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明楷教授《刑法適用的基本方法》 開講,今天19點等你來!

2021-01-10 騰訊網

來啦來啦,

今晚的直播間,

刑法學界的「大神」來啦!

隨著刑事司法公正訴求的提升和

基礎理論研究的深入,

社會各界對刑法適用提出了更高層次的要求。

刑法適用時應該如何避開各種誤區?

如何熟練掌握刑法適用的基本方法,

保證刑法能夠從善而為?

今天19點

刑法大神張明楷教授,

為你在線答疑!

直播時間

2020年4月2日(星期四)

19:00-21:00

直播主題

《刑法適用的基本方法》

大咖有「料」

張明楷教授現任清華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刑法學研究會副會長,中國警察法學研究會副會長,中國法學會理事,中國人權研究會常務理事,最高人民檢察院專家諮詢委員,最高人民檢察院「百千萬」高層次人才培養工程帶教導師,最高人民檢察院公訴廳業務諮詢專家。

張明楷教授還擔任教育部高等學校法學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國家重點研究基地中國人民大學刑事法律科學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副主任,中國人民大學國際刑法研究所特約研究員,北京大學刑法專業博士點指導小組成員,國家法官學院兼職教授,國家檢察官學院兼職教授。

大咖觀點

張明楷教授一直以法益保護為核心構築刑法體系,努力糾正中國司法實踐中的主觀主義傾向、重刑主義誤區。同時,他還推動中國的法制建設,期待通過司法改革,推動社會的整體發展,謀求全民平等觀念的樹立和規範意識的增強。

在研究方法上,張明楷教授堅持一種中間意義的刑法學,即將刑法哲學與刑法解釋學相結合,堅持行為對法益的侵害與威脅是認定犯罪的實質的依據的觀點。根據刑罰學的知識特點與規律,按照客觀違法性與主觀歸責性的要求重構我國犯罪論體系,以確立科學的犯罪認定模式;採取併合主義的刑罰觀,使刑罰既體現報應的正義性,又符合預防犯罪的目的性。在具體犯罪的研究方面,重視對傳統型犯罪的研究,也注重對新型犯罪的研究。

這些觀點大多體現在張明楷教授的著作中。比如《刑法格言的展開》、《外國刑法綱要》、《未遂犯論》、《市場經濟下的經濟犯罪與對策》、《刑法的基本觀念》、《刑事責任論》、《犯罪論原理》、《行政刑法概論》、《刑法學》等。

直播「傳送門」

1、在微信首頁搜索框內搜索「法制日報」微信公眾號或掃描「法制日報」微信公眾號二維碼並關注,進入「法制日報」微信公眾號;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張明楷:憲法與刑法的循環解釋
    本部分旨在從憲法角度來解釋刑法的基本原則,也就是為刑法的基本原則尋找憲法上的根據,可謂從刑法的角度解釋憲法。按照階層理論,成立犯罪必須具備三個條件:第一是構成要件符合性 該當性 ,即犯罪首先必須是符合刑法規定的某種犯罪構成要件的行為。第二是違法性,即犯罪應當具備違法性,或者不具備違法阻卻事由。
  • 新書推薦|張明楷著《外國刑法綱要》法律出版社第三版
    作者:張明楷,1959年生,湖北仙桃人。1982年畢業於湖北財經學院(現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法律系。曾是日本東京大學客員研究員、日本東京都立大學客員研究教授、德國波恩大學高級訪問學者和中南政法學院(現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教授。現為清華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刑法學研究會副會長、中國警察法學研究會副會長、中國檢察理論研究會副會長。
  • 「存疑有利於被告人」的刑法解釋規則之提倡
    有學者主張:「對於某種『解釋』結論存在疑問時不能簡單適用『有利於被告』的原則,而應該正視刑法規範供給不足的現實,在不侵犯公民的基本權利的前提下,將刑法作為社會控制、社會保護的手段積極地加以適用。」[34]可是,既然認為存在「刑法規範供給不足的現實」,那麼,這種刑法規範「供不應求」的情況難道不正是法律含混、立法滯後所產生的法律漏洞嗎?
  • 刑法的私塾讀書筆記(上)
    張明楷:如果在你的支配領域內,你既有監督義務,也有保護義務。危險發生在自己的支配領域內,就成了支配者作為義務的一個來源。於是保留了基於對特定領域的支配產生的作為義務。比如,人家打你小孩的時候,你有保護義務,你的小孩打別人時你有監督義務。案例二:大街上躺著一個快死的人,有人要去救這個被害人時,甲一看是自己的仇人,就阻止別人來救他。
  • 張明楷:客觀歸責理論的10個經典案例
    學生:西班牙教授在講座中表示,如果不用客觀歸責理論,第一個案例中因為侄兒有謀害叔叔的意圖,他的行為可以構成殺人罪。  張明楷:我覺得即使不用客觀歸責理論,這個案例中侄兒的行為也不構成犯罪。倘若認為只有使用客觀歸責理論才能解決這個案件,說明之前的理論有兩個問題:第一,不是從客觀到主觀來認定犯罪。例如,在分析這個案件時,竟然會首先分析侄子想要殺害叔叔這一點。第二,缺乏對實行行為定型性的分析。以前,刑法中因果關係理論採取的是條件說,那麼,只要行為是引起結果的條件,就當然肯定了因果關係的存在。
  • 張明楷:期待可能性理論在中國的運用
    張明楷:期待可能性理論在中國的運用 2017年10月09日 15:34 來源:北大法律信息網 作者:張明楷 字號 內容摘要: 關鍵詞:
  • 總是淪落為不明真相的吃瓜群眾,其實你缺少點法律思維
    貝多教授在講座中選取了三個著名的案例——既有真實發生的「美國訴霍爾姆斯案」,也有經典的虛構案例「洞穴奇案」和「吉姆的困境」試圖讓聽眾(以及讀者)共同思考:當遭遇特殊情形,無論怎樣選擇都會導致有人喪生,這個時候,我們該如何做出「要命的選擇」?通過這樣的「頭腦風暴」和「良心煎熬」,貝多教授展示了「道德決疑法」這種已有千年歷史的倫理分析方法在當代依然旺盛的生命力。
  • 論刑法中的因果關係
    該雙層分析理論通過對事實原因的認定,先基於經驗法則判斷的一般自然意義上的因果聯繫甄別出具有刑法意義的事實,然後通過對法律原因的篩選,實現最終將結果歸屬於行為的目的。從事實到法律的分析方法受到了許多學者的贊同。但是,筆者認為源於英美法系的雙層因果關係理論由於其產生的背景不同,並不適用於我國。
  • 張明楷\王鋼:毒品犯罪專題研究
    其中,張明楷教授的《代購毒品行為的刑法學分析》一文,圍繞為他人代購毒品的行為是否以及何時構成販賣毒品罪的問題展開研究,主張對代購毒品行為的正確處理,有賴於正確把握販賣毒品罪的保護法益、正確判斷販賣毒品罪的構成要件符合性、正確理解共犯的成立條件。
  • 試論期待可能性在我國刑法理論中的地位
    我國的刑法學者,在引進期待可能性理論後,基於我國的犯罪論體系,對期待可能性理論地位問題提出了以下幾種主要觀點:(1)罪過要素說。該說主張將期待可能性置於我國犯罪構成的主觀罪過之中,即認為它是故意、過失的內容。(2)罪過的評價要素說。該說認為罪過的構成因素包括:①基本要素:故意、過失;②評價因素、前提因素和消極因素:期待可能性。(3)責任能力要素說。
  • 刑法學術史|我對陳興良教授的序跋的喜愛並不亞於他的正式著作
    意思是說,序跋的作用首先在於介紹寫作的緣由,使讀者在閱讀時不至於一頭霧水;其次在於闡明作品的內容,從而明確不同章節的基本結構。在法學領域,儘管幾乎每一部著作都有序跋,但相對於正文,令人印象深刻的序跋並不多。
  • 張明楷:「法考」通過率太高,建議加大難度
    且看張明楷教授的分析:清華教授張明楷:建議加大司法考試難度,提高法官入行門檻以下是文字實錄主持人:就是1995年和後面一段時間,《法官法》和《檢察官法》先後頒布實施。這個對於中國法律界的影響是什麼?張明楷:這個影響還是很大的,就是說你什麼樣的人可以當法官,什麼樣的人可以當檢察官,你這個法官你就有了一個門檻。不是什麼人都可以當法官、檢察官。就是當法官、檢察官的人,他是要具備一定的條件,這個本身就很重要。
  • 張明楷新作:論過失犯的構造
    論過失犯的構造作者:張明楷(清華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摘要:新過失論對舊過失論的批判,基本上是對古典犯罪論體系(如條件說、心理責任論)的批判,而不是對舊過失論本身的批判。新舊過失論的重心不同,但並非對立的兩種學說。嚴格地說,舊過失論是關於過失本身的理論,而新過失論是關於過失犯的理論,應當稱為「新過失犯論」。
  • 刑法因果關係判斷標準的反思與重構
    ⑤對此,筆者認為,英美法系因果關係理論的雙層路徑有其合理之處,其清晰明確地界分了刑法因果關係的事實歸因與法律歸責,從而構建了刑法因果關係判斷的基本骨架結構。⑦筆者認為,條件說在因果事實的涵蓋上具有一定的可取性,一般場合其可將需由刑法歸責的因果事項基本納入。然而,條件說過於置重行為與結果之間的事實關聯,這會導致刑法因果關係歸責的範圍過於寬泛;同時,刑法因果關係不只是一個事實歸因的問題,其也是刑法上合理劃定對造成結果的行為予以歸責的範圍的問題。而且,條件說在累積因果關係、超越因果關係等特殊場合的具體適用上,也會得出有違普通事理邏輯的結論。
  • 我國的刑法和刑事訴訟制度
    刑法基本原則的確立,有助于堅持法治,摒棄人治;堅持平等,反對特權;講求公正,反對徇私。這無論對刑事立法還是刑事司法,都具有重要的導向和制約作用。刑法基本原則是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基本方略在刑法領域的集中體現。貫徹刑法基本原則,既有利於保護社會,又有利於保障人權。
  • 法律移植與和諧刑法的構建
    據沈宗靈教授總結,近二十年中,中國在借鑑外國法律方面主要有26個實例。其中包括制定地方性法規的權力、行政訴訟制、國家賠償制、聽證制、刑法的形式、單位犯罪等,涵蓋了憲法、行政法、刑法、民法、經濟法、勞動法等諸多法律部門。綜觀世界法律移植的歷史,可以毫不誇張的說:「一種法律制度的歷史在很大程度上乃是向他國法律制度借用材料以及將法律之外的材料加以同化的歷史。」
  • 考前劃重點|第1天(刑法)
    距離20考研初試越來越近,緊張感撲面而來,在最後的衝刺階段你是否準備好了呢?時間越短,你越該提高效率,每天睡覺前花費5~10分鐘,來回顧一下白天複習的重點,做真正的有用功!刑法的特徵和機能 1.調整範圍的廣泛性: 刑法在保護的利益與調整的對象上, 比較廣泛。刑法保護一切對我們社會生活至關重要的利益, 從國家安全、 公共安全、 經濟秩序到公民個人的人身權利、 財產權利。