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縮空氣是生產製造中僅次於電力的第二大動力源,在國內的使用發展已經超過50年,其廣泛運用於化工、電力、輕織、汽車製造、電子、食品、醫藥等行業。壓縮空氣會在使用過程中接觸產品、原料及進入用氣設備,不經處理的壓縮空氣中含有大量的水分、灰塵及其他固體雜質,它們進入生產,會磨損氣動設備、腐蝕管道,造成氣體洩漏、設備損壞、產品報廢或質量下降,甚至產線停工。
壓縮空氣不達標到底會增加多大的生產成本?
在壓縮空氣的使用中,幾乎每個生產管理者都受到過類似壓縮空氣中有水,良品率太低、管道漏氣嚴重、設備維修頻繁等問題困擾。
這一系列問題,都跟壓縮空氣密切相關,壓縮空氣品質不達標的危害遠比你想像的要大。
2011年以前,惠州亞迪公司噴塗產線良品率僅有不到65%,返工極其嚴重,仔細算下來,每年損失的直接成本高達20W以上;
2008年以前,深圳深南電路因為壓縮空氣品質問題每年要準備高達30W的管道設備維修費用;
2008年,深圳某臺資企業由於壓縮空氣中的水和灰塵汙染導致一臺價值十來萬的進口設備報廢。
所以,國家工業部於1991年便制定了工業用壓縮空氣品質標準,並於2008年進行了修改完善,便於企業規避壓縮空氣品質不達標帶來的危害。

該標準已經使用了接近30年,以現在的眼光來看,某些行業的標準已經顯得有些得過且過。但是,貝騰人十多年的市場調研告訴大家,國內依然有90%的企業的沒有達到這個標準。
那麼問題來了,如何花最少的錢達到標準?
使用模芯吸附式乾燥機,配置精密過濾器,可以有效的除水除塵達到行業用氣標準。早在上世紀60年代,吸附式乾燥機便進入國內市場,從最開始的雙塔吸附發展到最新的模芯吸附技術,不管是在使用效果還是運行能耗上都已經非常成熟,可以滿足所有行業對於壓縮空氣品質的需求。
有現成的解決方案,為什麼我們的企業都在使用不達標的壓縮空氣?
貝騰人在十多年的市場調研中發現,很多管理者疲於奔命的幫企業降低成本提高利潤,卻鮮有人注意到壓縮空氣這一環。我們慶幸有少數管理者注意到並進行了整改,但是更多管理者卻並不知曉。後來我們慢慢發現,很多空壓機提供商都不知道壓縮空氣品質標準。這個令人震驚的事實我們有時候自己都不願意相信,就好像我們的父母從小教育我們吃方便麵不用吃飯菜,依然可以茁壯成長。鑑於方便麵和飯菜的口感及成本,你可能真就信了!
但是有哪個父母這麼做了嗎?據我所知應該沒有!但是,很多空壓機廠商和銷售代理這麼做了。
國內空壓機行業這些年高速增長,很多外行人急功近利半路出家投身這個行業,撈了一把拂袖而去。帶動了經濟發展,也造成了很多歷史遺留問題,壓縮空氣品質問題就是其中之一。
貝騰科技從2008年開始已經著重於在國內做專業知識普及,效果顯著。格力集團、五大電力集團、比亞迪汽車等諸多龍頭級企業都在這幾年逐漸配置了模芯乾燥機並產生了巨大的品牌帶動力,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認識到壓縮空氣不達標的危害。
不可否認,我國已經從農業大國變成工業大國,企業發展如果不能於國家發展方向並駕齊驅,將會越來越難以生存。未來幾年,企業必須注重生產工藝,嚴格控制生產成本,才能在中國製造2025這場改革浩劫中站穩腳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