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充放電且耐高溫鋰硫電池三維交聯結構正極材料研究

2020-11-25 OFweek維科網

【成果簡介】

南京大學化學化工學院金鐘、劉傑教授共同帶領的「先進能源材料與器件」研究團隊在高倍率、高耐受性能的鋰硫電池方面取得研究進展,相關成果以「Self-Templated Formation of Interlaced Carbon Nanotubes Threaded Hollow Co3S4 Nanoboxes for High-Rate and Heat-Resistant Lithium-Sulfur Batteries」為題發表在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2017, 139, 12710-12715。陳濤博士為論文第一作者,本科四年級學生張澤文為論文第二作者。

【圖文導讀】

圖1. S@CNTs/Co3S4-NBs正極和S@Co3S4-NBs 正極的結構優勢對比示意圖

所獲得的硫填充CNT / Co3S4-NBs(S@CNTs/Co3S4-NBs)陰極可以提供高放電容量,顯著的速率性能和令人印象深刻的循環穩定性,遠優於簡單含硫填充的Co3S4的對照樣品

圖2 紫外吸收曲線及循環性能

(a)循環後的電極片浸泡在電解液中得到的紫外吸收曲線

(b)S@CNTs/Co3S4-NBs正極在50°C下,0.2 C時的循環性能

(c,d)在50°C下,S@CNTs/Co3S4-NBs正極的倍率性能

【研究內容】

現階段,鋰硫電池普遍採用的傳統醚類電解液的沸點和閃點較低,無法滿足電池在高溫下的工作需求;同時,高溫工作環境也會加速多硫化鋰在電解液中的溶解,從而引發嚴重的「穿梭效應」。針對這些關鍵問題,該團隊設計了一種自模板合成法,將ZIF-67在碳納米管(CNTs)的交聯網絡上成核形成納米立方體,然後將CNTs/ZIF-67前驅體轉化為碳納米管/Co3S4空心納米盒子(CNTs/Co3S4-NBs)。該結構設計具有以下幾個優勢:

提供了一個微區化和整體化的三維導電網絡(特別是Co3S4空心納米盒子內部的活性硫),顯著提高活性硫的利用率和倍率性能。 可加速電子傳輸並且縮短了鋰離子擴散路徑,從而促進電化學氧化還原過程的動力學行為。 提高了電極/電解液接觸面積(尤其是內部縱深位置的活性硫)並且提供了更多的開放通道以便電解液滲透。

研究結果表明,這種S@CNTs/Co3S4-NBs正極材料具有非常出色的高倍率性能。此外,該電極在醚類電解液中和50°C下,以0.2 C充放電循環300次後,其放電比容量仍可維持在718 mAh/g,這為研發和設計耐高溫的鋰硫電池正極材料提供了嶄新的思路。

近兩年以來,該課題組在鋰硫電池正極材料方面已經開展了深入的研究(Nano letters, 2016, 17, 437; Nano Energy, 2017, 38, 239; ACS Nano, 2017, 11, 7, 7274)。這些研究工作得到了青年****、973計劃、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江蘇省自然科學基金等項目的資助。

相關焦點

  • 鋰硫電池充放電原理_鋰硫電池的應用
    鋰硫電池充放電原理   鋰硫電池不同於鋰離子電池、燃料電池、空氣電池之類的,它是正二八經的電池,和傳統電池原理最接近的電池,正極材料一般由硫和高導電性材料複合而成,這主要是因為硫本身不導電,如上圖中的黃點和黑點就是硫和碳的混合物,所以這就是說硫作為正極必須加導電劑,而且是高導電性的,這就降低了正極硫的能量密度(導電劑佔了重量但不產生能量);負極採用鋰片
  • 關於石墨烯應用於鋰硫電池的研究進展詳解
    硫的密度為2.07g/cm3,硫化鋰的密度為1.66g/cm3 ,反應物與產物的體積變化大,體積膨脹率達到80% ,在反覆充放電過程中易導致材料結構崩塌,造成容量快速衰減從而影響電池循環壽命。面對這些問題,需要從提供導電性好、有彈性的和穩定的傳輸通道的材料設計入手。
  • 鋰硫電池實現穩定的充放電循環特性
    日本產業技術綜合研究所(簡稱產綜研)2016年6月28日宣布,與筑波大學共同開發出了一種鋰硫電池,通過採用金屬有機骨架作為電池隔膜,實現了長期穩定的充放電循環特性。據介紹,在1C的電流密度(恆流放電1小時後結束放電時的電流值)下進行1500次循環測試之後,這種鋰硫電池仍可保持高達900mAh/g的充電容量。
  • 超快長循環壽命鋰硫電池:基於石墨烯的三明治結構
    近年來發現,以單質硫為正極活性材料的鋰硫(Li-S)電池能夠突破傳統的過渡金屬氧化物基正極物質的理論儲鋰容量限制(當發生電池反應S + 2Li = Li2S時,相應的理論比能量為2567 Wh/Kg及正極理論比容量高達1675 mAh/g,且硫和鋰的反應具有可逆性),且鋰硫電池中的正極材料硫具有儲量豐富、無毒、廉價等特點而倍受關注。
  • 鈉離子電池及鋰硫電池最新研究進展匯總
    、靈活性、低成本和環保的特性吸引了諸多科學家的研究興趣。交聯富碳或者全碳框架具有特殊的熱/化學穩定性、良好的導電率、高強度以及非比尋常的機械性能(如強烈的剪切變形)。上述優越特性使其有望成為鋰離子電池(LIBs)和鈉離子電池(SIBs)電極。
  • 學術乾貨 | 全面回顧碳質材料在鋰硫電池中的應用
    阻止其商業化應用的有以下幾個難題:正極材料電子、離子電導率低;充放電過程中電極體積變化大;聚硫化物等中間產物的溶解和「穿梭效應」嚴重影響循環性能 。碳質材料的引用可以提高導電性、緩衝體積變化和抑制聚硫化物穿梭,從而提高鋰硫電池的電化學性能。
  • Advanced Materials:新型高性能鋰硫電池正極材料——有機檸檬-硫
    目前,基於鎳和鈷氧化物正極材料的比容量低(小於250 mAh g-1), 同時鎳和鈷資源緊缺,環境毒性較大,因此傳統的商業化鋰離子電池存在能量密度低、成本高和環境毒性大等缺點
  • Angewandte Chemie:100 %庫倫效率,新型鋰硫電池正極材料
    鋰硫電池面臨的挑戰包括硫的電導率低導致活性物質的利用率低,容量較低;循環過程中體積的變化導致電接觸損失導致電極的破壞;尤其在循環過程中多硫化物在有機電解液中溶解引起的
  • 鋰硫精選:10篇好文回顧鋰硫電池近期工作進展
    鋰硫電池(Li-S)已成為未來儲能設備的一種可行的替代品,基於鋰和硫的電化學反應具有遠遠高於目前商業化的鋰離子電池的理論能量密度(2600 Wh kg-1)。本文總結了鋰硫電池最新的研究進展,包括正極載體材料、隔膜和固態電解質/電解液等方面,希望對有關研究人員有所啟發。1.
  • 高性能鋰二次電池研究獲進展
    然而,如單質硫與硫化鋰的不導電性、多硫化鋰中間產物的穿梭效應及充放電過程中體積的變化等問題,降低鋰硫電池的利用率,使得容量衰減迅速,阻礙其商業化。中國科學院蘇州納米技術與納米仿生研究所研究員張躍鋼與藺洪振團隊分別從納米材料結構設計與表面功能化出發,製備不同的活性納米催化劑複合材料,選用原位光譜手段研究其相關作用機制。
  • 鎳原子簇及氮共摻雜石墨烯策略,助力高性能鋰硫電池|
    研究背景得益於硫元素的高質量比容量和豐富儲量,鋰硫電池成為極具前景的下一代電化學儲能設備。但是硫正極氧化還原最終產物的絕緣性和體積變化,充放電過程產生的多硫化物中間體的溶解及「穿梭效應」等嚴重製約了鋰硫電池的商業化應用。通常的應對策略是使用多孔碳宿主材料,功能化的粘結劑和隔膜來抑制這類問題。
  • Small:原位TEM研究固態鋰硫電池在高溫下的充放電行為
    目前,學界對於鋰硫(Li-S)電池運行過程中硫化鋰的結構演變規律的研究還不充分。究竟是鋰的低電子電導率還是低離子電導率抑制了充電過程中硫化鋰的分解,目前還存在爭議。此外,硫化鋰的分解途徑也不清楚。此外,研究還發現鋰離子在固態鋰電池中的擴散是可逆的。這項工作實現了一種在高溫下原位觀測鋰硫電池鋰化行為的新方法。相關研究成果以「In Situ TEM Observations of Discharging/Charging of Solid-State Lithium-Sulfur Batteries at High Temperatures」為題發表在《Small》上。
  • 全固態鋰離子電池正極界面的研究進展
    在基於硫化物固態電解質的全固態鋰離子電池中,由於硫化物固態電解質與正極材料之間的接觸面積較大,所以電解質與正極材料的界面在充放電過程中的元素相互擴散現象容易被表徵。 LPS固態電解質與LCO的界面在充放電過程中局部產生了Co3O4,且其位置並不固定,說明Co3O4是界面局部過充的產物。
  • 蘇州納米所高性能鋰二次電池研究獲進展
    然而,如單質硫與硫化鋰的不導電性、多硫化鋰中間產物的穿梭效應及充放電過程中體積的變化等問題,降低鋰硫電池的利用率,使得容量衰減迅速,阻礙其商業化。中國科學院蘇州納米技術與納米仿生研究所研究員張躍鋼與藺洪振團隊分別從納米材料結構設計與表面功能化出發,製備不同的活性納米催化劑複合材料,選用原位光譜手段研究其相關作用機制。
  • 鋰硫電池優缺點_鋰硫電池電極材料
    由於鋰硫電池主要採用硫和鋰作為生產原材料,生產成本相對較低;另一方面,鋰硫電池在使用後低毒,並且回收利用的能耗較小。   缺點:鋰硫電池最大的劣勢在於其循環利用次數比較低。因為硫化聚合物具有穩定性比較差的特性,所以當前鋰硫電池的循環利用次數要遠遠低於普通的磷酸鐵鋰電池,這就極大的增加了鋰硫電池的使用成本。
  • 什麼是鋰硫電池?鋰硫電池有什麼特點?
    近日,媒體紛紛宣傳鋰硫電池獲得新突破,可令電動汽車續航達到1000公裡。那麼,什麼是鋰硫電池,它與當前主流的鋰離子電池有什麼異同?鋰硫電池是鋰電池的一種,是以硫元素作為電池正極,金屬鋰作為負極的一種鋰電池。單質硫在地球中儲量豐富,具有價格低廉、環境友好等特點。
  • 近期鋰硫電池研究進展
    的能帶結構提高鋰−硫電池的催化活性 在鋰硫電池(LSBs)中引入雙功能中間層可有效抑制。新型高供體數鋰硫電池電解液 在鋰硫電池中。內建晶面自調節以選擇性S/Li2S轉換用於高體積能量密度鋰硫電池 重量、面積和體積容量對二次電池的市場佔有率具有重要影響。1. Adv. Mater.: 新型高供體數鋰硫電池電解液在鋰硫電池中,多硫化鋰作為連接正極氧化態物種硫和還原態物種硫化鋰的橋梁,起到了重要作用。
  • 【中國科學報】科學家提升鋰硫電池循環穩定性---中國科學院
    由於硫具有低成本和環境友好等優勢,鋰硫電池(Li-S)擁有較高的理論比容量和能量密度,被視為最有應用前景的高容量存儲體系之一。近期,中國科學院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結構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員王瑞虎課題組和溫州大學教授楊植合作,實現了大幅提高鋰硫電池穩定性的同時,增加其大功率放電性能。  這項成果有效解決了鋰硫電池商業化應用方面面臨的一些技術挑戰。
  • 上海矽酸鹽所提出鋰硫電池「三明治」結構催化-導電界面構築
    近年來,人們提出了多種策略來嘗試實現鋰硫電池的商業化,如開發新型正極複合材料、中間層或隔膜裝飾、多功能粘結劑和電解液添加劑等。其中,針對硫正極的微結構設計可以對硫基活性物質產生最直接的限域效應,極性宿主材料的引入可以更進一步地增強對鋰多硫化物的化學吸附,從而提高電池循環穩定性。
  • 鋰空氣電池和鋰硫電池的工作原理和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Nazar課題組報導了硫碳複合物作為鋰硫電池正極材料獲得較好的循環性和非常高的放電容量,掀起了鋰硫電池研究的熱潮。鋰硫電池主要使用單質硫或硫基化合物為電池正極材料,負極主要使用金屬鋰,其電池結構如圖所示。其中以正極材料為單質硫(主要以S8環形態存在)計算,其理論比容量為 1675 mAh/g,理論放電電壓為2.287 V,理論能量密度為2600 Wh/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