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all:原位TEM研究固態鋰硫電池在高溫下的充放電行為

2020-12-07 澤攸科技

目前,學界對於鋰硫(Li-S)電池運行過程中硫化鋰的結構演變規律的研究還不充分。究竟是鋰的低電子電導率還是低離子電導率抑制了充電過程中硫化鋰的分解,目前還存在爭議。此外,硫化鋰的分解途徑也不清楚。

近日,燕山大學黃建宇、唐永福和張利強課題組針對上述難題,結合澤攸科技PicoFemto原位MST多場樣品杆對高溫下硫化鋰的析出和分解進行原位研究。結果表明,隨著室溫下鋰化過程的進行,硫化鋰從非晶態/納米晶轉變為多晶態,高溫下硫化鋰的析出比室溫下更完整。此外,研究還發現鋰離子在固態鋰電池中的擴散是可逆的。這項工作實現了一種在高溫下原位觀測鋰硫電池鋰化行為的新方法。相關研究成果以「In Situ TEM Observations of Discharging/Charging of Solid-State Lithium-Sulfur Batteries at High Temperatures」為題發表在《Small》上。DOI: 10.1002/smll.202001899

圖:實驗方法

實驗平臺搭建:該鋰硫納米電池由一個S@CNT納米陰極和一個鍍鋰金屬陽極組成。S@CNTs被粘附到尖端扁平的鋁棒上,金屬鋰被塗在另一端。鋁棒被安置在PicoFemto原位MST多場樣品杆的三維操縱端,通過機械位移準確觸碰MEMS加熱晶片上的加熱區,從而完成整個納米電池的構建。實驗中,機械操縱端、納米電池、MEMS晶片形成閉合迴路,實現電池的原位充放電研究。同時,MEMS晶片還可以對電池進行高溫加熱,以研究鋰硫電池在高溫下的充放電行為。

圖:原位TEM觀測充放電

圖:不同溫度下的原位TEM充放電研究

圖:理論模型

圖:實驗中使用的原位樣品杆

相關焦點

  • ...蔚來|鋰硫電池|固態電池|動力電池|鋰離子電池|中國科學院物理...
    1固態電池有望率先量產蔚來日上,蔚來透露,採用的固態電池採用了原位固態化技術。根據《電動汽車觀察家》目前掌握的信息,北京衛藍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一直在研發原位固態化技術,很有可能就是蔚來的供應商。首先,原位固態化技術,解決固固界面問題,讓固態電池充放電更快捷、持久和安全;其次,採用原子級鍵合技術,讓固態電池循環過程更穩定;第三,採用複合金屬鋰技術,讓固態電池能量密度更高,全壽命體積膨脹更小,循環壽命更長;第四,固態電解質技術,讓固態電池能在高溫狀態下工作
  • 鋰硫電池充放電原理_鋰硫電池的應用
    打開APP 鋰硫電池充放電原理_鋰硫電池的應用 發表於 2019-08-23 14:41:35   到這裡應該基本能搞清楚鋰硫電池遇到的問題是什麼,目前的研究也基本就集中在這些問題上,做到高能量密度,提高正極S的含量,增強循環穩定性,安全性。順便提一下,在這個研究過程中,設備的損傷確實蠻大。   鋰硫電池的充放電工作原理:   典型的鋰硫電池一般採用單質硫作為正極,金屬鋰片作為負極,它的反應機理不同於鋰離子電池的離子脫嵌機理,而是電化學機理。
  • 鈉離子電池及鋰硫電池最新研究進展匯總
    然而,在上述主體中鈉成核和生長的行為等關鍵信息仍是未解之謎。近日,廈門大學王鳴生教授(通訊作者)等使用無定型碳納米纖維(CNF)作為集電器,通過原位電子顯微鏡首次在納米尺度下對鈉電鍍/退鍍的動力學進行觀察。使用固態電解質,作者發現金屬鈉以納/微粒的形式在單一CNFs周圍所有可能的區域(甚至在其網絡)可逆的生長和溶解。
  • 關於石墨烯應用於鋰硫電池的研究進展詳解
    通常,鋰硫電池的正極為單質硫,負極為金屬鋰片,典型的鋰硫電池充放電示意圖如圖1所示。第I部分是固態單質硫與鋰反應生成Li2S8產物並溶解在電解液中的固-液反應;第II部分是長鏈Li2S8變成短鏈多硫化鋰的液-液反應。隨著電解液濃度增大,電壓也隨之降低。第III部分出現一個較長的放電平臺,對應短鏈多硫化鋰進一步被還原成固態Li2S2和硫化鋰的液-固反應。
  • 固態電池將商用,其他動力電池新技術進展如何?
    1固態電池有望率先量產蔚來日上,蔚來透露,採用的固態電池採用了原位固態化技術。根據《電動汽車觀察家》目前掌握的信息,北京衛藍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一直在研發原位固態化技術,很有可能就是蔚來的供應商。首先,原位固態化技術,解決固固界面問題,讓固態電池充放電更快捷、持久和安全;其次,採用原子級鍵合技術,讓固態電池循環過程更穩定;第三,採用複合金屬鋰技術,讓固態電池能量密度更高,全壽命體積膨脹更小,循環壽命更長;第四,固態電解質技術
  • 固態電池即將商用,其他動力電池新技術進展如何?
    1固態電池有望率先量產蔚來日上,蔚來透露,採用的固態電池採用了原位固態化技術。根據《電動汽車觀察家》目前掌握的信息,北京衛藍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一直在研發原位固態化技術,很有可能就是蔚來的供應商。首先,原位固態化技術,解決固固界面問題,讓固態電池充放電更快捷、持久和安全;其次,採用原子級鍵合技術,讓固態電池循環過程更穩定;第三,採用複合金屬鋰技術,讓固態電池能量密度更高,全壽命體積膨脹更小,循環壽命更長;第四,固態電解質技術,讓固態電池能在高溫狀態下工作
  • 鋰硫電池實現穩定的充放電循環特性
    日本產業技術綜合研究所(簡稱產綜研)2016年6月28日宣布,與筑波大學共同開發出了一種鋰硫電池,通過採用金屬有機骨架作為電池隔膜,實現了長期穩定的充放電循環特性。據介紹,在1C的電流密度(恆流放電1小時後結束放電時的電流值)下進行1500次循環測試之後,這種鋰硫電池仍可保持高達900mAh/g的充電容量。
  • 蔚來固態電池包有望率先實現量產!
    1 固態電池有望率先量產 蔚來日上,蔚來透露,採用的固態電池採用了原位固態化技術。根據《電動汽車觀察家》目前掌握的信息,北京衛藍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一直在研發原位固態化技術,很有可能就是蔚來的供應商。 所謂原位固態化,通俗一點說就是把液體轉化成固體,比如說先加入液體,加入液體之後就液體能夠跟顆粒很好的浸潤包覆,然後再將液態轉化為固態。
  • 全固態鋰離子電池正極界面的研究進展
    其中,固-固界面化學和電化學穩定性不佳導致正極材料固-固界面不斷發生化學和電化學反應,使鋰離子在反應過程中逐漸消耗,造成電池的容量衰減;其較差的機械穩定性導致正極材料固-固界面發生剝離,減小了正極活性物質與導電劑和集流體的接觸面積,使電池阻抗大幅增加,降低了電池的容量和循環壽命;界面熱穩定性不佳導致正極材料和固態電解質在高溫下容易發生分解和元素滲透,造成電極與電解質在高溫下相變從而失效
  • 鋰硫電池優缺點_鋰硫電池電極材料
    ,下一個工作將試著擴大原型。   鋰硫電池能量密度至少是鋰離子電池的兩倍之多,因此儘管可充電鋰離子電池是市場當紅炸子雞,科學家還是對鋰硫電池的開發產生濃厚興趣。   可充電電池主要由兩個電極、電極間的液體電解質以及隔離膜組成,鋰硫電池的陰極由硫碳基質構成,陽極使用鋰金屬氧化物。在元素形式中,硫是不導電的,但當硫在高溫下與碳結合時會變得高度導電,因此被看好應用於新型電池技術中。
  • 缺陷二硒化釩-石墨烯異質結構實現鋰硫電池電催化劑原位演化
    因此,VSe2-VG@CC/S電極在5.0 C時具有良好的循環穩定性,800次循環的容量衰減率僅為0.039%;在高硫載量(9.6 mg cm−2)下,具有4.9 mAh cm−2的高面積容量。理論模擬和原位表徵相結合,揭示了硒空位對電催化劑演變和LiPS調節的關鍵作用。
  • 快速充放電且耐高溫鋰硫電池三維交聯結構正極材料研究
    【成果簡介】南京大學化學化工學院金鐘、劉傑教授共同帶領的「先進能源材料與器件」研究團隊在高倍率、高耐受性能的鋰硫電池方面取得研究進展,相關成果以「Self-Templated Formation of Interlaced Carbon Nanotubes Threaded Hollow Co3S4
  • 鋰硫精選:10篇好文回顧鋰硫電池近期工作進展
    鋰硫電池(Li-S)已成為未來儲能設備的一種可行的替代品,基於鋰和硫的電化學反應具有遠遠高於目前商業化的鋰離子電池的理論能量密度(2600 Wh kg-1)。本文總結了鋰硫電池最新的研究進展,包括正極載體材料、隔膜和固態電解質/電解液等方面,希望對有關研究人員有所啟發。1.
  • 固態電池也產氣?如何抑制?——中科院物理所固態電池最新成果
    在各種極端條件下(碰撞,高溫,過充),電池會出現產氣鼓包甚至是自燃等情況。全固態電池將商業化電池中的液態電解質替換為固體電解質,因而被期望能大幅改進電池的安全性並在近年來逐漸成為電池領域的研究熱點。大量的研究關注固態電池的界面及電化學性能的改善,然而對於固態電池的安全性相關的行為尤其是產氣行為,研究較少。
  • 科學家實現硫化物基固態電池界面鋰傳輸的原位可視化和內電場調控
    然而,硫化物固態電解質的界面電荷傳輸困難和界面穩定性差等問題制約電池的安全性、能量密度、循環壽命和快充性能,導致固態電池的產業化面臨阻礙。因此,需發展界面高速傳輸和界面穩定化等固態電池關鍵技術,推動硫化物固態電池的發展。
  • Small Methods:原位TEM動態觀測黑磷烯界面鈉離子傳輸及電化學反應
    本文通過原位透射電子顯微鏡技術,在納米尺度下首次觀測了黑磷烯電極接觸界面可逆的鈉離子傳輸行為並深入分析黑磷烯與鈉離子作用機制。 背景介紹 電池充放電時,電子遷移和離子擴散不可避免地發生在電極、電解液以及隔膜之間的各種界面上,進而引起電極材料的離子嵌脫和各種電化學反應。
  • 廈門大學董全峰團隊&陳嘉嘉團隊Chem:鋰硫電池Li2Sn的作用機理研究及性能提升策略
    多硫化物電化學/化學反應過程中涉及的熱力學和動力學行為對於硫正極、鋰負極以及電解液存在著深刻影響。因此,作者從多硫化物的物理化學行為出發,全面闡述多硫化物對於電池正負極材料的功能化設計、電解質和隔膜的功能調控中所起的關鍵作用。最後,該文對未來Li-S電池設計和應用化研究進行展望,並指出界面工程技術和新型表徵技術對於指導鋰硫電池單電極設計和全電池研究的重要意義。
  • 新能源汽車電池展望:固態鋰離子電池、鋰硫電池、鋰空氣電池?
    1 固態鋰離子電池固態鋰離子電池從 20 世紀 50 年代就開始研究,但受當 時材料技術、製造技術限制,其電性能和安全性不能達到實用化要求。智能電子產品、電動汽車產業要求配套電池性能不斷提升,使固態鋰離子電池成為近年來研究的重點。固態鋰離子 電池安全性好、比能量高(可達400 Wh/kg 以上)、循環壽命長、 工作溫度範圍寬、電化學窗口寬(可達 5 V)。
  • Matter:首次揭示鉭基納米簇在鋰硫電池中對多硫化物催化轉化機理
    鋰硫電池具有遠遠超過傳統鋰離子電池的高能量密度(2567 Wh/kg),兼具環境友好和價格低廉等優點,是極具潛力的下一代高能電池體系。儘管鋰硫電池的研究和開發已經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目前其實用化仍面臨著一系列的問題,如源於多硫化鋰(LPS)溶解的穿梭效應,以及緩慢的LPS轉化反應動力學,這些問題導致了低的硫活性材料利用率和庫倫效率,以及較差的循環穩定性。
  • 武漢科技大學在高比能鋰硫電池研究領域取得進展
    」在高比能鋰硫電池研究領域取得進展,研究成果「Defective Graphitic Carbon Nitride Modified Separators with Efficient Polysulfide Traps and Catalytic Sites for Fast and Reliable Sulfur Electrochemist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