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B設計中如何避免出現電磁問題

2020-11-25 電子工程專輯

在PCB設計中,電磁兼容性(EMC)及關聯的電磁幹擾(EMI)歷來是讓工程師們頭疼的兩大問題,特別是在當今電路板設計和元器件封裝不斷縮小、OEM要求更高速系統的情況下。本文給大家分享如何在PCB設計中避免出現電磁問題。

1、串擾和走線是重點

走線對確保電流的正常流動特別重要。如果電流來自振蕩器或其它類似設備,那麼讓電流與接地層分開,或者不讓電流與另一條走線並行,尤其重要。兩個並行的高速信號會產生EMC和EMI,特別是串擾。必須使電阻路徑最短,返回電流路徑也儘可能短。返迴路徑走線的長度應與發送走線的長度相同。

對於EMI,一條叫做「侵犯走線」,另一條則是「受害走線」。電感和電容耦合會因為電磁場的存在而影響「受害」走線,從而在「受害走線」上產生正向和反向電流。這樣的話,在信號的發送長度和接收長度幾乎相等的穩定環境中就會產生紋波。

在一個平衡良好、走線穩定的環境中,感應電流應相互抵消,從而消除串擾。但是,我們身處不完美的世界,這樣的事不會發生。因此,我們的目標是必須將所有走線的串擾保持在最小水平。如果使並行走線之間的寬度為走線寬度的兩倍,則串擾的影響可降至最低。例如,如果走線寬度為5密耳,則兩條並行走線之間的最小距離應為10密耳或更大。

隨著新材料和新的元器件不斷出現,PCB設計人員還必須繼續應對電磁兼容性和幹擾問題。

2、去耦電容

去耦電容可減少串擾的不良影響,它們應位於設備的電源引腳和接地引腳之間,這樣可以確保交流阻抗較低,減少噪聲和串擾。為了在寬頻率範圍內實現低阻抗,應使用多個去耦電容。

放置去耦電容的一個重要原則是,電容值最小的電容器要儘可能靠近設備,以減少對走線產生電感影響。這一特定的電容器儘可能靠近設備的電源引腳或電源走線,並將電容器的焊盤直接連到過孔或接地層。如果走線較長,請使用多個過孔,使接地阻抗最小。

3、將PCB接地

降低EMI的一個重要途徑是設計PCB接地層。第一步是使PCB電路板總面積內的接地面積儘可能大,這樣可以減少發射、串擾和噪聲。將每個元器件連接到接地點或接地層時必須特別小心,如果不這樣做,就不能充分利用可靠的接地層的中和效果。

一個特別複雜的PCB設計有幾個穩定的電壓。理想情況下,每個參考電壓都有自己對應的接地層。但是,如果接地層太多會增加PCB的製造成本,使價格過高。折衷的辦法是在三到五個不同的位置分別使用接地層,每一個接地層可包含多個接地部分。這樣不僅控制了電路板的製造成本,同時也降低了EMI和EMC。

如果想使EMC最小,低阻抗接地系統十分重要。在多層PCB中,最好有一個可靠的接地層,而不是一個銅平衡塊(copper thieving)或散亂的接地層,因為它具有低阻抗,可提供電流通路,是最佳的反向信號源。

信號返回地面的時長也非常重要。信號往返於信號源的時間必須相當,否則會產生類似天線的現象,使輻射的能量成為EMI的一部分。同樣,向/從信號源傳輸電流的走線應儘可能短,如果源路徑和返迴路徑的長度不相等,則會產生接地反彈,這也會產生EMI。

4、避免90°角

為降低EMI,應避免走線、過孔及其它元器件形成90°角,因為直角會產生輻射。在該角處電容會增加,特性阻抗也會發生變化,導致反射,繼而引起EMI。要避免90°角,走線應至少以兩個45°角布線到拐角處。


5、使用過孔需謹慎

在幾乎所有PCB布局中,都必須使用過孔在不同層之間提供導電連接。PCB布局工程師需特別小心,因為過孔會產生電感和電容。在某些情況下,它們還會產生反射,因為在走線中製作過孔時,特性阻抗會發生變化。

同樣要記住的是,過孔會增加走線長度,需要進行匹配。如果是差分走線,應儘可能避免過孔。如果不能避免,則應在兩條走線中都使用過孔,以補償信號和返迴路徑中的延遲。

6、電纜和物理屏蔽

承載數字電路和模擬電流的電纜會產生寄生電容和電感,引起很多EMC相關問題。如果使用雙絞線電纜,則會保持較低的耦合水平,消除產生的磁場。對於高頻信號,必須使用屏蔽電纜,其正面和背面均接地,消除EMI幹擾。

物理屏蔽是用金屬封裝包住整個或部分系統,防止EMI進入PCB電路。這種屏蔽就像是封閉的接地導電容器,可減小天線環路尺寸並吸收EMI。

相關焦點

  • 如何設計一個可生產製造,作用安全可靠的pcb線路板
    打開APP 如何設計一個可生產製造,作用安全可靠的pcb線路板 YeLongCu 發表於 2020-11-27 11:52:55
  • 如何畫雙層pcb板_雙層pcb板布線規則(操作技巧與案例分析)
    雙層pcb,意思是在一塊pcb板子的頂層和底層都畫導線。雙面板解決了單面板中因為布線交錯的難點(可以通過孔導通到另一面),即正反兩面都有布線,元器件可以焊接在正面,也可以焊接在反面,雙層線路板這種電路板的兩面都有元器件和布線,不容質疑,設計雙層PCB板的難度要高更多,下面我們來分析下雙層pcb板布線規則並分享給大家如何畫雙層pcb板。
  • 如何解決PCB設計中基板產生的各種問題
    在PCB設計過程中基板可能產生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各種錫焊問題現象徵兆:冷焊點或錫焊點有爆破孔。 檢查方法:浸焊前和浸焊後對孔進行經常剖析,以發現銅受應力的地方,此外,對原材料實行進料檢驗。  可能的原因: 爆破孔或冷焊點是在錫焊操作後看到的。
  • PCB設計中的EMC/EMI問題分析
    為了保證設計的PCB板具有高質量和高可靠性,設計者通常要對PCB板進行熱溫分析,機械可靠性分析。由於PCB板上的電子器件密度越來越大,走線越來越窄,信號的頻率越來越高,不可避免地會引入EMC(電磁兼容)和EMI(電磁幹擾)的問題,所以對電子產品的電磁兼容分析顯得特別重要。與IC設計相比,PCB設計過程中的EMC分析和模擬仿真是一個薄弱環節。
  • PCB電磁兼容問題處理辦法
    印製電路板是電子設備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隨著電子技術的普及和集成電路技術的發展,各種電磁幹擾問題紛紛出現,由於電磁幹擾造成的經濟損失也在增加。因此,電磁兼容越來越重要。
  • 在設計使用變頻器控制系統時,如何解決電磁幹擾問題?
    VFD的副產品是電磁(EM)輻射。在許多工業應用中,典型的EM輻射量導致其他設備的問題很少; 然而,在諸如HVAC的美國商業應用中,EMC(電磁兼容性)水平由FCC(聯邦通信委員會)的第15部分規定。根據IEC 61800-3,歐盟已針對大多數環境(包括工業)定義了EMC限制。
  • PCB板層設計與電磁兼容性原來有這麼大關係?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strongerHuang,ID:strongerHuang】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在高速電路板設計過程中,電磁兼容性設計是一個重點,也是難點。本文從層數設計和層的布局兩方面論述了如何減少耦合源傳播途徑等方面減少傳導耦合與輻射耦合所引起的電磁幹擾,提高電磁兼容性。
  • PCB板設計中接口連接線的EMC問題分析與設計
    在下示意圖中與電路板相連的電纜也是產生輻射問題的原因之一, 因為高速信號電流在電纜中流動由於環路和阻抗不匹配等原因;很易對外產生共模或差模的電磁輻射。這時候要檢查GPIO控制的 輸入接口要濾波(最簡單用RC)和系統的供電的電源要進行幹擾濾波;案例:下面我的客戶碰到問題:(現在遇到一個問題;5V供電用線供電沒有問題;但是用40pin的排線會出現MCU停止工作的情況;好像晶振不起振了
  • 如何避免高速PCB打樣產生噪聲
    打開APP 如何避免高速PCB打樣產生噪聲 發表於 2020-09-22 21:19:41 PCB設計是獲得堅固,無噪聲,高性能PCB組裝服務的主要關鍵階段,PCB設計已成為主流。為此,重要的因素包括有效的電路設計,互連走線的問題,寄生元件,有效PCB設計的去耦和接地技術。
  • 探討高頻開關電源設計中的電磁兼容問題
    目前,電子產品的電磁兼容性(EMC)日益受到重視,抑制開關電源的EMI,提高電子產品的質量,使之符合EMC標準,已成為電子產品設計者越來越關注的問題。本文就高頻開關電源設計中的電磁兼容性問題進行了探討。
  • EDA365:PCB設計只懂多層板選擇原則,卻不知疊層設計可不行
    (3)電路中的高速信號傳輸層應該是信號中間層,並且夾在兩個內電層之間。這樣兩個內電層的銅膜可以為高速信號傳輸提供電磁屏蔽,同時也能有效地將高速信號的輻射限制在兩個內電層之間,不對外造成幹擾。 (4)避免兩個信號層直接相鄰。相鄰的信號層之間容易引入串擾,從而導致電路功能失效。在兩信號層之間加入地平面可以有效地避免串擾。
  • 那些讓PCB工程師們頭疼的EMC設計問題,這裡有答案!
    電磁兼容性(EMC)是一個讓很多PCB設計工程師們頭疼的問題,這包括電磁幹擾(EMI)和電磁敏感性(EMS)。如何讓自己的PCB設計儘可能的達到EMC要求,又不會造成太大的成本壓力?如何提高PCB設計中的電磁兼容性能?這些讓你感到頭疼的EMC問題,本文都有答案噢~01PCB設計如何儘可能的達到EMC要求,又不會造成太大的成本壓力?
  • 順易捷科技pcb電路板質量如何判斷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對PCB電路板的需求也是越來越大,同時對元器件的層數、重量、精密度、材料、顏色、可靠性等要求越來越高,這時候選擇質量可靠的pcb電路板廠家就非常重要了,那麼順易捷科技pcb電路板質量怎麼樣呢?下面我們先看看如何判斷pcb電路板的質量。
  • PCB設計之電流與線寬的關係
    關於pcb線寬和電流的經驗公式,關係表和軟體網上都很多,本文把網上的整理了一下,旨在給廣大工程師在設計PCB板的時候提供方便。圖中那樣處理可以有效分散單個焊盤與周邊線路電流承載值的均勻度。最後再次說明:電流承載值數據表只是一個絕對參考數值,在不做大電流設計時,按表中所提供的數據再增加10%量就絕對可以滿足設計要求。而在一般單面板設計中,以銅厚35um,基本可以於1比1的比例進行設計,也就是1A的電流可以以1mm的導線來設計,也就能夠滿足要求了(以溫度105度計算)。
  • 高性能PCB的SI/PI/EMC設計是工程中必須解決的問題
    ,以高速高密度PCB 設計來說,其信號完整性(SI)問題、電源完整性(PI)問題以及電磁兼容(EMC/EMI)問題已經成為設計工程當中必須解決的核心問題。隨著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多的設計人員認同「高速設計就是高頻設計」這一全新理念。目前,越來越多的射頻/高頻設計工程師參與並指導高速互聯設計,且近一半的電路設計人員發現要進行高性能SI/PI設計,就必須採用3D全波模型來處理關鍵互聯問題。
  • 如何解決PCB電路板的電磁輻射問題
    打開APP 如何解決PCB電路板的電磁輻射問題 佚名 發表於 2019-12-18 15:12:44 EMC知識更多的涉及到微波和射頻,對於像我這種專注於信號完整性而對EMC知識知之甚少的菜鳥來說,最初也只能用SI的一些基礎知識去撬開EMC設計的大門了。在我的認知裡,EMI關注的是電磁能量的輻射,包括外部電磁環境對自身系統的幹擾,以及自身輻射的電磁能量對外部系統的幹擾。這些幹擾都不能超過一個限度,超過了這個限度就會引起問題,這些幹擾歸根結底還是影響了系統的信號完整性。
  • 如何最大程度降低PCB互連設計中RF效應?
    要完善有關高精度蝕刻的PCB設計規範。要考慮規定線寬總誤差為+/-0.0007英寸、對布線形狀的下切(undercut)和橫斷面進行管理並指定布線側壁電鍍條件。對布線(導線)幾何形狀和塗層表面進行總體管理,對解決與微波頻率相關的趨膚效應問題及實現這些規範相當重要。  4. 突出引線存在抽頭電感,要避免使用有引線的組件。高頻環境下,最好使用表面安裝組件。  5.
  • 如何消除電子設備電路中的電磁幹擾
    在通信、消費、軍工、航空航天等領域,ESD往往是引起電路失效的罪魁禍首,而過流過壓保護器件選擇、傳導輻射電磁幹擾消除、EMC測試環境等問題成為工程師在設計時的難點,這些問題該怎麼解決呢? 一、電路保護從元器件選型開始 電路保護元器件通常包括過壓保護器件和過流保護器件兩種,工程師需要針對各種元器件的特點和不同的應用類型進行選擇。
  • pcb原理圖設計步驟
    pcb原理圖設計步驟 陳翠 發表於 2019-04-28 16:06:39   pcb原理圖設計步驟
  • PCB設計100問
    在設計PCB時,如何考慮電磁兼容性EMC/EMI,具體需要考慮哪些方面?採取哪些措施? [答] 好的EMI/EMC 設計必須一開始布局時就要考慮到器件的位置, PCB 疊層的安排,重要聯機的走法, 器件的選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