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1月12日訊 1月12日,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了「十三五」期間,聊城市汙染防治攻堅戰工作開展情況。截至2020年底,全市三年汙染防治攻堅戰圓滿收官,生態環境質量明顯改善,2020年的優良天數比2015年增加了72天。
在大氣方面,2020年,全市環境空氣品質綜合指數、PM2.5、PM10、SO2、NO2、CO、O3分別為5.36、53微克/立方米、94微克/立方米、12微克/立方米、33微克/立方米、1.6毫克/立方米、174微克/立方米,同比分別改善12.6%、8.6%、15.3%、14.3%、13.2%、5.9%、14.7%,其中,臭氧平均濃度同比改善幅度列全省第1位。優良天數224天,同比增加48天;全市綜合指數較2015年下降39%,PM2.5年均濃度較2015年下降47.5%,優良天數較2015年增加72天,均為有監測記錄以來最好水平。
在水環境方面,2020年,全市水環境質量指數改善幅度列全省第1位。高唐北湖、馬頰河董姑橋、衛運河油坊橋、徒駭河前油坊四個省控以上考核斷面水質均值分別為Ⅱ類、Ⅳ類、Ⅳ類、Ⅴ類,水質優良比例為25%,全面消除了劣Ⅴ類水體。7個在用的縣級以上飲用水水源地水質全部達到或優於Ⅲ類標準,達標率為100%。
在土壤與固體廢物方面,2020年,汙染地塊安全利用率達到100%。全市完成農村生活汙水治理任務的村莊佔比為41.91%,目標完成率139.7%。列入2020年度整治任務的160個村莊已全部完成。全面建成了聊城市固體廢物綜合處置項目,總處理能力20萬噸/年。
近年來,聊城市累計投入1.5億元,建成了覆蓋市、縣、鄉三級的173個標準空氣監測站,實現了大氣環境監測考核排名市、縣、鄉三級全覆蓋。建設了3臺顆粒物雷射雷達,10套機動車遙感監測系統。在全市主要河流斷面建設了34個水質自動監測站。在178家重點排汙企業安裝了在線監控設施並與生態環境部門聯網,共建成了308個監控點位。其中,涉氣企業75家,監測點位193個。涉水企業103家,監測點位115個,實現了對環境空氣、地表水及重點排汙單位24小時在線監測監控,一旦發現超標,第一時間啟動應急處置程序,環境監測預警能力水平大幅提升。
「十三五」以來,全市生態環境系統共立案處罰案件8513件,罰款2.9億元,有力震懾了環境違法違規行為。全面實施排汙許可及排汙登記管理,完成了固定汙染源清理整頓和排汙許可發證登記工作,全市共計發放排汙許可證2599家,進行排汙許可登記15494家。
聊城市敢於「自我革命」,加快淘汰落後產能、過剩產能。2016年以來,累計關停燃煤機組23臺、裝機容量533.7萬千瓦,清理「地條鋼」企業12家,關停電解鋁違規產能53萬噸,淘汰燃煤小鍋爐1949臺,關停小鑄造企業1000多家。2019年,關停可上繳稅金1.3億元的東昌焦化。26家電廠全部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先後對8527家「散亂汙」企業取締整治,其中取締類3238家,整改提升類5289家。全市推進實施涉VOC企業「一廠一策」精細化管控企業1719家。全市1556家涉揮發性有機物重點企業,除25家破產或長期停產外,其餘1531家已全部完成整治。先後對1225臺工業爐窯實施了深度治理。完成了「十三五」主要汙染物總量減排任務目標。
聊城市還將12369熱線電話與12345市民熱線進行了剝離,將省環境督查熱線、12369熱線、市督查熱線等渠道全部打通,實現了一鍵受理、快速受理。實施了舉報重獎、環境違法行為隨手拍制度,舉報環境問題最高可獲得獎金10000元,通過「隨手拍」小程序上傳環境問題即可獲得紅包獎勵。部門聯動齊抓共管、全社會廣泛參與的生態環境保護大格局得到構建並發揮了積極作用。
2021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聊城市將重點抓好臭氧和細顆粒物(PM2.5)的協同治理,揮發性有機物(VOCs)、氮氧化物協同減排,統籌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爭取更多的優良天數。抓好河道綜合治理、涉水汙染源監督管理、涵閘聯合管控、河湖貫通和生態基流保障等工作,持續提升水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突出重點區域、行業和汙染物,強化土壤汙染管控和修復。
閃電新聞記者 左新新 聊城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