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電波和振動頻率代表不同的意識狀態以表證我們的思想經歷

2020-10-18 tjboyue

自知之明可能是我們掌握的最明晰的存在工具。蘇格拉底的著名格言 '認識你自己',可以很好地綜合回答我們一生中可能出現的任何問題。這就是為什麼你越是熟悉自己,越是熟悉在構成你生命的無數平面內發生的事情,你就越有可能接近你的 '終極 '目標--通常與幸福、滿足或內心的平靜有關。而從這個意義上說,如果你還沒有這樣做的話,現在也許是一個很好的時機去迎接你大腦中振蕩的頻率。腦頻率是指中樞神經系統內發生的神經振蕩模式。這些模式內的變化,根據它們每秒完成的周期以赫茲為單位,顯示出不同的強度水平,對應著不同的意識狀態,因此可以表明一個人的警覺性、注意力、壓力、緊張、自我調節、活力、神經質、抑制等程度。

這些頻率基本分為五組

1、 δ(1-4Hz):深度無夢睡眠,身體意識喪失,頻率範圍每秒1.5到4個周期

  • 0.5 Hz-完全放鬆和緩解頭痛。
  • 0.5-1.5Hz-通過刺激內啡肽釋放自然緩解疼痛。
  • 0.9 Hz-欣快狀態。
  • 1 Hz-幸福感;刺激垂體以釋放生長激素(幫助受傷恢復,恢復活力並發展肌肉)。
  • 2 Hz-神經再生。
  • 2.5 Hz-內源性阿片的產生會進一步減輕疼痛和偏頭痛。具有天然鎮靜作用。
  • 1-3 Hz-恢復性睡眠和深度放鬆。
  • 3.4Hz-寧靜的睡眠。
  • 3.5 Hz-感到鎮定,減少憤怒和煩躁。保留語言。
  • 4Hz-腦啡肽釋放可自然減輕壓力和減輕疼痛。改善記憶,潛意識學習和解決問題

2、 θ(4-7Hz):深度冥想/放鬆,快速眼動睡眠,頻率範圍通常在每秒5到8個周期之間

  • 4.5 Hz-帶您進入所謂的「西藏意識狀態」,一種冥想狀態。
  • 4.9 Hz-引起放鬆,冥想,自省和更深的睡眠。
  • 5 Hz-無意識解決問題的狀態。由於Theta波取代了廣泛做夢的需求,因此需要較少的睡眠。β內啡肽釋放為天然止痛藥。
  • 5.35 Hz-深呼吸,放鬆肺部。
  • 5.5 Hz-給予直覺,內在指導和「直覺」。
  • 5.8 Hz-減輕恐懼感,神志不清和頭暈。
  • 6 Hz-改善長期記憶和動力;減少拖延和不願工作。
  • 4.5赫茲-6.5赫茲-用生動的圖像醒來做夢(做白日夢)。
  • 6.5 Hz-激活控制創造力的額葉。
  • 6.2 Hz-6.7 Hz-激活參與認知活動(例如解決數學問題,玩俄羅斯方塊或其他類似類型的快速被動問題解決任務)時活躍的額中線Theta。
  • 6.88 Hz-影響平衡和穩定性。
  • 3 Hz-8 Hz-深度放鬆,冥想,清醒的夢,增加的記憶力,專注力和創造力。
  • 4 Hz-7 Hz-內在的平靜和情緒的康復,可減輕精神疲勞。
  • 6 Hz-10 Hz-創意可視化效果,從6Hz開始,直至10Hz。

3、α(7-13Hz):冷靜放鬆但保持警覺,頻率範圍是每秒9到14個周期

  • 7.5 Hz-為音樂,藝術,發明和問題解決激活了創造性思維。克服麻煩的問題或由於易於通過重新評估而找到解決方案的問題。這是一種自我意識的相互了解。
  • 7.83 Hz-舒曼共振。非常接地,因為它與地球磁場的頻率相同。
  • 7.5 Hz-8 Hz-用於治療成癮,藥物,酒精,食物等。使人感到「滿意」,他們通常會從成癮中得到好處。
  • 8 Hz-14 Hz-氣功。
  • 8.3 Hz-增強視覺圖像和金屬物體周圍的千裡眼。
  • 8 Hz-8.6Hz-減輕壓力和焦慮。
  • 8赫茲-10赫茲-開始「超級學習」,您被動地學習新信息和記憶的能力。它激活了創造性的問題解決和直觀的見解。這不是主動地專注於學習,而是一种放松的狀態,您的思維在沒有主動集中精力的情況下專注於學習。
  • u 9 Hz-使您意識到身體失衡。
  • u 10 Hz-血清素釋放增加,引起情緒升高,喚醒;緩解頭痛,刺激身體。將使頭腦清晰,並產生潛意識的關聯。
  • u 10 Hz-12 Hz-改善身心連接。
  • u 10.5 Hz-降低血壓。與與胸腺,心臟,血液和循環系統有關的心臟脈輪相關。
  • u 10.6 Hz-放鬆且警覺。
  • u 11 Hz-使您進入輕鬆而清醒的狀態。可能是清醒狀態(做白日夢),但不是因為疲倦。思想和情感可能會在您的頭腦中愉悅地漂移,帶來平靜。它可以是有意識的思維和無意識的思維之間的橋梁。減輕壓力。
  • u 12 Hz-使精神穩定。
  • u 12 Hz-14 Hz-當您打算以後考慮信息時,可以通過吸收信息來改善學習。
  • u 12.3 Hz-改善可視化效果。

4、β(13-39Hz):主動,忙碌的思維,主動處理,主動專注,喚醒和認知,頻率範圍為每秒15到40個周期

  • 13 Hz-27 Hz-將注意力集中在外部刺激上。正常的清醒意識,活躍的思維過程和機敏的心理活動。
  • 13 Hz-30 Hz-處理大腦吸收的外部數據,解決問題和主動意識的能力。一種非常清醒的狀態,可消除睡意。
  • 14 Hz-喚醒狀態。使您可以集中精力並專注於任務。
  • 15 Hz-18 Hz-增強您的智力,包括專注,警覺,專心和智商。您會意識到自己和周圍的環境,並保持警惕,但不會感到煩躁。
  • 16 Hz-刺激氧氣/鈣釋放到細胞中。
  • 18 Hz-24 Hz-欣快和狂喜,類似於跑步者,血清素釋放約22Hz。
  • 18+ Hz-處於完全喚醒狀態,具有正常警報狀態。可以在記憶,閱讀,拼寫,數學和計劃方面看到明顯的進步。
  • 20Hz-刺激松果體。該頻率可以幫助耳鳴。
  • 20 Hz-40 Hz-釋放壓力的理想冥想頻率。
  • 31 Hz-釋放生長激素,可以幫助肌肉發達並從受傷中恢復(嫩膚效果)。
  • 32Hz-增強活力和警覺性。
  • 33 Hz-基督意識和金字塔頻率。
  • 35 Hz-所有脈輪的平衡。
  • 36赫茲-44赫茲-學習頻率範圍;積極學習或思考時,有助於保持機敏。與梨狀前皮質和杏仁核有關。同時協調大腦不同區域的信息處理。
  • 38 Hz-內啡肽釋放。
  • 40 Hz-有效的40Hz活動可創造良好的記憶力,在解決問題中也佔主導地位。對於信息和高級信息處理很重要。缺乏這種頻率會造成學習障礙。

5、 γ(> 40 Hz):高等心理活動,包括感知、解決問題和意識

  • 40 Hz-60 Hz-可以刺激β-內啡肽的釋放並產生抗焦慮作用。
  • 55 Hz-密宗瑜伽,刺激「昆達利尼」。
  • 62 Hz-身體活力。
  • 72 Hz-情緒頻譜。
  • 40+ Hz-較高的伽馬頻率在較大的範圍內發生的可能性較小,並且主要與智能,解決問題,專注,記憶,專注等相關。它們可以被視為增強了許多Beta測試功能的好處頻率。

波形圖

情感類型與健康之間的聯繫解釋了為什麼現代醫學常常無法成功地治療慢性疼痛和疾病,現代醫學將治療視為「一刀切」。

通過研究情緒,慢性疾病和疼痛之間的相互作用以及治療的成功, Michael JawerMarc Micozzi博士 揭示了慢性疾病如何與某些情緒類型內在聯繫以及如何通過選擇最佳地治療這些疾病根據其類型進行治療。

解釋12種最常見的慢性疾病背後的情感紐帶:

  1. 哮喘
  2. 過敏症
  3. 慢性疲勞
  4. 抑鬱
  5. 纖維肌痛
  6. 高血壓
  7. 腸易激綜合症
  8. 偏頭痛
  9. 創傷後應激障礙
  10. 銀屑病
  11. 類風溼關節炎
  12. 潰瘍

目前有一種微觀影像的振動測量方法,可以在30秒-180秒非接觸式的快速測量一個人的生理心理狀態。

情緒的能量

情緒是充滿活力和活力的。當您感到沮喪或憤怒並衝動撞牆或家具時。或者讓我們考慮一下,如果一個人的健康狀況惡化了,那麼當一個被愛的人擔心時,該如何抽乾他。吸收通過哭泣,開心笑或性行為時釋放的能量。我們可以想像我們最大的一種感覺-快樂-向世界輻射快樂的能量,而我們最糟糕的一種感覺-絕望-抑制個人在他或她體內消退的能量。這種運動感反映在「情感」一詞本身中,該詞來自拉丁語 emovere ,意思是「傳來」或「離開」。這種運動的特徵是我們體內活動的變化。身體化學特徵的變化……器官的變化……肌肉收縮程度的變化……以及神經迴路的變化。簡而言之,變化意味著運動,而運動則意味著能量。儘管我們使用卡路裡來衡量身體的能量攝入和消耗,但是目前尚無公認的「科學」方法來描述情緒能量。但是,許多文化和哲學都試圖用語言來捕捉這一點,並將其與健康和治癒的概念聯繫在一起。印度教徒稱體能 普拉納,中國人將其稱為「 氣」。弗洛伊德發現了一些他所謂的 性慾 ,並在同一時間,弗洛伊德,命名為法國哲學家 柏格森 稱為 銳氣Vitale的 ,或「生命力」。無論我們選擇稱呼它如何,它似乎都能 保護人們免受壓力的破壞作用。

腦電波與微觀振動

腦電圖(EEG)技術是最著名的心理生理測試技術。自然地,選擇了EEG作為振動圖像對比測試的基本技術。開發的系統VibraEEG可以對電活動(EEG)和運動活動(Microimage)信號進行聯合同步配準和處理。應當立即注意,由於機械慣性而記錄的振動圖像信號比EEG信號具有更低的頻率,因此,在高達10 Hz的頻率範圍內正確確定信號之間的相關性。

圖EEG1處於平靜狀態的人在4–8 Hz頻率範圍θ(θ)中的EEG信號和振動圖像信號之間的相關連結的可視化。在人處於平靜狀態時,振動圖像信號與EEG信號具有顯著相關性,而在人保持鎮靜時,其與EEG沒有相關性。顯然,這意味著當一個人活躍且精力充沛時,頭部運動取決於思維,但是當一個人保持鎮定,休息而不考慮任何事情時,頭部運動不依賴於大腦活動。

E-I(能量-信息特徵).PPS功能狀態

SFC中的精神能量圖(信息能量圖)變化

  • 在圖所示的信息-能量圖中,從初始PPS(點0)到其他狀態的轉變以能量消耗的一種變化為特徵,但是處於心理舒適的不同狀態。 讓我們至少簡要地描述所指示的SFC轉換。
  • 過渡0-1的特徵是能耗增加和心理狀態得到改善。 PPS發生這種變化的原因可能是好消息或令人高興的消息(激勵措施),從而導致新陳代謝過程更加激烈(能量消耗增加),而心理狀態和情緒卻得到了明顯改善(新陳代謝過程的熵降低,交換的信息含量增加)。
  • 過渡0–2的特徵在於能耗增加和心理狀態均勻。 原因可能是,例如,精神或體育活動的增加,導致更激烈的新陳代謝過程(能量消耗增加),而心理狀態和情緒保持不變,因為這種作用並未引起情緒變化.
  • 過渡0–3的特徵是能耗增加和心理狀態惡化。 原因可能是令人不快的信息,導致更激烈的新陳代謝過程(增加的能量消耗),而心理狀態和情緒明顯惡化(新陳代謝過程的熵變差,新陳代謝的信息含量降低)。
  • 過渡0-4的特徵在於能耗降低和心理狀態惡化。 原因可能是令人不快的消息,導致代謝過程減慢(能量消耗減少),而心理狀態和情緒明顯惡化(代謝過程的熵變差,交換信息量下降)。
  • 過渡0-5的特點是能耗降低,心理狀態得到改善。 原因可能是好消息,它可以平息並導致新陳代謝過程減慢(能量消耗減少),而心理狀態和情緒卻得到明顯改善(新陳代謝過程的熵降低,新陳代謝的信息量增加)

在引用的所有示例中,一個人從狀態0到另一PPS消耗的能量變化總計為2 kcal / min,但是每個轉換都有其自己的情感和心理生理意義,但是要通過生理參數(HR,HR,EEG,VI等)的時間依賴性來確定此意義。 .d。)在物理上是不可能的。這就是使經典測謊儀成為一門依賴於操作員而不是可重複的科學研究的藝術的原因。振動成像技術使您可以獲得PPS特性的多維依賴性,不僅可以測量能量的變化,還可以測量變化的方向。當然,提出激勵措施時能源消耗的實際變化遠非總是那麼直接,因為能源消耗和心理情感舒適度是許多因素的作用。

相關焦點

  • 人的意識與振動有關?
    小知識:不同頻率的振動為什麼會發生共振現象?不同振動之間存在關聯、相互傳遞(頻率不同代表了能量大小不同,能量之間相互傳遞),最後達到相同的振動頻率(相互之間達到能量均衡、能量不在流動,形成共振頻率)。其中γ波與感知、冥想或專注意識等大規模協調活動有關;β波代表腦活動和喚起程度達到了最高水平;θ波則會在放鬆狀態或做白日夢時出現。弗裡斯稱,這三種波加在一起,便產生了各種各樣的人類意識(或至少促進了意識的產生)。但腦電波與意識之間的關係究竟如何,目前仍未達成定論。
  • 腦電波頻率和修行的相關性以及應用
    但很少人了解,這些不同的腦電波頻率,對於我們的生活,和神秘學修行也有著不同的影響。γGamma這個腦電波的頻率是在3oHz以上,是頻率最快的腦電波類型。我們對Gamma狀態的了解比其他任何頻率狀態都要少。一些實驗表明,許多人所稱的清醒時刻、頓悟或覺醒的感覺與Gamma的頻率有關。
  • 腦電波頻率對於修行的影響及其應用
    除此之外,在覺醒並專注於某一事時,常可見一種頻率較β波更高的γ波,其頻率為30~80Hz,波幅範圍不定。」 但很少人了解,這些不同的腦電波頻率,對於我們的生活,和神秘學修行也有著不同的影響。
  • 科學證實意識決定身體粒子的能量振動頻率
    Hawkins)多年來測量人在不同的體格和精神狀態下身體的振動頻率,結果讓人大開眼界。他二十多年的研究顯示,人的身體會隨著精神狀況而有強弱的起伏。如果人的意識範圍在1-1000,任何導致人的振動頻率低於200(20,000Hz)的狀態會削弱身體,而從200到1000的頻率則使身體增強。
  • 人為什麼會有意識?一切可能都與振動有關
    就連看似靜止的物體實際上也在以不同頻率振動、振蕩、或共振。共振是一類運動形式,特點是在兩種態之間來回振蕩。歸根到底,一切物質其實都是其所在場的振動。因此可以說,自然萬物都在不同的尺度上振動。如果把不同的、正在振動的物體放到一起,就會發生一些有趣的現象:過了一會兒之後,它們就會開始以相同的頻率振動。這種「同步」的過程在我們看來非常神秘。
  • 物質-能量-頻率-波-意識-粒子
    宇宙中的一切都是由不同振頻的能量組成,超出感官外的我們稱之為無形(例如意識,思想,情緒),在感官捕捉範圍之內我們稱之為有形,事實上能量無處不在,只是我們有限的感官主觀地定義了物質和非物質。振幅代表能量的強度,波長代表能量的持續性,波形代表能量的表現形態。
  • 神秘的超低頻腦電波
    現在,一項新研究檢測了小鼠的超低頻腦電波(頻率小於0.1赫茲),結果表明,這是一種與眾不同的大腦活動,與動物的意識狀態緊密相關。不過,對於這種腦電波的來源和功能,科學家仍然知之甚少。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術可以檢測大腦的血流變化,而大腦的血流變化又與神經活動有關。
  • 短片:人類每個意識的振動頻率與波長,宇宙能量的秘密
    下面的短片向我們呈現了人類每個意識的振動頻率與波長,其中涉及恐懼及愛的頻率。最終我們會發現,宇宙所有的一切都是能量在變化,包括我們的每個情緒、甚至這個身體亦是如此。能量分正能量和負能量。正能量和負能量是等價的。促使事物和生命生成發展的能量為正能量,導致事物和生命消亡演化的能量為負能量。任何一種能量,只要它促使事物生成變化和生命的呈現變化,就是正能量。任何一種能量,只要它導致事物消失演化和生命狀態的消失,就是負能量。能量越大,生命的活力越強,抵禦災害和困苦的能力越強,缺乏能量,生命就會萎縮,就會走向死亡。作為人,要想活得好,必須要有足夠的能量支撐。
  • 論意識的未來:可以實現用腦電波控制物體嗎?
    本文就來跟大家聊聊科學技術將給我們人類帶來的超能力「意識控物」。通過分析這些電極檢測到的電信號,就可以記錄腦電波。這種腦電波,這就是意念控物的生理基礎。意念控物就是利用這種腦波來進行對物質的操控。人類從發現腦波到針對腦波進行研究已經有近百年的時間。科學家們已經發現,腦波和意識存在某種程度的對應關係。人在不同狀態下的腦波頻率有明顯的不同。
  • 神聖幾何的真相:能量、頻率、通道、意識的進化合一!
    神聖幾何是宇宙能量的結構,也是宇宙意識透過宇宙力量(源頭)的自我顯現。它的秘密不止於此,事實上它的偉大和神聖完全超出了我們的認知,想要走得更深,我們就得從宇宙的終極法則開始,那就是能量,物質和振動!如果你想知道宇宙的秘密,就用能量、頻率與振動來思考。
  • 量子科學 | 揭秘振動頻率與遠程療愈
    普朗克博士發現:振動頻率高的成為無形的物質,如人的思想、感覺和意識;振動頻率低的成為有形物質,如看得到的桌子、椅子、人體等等。其實,這個宇宙的「秘密」一直在被不同的文明所傳述:古埃及和希臘的「秘傳哲理」談到宇宙七個原理的「振動原理」(principle of vibration)就明白指出:「沒有任何東西是靜止的,一切都在動,一切都在振動。」
  • 如何快速提高自己的振動頻率?
    「我對原子的研究最後的結論是——世界上根本沒有物質這個東西,物質是由快速振動的量子組成!」他進而剖析說:「所有物質都是來源於一股令原子運動和維持緊密一體的力量,我們必須認定這個力量的背後是意識和心智,心識是一切物質的基礎。」那麼作為自然物質界振動存在的我們,怎麼區分自己的振動頻率呢?
  • 論意識的未來:可以實現用腦電波控制物體嗎?
    通過分析這些電極檢測到的電信號,就可以記錄腦電波。這種腦電波,這就是意念控物的生理基礎。意念控物就是利用這種腦波來進行對物質的操控。人類從發現腦波到針對腦波進行研究已經有近百年的時間。科學家們已經發現,腦波和意識存在某種程度的對應關係。人在不同狀態下的腦波頻率有明顯的不同。通過對於腦電信息的分析解讀,將其進一步轉化為相應的動作,這就是用「意念」操控物體的基本原理。
  • 世界上沒有偶然,只有意識頻率的「巧合」
    包含我們現在的想法都是腦細胞前一刻的運動所以決定了…被擊打者的意識頻率隨冰雹的方向和時間而降低,因此大腦有時會和外部結構一起進入共振狀態;因此,它的圖像可以遠距離傳送到大腦,這是一種接觸,無需輻射,通過共振來實現。
  • 能量頻率和魔法精油的秘密
    魔法離我們很遠嗎?其實並不!只是沒有像電視劇裡面那麼誇張而已。但是它的確有存在著!如果非要解讀精油在靈性層面的原理作用,除了化學成分被科學認證,其實還有一個就是有關於頻率和震動。好像很新穎又很神奇?其實並不。
  • 腦電波之謎困惑科學家百年,最新研究稱其很重要
    但是人們仍然存在爭議的是,它們是否具有功能還是說只是像引擎的嗡嗡聲一樣僅僅代表著大腦的活動。許多神經科學家假設,如果腦電波具有功能,也是通過不同位置的同步振蕩實現的。然而隨著研究的不斷深入,研究人員發現許多腦電波事實上是像海浪一樣移動的「行進波」。
  • 量子纏繞 | 振動頻率
    電子有不變性的振動形式,經由不同振動的「率」,就可以分辨這個物體與那個物體的不同。對科學而言,電子是最小的粒子,它比原子小好幾千倍,在電子劇烈震蕩時,每一秒有好幾千億電子的振動逃離出來,有些你可以看到,如光、熱等等,但大部份的電子振動都無法由科學的儀器測量出來。
  • 為什麼要提升振動頻率?因為你的振動頻率決定你要去往哪裡
    因為你的知識將會提升你的認知,而你的認知又會潛移默化提升自身的振動頻率,一個人的振動頻率越高,越知道「自己是誰」,該做什麼事,也知道接下來「將會去往哪裡」。但是,承認你的經歷,並從經歷中進行學習,改變、改變,不斷地改變 - 不要堅持,不要抗爭 - 你可以將你的振動結構轉移到另一個振動中,這個振動將會帶你到另一個方向。但這取決於你想做什麼。繼續。
  • 霍金斯重大發現:「意識的能量層級」,由此引發的延伸思考
    他累積了幾千人次和幾百萬筆測試數據,其測試對象廣泛分布於美國、加拿大、墨西哥、南美、北歐等地,並且包括不同種族、文化、行業和年齡。他經過精密的統計分析之後,發現人類各種不同的意識層次都有其相對應的能量指數。
  • 霍金斯重大發現:「意識的能量層級」,由此引發的延伸思考
    我們一起發現更多的美好。他累積了幾千人次和幾百萬筆測試數據,其測試對象廣泛分布於美國、加拿大、墨西哥、南美、北歐等地,並且包括不同種族、文化、行業和年齡。他經過精密的統計分析之後,發現人類各種不同的意識層次都有其相對應的能量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