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酸是細胞中一類重要的化合物,最初是從細胞核中提取出來的,且呈酸性,因此叫做核酸。由C、H、O、N、P 5種元素組成。
核酸是生物大分子,由許多基本單位——核苷酸組成,每個核苷酸又包括一分子含氮鹼基,一分子五碳糖和一分子磷酸,其結構見圖1。
教師在黑板上畫出圖1所示結構,然後請一名學生上講臺和教師合作做-個這樣的姿勢:用一隻手代表磷酸,另-只手代表含氮鹼基,學生的身體代表五碳糖。再要求全班學生做出這個姿勢,並說出左右手代表的是什麼,達到每個學生都學會的目的。接著分別學習三種組分:
首先,教師介紹高中階段常見的五碳糖:脫氧核糖核糖和在光合作用中暗反應階段固定CO2的五碳糖,重點介紹前兩種。脫氧核糖和核糖分別是組成DNA和RNA的五碳糖,用圖形表示為和。
其次,教師在這個五碳糖上的右面加上含氮鹼基圖形,表示為,這樣的結構在DNA中稱為脫氧核糖核苷,在RNA中稱為核糖核苷。教師再提示學生比較該結構與之前演示的結構是否相同,如果不同,找出差異。學生觀察後發現,如果在該結構的左邊畫出磷酸就與之前演示的結構相同了。這個新的結構在DNA中叫做脫氧核糖核苷酸,簡稱脫氧核苷酸,在RNA中稱為核糖核苷酸。
在DNA分子中,含氮鹼基有4種,分別是A、T、G、C;在RNA分子中,含氮鹼基也有4種,分別是A、U、G、C。記憶方法歸納為:C像細胞的英語單詞cell的首字母,記憶為胞嘧啶;G像一隻鳥,記憶為鳥嘌呤;T像一個人站立時兩手分開的胸廓,記憶為胸腺嘧啶,剩下A的名稱為腺嘌呤,U的名稱是尿嘧啶。最後,在黑板上分別畫出這些結構的示意圖(圖2 A-H)。
經過這樣的講解,可以為學生今後學習有關遺傳物質的相關知識打下良好的基礎。
陝西省榆林市定邊實驗中學白旭東
陝西省榆林市定邊職教中心方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