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周末:南科大籌建團隊核心成員為何退出

2021-01-13 科學網
南方周末:南科大籌建團隊核心成員為何退出 「高校去行政化」不能淪為譁眾取寵的口號

 

根據合作協議,香港科技大學教授李曉原、李澤湘、勵建書被邀請為南科大籌建團隊核心成員,從事人才引進、學科架構與課程體系設計、薪酬體系制定、招生考試等工作。三人於2011年初先後退出,並授權南方周末獨家發表此篇文章,闡明與朱清時校長在辦學理念上的分歧,意在以南科大為樣本分析中國高教改革背後的深層問題。

 

高等教育改革關係國家競爭力能否提高,必須避免空洞的口號和不負責任的譁眾取寵,必須避免把對現有高教體制弊病的不滿轉化為對貌似合理卻實際上更為荒謬的行為和口號的歡呼。我們需要的是理性的認真的具體的富有建設性的分析和討論。

 

朱清時校長在南科大的高教改革中提出了許多似是而非的口號。朱清時校長身為社會名人,又擔負改革重任,因此這些口號可能嚴重誤導輿論和社會,幹擾高教改革的實質性討論和健康開展。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認為有必要表達我們的看法,釐清正誤,以正視聽。

 

「自主招生,自授文憑」絕不是高教改革核心

 

高校的「自主招生權,自授文憑權」只是「表」,而教授質量、教育質量、管理質量才是「裡」。無論國外還是國內,從根本上能支撐高校「自主招生權,自授文憑權」的是一個學校建基於教授質量教育質量之上的「質量信譽」,而不是具有這些權力本身。

 

如果只爭「自主招生,自授文憑」權,而避談如何提高教授質量、教育質量和管理質量的具體措施,則無異於只追求教改的形式而忽略教改的本質,這種徒有其表而無其裡的所謂高教改革註定是既誤人子弟又貽誤高教改革機遇並最終貽誤國家發展的口號喧囂。

 

南科大既沒有管理團隊也沒有學科框架,既沒有學術團隊也沒有學生教育培養大綱方案,既沒有清晰學校定位也沒有清晰發展路徑圖,既沒有內部管理規章制度與問責機制也沒有外部監管問責法規,也就完全無從談起建設一個現代研究型大學所必需的教授質量、教育質量和管理質量的具體問題。但沉浸在偷換概念的口號喧囂之中,完全遠離了辦一個現代研究型大學的正途,實在於南科大籌建無助,於深圳建南科大初衷不符,於國家高教改革無益!

 

公立大學必須要有內外兩層質量保障體系和問責機制:建基於對自己信譽負責的內部質量保障體系和問責機制,以及建基於法規之上的外部監管體系和問責機制。對南科大來講,這兩個機制完全沒有建立。南科大應該做的是回歸實事求是和腳踏實地,回歸建設一個新大學的基本工作(管理團隊組建、學科架構設置、教授團隊招聘、教育大綱及培養方案設置等),回歸基本管理制度機制建設,這才是正途。

 

鼓動學生「不參加高考」不是改革而是「文革」

 

我國的高考就考試本身來講仍然不失為是一個較為公平的衡量體系。而這對一個社會誠信體系尚沒有健全的社會尤為重要。

 

在任何國家,統一的高校入學考試制度本身並不是問題,問題的實質在於是否應該用高考成績作為(所有)高校的唯一或最重要的錄取和評價標準。問題的實質在於如果不用高考成績作為唯一或最重要的高校錄取標準的話,如何才能在這個誠信缺失的社會環境中,從機制、監管和操作上做到錄取工作的公正、公平、公開和合理,以使所有人特別是社會弱勢群體的機會得到維護和保障。

 

我國的高考體制由「考試」和「錄取」兩個重要環節組成。最根本性的弊端出在「錄取(及其所用標準)」環節。用「錄取」環節的弊端去否定「考試」環節的合理性,或者用「考試」環節的不完善性去否定「考試」環節本身的合理性都是極其不負責任的譁眾取寵。

 

更為嚴肅和重要的問題是高教改革是一場「改革」而不是一次「文革」。改革的目的是用更好的更完善的更可操作的辦法和措施來代替(或逐步解決)問題叢生的現有高考(考試和錄取)制度,而不是為了反對而反對。「文革」式的否定現有考試制度和措施,而沒有代之以更好更完善更可操作的辦法和措施是對社會的不負責任、對學生的不負責任、對高教改革的不負責任。

 

南科大負責人鼓勵學生「反對參加高考」的做法,除了空洞的口號和不負責任的煽動之外,看不到有任何建設性的具體建議和做法。對教育工作者來講,每當現有法規不適合教育改革發展要求的時候,該怎樣示範和引導青年學生呢?是以尊重法治的精神推動和參與建立更為合理和更為完善的法規呢還是以藐視法規的態度衝破法治走向人治呢?「文革」的教訓難道還不夠慘痛和深刻嗎?!

 

「高校去行政化」不能淪為譁眾取寵的口號

 

世界公認的一流高校都有一個龐大的規範的專業的層次分明的問責清晰的行政管理體制。這些一流大學的行政管理體制只有一個功能:服務。服務於教學、科研、學生和教員。

 

問題的實質是大學內部的行政架構和行政體制的角色定位問題,是以意識形態為主導的行政體制和以教育科研為主導的學術體制的相對定位問題,是幹涉教育還是服務教育,是幹涉學術還是服務學術,是起主導控制作用還是起服務配角作用的問題,是為什麼行政權利異化為行政權力的問題!所以單純的大學去行政化,只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偽命題、偽口號。

 

「教改實驗班」是為口號服務的人質

 

「教改實驗班」從開始到現在從來沒有一個課程培養大綱和方案,甚至第二學期第二學年的課程設置到目前都還沒有確定;培養的具體目標和學科分類也沒有制定;學生們自己也不清楚。

 

在沒有一個課程大綱和培養方案的情況下,所錄取的實驗班45名學生年齡卻有著從10歲到18歲的大幅跨度。即使對有30年開辦少年班經驗的中科大來講,這也是一個不可思議的做法。以教育和全人培養來講,年齡跨度如此大的45名學生有非常不同的心智發育程度、人文社科接受程度和德美藝體培養要求,因而也需要不同的培養和管理方案。這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朱清時校長任職達十年之久的中科大也拒絕了代招這45名學生。

 

臨時拼湊的寥寥數個教學人員主要有兩類人組成,一類是已身兼多職且主職在其他院校年過七十的院士;另一類是早已從科研一線退休的其他院校的教員。而第二學期第二學年課程的教員還沒有著落。完全沒有一個根據南科大學科框架招聘的可延續性的教員團隊和由這個團隊所設計、認同、落實的課程體系和培養大綱。現在臨時開設的課程既不具有任何示範性,也不具備擴大招生後的放大性和連續性。

 

對於理工科學生能力培養非常重要的實驗課,在招生面試時就已許諾學生第一學期就開。而事實是到現在第一學期快結束了也沒有開。第二學期能不能開實驗課、開些什麼實驗課、實驗課的教學大綱和內容則無從談起。

 

從這些事實只能得出一個結論:「教改實驗班」的建立從一開始就完全不是一個為學生培養著想的措施、就完全不是從教育的角度著想的措施,也完全不是為高教改革著想的舉措。而只是爭取招生自主權、自授文憑權的人質罷了。

 

校長不能脫離監管為所欲為

 

對於了解南科大籌辦實情的人們,不禁要問,為什麼朱清時校長把南科大的籌建完全變成了展現其個人喜好的私塾?為什麼朱清時校長高喊去行政化口號而實際上卻在所有的重大決定上唯個人意志定奪?為什麼朱清時校長不建立完善的招聘解聘的程序和規章制度?為什麼南科大還沒有實質性開辦就已經問題重重?為什麼南科大沒有受到任何體制機制上的審視、質疑、監察和問責?

 

我們也許從與香港科大的籌建過程的對比中得到某些啟示和答案。

 

在香港科大的籌建階段,香港政府首先要做的是任命一個由政府代表、社會賢達、學界專家組成的董事會。董事會不僅直接負責校長的遴選和任命,而且在校長上任後直接負責對校長的問責和監管。請注意,在這個大學籌建的機制設計中,不僅政府本身完全抽離了直接對校長遴選、任命和監管的環節,而且校長從上任的第一天起,其權力、責任、行為、辦學的任何重大決定都出於董事會的監督管理之下。這就使得校長本人也不能隨心所欲的偏離與學校定位不同的辦學軌道,更不能為所欲為。

 

無制度設計不足談改革

 

現代研究型大學的建立本身就已經是一個夠複雜夠有挑戰性的系統工程。這樣的工程在任何體制下都不是哪一個人可以單獨勝任的,無論這個人頭上帶有什麼樣的光環。這就要求辦學的第一步也是最基本的一步是組建一個高度負責的籌建和管理團隊,而這個團隊的帶頭人必須要有基本的識人之才、用人之能、吸引人留住人之德。很遺憾,到目前南科大第一步還沒有邁出去。

 

南科大作為一個全新的公立大學,其制度設計的第一環應該是對其法定代表人的權力、責任、行為的問責與監管,並以此為核心界定大學的管辦學之間的權責關係並以立法的形式加以保障。在此基礎上才談得上學校內部的所有其他制度規章的設立。很遺憾,南科大的籌建缺失了這一環。

 

一個沒有管理團隊、學科框架、學術教員團隊、內部管理制度、課程大綱、發展路徑規劃的空頭大學用什麼來奢談高教改革呢?又用什麼來實踐和體現任何有意義的教改措施呢?

 

辦一所現代研究型大學不僅需要有正確和清晰的理念和指導思想,還要建立與理念相適應配套的具體政策和措施,更要有落實這些政策和措施的有效的行動。很遺憾,南科大從第一步起就走歪了,還停留在口號的喧囂上。

 

承擔高教改革的使命本身可敬可嘉,但對一個剛剛起步籌建尚沒有任何內容作支撐的大學,什麼該試,什麼不該試,什麼先試,什麼後試,要有一個清醒的清晰的分析和論證,不能憑任何個人主觀意志,更不能憑內涵不清邏輯不清的口號誤導教育改革。很遺憾,南科大在第一步就沒有分清楚一個全新的還在籌建階段的大學該做的輕重緩急和主次綱目。

 

李曉原:普林斯頓大學博士,香港科技大學化學系前主任。

 

李澤湘: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博士,香港科技大學電子與計算機工程系教授,自動化技術中心主任。

 

勵建書:耶魯大學博士,香港科技大學數學系前主任。

 

 

 

 

 

特別聲明:本文轉載僅僅是出於傳播信息的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網站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轉載使用,須保留本網站註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轉載或者聯繫轉載稿費等事宜,請與我們接洽。

相關焦點

  • 南科大核心團隊離開 多名院士不見蹤影(組圖)
    (CFP/圖)●朱清時曾把南科大比喻成一流別墅,這所尚在搭建的「別墅」已接納第一批「住客」,然而,作為關鍵「磚頭」的教師團隊仍在招募●在至今沒有副校長、諸多行政架構缺失的情況下,朱清時不得不親自處理許多細節事務,甚至包括敲定每一名員工的工資自2011年3月開學開始,位於深圳的南方科技大學一直處於輿論關注的中心。
  • 南方科技大學聯手世界一流大學籌建國際化醫學院
    7月19日,南方科技大學(簡稱「南科大」)與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約翰霍普金斯醫療國際部共同籤訂了合作協議。根據協議,雙方將聯合籌備創建南科大國際化高水平醫學院。南科大的醫學教育既面向中國目前的醫療需求,同時也符合國際醫學標準對職業醫生的要求,能夠很好地迎接醫療科技的迅猛進步及個性化和精準醫療帶來的挑戰和機遇。  根據協議,兩校領導層、教授和管理層將通力合作,注重理念和實操兩個層面,共同打造一種新型培養模式,為中國培養未來醫療領域的領軍人才。雙方將成立醫學院規劃委員會,其成員由南科大代表和約翰霍普金斯大學代表組成。
  • 南科大更換黨委書記_網易教育
    2007年3月 準備籌建 2007年3月,在深圳市第四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上,《政府工作報告》中決定籌建南方科技大學。
  • 南科大開學一月記 還原真實的南科大教學情況
    9月2日,南方科技大學正式成立。與會嘉賓、南科大教職員工與全體新生合影。南科大這五年2007年3月,深圳市決定籌建南方科技大學。2009年9月,朱清時獲南方科技大學(籌)創校校長聘書。2010年12月24日,教育部同意籌建南方科技大學。2011年3月1日,首屆教改實驗班45名學生入學。2011年4月,深圳市委組織部發布選聘公告,向全國招募2名正局級副校長,以「去行政化」為辦校理念的南科大遭遇「行政化」風波。2011年5月30日,南科大學生發表公開信,表示拒絕參加高考。
  • 南科大3家重點實驗室在列!2021年深圳市重點實驗室籌建啟動擬資助...
    原標題:南科大3家重點實驗室在列!2021年深圳市重點實驗室籌建啟動擬資助(第一批)項目公示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9月18日訊(深圳商報記者 王海榮)9月18日,深圳市科技創新委對外公布了2021年市重點實驗室籌建啟動擬資助(第一批)項目的公示名單,來自南方科技大學的3家重點實驗室擬獲得1500萬元的籌建啟動資助。
  • 南科大的2019年:創新,再創新!
    在南科大,PI制保障了相關教授作為獨立課題組負責人,年輕的科學家們有獨立的啟動經費,可獨立籌建實驗室,獨立申請國家各級科研項目。在實行PI制的同時,南科大也注重學術梯隊的打造。南科大始終堅持國際一流大學的學科建設標準,瞄準國際科技前沿,緊密圍繞國家、粵港澳大灣區以及深圳經濟發展的重大需求,以學科團隊建設為核心,以凝練學科方向為抓手,優化學科布局,實施學科體系協同推進。一大批優勢、新興學科的建立,創新的科研體制機制等,推動學校科研水平不斷攀升。
  • 他是南科大的第1個全職教師,發表52篇SCI論文,與學校共同成長!
    他們是青年楷模……」這是2019年南方科技大學教師節表彰大會上的頒獎詞。在表彰大會上,物理系副教授徐虎榮獲年度青年教授獎、校長青年科研獎兩個獎項。徐虎是南科大優秀青年教學科研工作者中的一員,同時也是一名八年「南科齡」的「老員工」,他將青春融入南科歲月,與學校同成長,堅定地為南科大家庭越來越好貢獻著自己的一份力。
  • 南科大新校長薛其坤的新任務
    不少網友感嘆,5年前北大副校長陳十一出任南科大校長後,這所年輕的大學加快「創建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學」目標,實力大幅提升,排名進步飛速。 今年是深圳經濟特區建設40周年,也是教育部批准南科大籌建10周年。來自清華的院士校長到任,將給南科大帶來什麼?他有什麼新任務?
  • 九年一貫制的南科大附屬實驗學校正在籌建中
    原標題:南科大教育集團(南山)舉辦素質教育成果展 南科大附屬實驗學校正在籌建中深圳晚報2019年6月3日訊 6月1日,由南科大教育集團(南山)主辦的「六一」國際兒童節頒獎活動暨素質教育成果展在南科大潤楊體育館舉行。
  • 南方科技大學:追求卓越,邁向世界一流大學
    近年來,南科大在科研方面「戰績」突出,師生高水平學術成果湧現。單發表在《自然》雜誌上的,就有物理系張立源團隊合作研究首次觀測到三維量子霍爾效應,材料科學與工程系梁永曄課題組團隊實現分子催化劑高效電還原二氧化碳,化學系田瑞軍團隊整合蛋白質組學助力「癌症之王」的精準診療。其中張立源團隊合作研究首次觀測到三維量子霍爾效應入選2019年度中國科學十大進展。
  • 南科大教育基金會獲捐2000萬元
    &nbsp&nbsp&nbsp&nbsp深圳新聞網訊 6月16日,南方科技大學舉行校園開放日活動,全國多個省市的學生、家長和各界人士到校園進行參觀。開放日當天,南方科技大學還舉行了捐贈儀式,南方科技大學教育基金會接受深圳市慈善會和博林集團捐贈2000萬元人民幣。
  • 南科大校長朱清時將卸任:不改革對社會是打擊
    從2009年籌建,至今年9月份朱清時的即將卸任,質疑從未停止。  值得一提的是,在南科大的學生當中,朱清時遇到的幾乎全是讚美。這些讚美,固然包含學生對校長的特殊情誼;但另一方面,南科大的學生自認為確實從中受益。比如他們身上體現的獨立思考與自由之精神。而這恰恰貼合教育的本質。
  • 寶安與南科大籤署共建南方工業技術研究院(深圳)補充協議
    寶安與南科大籤署共建南方工業技術研究院(深圳)補充協議 2020-10-22 11:1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南科大和倫敦國王學院將共同籌備設立聯合醫學院
    由於醫學學科在科研項目、經費的優勢地位,國內各級各類高校近年來紛紛加入籌建醫學院的大潮,謀求通過合作共建、吸納合併、獨立建設等方式建立完整的醫學學科。最新一例來自南方科技大學。據南方科技大學官網消息:當地時間2019年6月10日上午,南方科技大學與英國倫敦國王學院在倫敦籤署合作協議,正式啟動共同籌建聯合醫學院。合作協議由南科大校長陳十一院士與倫敦國王學院校長愛德華·拜恩爵士(Edward Byrne)代表兩校籤署。未來雙方將在多個醫學專業開展教育合作。
  • 南方科技大學海洋系楊挺團隊完成自主研發寬頻帶海底地震儀南海...
    磐 鯤分體式寬頻帶海底地震儀(OBS)2020年5月14至15日,南方科技大學海洋科學與工程系教授楊挺團隊研究學者劉丹「磐鯤」回收過程成功回收的分體式寬頻帶OBS「磐鯤」2019年10月19日,OBS實驗室團隊成員搭乘
  • 朱清時:要把南科大辦成加州理工 自己不過是CEO
    2007年3月,在深圳市第四屆人代會第三次會議上,《政府工作報告》首次提出決定籌建南方科技大學。「就按照對面的科技大學模式辦」,「財大氣粗」的深圳官員認為,如果沒有一所在世界上叫得響的高校,這座城市即使再富有,也缺少內涵。  很顯然,深圳市領導深深意識到一個校長對一個學校氣質和方向的重要性。
  • 南科大正式掛牌成立 朱清時:努力解決研究生招生問題
    昨天(2日),備受關注的南方科技大學正式成立,188名新生在南方科技大學深圳第一校區迎來了一場別致的開學典禮。3年來,南科大肩負著國家高教綜合改革試驗校的重大使命,聚集了國內外的眾多關注。從籌建到掛牌成立,三年1千多天的時間,南科大走過的每一步,頗多坎坷,讓很多人為它牽腸掛。三年並不順利的籌建,讓殫精竭慮的朱清時校長,還能繼續一如既往地繼續改革嗎?昨晚,朱校長接受了中國之聲記者獨家專訪。和北京狂瀉的暴雨完全兩重天,昨天的深圳,秋日的陽光格外燦爛。照在南方科技大學鋪好的紅地毯上,分外地亮眼。
  • 新益求新 創領未來——薛其坤校長在南方科技大學建校十周年慶祝...
    南方科技大學校長 薛其坤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嘉賓,老師們、同學們、朋友們:  大家好!作為公辦大學,南科大始終堅定不移地貫徹「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形成了黨委領導、校長負責、教授治學、民主管理的治理架構。作為新時代大學,南科大強化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的運用,形成了依法治校的基本格局。深圳市委市政府為學校量身定製了《南方科技大學管理暫行辦法》,學校在此基礎上形成了《南方科技大學章程》,按法定機構管理運行,面向社會依法自主辦學。通過理事會的治理模式,大大激發了學校自主辦學的活力。
  • 台州又添「科技大腦」 南方科技大學台州研究院揭牌
    自2017年以來,南科大與台州開展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的一系列戰略合作。這是一項立足長遠、優勢互補、合作互惠的雙贏之舉,對於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培養拔尖創新人才,推動科技創新,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今天南科大台州研究院揭牌,也標誌著新一項合作成果的誕生。」南方科技大學校長陳十一說。
  • 朱清時南科大這5年:慘勝
    他在中國科技大學做到了名言的一部分,但是當他打算在一手草創的南方科技大學做到更多時,卻發現了理想與現實之間的落差。他曾經提出,將南科大建成一所「自主招生、自授學位、去行政化」的大學,他的5年任期最後證明了,這些不過歸於空幻的夢想。  有點宿命的是,朱清時的名字出自杜牧的《將赴吳興登樂遊原》,「清時有味是無能,閒愛孤雲靜愛僧。」說的不是安閒,是鬱郁不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