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繫到底是9大行星還是8大行星,是書印錯了,還是你記錯了?聽老談給你講冥王星為何退群
歡迎來到異談閣,大家好,我是老談!今天我們來聊聊退出太陽系群聊的——冥王星。
很多年來,大家提到太陽系都會如數家珍一樣點出9大行星的名字,但是在2006年,科學界公布冥王星被降級成了矮行星的消息。從此,人們聊了76年的九大行星變成了八大行星。但你知道為什麼冥王星會被降級嗎?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這個悲慘的小盆友退出太陽系群聊的原因。
要想知道冥王星為什麼降級,那就需要知道行星的判定標準,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大會2006年8月24日通過了「行星」的新定義,這一定義包括以下三點:
1、必須是圍繞恆星運轉的天體;
2、質量必須足夠大,來克服固體引力以達到流體靜力平衡的形狀(近於球體);
3、必須清除軌道附近區域,公轉軌道範圍內不能有比它更大的天體。
首先,冥王星是滿足圍繞太陽運轉的,它與太陽的最近距離是44.3億公裡,最遠距離是73.1億公裡。但與其他八大行星不同的是,其他八大行星圍繞太陽公轉的軌道幾乎都在一個平面上,被稱為黃道面。而冥王星與太陽公轉的軌道則與黃道面有一個17°的夾角,而且它還會穿過海王星的軌道。這樣「調皮」的冥王星自然令科學家困擾。
其次,關於冥王星的質量,裡面還有個小烏龍。1930年冥王星被發現,發現它的天文學家湯博錯估了冥王星的質量,誤認為冥王星是個比地球要大的行星。然而,隨著現代的觀測技術的提升,以及近30年對冥王星的進一步觀測數據分析,發現它只是一個比月球還小的天體,直徑只有兩千三百公裡,是月球的三分之二。這樣對於行星質量要足夠大的要求未免有點牽強。而且冥王星的形狀也並不完全是球狀類型的,只不過衛星和探測器拍到的冥王星看似比較橢圓而已
最後,人們發現冥王星做不到能夠清除軌道附近的其他天體,它的公轉軌道內還有一些和自己大小差不多的天體,就連它的衛星都有自己一半大小,冥王星最大的衛星冥衛一直徑大約1207公裡。
綜上所述,以上幾點均不符合天文學界對行星的重新定義,因此冥王星被踢出行星行列!雖然它不再是行星,但各位也不必擔心冥王星會如此孤獨下去,它位於海王星外的柯伊伯帶,在這個小行星帶中還存在著許多和冥王星一樣的小夥伴陪伴著它。
即使太陽系的行星家族少了一名成員,但這可能並不會是最終的結果。最近,正如當初發現冥王星一樣。一些科學家發現太陽系柯伊伯帶中有6顆天體的運行軌道異常,它們以不同速率運轉,但其運行軌道卻擁有相同的傾角,且朝向太陽的角度又很相近,這種情況如果由自然條件產生的話只有1/14000(0.007%)的機率,所以科學家推測在太陽系邊緣可能還存在一顆新的第九大行星,如果找到了確鑿的證據,太陽系行星家族將會迎來一名新的成員,重新變為9大行星的大家族。
好了,感謝來到異談閣,我是老談,我們下期再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