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健身倉在去年是一大風口,標配的跑步機以外,還能有什麼新玩法嗎?
36氪最近接觸到的 「AIPHABOX」 做了個智能桌球艙。內含球檯及智能發球機,艙體的地板略微傾斜,掉下來的桌球會自動匯聚,最終由地板撿球裝置自動回收。總結下來,就是「智能發球」+「自動撿球」,艙體可以同時支持 1-2 人使用,滿足個人及親子使用需求。
AIPHABOX 落地的第一臺智能桌球艙
先看桌球的市場到底有多大?據前瞻產業研究院估算,2018 年桌球行業市場規模將超過 200 億;桌球被稱為「國球」,其具體參與人數很難調查,前中國桌球隊總教練劉國梁稱,「全國參與桌球一周兩次以上,一次一小時以上的有 8300 萬人。」
AIPHABOX 創始人兼 CEO 許駿告訴36氪,健身倉是一個很好的形態,可以很輕地打進社區。但社區裡停留時間最長的不是成年人,而是老人和小孩,他們並不是跑步機、橢圓機、啞鈴這些健身倉常見設備的使用人群。因此桌球這個老少皆宜、中國人多少都會點的項目,就成了 AIPHABOX 的目標。
但對於物業而言,擺放並運營跑步機的成本很高,小區通常也不足以支持跑步,所以願意讓健身倉入場;而放一個桌球臺卻非常容易,也是很多小區的標配,那桌球艙還有需求嗎?
許駿表示,AIPHABOX 支持的功能不是打球而是「練球」。如果只是打球或社交,用健身倉的形式來運營確實不划算,只需要一個球桌就行。而 AIPHABOX 加入了智能發球功能,用戶可以一人使用,也可以由家長帶著孩子來做桌球教學。健身倉與 AIPHA 小程序相連,用戶使用時只需掃碼開門,出來自動扣款,還能利用小程序調整發球功能。
發球機每分鐘平均會發出 60 個球,用戶只需十幾分鐘就能夠達到很不錯的鍛鍊效果,也不需要頻繁撿球來打斷體驗。許駿介紹到,AIPHABOX 的首臺設備在上海體育國家大學科技園落地,用戶平均使用時長在 15-30 分鐘,設備的單日使用時間則在 3 小時左右。
目前,桌球艙的製造成本還較高,單臺在 6 萬左右,比起很多健身倉是要貴一些的。但 AIPHABOX 的使用價格也更高,免除押金,一分鐘一元,單臺設備一天的收入平均在 180 元左右;設備 7 月落地,目前還沒有足夠數據支撐復購率的統計,但已經有用戶固定每周兩次前來鍛鍊。
此外,AIPHABOX 還將艙體設計成一個車位大小,因而在進駐社區的時候可以有比較靈活的落地方案,只需要找物業租賃車位或者面積相當的空地即可。
從單點的財務模型來看,大多健身倉一小時要價 10-30 元不等,每日純用倉收入大概是 100 元;更大的盈利空間來源於「流量變現」,比如覓跑與無人貨架、智能家居合作,玩吧接入運動飲料、健身輕食、運動設備等商品銷售等。
這也是 AIPHABOX 接下來主要要做的,在繼續優化產品以外,繼續探討多元化的商業變現模式。許駿告訴36氪,目前他們正在試驗「測落點」系統,幫助用戶了解自己的運動狀況並提出優化建議。由於使用群體有很多是孩子或者親子,未來則主要想將桌球艙打造成為一個「好玩」的空間,加入更多趣味性元素吸引孩子注意。
當然,相較於跑步這種人人皆可上手的運動,桌球畢竟有一定門檻、需要學習,這也給選址和運營提出了更高要求。不過,未來這種桌球艙或許也能與健身房、體育館合作,畢竟相較於開放式球檯,也只有封閉空間才能同時滿足自動「發球+撿球」。
團隊方面,AIPHA 創始人兼 CEO 是中科院 PhD,曾任職於益海嘉裡,獲 3310 創業人才計劃支持;CFO 張海軍曾任職於廣匯汽車;CTO 肖波曾任職於華住集團。
目前,AIPHA 正尋求天使輪融資。
本文轉載來自:36氪 詹妮妮,不代表贏商網觀點,如需轉載請聯繫原作者。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繫贏商網,電話:020-37128209;郵箱:news@winsh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