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健身倉「消失了」?

2021-01-16 鈦媒體APP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丨安樹

健身房跑路了,可我的肥肉還在。

曾經以傳統健身房模式發展十餘年的健身房行業,在經歷一枝獨秀的發展歷程後,面臨的是經營不善、老闆捐款跑路的窘境。

但在政策利好和消費升級的趨勢下, 健身行業仍舊是一個風口型賽道,疊加全民健身成為國家戰略之後,健身行業新概念不斷,共享健身倉、瑜伽館、CrossFit訓練館、跨健身房的健身平臺等如雨後春筍一般迅速崛起,健身行業正迎來賽道更為窄化、更為多元的模式。

三年前,搭載著共享經濟的概念橫空出世的共享健身倉,作為原有健身房體系的一個補充,以社區場景為打法,的確吸引了眾多資本的追捧,而在傳統健身房倒閉潮中,打通健身最後一公裡,輕資產配置的共享健身倉也被賦予了趁勢分一杯羹的期待。

不過,這並非易事,共享健身倉運作模式難跑通,造血能力更是備受質疑, 經歷幾年的摸爬滾打,逐漸淡出公眾視野,那些曾經的共享經濟大潮中的資本寵兒似乎也消失了,那些昔日信誓旦旦的革命似乎也早已敗落了……

從寵兒到棄子,共享健身倉集體失聲

三年前,共享健身倉開始頻頻亮相北京街頭,前餓了麼創始成員畢振創辦的覓跑一度掀起行業動蕩,最為人稱道的是其在資本市場打的一手好牌,創立一周估值過億,半月內拿下兩輪共2500萬元的融資。

不止於此,成立三個月後的覓跑再次宣布完成第三輪7500萬的A輪融資,國家中小企業發展基金(國中創投)領投,此前兩輪投資方經緯創投、合鯨資本和信中利資本全部跟投。

於是, 覓跑融資總額在三個月內就高達1億元,而第三次又有國家隊資本入局做背書,因而迅速掀起了資本市場的狂風浪潮。

以後,資本市場對於公園盒子、純淨跑等共享健身倉的融資也在不斷活躍,不過融資熱潮來的快,退的更快, 近兩年共享健身倉已經開始淡出人們的視野,資本的追捧也悄然按下了暫停鍵,最近的一筆融資消息還停留在2018年,公園盒子與華住酒店的跨界牽手。

當然, 跟著資本一起退場失聲的,還有這些曾經在共享經濟浪潮中,吸睛無數的共享健身倉品牌。

數據顯示 ,截至2017年底,入局共享健身倉的公司近40個,但如今市面上還能夠看到的健身倉已不足10家。而即便是此前最為活躍的覓跑也開始走向沉默,甚至因為過於沉默,不禁讓人懷疑共享健身倉還活著嗎?

對外,共 享健身倉已經集體沉默,頭部玩家覓跑和公園盒子兩家的官微不僅發的內容無關痛癢,兩條微博甚至可以時隔三個月甚至是大半年,幾乎處於無人運營狀態,而營銷端更是全面沉寂。

而在覓跑和公園盒子的小程序上也是只能偶爾看見兩家推出零星的消息,不過小程序倒是可以正常進行預約。

一鳴網隨即進行預約發現,覓跑能夠預約到的最近的一家距離4.4km外的某小區大門附近,公園盒子最近的一家距離也相似,位於5.4km外某小區裡,還發現公園盒子的小程序中只顯示了21家盒子的界面,其中有一家顯示暫停營業。

可以說, 共享健身倉還活著,但已經難以考據,覓跑最初投建的1000家健身倉現在還剩多少,公園盒子是否也只剩這21家。

在各大社交媒體,共享健身倉相關的討論也似乎在兩年前戛然而止。

風口吹起來的偽命題

共享健身倉的社區戰鋪網還未開始,就資本遇冷,這是為何?猜想原因,我們不得不回歸到共享健身倉本身。

共享健身房的商業構想極具野心與創意,但成功與否是要看其產品和服務能否獲得用戶的認可,而要想贏得市場和用戶,共享健身房還需在用戶體驗和產品價格上講好故事。

首先,共享健身倉提供的產品和服務,在用戶角度看來,體驗並不算太好。共享健身倉提供的是在一個相對密閉空間的自助健身服務,主要提供跑步機、動感單車、橢圓機等,設備較少、空間狹小、功能單一都是致命缺點。

其次,碎片化場景健身過於理想,且難解決用戶需求痛點。受資源限制,社區內投入自助健身設備有限,無法像共享單車那樣通過大規模投放來滿足用戶的碎片化需求。疊加用戶健身時間短則二十分鐘,長則一兩個小時,用戶排隊等待束縛性太強,黏性較低。

再者,產品價格也會影響用戶需求。以覓跑為例,其實行的是單一價格制,5分鐘1元,一小時共12元,而其他玩家價格也在10元左右。共享健身倉布局在社區,顯然是想以「打通最後一公裡」的地理優勢吸引居民成為自己的長期用戶,從而獲得穩定收益。那麼,這個價格並沒有優勢。

以每周三次、每次1小時計算,則用戶的年消費在1500-2000元之間。這個價格足以買一臺中低檔的跑步機,亦或者,還可以選擇團購一張平民級健身房的年卡,享受更專業、更多樣化的健身服務。

這意味著, 用戶體驗和價格都沒有優勢的共享健身房,能吸引到的只是喜歡嘗鮮和偶有興致健身的零散用戶,而對於最具潛力的健身愛好者這個市場而言,則很難切入。

那麼, 一個致命的問題就浮出水面,如何盈利?共享健身倉將一年交幾千元會員費去健身房的傳統模式拆分成了計時模式,和共享單車一樣,採用的是押金制和按次計時收費。

對於傳統健身房而言,面對實際到店率低的健身用戶,可以通過一次獲客,綁定用戶長達一年的消費,疊私教等二次付費,來開發用戶價值。而按次收費,則在無形中加大了健身倉的成本回收難度,更是難以形成用戶黏性。

野心被現實雪藏

和MiNiKTV、抓娃娃機進商場,共享單車進市區,外賣進校園一樣,共享健身倉要想打通場景並非易事,以覓跑為代表的社區場景以及以公園盒子為代表的從社區延伸向園區場景和酒店場景,如今也停留在了試水嘗試階段。

而這其中,社區的流量入口最被看好,但如何走進社區,平衡好與物業、業主的利益關係成為首當其衝的問題。而初期, 要想把市場打開,這場博弈避免不了利益讓渡。

不僅如此,把錢先燒到哪裡也很重要。外賣大戰初期,百度外賣網子鋪得最開,但最終還是倒在了那時只有四個城市的美團和在高校稱王的餓了麼面前。這意味著,共享健身倉這種小而美的模式要求其對於用戶群體必須有著極為精準的定位。

而共享健身倉儘管借用了共享這個概念,但本質上其實是「社區MINI健身房」。客觀來說, 消費者健身的確存在就近就便的需求,但這種需求剛性如何,也還需要更為清醒的思考。

共享健身倉想要撬動的是全民健身,而其本身的出現,一定程度也上反映了大眾對於健身的新需求。國務院印發的《全民健身計劃(2016-2020年)》提出,到2020年,每周參加1次及以上體育鍛鍊的人數達到7億,經常參加體育鍛鍊的人數達到4.35億,體育消費總規模達1.5萬億元。 但國內健身人群的滲透率僅為0.7%,這一指標在美國是17.7%。

大量的潛在健身小白亟需喚醒,但 如何撬動這片藍海,做好市場教育以及留存,共享健身倉並沒有給出答案。而且市場上也沒有相關營銷,儘管頭部玩家強調目前攻法方向主要是在鋪場景,但在一片尚未形成社區健身場景消費習慣的行業裡,急於開疆拓土顯然過於冒險。

不得不承認, 共享健身倉的社區場景攻法是一個理想的構想,但其衍生而來的諸多痛點很難被攻破,而且資本的警惕或也在釋放其很難跑出一個成熟的商業模式的信號。隨著健身行業的概念與泡沫越來越多,未來,可能無法把健身房清晰地定義為現有的某一種模式,更有可能是不同模式的融合。

相關焦點

  • 一周估值過億的共享健身倉,進入風口的新飛豬?
    在8月8日全民健身日這天,前餓了麼創始成員創辦的共享健身倉「覓跑」進入公眾視野。其所投放的共享健身倉亮相北京街頭,只要下載 APP 註冊並繳納99元押金即可掃碼使用,0.2元/分鐘,運動半小時需5-6元,佔地5平方左右,健身項目僅有跑步機一項。這個在北京街頭貿然出現的大塊頭,標誌著共享經濟正在向健康娛樂領域滲透。
  • 「共享健身倉」大戰開啟,有投資方一小時內就選擇打款
    「共享單車」、「共享雨傘」、「共享籃球」……共享的概念早就成為了創投圈的熱詞,而在北京新近出現的共享健身倉,看起來更像是下一個「共享」相關話題的帶動者。4到5平米的密閉健身房內,配備有跑步機等運動器械,自助門禁按時付費,用戶可以通過手機APP端線上預約、掃碼開門。
  • 呼和浩特24小時共享健身倉:即付即練模式受青睞
    呼和浩特24小時共享健身倉:即付即練模式受青睞 2018-07-06 10:54:52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 「健身讓我找回自信」,健身的真實原因
    健身則可被視為一種獲取身體資本的途徑和手段,瘦人通過健身增肌,胖人通過健身減脂,在追求「美麗的形體」過程中實現身體資本的積累。不可否認,之於「胖人」和「瘦人」兩個群體而言,健身是經由外在力量規訓實現的,但同時也離不開他們的自我意識。
  • 把醫療級空氣搬進共享健身倉,「純淨跑」為跑者的心肺減壓
    但是出門跑步吧,光是空氣品質就著實堪憂,此前又頻頻爆出夜跑遇害的新聞;辦健身卡吧,又有太多因素會引爆我們的惰性——意志力不堅定、健身卡價格高、缺乏科學指導……9月6日發布會現場獵雲網此前曾報導過的共享健身倉項目——純淨跑,是一款主打空氣淨化、運動數據智能分析的共享跑步倉,純淨跑首先解決的就是霧霾天和健身房空氣不清新等跑步痛點,提供24小時醫療級空氣,實時補給負離子
  • 共享單車的「升級版」是什麼樣子?
    作者:最近一段時間,共享單車圈內真是熱鬧非凡。摩拜與 ofo 相繼融資,作為剛剛創業近兩年的創業公司,無論單筆融資規模還是融資速度與融資總規模都算的上是空前的。而 ofo 與小黃人的「聯姻」,更是被稱為「史上最黃 CP」。
  • 共享健身倉出現新玩法:AIPHABOX做了個智能桌球艙!
    共享健身倉在去年是一大風口,標配的跑步機以外,還能有什麼新玩法嗎?   36氪最近接觸到的 「AIPHABOX」 做了個智能桌球艙。內含球檯及智能發球機,艙體的地板略微傾斜,掉下來的桌球會自動匯聚,最終由地板撿球裝置自動回收。總結下來,就是「智能發球」+「自動撿球」,艙體可以同時支持 1-2 人使用,滿足個人及親子使用需求。
  • 健身科普|關於「肌酸」的小知識
    現在,健身訓練非常的流行,所以也出現了一些健身周邊的衍生品,運動補劑就是其中之一。我相信大家對運動補劑並不陌生,我們自己或者是身邊健身的朋友或多或少都會使用一些運動補劑來增強健身訓練後的恢復效率。常見的健身補劑有三種:乳清蛋白粉、BCAA(支鏈胺基酸)和肌酸,他們也是屬於最基礎的運動補劑,今天我要給大家分享的是關於「肌酸」的小知識。
  • 來玩「合體阿凡達」嗎?倆人共享一個「身體」的那種
    近期,來自法國、日本的研究員探索的「VR共享化身」可能幫人們實現這個概念。對於所謂的共有身體,是指兩名用戶可以同時控制VR中的虛擬化身。兩人操縱一個虛擬化身?確定這個化身不會手忙腳亂嗎?嘿!點進來的都是科幻影迷吧!
  • ...北京、重慶多地推動「15分鐘健身圈」,Switch Zumba健身遊戲將...
    北京、重慶等多地宣布提升「15分鐘健身圈」品質近日,包括北京、重慶、吉林等多地宣布建立15鍾健身圈,發展全民健身。6月10日上午,北京西城區體育局發布《西城區群眾身邊體育健身設施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20年-2022年)》。計劃明確未來三年內將建設約20公裡的濱水步道,並建設32處群眾身邊體育健身設施,今年年底前投入使用。
  • 有的斷電有的停運 自助健身倉社區遇冷成擺設
    現狀1 健身倉硬體閒置垃圾遍地  11月17日,記者首先來到位於通州區的梨園小鎮小區,自助健身倉就矗立在小區廣場的一角。健身倉外觀呈長方體,玻璃門縫裡伸出來一根扭曲的鐵絲,記者輕輕一拽鐵絲,門竟然是開著的。走進健身倉,裡面的空間約有兩三平方米,窗戶邊放著一臺跑步機,上面落了厚厚的灰塵,跑步帶上還留著幾個腳印。
  • 這家公司推出的「共享咖啡杯」,未來可能會出現在星巴克
    跟共享單車一樣,為了追蹤和定位這些杯子,每個杯子都內置一個 RFID 標籤晶片。用戶也可以通過一個 app 尋找最近的歸還點,當然顧客想要將這些杯子「據為己有」,需要支付 3 美元。不過跟共享單車不一樣的是, CupClub 提供的「共享杯子」需要和各大咖啡店合作才有機會被使用,不太可能獨立運營。
  • 共享衣櫥重視自我造血能力,「衣二三」扭虧為盈
    共享經濟在退潮已成共識。2019年共享經濟的融資已經寥寥無幾,許多項目也陸續消失在視線中。此前共享經濟賽道下的公司大多採用大規模補貼的方法搶佔市場,而如今盈利成為了他們更為迫切的需求。共享單車、共享充電寶···尚在牌桌上的玩家無一例外在漲價。
  • 「超級高鐵」到底是不是一個「超級騙局」?
    「超級高鐵」到底是什麼?「超級高鐵」的概念來自於伊隆·馬斯克。行駛倉內可以坐 28 個人,每個行駛倉會間隔 2 分鐘,它可以讓人以 1200 km/h 的速度前行。靠譜的「超級高鐵」理論超級高鐵的核心是它的真空管道。傳統交通工具會碰到空氣阻力和摩擦力,但超級高鐵不會。超級高鐵採用物理學家 Richard Post 提出的「被動磁懸浮技術」。
  • 斷電、停運、認可度不高,自助健身倉社區遇冷成擺設
    然而作為新事物,北京日報客戶端記者調查發現,自助健身倉的出現沒能掀起社區健身潮,反倒成了佔用公共空間的「大件閒置品」。除了故障率高外,自助健身倉的使用率,以及居民的接受程度普遍都不高。現狀1健身倉硬體閒置垃圾遍地11月17日,記者首先來到位於通州區的梨園小鎮小區,自助健身倉就矗立在小區廣場的一角。
  • 創意陳設 光合機構旗下「光盒物倉」上海首展
    展覽選品及主題「光盒物倉」的選品極具特色,分兩類:板塊一:「光盒物倉」下設「名人倉」。陳耀光介紹說:"「光盒物倉」下的「名人倉」,我們將邀請著名藝術家、設計師、名人精英參與設計、選品,甚至來分享自己的私人收藏物品。這些物品,更具有情感、故事和傳遞價值。"
  • 區塊鏈存儲協議 Arweave 啟動「利潤共享代幣」激勵機制
    來源:巴比特區塊鏈存儲協議 Arweave 啟動了一項新的激勵機制——「利潤共享代幣(profit-sharing token,PST)」計劃,旨在使開發人員能夠從他們構建的應用程式中獲利。PST 不需要讓應用程式開發人員出售對用戶數據等信息的訪問權,而是只要有人使用他們的應用程式,這些開發人員就可以獲得「股息」(micro-dividends)。一旦開發人員構建並啟動了其應用程式,就可以出售獲得的利潤共享代幣。Arweave 認為,PST 和開源網絡都可能會成為其新的激勵系統的主要組成部分。與 Weve 應用程式關聯的第一個 PST 現已激活。
  • 國外健身教練雙手抓象牙做引體向上,網友罵翻「沒人性」
    一名健身房業者蘿勃茨(Emma Roberts)日前秀出她在南非大象保護區用雙手握住象牙做「引體上升」(pull-ups)運動的照片,被大批網友抨擊「沒人性」。英國媒體每日郵報(Daily Mail)報導,蘿勃茨辯解自己只是在跟那頭大象共享美好的時刻,不認為自己的行為是「殘酷」的。一名網友看了蘿勃茨的照片表示「對自己目睹的一切感到不可置信」,批評蘿勃茨絲毫沒有基本常識跟同情心,應該要尊重且善待大象。另一名網友也說「這個恐怖的畫面讓我心都碎了,大家應該要關注且譴責這個行為。」
  • 2019上海HFE展會 |「錦江都城」帶您打開探索+之旅
    第八屆「中國(上海)國際酒店投資與特許經營展覽會(簡稱「HFE」)」於2019年11月28日完美收官。第八屆中國(上海)國際酒店投資與特許經營展覽會「錦江都城」攜文旅「探索+」品牌新概念驚豔亮相>▲2019HFE展會(上海)錦江都城品牌展位人氣爆棚「錦江都城」品牌,依託隸屬於全球排名第二的酒店集團——錦江國際集團,擁有二十多年酒店品牌運營及加盟管理經驗以及完善的運營體系的錦江都城公司強大運營實力支撐,憑藉獨特品牌定位、優異投資盈利模型等優勢成首日現場人氣焦點。
  • 最後一英裡交付初創公司「iMile」獲 1000 萬美元 A 輪融資,想成為...
    「iMile」由阿里巴巴和 Meeras 在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合資企業的首席技術官 Rita Huang 於 2017 年創立。「iMile」主要為阿聯和沙特的電子商務公司,提供不同的 B2B 和 B2C 物流解決方案。「iMile」的定位是中東的「順豐」,專註解決最後一公裡派送和代收貨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