,還有美國媒體「嚴謹」地稱羊年是「有角反芻動物年」。中國的羊年到底是哪種羊?記者走進上海博物館,從與羊有關的藏品中,找一找羊和傳統文化的淵源。  「羊」在中國古代文字中與「祥」相通。上博的羊文物主要集中在青銅器、玉器和陶瓷三大類。
  • 青銅器藝術的起源發展和青銅器的分類及用途
    禮器之中又分為四類,第一類是炊煮器,這之中有鼎、鬲。第二類是食器,有盂和豆。第三類是酒器,有觚、爵、觶、卣、彝和壺。第四類是水器,其中有盤、鑑。其中鼎是烹飪器,是用來盛煮食物的,也是最重要的一種禮器。所以在夏代開始鑄造鼎的時候,鑄造了九個鼎,將這九鼎放置到夏代疆域的九個方位上去,所以在之後鼎就代表了國家的一種權利了。
  • 盤點全球拍賣場上最貴的十件青銅器
    這件商晚期青銅饕餮紋方尊(估價500-800萬美元)以650萬美元起拍,最終以3300萬美元落槌,加佣金3720.75萬美元成交,約合人民幣2.51億元,一舉創下高古青銅器的世界拍賣之最。成交日期:2017-03-15 拍賣會上,饕餮紋方罍一拿出來就很受歡迎,以500-800萬美元起拍,一番激烈競爭後,國人以3384.75萬美元,約2.07億人民幣拍下。
  • 新年到博物館裡去數數「羊」青銅器 上海博物館 數數 磁山遺址...
    本報記者擷取的上海博物館和國家博物院館藏「羊」精品,這只是一部分,讀者可在春節期間親自去博物館裡「數數羊」。上博國博兩尊「四羊」重器上海博物館和國家博物館的兩尊以羊為主題的青銅器非常值得一看。「四羊首瓿」製作於商代晚期(上海博物館藏),高38.8釐米,重1.4千克。本報記者在上海博物館展廳看到,在這件器物肩上鑄有四隻羊頭,所以命名為四羊首瓿。
  • 中國古代青銅器都長啥樣?
    青銅器是由青銅合金製成的器具,誕生於人類文明時期的青銅時代,是一種世界性文明的象徵。最早的青銅器出現於6000年前的古巴比倫兩河流域。中國青銅器繁盛於夏商周時期,製作精美,在世界青銅器中享有極高的聲譽和藝術價值,代表著中國4000多年青銅發展的高超技術與文化。夏商周三代的青銅器造型莊重華麗,紋飾精湛優美,為世界所罕見,而且銘文內容豐富,具有十分重要的史料價值,同時也是研究文字發展演變的珍貴資料。那麼,夏商周三代的典型青銅器都長啥樣?
  • 5大著名的青銅器文物,是你知道那幾個嗎?
    青銅器時期是我國古代一個重要的文化時期,這一時期從夏商周到秦漢,橫跨了有兩千年左右的時間,青銅器在古代也稱為金,其實是紅銅與其他一些化學元素的合成反應,古人掌握了這項技術後開創了一個「青銅時代」在這期間就相應的產生了許多的青銅器產物,今天小編就為大家介紹下歷史上5大著名的青銅器,你看看你知道幾個呢
  • 中國古代青銅器簡述
    西周晚期和春秋早期極少發現觶,春秋晚期以後觶基本不復存在了。 (二)盛酒器 1.壺(hú) 現在所知最早的壺是商代中期的,直至漢代壺仍然是較常見的青銅器之一。由於壺的使用時間較長,其形制變化也就比較多。 壺的基本形制是圓形或扁圓形,也有方形或橢方形,有蓋,肩上有環套接提梁。
  • 中國青銅器文化,重要的文物價值和藝術價值,不朽的中華文化瑰寶
    1975年在河南省安陽市婦好墓出土的四百餘件銅器中,竟有二百一十件是祭器。【青銅器的造型和紋飾】青銅器的造型,反映了匠師們具有極高的藝術造詣。商中期至西周早期的風格,端莊厚重,代表著中華民族的氣質。模仿鳥、獸等動物形態的器物和高浮雕的紋飾,更是生動活潑。周中期以後的器物,偏重於實用,比較樸素。
  • 戰國青銅器塑生動鳥獸
    原先莊重威嚴的青銅器,變得輕巧實用,成為款式新穎的商品,融入日常生活。南京博物院藏出土於江蘇漣水三裡墩漢墓的錯金銀立鳥壺、嵌綠松石臥鹿、錯金銀犧尊,均為國家一級文物,代表了戰國晚期青銅器工藝價值的最高水平。/大公報記者 陳 旻 文、圖  在距今四千多年前春秋時期,江蘇漣水人煮海為鹽。時漣水屬齊,為齊國重要的鹽產區。
  • 青銅器經典館藏鑑賞
    商中期,青銅器品種已很豐富,並出現了銘文和精細的花紋。商晚期至西周早期,是青銅器發展的鼎盛時期,器型多種多樣,渾厚凝重,銘文逐漸加長,花紋繁縟富麗。隨後,青銅器胎體開始變薄,紋飾逐漸簡化。春秋晚期至戰國,由於鐵器的推廣使用,銅製工具越來越少。秦漢時期,隨著陶器和漆器進入日常生活,銅製容器品種減少,裝飾簡單,多為素麵,胎體也更為輕薄。
  • 鼎尊罍爵斚觶簠簋……青銅器怎麼區分?了解青銅器名稱和功能
    大多數博物館裡都會有青銅器,而且名稱各異,生僻字也特別多,鼎尊爵斚……不一而足。我們就挨個講解一下。青銅器在文物分類中是一個大類,而且青銅器文物級別都比較高,隨便拿出一個青銅器如果是真的,買賣它都可能是犯罪。博物館裡的青銅器各式各樣,怎麼再細分類別呢?這篇文章就拿宋代金石著作《宣和博古圖》的分類方式來介紹青銅器。
  • 該國寶級青銅器造型奇特,現存於日本博物館,至今無人弄懂其含義
    中國文化源遠流長,古代文化歷史的傳承不僅僅只是靠人類的繁衍,還要依賴文物的傳承。文物既是一個國家歷史文明的傳承,也是一個國家文化發展的有力證據。在我國上下五千年的歷史中,給我流傳下來了很多的文物寶藏。但是我國不僅僅只是一個文物大國,同時也是文物流失最嚴重的一個國家。這很讓國人心痛。據記載,我國流失到國外的文物已經超過了1000萬件,西方很多博物館中都有中國珍貴文物的存在,當然不僅限於西方國家,就連我們的鄰國日本,他們的博物館中也有我國的文物。
  • 位列收藏之首的青銅器為何國內拍賣不溫不火
    專場上拍的10件青銅器所屬的年代涵蓋了商、周、春秋和戰國,材質一流,而且全是近年來從未亮相的精品。以研究古青銅器為專長的紐約蘇富比中國藝術品負責人王濤也表示,具有如此顯赫傳承的高品質青銅藏品,20多年來他還是第一次遇到。   艾伯哈特收藏的這批拍品有清晰的來源,其中6件的上一任藏家為11世紀拜佔庭帝國望族後裔阿基洛珀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